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颁布实施以来,在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推动种子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完善,种业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地位的确立,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在执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种子法》的一些条款已不能适应种子监管工作的需要和推动种子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修改现行法律加以规范和调整。根据近几年遇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对现行《种子法》提出以下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处于边陲的云南弥勒县.2008年也完成了种子行业改革的任务.和全围各地一样.种业经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的格局.将种子产业全部推向市场.形成了新的种子经营格局。在市场完全开放的环境.如何做好种子市场管理工作.就成了种子管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有10年,我国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得到了有效规范,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种子质量水平逐年提高,极大地推动了种子产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种子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值得种子管理部门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4.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2000年颁布实施以来,随着种子市场的不断竞争和优胜劣汰,各大种子经营企业为了抢占种子市场,增加市场份额,纷纷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区域代理,建立自己的种子销售网络,农作物种子市场显得格外活跃,种子行业垄断经营的格局由此被打破.形成了经营主体多元化、供应网点扩大化、从业人员复杂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生产(以下简称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由县以上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生产许可证(以下简称生产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对制种行为的类型进行了划分,规定了应当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为国内种子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挑战。如何在种子市场立足并取得持续发展.是众多种子企业最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来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种子企业取得卓越成效。  相似文献   

7.
1 制定《种子法》的意义1989年 3月 13日 ,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条例》已无法适应种子产业发展的需要。《种子法》是为了更好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 ,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其颁布、实施对我国种子产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种子法的内容《种子法》是我国第一部依法治种的专门法律 ,总共有十一个章节 78条。在种子管…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的商品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农业部《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申请领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达到注册资本、检验、加工、仓储等方面的要求,提供注册资本证明材料,提供种子检验仪器设备、加工设备、仓储设施等产权证明材料。在种子行政许可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从《种子法》颁布实施到国办发(2006)40号文《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下发.再到《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颁布,并于2007年9月1日起施行.安吉县种子市场也从垄断经营到逐步开放,再到百家争鸣。近年来,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农资经营人员和个体经营者不断加入到种子经营行列,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其配套办法的实施.为品种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保障.使我国种子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科学、规范化的轨道。但是,由于各套法律法规出台的时间和背景不同.导致很多种业工作者对农作物种子管理和植物新品种保护两者的关系还存在概念上的模糊.其实这两者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深人实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贯彻执行.我市各县区实现了种子政企分开.结束了国有种子公司长期垄断种子生产、经营的局面.各种所有制种子企业大量涌现.种子销售网点急剧增多.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经营垄断的局面被打破,经营主体多元化,品种多样化,销售的多渠道、多门店给种子市场竞争注入了活力,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给种子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种子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如何规范种子经营行为.建立有序的经营秩序,促进种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公平竞争、用种安全是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黑龙江省种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种业公司的良莠不齐.引发了我省种业的质量危机、诚信危机.如果业界不引起重视.种业将面临严峻问题。种业优势能保持多久?种业企业到底能走多远?这是每一个种业人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对黑龙江省种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期望能引起我省种业人士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科研部门和种子企业纷纷加大科研育种力度。选育、推出小麦新品种的速度明显加快.因此如不加速小麦新品种推广,就很难将新选育的优良品种迅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种业发展经历了计划供种到市场化的变革,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施行,我国种业真正开始了市场化的进程。伴随着种业的市场化、全球化和法治化,我国民族种业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我们分析应对。  相似文献   

16.
学习贯彻落实《种子法》促进科研和科技产业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组织科技人员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种子法》,依法在引进使用农作物品种资源、从事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的做法和经验。一是加强《种子法》、《江苏省种子条例》的学习,提高学法、守法和依法育种、生产、经营的自觉性;二是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提高新品种的技术含量;三是加强科技新成果的转化,提高种子产业的经济效益。还就继续做好学法、守法、依法维权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自《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江苏种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摸爬滚打、奋力拼搏,在开拓国内市场方面进展很快.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大型种子企业,其中中江种业、江苏明天种业、大华种业和红太阳种业等4家企业跻身中国种业50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种子法》、《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实施,国有种子企业脱钩改制已全面完成。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种子法》和《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加强种子管理工作,防止和杜绝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是种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9.
步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伴随着2000年《种子法》出台.国内种业市场的大门打开之后,中国种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革命”.行业每天都在“洗牌”.种业的变化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市场处处都可看到变化给种业所留下的深深印迹。那么企业如何在变化竞争的市场中适应呢?如何才能够找到生存的要领,进而谋求未来更长远的发展呢?下面从市场角度阐明企业的营销职能战略和战术管理。  相似文献   

20.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种子法》的颁布实施,给农业科研院所创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和极其有利的发展机遇。农业科研院所紧紧依靠自身的品质资源、科研成果和人才优势,围绕自育核心品种,实行育繁推一体化经营,发展种子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