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N-(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为改性剂,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马来酰亚胺含量的酚醛树脂(PMF),并以此作为一种新型的环氧固化剂对环氧树脂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改性研究.固化物的热性能研究发现由于马来酰亚胺结构的引入,固化物的初始热分解温度(380℃)和残炭率(700℃,48.6%)都有较大的提高.固化物的阻燃性能测试表明HPM的引入可有效地提高环氧固化物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木质素、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材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开环反应合成木质素环氧聚合物(EPL),将木质素环氧聚合物与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交联反应,制备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采用环氧值测定、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质量分析等方法,分析木质素环氧聚合物的环氧值、化学结构,探索木质素环氧聚合物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结构、热稳定性、胶合强度的影响,评价木质素环氧聚合物对大豆蛋白胶黏剂结构、胶合性能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木质素成功接枝环氧基团,合成了高反应活性的木质素环氧聚合物,环氧值为2.92 mol/kg,与商用水性环氧树脂环氧值接近;木质素环氧聚合物可以与大豆蛋白分子发生氢键作用和化学反应,形成交联结构,提高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耐热性能;当木质素环氧聚合物质量分数为5%时,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胶合强度达到0.99 MPa,满足国家标准GB/T 9846—2015规定的Ⅱ类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3.
砖石砌体是由砖石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由于灰缝砂浆的抗剪强度低,严重影响了砖石砌体的抗剪性能。本文提出对灰缝钻孔灌注建筑结构胶,提高灰缝砂浆抗剪强度的新方法。经试验和分析,硅酮结构胶可以提高块间粘连度,环氧结构胶可以提高灰缝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4.
合成N-对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并将其用作固化剂固化邻甲酚醛环氧树脂.采用DSC方法研究了HPM固化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反应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对固化产物的热分析结果表明:N-对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是非常良好的耐热固化剂,可明显提高邻甲酚醛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固化产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为338℃,分解10%时的温度为386℃,700℃时的残留百分量为49%.  相似文献   

5.
环氧亚麻油是亚麻油通过环氧化反应合成的环氧树脂,其可进一步与固化剂反应,制备具有多种性能的热固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多种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文中研究了环氧亚麻油的固化反应,在选择最佳固化剂和促进剂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反应条件,红外光谱表征固化反应过程,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固化反应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环氧亚麻油固化反应的最佳固化剂是马来酸酐与邻苯二甲酸酐混合物(摩尔比0.83∶0.17),最佳促进剂是N,N-二甲基苄胺。影响固化反应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混合酸酐/环氧基配比温度促进剂用量时间。在最佳固化条件下,即混合酸酐/环氧基配比为1.2∶1.0、促进剂用量为2.5%、温度为120℃、时间为4 h时,产物固化度可达97.13%。随着固化反应的进行,环氧基和酸酐红外特征吸收逐渐消失,固化反应趋于完全;环氧亚麻油/混合酸酐固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峰顶温度为182.6℃,反应热焓为-130.2 J/g。  相似文献   

6.
试验通过控制环氧树脂结构胶填料种类和掺量,以纳米碳酸钙、硅微粉及两者按1:1组合的组合物作为填料对常用的环氧树脂结构胶进行改性,分析不同填料掺量对环氧树脂(对)结构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对环氧树脂结构胶的抗压性能有一定改善,高掺量的纳米碳酸钙对环氧树脂的拉伸性能没有促进作用;硅微粉能显著改善环氧树脂结构胶的工作性能,对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纳米碳酸钙和硅微粉的组合能产生叠合效应,改性后环氧树脂结构胶的抗压强度提高更为显著,拉伸强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环氧煤沥青冷缠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炼 《油气储运》1997,16(10):33-35
回顾了环氧煤沥青涂料的应用实践,指出虽然该涂料有诸多优点,但因其固化反应受温度影响,质量不易保证等缺陷限制了使用。提出了一种新型防腐材料--环氧煤沥青冷缠带。它以涤纶无纺布为基材,将高环氧树脂含理的环氧煤沥青涂敷在基材上,用低温氧化、潮湿型树脂固化剂作底胶。使用冷缠带所形成的覆盖层具有机械强度高、粘结力大、化学性质稳定、电绝缘性能好等特点。同时还介绍了冷缠带的技术性能、施工方法、经济指标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吸水性及介电性能,以2,7-二羟基萘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含萘环结构的环氧树脂.通过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合成工艺参数的优化,得到含萘环环氧树脂合成的最佳工艺,并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量热扫描仪(DSC)、热失重仪(TG)对环氧树脂的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耐热...  相似文献   

