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明华  孙晓巍  李广霞  戴廷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69-1570,1670
利用沈阳市1951~2009年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对沈阳市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表明,沈阳市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231、0.181、0.218℃/10a;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增温态势十分明显;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比平均最高气温更加显著。沈阳市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出现在1982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994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在1978年。  相似文献   

2.
利用德江县1961-2010年共50a的逐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全县气温变化情况,特别是近13a与前37a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德江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以及年平均最低气温以1998年为增温起点,近13a增温较为明显;四季中春季和冬季增温较为明显,夏季增温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对气温变化有多大影响是气候变暖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利用永嘉站1971—2011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永嘉县近40年的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5年滑动平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永嘉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城市化加剧了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加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对气温变化有多大影响是气候变暖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利用永嘉站1971—2011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永嘉县近40年的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5年滑动平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永嘉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城市化加剧了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加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市为例分析城市化发展过程对城市气温的影响。利用1966—2005年上海市地面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上海市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做出年、季各要素的历史变化曲线及5年滑动平均曲线。结果表明:上海市的年平均气温普遍呈增暖趋势,但同一区域里市区和郊区气温的增温幅度明显不同,郊区增温幅度明显小于市区,而且增暖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趋势也存在明显差异,冬季气温呈明显增暖趋势,但夏季增暖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赵春雨  任国玉  王颖  严晓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51-14254
利用1961-2006年辽宁省50个气象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和乡村站的气温变化趋势特点,重点研究了城市化对城镇站和国家站气温记录的影响程度和相对贡献比例。结果表明:近46年辽宁省所有台站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都呈增温趋势,且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大小依次为: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乡村站;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的影响是显著的,尤其近20多年更加明显;由于热岛效应增强的影响,辽宁省各类城市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化影响。其中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和国家站的年平均热岛增温分别为0.05 ℃/10 a、0.03 ℃/10 a和0.01 ℃/10 a,其热岛增温贡献率分别为14.9%、5%和3.3%。此外,城市热岛增温还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1975—2019年海淀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以及季平均气温等观测资料,对海淀区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淀区近44年的平均气温年际变化整体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16℃/1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1993年之前为偏冷期,之后为偏暖期;年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速率最快,近44年气温增加主要表现为白天最高气温的升高;年极端最高气温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更大;与年际变化类似,各个季节的平均温度也呈增加趋势,但各季节的增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春季气温上升最快,秋季最慢,春季的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最显著,对全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的贡献最大,其次夏季,再次冬季,秋季最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贵南气象站1961—2015年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计算气温的年、季、月平均值以及气候倾向率,分析了近55年来贵南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特点及变化周期。结果表明,近55年贵南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极显著的增温,且上升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各月气温也均呈增温趋势。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低云量对气温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水汽压和相对湿度。Mann-Kendall检验表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分别在1990、1993、1970年发生了由低到高的突变。  相似文献   

9.
1971—2010年烟台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71—2010年烟台市气温相关资料,分析了烟台市近4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烟台市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中增温幅度最大的是春季,其次是冬季,年平均气温气候倾斜率为0.39℃/10年。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以1988年为分界点,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分界点为1989年,其后的年份增温明显。与近40年的气温变化趋势相比较,近10年中,年平均气温在变化中呈下降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最高气温与近40年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75-2019年海淀区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对海淀区近44年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淀区近44年的平均气温年际变化整体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16℃/1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1993年之前为偏冷期,之后为偏暖期;年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速率最快,近44年气温增加主要表现为白天最高气温的升高;极端最高气温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更大;与年际变化类似 ,各个季节的平均温度也呈增加趋势,但各季节的增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春季气温上升最快,秋季最慢,春季的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最显著,对全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的贡献最大,其次夏季,再次冬季,秋季最小。  相似文献   

11.
根据武汉市1966-2015年的气候数据资料及统计年鉴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MK和MTT突变检验法对武汉市50 a气候进行分析,选取5个城市化指标,建立城市化指数模型并与气象要素做相关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50 a的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不显著;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突变年份分别为1983、1980、1994、1988年。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极端最高气温和降水量无明显相关性。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拟合曲线的拟合程度较高,说明城市化发展对年平均气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961 ~2004年南京市夏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高淳站、江宁站、江浦站、溧水站、六合站、南京站6个气象站点1961 ~2004年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南京夏季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35℃高温日数和热积温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961 ~2004年南京夏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现增温趋势,热积温数值虽有明显上升,但高温天数并没有显著增长;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夏季高温期,而70、80年代夏季气温有所下降,80年代是夏季气温最低的时期,90年代和2000~2004年的平均值普遍提高,90年代以后是一个夏季变热的时期.[结论]酷暑主要分布在60年代,凉夏主要分布在70、80年代.  相似文献   

