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采用具有气泡反冲洗型珠子过滤器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进行了苗种培育的研究。2种鳗苗的放养密度约为传统模式的8~10倍,试验期间换水量约为20%~45%。结果显示:日本鳗苗和美洲鳗苗成活率均≥96.74%,高于传统模式。投喂水丝蚓阶段,日本鳗苗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7.08±0.08)%/d和4.92±0.03,美洲鳗苗分别为(4.83±0.06)%/d和4.74±0.19。投喂配合饲料阶段,日本鳗苗分别为(2.30±0.19)%/d和1.30±0.02,美洲鳗苗分别为(1.69±0.05)%/d和1.76±0.06。研究表明,该循环水养殖系统可适用于日本鳗苗和美洲鳗苗的培育,并具有节能、减排和无药残等优点,为开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鳗鲡育苗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验分别在三个流水槽和一个网箱中进行,每个流水槽放苗500尾哲罗鱼仔鱼,分别投喂水丝蚓粉、鱼粉、三福配合饲料(VITACARE牌智利产);网箱放苗20 523尾,投喂以活体水丝蚓为主,辅喂复合粉(鱼粉+水丝蚓粉+进口饵料)。经过35d的培育,投喂水丝蚓粉的鱼苗平均体重0.275g,平均全长3.36cm,成活率35%;投喂鱼粉的鱼苗平均体重0.371g,平均全长3.82cm,成活率65%;投喂智利进口开口饵料的鱼苗平均体重0.332g,平均全长3.49cm,成活率45%;投喂活体水丝蚓+复合粉的鱼苗平均体重0.603g,平均全长4.22cm,成活率82.8%。结果显示,投喂活体水丝蚓+复合粉是哲罗鱼比较适宜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粗唇(鱼危)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1.8-2.2 cm/尾的粗唇(鱼危)苗种,放养密度15-45尾/m~2,经驯化投喂饲料粗蛋白4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120 d养殖期,粗唇觥平均规格为126-213尾/kg。  相似文献   

4.
于2004年1月26日从北京引进太平洋鲑苗种5000尾,采用水泥池微流水方式进行苗种培育试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经过70d的培育,使原来放养规格为平均体长5.8cm,平均体重3.2g,增长到平均体长13.5cm,平均体重35.9g,成活率达98%,饲料效率达74.8%左右。  相似文献   

5.
王冲  李润寅 《水产科学》2001,20(2):24-25
1997年4-5月,引进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发眼500万粒,利用孵化器流水孵化,水温17-28℃,经35-60h,获仔鱼210万尾,孵化率42%,稚鱼采取流入培育,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水丝蚓和少量配合饲料,水温20-21℃,经80d培养,平均体重5g,获稚鱼152万尾,成活率72.4%,幼鱼采取循环水培育,投喂水丝蚓,卤虫成全和配合饵料,经270d培育,幼鱼平均体重200g,存池数73万尾,成活率48%。  相似文献   

6.
花(鱼骨)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水荣 《淡水渔业》2005,35(2):53-54
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网箱养殖花鱼骨商品鱼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水库利用 5m×5m×2. 5m的网箱, 放养规格为 56~60尾 /500g的花鱼骨冬片鱼种, 放养密度在 500~600尾 /m2, 经分养后养殖密度在 80尾/m2左右, 投喂含粗蛋白 40% ~42%的膨化沉性配合饲料, 经一周年养殖, 花鱼骨平均规格 213. 2g/尾, 平均成活率 86. 8%, 平均单产 16. 2kg/m2, 平均饲料系数 1. 34, 单位平均净收入为 226. 8元 /m2。  相似文献   

7.
加州鲈的人工驯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德 《水利渔业》2003,23(2):29-29,31
采用由水蚤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逐步过渡到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先后对19200尾和20480尾全长1-1.5cm的加州鲈苗种进行人工驯食。每批驯食7d后结果,全长增至2-2.6cm;成活率平均达96.5%。  相似文献   