9.
刘丹 《油气储运》1996,15(11):58-60
熔结环氧(FBE)成功地应用于管道防腐已有25年,现在新研制出了一种双层粉末覆盖层系统,目的是为了获得覆盖层的高温性能秀良好的耐热水性能,在设计中使用标准FBE作底层,这样它同钢管之间就有了尽可能强的附着力,然后再涂一种新型改性环氧树脂作面层,这在降低环氧膜的渗水性方面是一个重大突破。这种复合系统在工场和现场条件下涂敷都是很简便。  相似文献   

10.
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热固性高聚物。试件震损后,采用真空注胶或者压力注胶的方式进行加固。试验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注胶加固技术能够提高构件强度、刚度、耗能能力与试件的整体性。利用环氧树脂注胶震损混凝土结构,控制已有裂缝,经过合理的设计也可以满足各种设防烈度下的抗震需求。这种方法有施工进度快、性能提高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原油长输管道上广泛采用的原油加热炉存在体积庞大,炉管易结焦,热效率低、安全性差等缺点,提出采用分离式热管加热炉。介绍了热管传热原理及分离式热管加热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内表面对流和辐射换热的温室夜间热平衡分析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日光温室内部的热环境,运用传热学理论,对夜间温室内存在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温室内部热平衡方程.采用热平衡模型确定冬季温室所需补热量,并评估供暖系统在温室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温度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差别不大,模型比较切合实际.计算结果还揭示了温室内部热流的走向与分布情况,以及围护结构对温室保温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热管空气预热器的应用环境及特点 ,介绍了热管元件的研制与性能测试及换热器的整体方案设计 ,经实用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高温食物不能立即食用的缺陷,基于热管技术,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能够使高温食物快速冷却的热管防烫筷子,主要由微型热管、防滑螺纹和隔热握柄等组成.以食物冷却速度为指标,测试了使用热管防烫筷子搅拌冷却高温食物(90 ℃)的降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食物降低相同的温度,使用热管防烫筷子能够明显缩短冷却时间,相比同材质金属筷,使用热管防烫筷子冷却高温水、油菜、龙须面和方便面的速度分别提高28.8%,29.0%,28.7%和28.5%,相比竹筷,冷却速度分别提高36.7%,37.6%,35.2%和35.4%.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太阳能集热器分别以空气和水为热储能媒介时对卵石层的储热特性. (1)利用由直径为47mm,长度为1500mm的28根真空管组成的太阳能集热器和直径为50~100mm的卵石,设计了热循环储热系统,在宽4m、长2.7m、高2.6m的房间内的供热量为10.8 m2.(2)对不同热储能媒介的热储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空气作为媒介时,卵石层中热储能为55MJ·d-1,以水为媒介时热储能为49MJ·d-1.(3) 以水为媒介时卵石层的温度变化相对以空气为媒介时的温度变化较小,并且稳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河北省雄县某地热井为例,分析了原有若干锅炉系统采暖改为地热采暖的设计方法、技术关键及三次供暖 (三次使用—地热水) 的可能性,并对地热水空间取暖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补偿式数字量热计可以直接测定微小热效应,为了证实过程,本文以溴化银颗粒为例(比表面=0.21m~2/g,BET吸附N_2法测定),直接测定了在水中的浸湿热,其结果与文献记载一般固体的浸湿热相符。  相似文献   

18.
高温胁迫对不同辣椒品种苗期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个不同耐热性辣椒品种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在苗期进行高温(40℃)胁迫处理,研究高温胁迫对辣椒品种苗期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12 h对所有品种净光合速率(Pn)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叶绿素总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耐热品种湘研5号叶绿素总量变化幅度小于热敏品种苏椒5号。这一结果说明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总量可作为选育耐热辣椒品种的生理指标。试验结果还表明,胁迫初期各品种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下降,细胞间隙CO2浓度(Ci)上升,12 h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有回升趋势,而细胞间隙CO2浓度基本维持不变,说明在40℃高温胁迫下辣椒的光合抑制是由非气孔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甘蓝品种种子进行热激处理,研究了热激处理对甘蓝幼苗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种子经热激处理后,耐热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幅大于不耐热品种,不耐热品种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增幅大于耐热品种,而耐热品种的热害指数小于不耐热品种。  相似文献   

20.
地源热泵U型管地下换热器的准三维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模拟地源热泵U型管地下换热器的运行工况,通过耦合不同方向的低维模型,在换热器进水口的边界处引入换热功率函数作为边界条件。求和平均管壁各点到区域中心的距离来计算线热源到区域中心的距离。从而建立一准三维传热模型,并运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48%。平均相对误差1.33%,精度满足工程要求。而且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相对误差呈减小趋势。运用该模型模拟得到的U型管管内流体温度分布情况表明,钻孔深度为40m时,进水支管与出水支管的温升比为1.34;钻孔深度为80和120m时该比值分别为1.90和2.77,而出水支管的温升几乎相同:说明增加钻孔深度会加剧U型管2支管之间的热短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