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扩散法,通过抑菌圈的大小分别研究不同乳酸菌及饲料添加剂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乳酸菌及饲料添加剂的筛选提供初步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对大肠埃希氏菌有抑制作用,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所有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制作用。不同乳酸菌株复配后也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饲料添加剂中,水解单宁酸的抑菌效果最好,对3株菌均有抑制作用(除浓度500 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制作用外),且随着单宁酸浓度的增加,抑菌圈越大,抑菌效果越好。葡萄糖氧化酶的抑菌效果次之,200、300 mg/L葡萄糖氧化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苯甲酸、肠杆菌肽、溶菌酶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没有抑制作用。不同饲料添加剂复配也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体外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单宁酸、葡萄糖氧化酶均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 [关键词] 乳酸菌|饲料添加剂|抑菌效果|体外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由患慢性奶牛乳房炎奶样中分离出的1株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SCVs)进行形态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保守基因片段(nuc、nucA、16S rDNA) 多重PCR扩增鉴定、药敏试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补偿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该菌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特异性基因nuc和nucA;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菌株ATCC 25923的抑菌圈大小明显不同;菌落形态主要表现为菌落细小、生长缓慢、溶血能力下降;凝固酶活性下降;耐盐能力降低;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补偿试验鉴定该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为胸腺嘧啶依赖型。结果表明成功分离鉴定出1株胸腺嘧啶依赖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引起的奶牛慢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控制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应用平板法研究了紫锥菊多糖对导致奶牛乳房炎的2种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0mg/ml的紫锥菊多糖对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圈达12.55±0.21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为9.20±0.34mm。对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mg/ml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则为10.0 mg/ml。  相似文献   

4.
探讨复方黄连注射剂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和耐药抑制作用,以便为该中药制剂作为耐药抑制剂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采用倍比稀释法和药敏纸片法测定复方黄连注射剂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抑菌圈直径;采用平板挖孔法和药敏纸片法研究复方黄连注射剂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耐药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复方黄连注射剂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复方黄连注射剂处理后,对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大大提高。表明复方黄连注射剂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体外抑菌和耐药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型磺胺类截短侧耳素衍生物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型磺胺类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采用纸片扩散法,用截短侧耳素和磺胺嘧啶作比较,通过测定抑菌圈大小进行判断。结果表明,新型磺胺类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曾艳 《中国畜牧兽医》2011,38(5):196-199
为了有效防控发酵床垫料中霉菌、寄生虫、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生长,选取了几十种中药及化学制剂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化学药物对垫料中一种或几种有益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蒲公英、鱼腥草、茵陈、秦皮、大青叶、淫羊藿、青蒿、穿心莲、龙葵、博落回、地锦草对垫料中有益菌无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丙酸钙对有益菌无抑制作用,对霉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贯众与土荆皮对有益菌无抑制作用,可作为垫料中的驱虫药。  相似文献   

7.
钱淼 《动物保健》2014,(8X):117-117
本试验应用平板法研究了紫锥菊多糖对导致奶牛乳房炎的2种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0mg/ml的紫锥菊多糖对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圈达12.55±0.21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为9.20±0.34mm。对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mg/ml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则为10.0mg/ml。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使用鹿花盘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进行抑制作用研究,试验采集临床型乳房炎患牛的乳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主要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停乳链球菌。试验使用鹿花盘提取物及多种抗菌药物进行抑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复方鹿花盘对几种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达到16 mm,属于高度敏感药物,显示出较好的抗菌作用,可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五味子等12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采用平皿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选用五味子、五倍子、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夏枯草、大青叶、艾叶、乌梅、大黄、黄连、黄芩共12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测定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12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五味子、五倍子、连翘、蒲公英、大青叶、艾叶、乌梅、大黄、黄连、黄芩抑菌效果较好,夏枯草、野菊花抑菌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对新疆南疆地区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试验从新疆南疆地区某奶牛场的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样中分离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生化试验、PCR扩增及测序等方法进行细菌鉴定,并通过比较氟苯尼考原料药、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和氟苯尼考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抑菌圈直径(DIZ)、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曲线分析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从乳样中分离到一株细菌,该分离株革兰氏染色、镜检后呈蓝紫色并排列成葡萄串状,触酶、血浆凝固酶和甘露醇发酵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其基因组DNA中能扩增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16S rDNA基因序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似性为99.7%,判断该分离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氟苯尼考原料药、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和氟苯尼考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株均产生抑菌作用,DIZ大小为氟苯尼考纳米凝胶>氟苯尼考注射液>氟苯尼考原料药,均表现为高度敏感,其中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株的DIZ均显著高于氟苯尼考原料药和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种鸡场空舍期禽舍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情况,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山东省某大型种鸡场空舍期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用Baird-parker培养基进行分离,得到一株细菌,通过培养特性、染色镜检及生化特性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用PCR法扩增16S rRNA基因片段,克隆测序,进行BLAST比对,并用30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在BP培养基上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典型菌落特征;染色镜检呈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的特性;生化特性试验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特性;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7%,确定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青霉素的抑菌圈直径为0,呈现完全耐药。