8.
采用由水蚤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逐步过渡到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先后对19 200尾和20 480尾全长1~1.5 cm的加州鲈苗种进行人工驯食.每批驯食7 d后结束,全长增至2~2.6 cm;成活率平均达96.5%.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饵料对江鳕稚鱼生长速度及成活率的影响,采用枝角类、水丝蚓、鲤鱼苗和配合饲料等4种不同饵料进行了江鳕稚鱼的饲养试验.21 d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枝角类的稚鱼成活率最高,而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成活率最低.试验开始后的前2周,投喂枝角类的稚鱼生长速度最快;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生长明显最慢;自第3周起,投喂鲤鱼苗的稚鱼生长明显加快,到试验结束时,其生长速度超过了投喂枝角类和水丝蚓两组的稚鱼,全长相对增长率最高;而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其全长相对增长率最低.可见江鳕稚鱼对饵料有很强的选择性,在稚鱼生长初期,枝角类是保证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最优饵料.当稚鱼生长达到一定体长后,应及时调整饵料种类(投喂鲤鱼苗),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澳洲线纹尖塘鳢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仁杰 《水利渔业》2006,26(6):42-43
在线纹尖塘鳢苗种土池培育中,设计暂养装置富集轮虫等小型浮游生物,作为脱膜2d后的仔鱼适口饵料。仔鱼暂养10 d后再进入池塘培育,可充分地利用池塘的天然饵料,后期投喂水丝蚓、鱼糜等饲料。经40~45d池塘培育,达到3 cm以上的商品规格,成活率45%。  相似文献   

11.
斑点叉尾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 ,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枝角类为开口饵料 ,以后逐渐增加投喂罗氏沼虾仔虾料 ,鱼苗生长发育良好 ,成活率达 90 %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 10— 15天 ,全长 2 .0cm的鱼苗 ,按 774 2尾 亩 ,10 551尾 亩 ,14981尾 亩三种密度放养 ,投喂粗蛋白含量 32 %以上的配合饲料 ,经 99— 133天的培育 ,分别获得 4 3.7克 尾、18.8克 尾、10 .9克 尾三种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12.
3 苗种培育3.1 鱼苗培育云斑■的鱼苗鱼种培育与四大家鱼基本相同,放养前,池塘要彻底消毒,培肥水质,做到肥水下池。云斑■幼鱼摄食偏重于浮游动物,因此发花时可采用四大家鱼苗的发花方式进行。一般每667米2发花塘可放养2万~3万尾幼苗,以培肥水质和投喂粉状配合饲料相结合。将鱼苗培育至5厘米时分池。一般成活率可达85%~95%。3.2 鱼种培育每667米2鱼种池可一次性放养5厘米的云斑■夏花8 000~10 000尾,直接培育大规格鱼种。投喂含蛋白质30%~32%的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5%~8%。为控制水质,可在培育池中搭配适量鲢、鳙鱼种。…  相似文献   

13.
斑点叉尾鲴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枝角类为开口饵料,以后逐渐增加投喂罗氏沼虾仔虾料,鱼苗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10-15天,全长2.0cm的鱼苗,按7742尾/亩,10551尾/亩,14981尾/亩三种密度放养,投喂粗蛋白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经99-133天的培育,分别获得43.7克/尾、18.8克/尾、10.9克/尾三种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斑点鳟鲑受精卵的孵化及苗种培育技术,从国外引进发眼卵10万粒,放入6℃淡水中适应30 min,然后逐步升温至10℃,放入孵化桶中进行流水孵化。孵化水温10~12℃,溶氧量6.0~7.5 mg/L,水流量15~20 L/min。孵出的鱼苗长到10~12日龄时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驯化,之后逐步加大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培育出斑点鳟鲑苗种8.7万尾(发眼卵的孵化率为97%,仔鱼成活率达92%),经90 d的培育,平均全长由14.25 mm增长到75.08 mm,平均体质量4.66 g,外形与成鱼相似。试验结果表明,孵化的适宜水温为10~12℃,溶氧量应保持在6.0 mg/L以上;以卤虫无节幼体作斑点鳟鲑的开口饵料是适宜的,可逐步驯化投喂配合饲料。苗种60日龄后可添加低盐井水或海水逐步提升培育水的盐度,直至完全过渡到用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鸭绿江茴鱼全人工繁育,选择人工繁殖的3龄鸭绿江茴鱼进行了繁育试验。在水泥池中,投喂鲑鳟鱼配合饲料进行亲鱼培育。当亲鱼达性成熟后,采用激素诱导、等渗液洗卵以及浸卵授精等方法获得受精卵;之后将受精卵放在玻璃钢平列槽中进行孵化;在玻璃钢槽中进行稚鱼培育,其间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在室外水泥池进行幼鱼培育,其间投喂海溞和配合饲料。试验结果:亲鱼培育成活率为95.0%;共采卵3 711万粒,采卵率为96.7%;共获得受精卵3 210万粒,受精率为86.5%;发眼积温为110~121℃·d,发眼率为93.0%;出苗积温为175~221℃·d,孵化率为90.6%;仔鱼上浮积温为235~242℃·d,共获得上浮仔鱼2 623万尾。经过101 d的培育,共获得体质量0.5 g的稚鱼2 544万尾,稚鱼培育成活率为97.0%;经158 d培育,共获得体质量3.0 g的幼鱼2 379万尾,幼鱼培育成活率为93.5%。  相似文献   