13.
张旭  赵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77-13279
对19512005年阜新市逐年和逐月的气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1—2005年阜新市年平均气温呈递增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加趋势最强,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加趋势最弱。1951~2005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也呈现出稳步递增的趋势,尤其是1986~2005年气候变暖更为突出;19512005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呈现出递增的趋势,1976~2005年稳定少变,但近20年显著递减。  相似文献   

14.
近54年临汾市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文义  缪启龙  段春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13-12615
利用临汾市1954年1月~2007年12月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分析了临汾54年来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冷积温和热积温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54年来临汾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尤其是春、冬季升温显著,且冬季升温大于春季升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和冷积温显著上升,年极端最高气温和热积温略有上升;冷冬皆分布在80年代以前,而暖冬主要分布在90年代以后;凉夏主要分布在80年代,酷暑主要分布在80年代以后;90年代以来酷暑和暖冬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15.
沟台覆膜栽培对苹果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沟台覆膜栽培是苹果生产中一种新模式。本试验测定了不同土层的温度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沟台覆膜对土层各项温度提高幅度不同,最高温度的提高值最大,平均温度提高值次之,最低温度提高值最小;不同深度土层温度变化的效果不同,5cm深土层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改变量大于10cm深土层,最低温度改变量小于10cm深土层;5cm深土层的最高温度提高在5.0~6.5℃之间,平均提高5.60℃,10cm深土层的最高温度提高在3.5~5.5℃之间,平均提高4.52℃,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5cm深土层的最低温度提高在1.0~2.5℃之间,平均提高1.76℃,10cm深土层的最低温度提高在2.0~4.0℃之间,平均提高2.31℃,差异均不显著(P〈0.05),5cm深土层的平均温度提高在2.5~3.5℃之间,平均提高3.05℃,10cm深土层的平均温度提高在1.5~3.5℃之间,平均提高2.60℃,差异均不显著(P〈0.05)。沟台覆膜栽培能提高土壤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对最高温度的提高达到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6.
安庆市气温变化若干特征及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安庆市气温变化的若干特征及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安庆市以及周边气象台站和城郊区域自动站的气温资料,统计分析安庆站气温年变化特征以及区域一致性,使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安庆站年平均气温进行突变检验,分析热岛效应对安庆站气温的影响。[结果]受站址迁移及城市建设影响,自1977年至2009年,安庆站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1990年中期以后,上升更为显著;Mann-Kendall检验表明,安庆站气温在1993年前后存在明显突变,受城市化影响,安庆站平均气温较郊区高0.8℃,最低气温增温更为显著;城市热岛效应春季最强,夏秋季次之,冬季最弱。[结论]了解了城市化发展对安庆市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了莱芜市气象台1971-2000年的24 h降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气候倾向率,结果显示:莱芜市的年降水有减少的趋势,其中秋季降水量减少最为明显,而春季降水量增加较明显;莱芜市的气温有冬季增暖的趋势,其他季节气温也在缓慢上升;从年变化看,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8.
以1961-2003年伊春林区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平均辐射量为气象资料,探讨了气温、降水量、日平均辐射量等表征气候特征的指标及湿润指数(K)、植被覆盖指数(VCI)、灾害指数(DI)等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43年来的变化趋势,并对林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伊春林区43年来平均气温呈增高趋势,年降水量、日平均辐射量均呈减少趋势。气温、降水量、日平均辐射量等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存在季节性差异,其中冬、春两季气温升幅高于夏、秋季节;降水量在冬、春两季增多,而在夏、秋两季减少;日平均辐射量在冬季增高,而在其他三季下降。VCI在1984年前呈下降趋势,而在1984年后呈上升趋势;DI值在1961-1972年和1985-2003年较低,而在1973-1984年较高;K值总体呈小幅下降趋势,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EQ II)变化趋势相似。EEQ II值基本介于55%-70%,属于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状态。对伊春林区气候条件与生态环境质量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气温、降水量、日平均辐射量等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对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气温、降水量的影响较大,日平均辐射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民勤气象站1953—2010年逐年气温资料,利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近58年民勤气温月、季、年、年代际及近10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平均气温月、季、年及年代际均呈升高趋势,1989年出现突变,近10年是58年中最暖的时期。②平均最低(高)气温的月、季、年及年代际均呈升高趋势,升温趋势略有差异,最低温度比最高温度升温明显大,平均最低气温1987年出现突变,平均最高气温1989年出现突变,近10年平均最低气温最高、平均最高气温略低于20世纪90年代。③极端低温日呈明显减少的趋势,极端高温日数呈略微增多的趋势,气温日较差呈显著减小的趋势。历史极端低(高)温均出现在近10年。④气温的升高使民勤热量资源发生变化,活动积温增大,对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