说明养禽场空舍期消毒后空气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株呈现一定的耐药性;试验结果可以为规模化种鸡场抗菌药物和消毒剂的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7种中药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及临床耐药菌株的抑菌作用,并且为减小致病菌的耐药性提供试验依据,本试验以65%乙醇水为溶剂,煎煮提取,减压浓缩,提取物离心后分成上清液和沉淀两部分,分别采用管碟法测定抑菌圈大小.结果显示:7味中药提取物中,赤芍、连翘、白术的上清液和沉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穿心莲、莪术和秦艽对部分菌株有抑制作用,而知母上清液的抑菌作用不明显;中药沉淀的抑菌效果优于上清液的抑菌效果,且连翘、赤芍提取物对临床耐药金葡菌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艾叶提取液体外抑菌及耐药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叶提取液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耐药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中药药敏纸片法、微量稀释法、琼脂打孔培养法和抗菌药药敏纸片法考察艾叶提取液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及耐药抑制作用。结果:艾叶提取液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耐药逆转试验结果表明,艾叶提取液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耐药逆转作用。结论:艾叶提取液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和耐药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四联球菌作为对象菌,利用抑菌圈试验法研究了蜂王浆抗革兰氏阳性菌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蜂王浆对3种供试革兰氏阳性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所试验的pH值范围内(3.0-9.0),蜂王浆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都表现出了抑制作用,而只有当pH值分别为9,4,3时才对四联球菌表现出抑制作用。蜂王浆的抑菌活性随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20℃~25℃时贮藏15d后,蜂王浆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性能将会明显下降;在-20℃贮藏25d后以及在5℃、15℃、25℃贮藏15d后,蜂王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会显著下降;蜂王浆对于四联球菌的抑制作用似乎更稳定,在所试验的温度范围及时间范围内,其抑菌活性未出现显著下降。蜂王浆的抗菌成分主要是醚溶物和水溶物,而醚水不溶物不具有抑菌活性。该结果对蜂王浆抗菌物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乳铁蛋白对常见口腔/肠道致病菌的抑制和细菌生物膜清除作用。选择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牛乳铁蛋白(bLF)和蛋清溶菌酶(阳性对照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7种菌进行抑菌、细菌生物膜形成和清除等试验。结果表明:(1)最低抑菌浓度试验表明,rhLF、bL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酸乳杆菌、沙门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抑菌圈试验表明,rhL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酸乳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bLF,而对沙门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制效果差于bLF(P0.05);(3)生物膜形成抑制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rhL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均显著高于bLF(P0.05),浓度为5 mg/mL的rhLF抑制效果达到99%;(4)生物膜清除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rhL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膜清除效果均显著高于bLF(P0.05),浓度为5 mg/mL的rhLF抑制效果达到56%。研究结果表明,乳铁蛋白对常见口腔/肠道致病菌,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酸乳杆菌、沙门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对细菌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和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桑叶正己烷提取物、桑叶二氟甲烷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和对桑叶正己烷提取物中挥发性组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桑叶正己烷提取物、桑叶二氯甲烷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桑叶正己烷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为7.11 mm,桑叶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为7.09mm,而桑叶正己烷提取物与桑叶二氯甲烷提取物对...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牛膝多糖(ABPS)体外抑菌的效果。试验将牛膝多糖溶液分为1.000、0.500、0.250、0.125及0 g/mL 5组,探究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与其剂量成正比,最低抑菌浓度为31.250 mg/mL,牛膝多糖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剂量以1.000 g/mL剂量组效果最佳(P0.05)。由此可得,一定剂量的牛膝多糖在体外有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正己酸的抗性试验,以研究正己酸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等浓度梯度稀释、光密度值测定、平板涂布方法、牛津杯法,分别测定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绘制1/2MIC以及MIC处理过的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抑菌圈直径,结合扫描电镜图片分析最小杀菌浓度处理后的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己酸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700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 000μg/m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为1 000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为1 300μg/mL;当正己酸浓度为1 600μg/mL时,电镜下,大肠杆菌数量较少,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少且呈现出细胞破裂萎缩现象。综上,正己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破坏了金黄葡萄球菌的细胞膜结构。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究单一中草药、多种中草药组方对猪肠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效果较好的单一中草药以及中草药组方。试验选用黄芪、何首乌、黄连、金银花、大黄、白头翁、五倍子、葛根等八种中草药的提取液,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3种育肥猪常见的有害肠道菌株抑菌圈的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1)猪大肠杆菌对黄连、金银花和五倍子呈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54、20.13、20.13 mm,其MIC值分别为31.25、125、125 mg/ml。(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芪、黄连和大黄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07、12.57、14.4 mm,其MIC值分别为250、125、125 mg/ml。(3)沙门氏菌对黄芪呈低度敏感,MIC值为250 mg/ml,黄连和大黄对沙门氏菌呈中度敏感,MIC值均为62.5 mg/ml。(4)黄芪和何首乌提取液混合试验,以黄芪0.75 mg/ml,何首乌0.25 mg/ml组合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呈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6.1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1 mm;对沙门氏菌呈不敏感,抑菌圈直径为9.8 mm。(5)黄芪、黄连和大黄三种提取液混合试验,以黄芪0.25 mg/ml,黄连0.5 mg/ml,大黄0.25 mg/ml组合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2.4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2.2 mm;对沙门氏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2.9 mm。综上所述,单一添加黄芪、黄连和大黄三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较好。以黄芪,黄连和大黄三种中草药复配的组方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采收期野生北五味子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对5个不同采收时期野生北五味子进行浸提,并用牛津杯法研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菌和根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5个时期野生北五味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9月15日采收的野生北五味子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强;各采收时期野生北五味子提取物对根霉菌和黑曲霉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醇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水提物。从提取物的抑菌圈大小判断,野生北五味子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