16.
长吻鮠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网箱培育长吻鮠冬片鱼种,应用5 m×5 m×3.5 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3~4 cm/尾的长吻鮠夏花鱼种,放养密度56~79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6%的配合饲料,经7个月养殖,长吻鮠鱼种平均规格达165g/尾,成活率82.5%,单产9 kg/m2,饲料系数1.26,投入产出比1∶2.04;2006年网箱养殖长吻鮠商品鱼,应用5 m×5 m×4.5 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133 g/尾左右的长吻鮠冬片鱼种,放养密度32~5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3%的配合饲料,经6个半月时间的养殖期,养成个体规格在0.5kg/尾以上的长吻鮠商品鱼比例达86%以上,成活率82.6%~87.0%,饲料系数1.38,单产22.83~26.24 kg/m2,投入产出比1∶1.59。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大规格鲤鱼种的健康养殖模式,2010年在国家大宗淡水鱼体系资金的支持下,白银综合试验站在张掖市临泽县示范点开展了大规格鲤鱼种健康培育模式试验。本试验针对过去鲤鱼一龄苗种培育阶段养殖规格小、成活率低的问题,在试验中采取放养大规格夏花,同时在夏花至鱼种阶段投喂通威鲤鱼鱼种全价配合饲料,鲤鱼一龄鱼种成活率达到71.6%,  相似文献   

18.
2010年4月14日至6月1日在湖北宜昌进行了匙吻鲟苗种的规模化培育试验示范。鱼苗培育在室内水槽内进行,放养密度800~1000尾/m2,改善水温、溶氧、流速等养殖条件,适时投喂适口饵料生物,经过15d养殖,获4cm左右的鱼种47.12万尾,成活率95%;鱼种培育在水库坝下池塘进行,放养密度30万~40万尾/hm2,以水温相对稳定、水质优良的水库为养殖水源,及时驯食,转食后日投喂鱼种体重3%~5%的浮性鲟鱼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经过30d养殖,获10~12cm鱼种40.47万尾,成活率85.9%。  相似文献   

19.
国内目前花鲈养殖的苗种主要依靠天然资源,放养的规格小,质量差,成活率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花鲈苗种在工厂化车间里进行强化中间培养,使养成放养鱼种的质量提高,规格增大,成活率上升。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花鲈苗种培育期间的不同投饵率的比较,以求得一个最佳的投喂率,来更好地解决培育花鲈苗种时所遇到的问题,使花鲈苗种强化培育期间的成活率得到提高并使生长速度加快,为稳产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材料与方法1.培育池及环境因子培育池选用4#温室车间的PVC循环过水槽。水槽面积4米2,水深1.0米,水源为地下水。培…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利用饲养家鱼的“老”塘放养翘嘴红鲌白小规格冬片鱼种,培育二冬龄鱼种。试验结果:放养规格为5—8cm/尾,放养密度在4500—6000尾/1000m^2,采用培育水质和投喂粗蛋白含量在40%,以上的膨化浮性配合饲料相结合的饲养管理办法,经过9个月的培育,翘嘴红鲌白二冬龄鱼种的平均规格达100g/尾,平均成活率89.6%,平均单产480kg/1000m^2以上,平均饲料系数0.81,平均净收人为5033元/1000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