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霍山县玉锦生态茶叶有限公司开展茶-禽生态种养示范推广,通过在成年茶园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鹅,利用鹅取食茶园中的杂草,达到控制茶园杂草生长目的。同时结合茶园管理,推广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方式,实现茶园绿色生产,达到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园亩均效益的目的。模式的推广应用可有效提高茶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动茶产业与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马群  熊婷  陈兴汉  林青山 《耕作与栽培》2023,(1):151-152+154
近年来,在广东地区推广的“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可显著提高种粮效益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发展该种模式的重要性及优势,从品种选择、大田准备、投放时间、综合种养管理及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该项模式的技术要点,并对其应用前景及发展对策展开了讨论,以期为该技术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杰  李妍  季美娣  张娜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0):160-164
水稻+龙虾是稻渔综合种养的一种典型模式,在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和提高稻田复合收益上作用明显。结合生产调研和查阅文献,分析了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阐述了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并根据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提出了稻田全程养殖龙虾、5—6月捕捞一季的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稻田选择、田间工程、苗种放养前准备工作、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成虾捕捞、水稻栽培管理、水稻收后田间管护等绿色高效技术规范,以期为发展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顾公新 《茶业通报》2006,28(1):29-32
近年来,我公司为稳定和扩大我省茶叶出口,积极探索新的茶业经济发展模式,以解决跨越“绿色壁垒”和茶业发展中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从源头抓起,建立基地,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茶厂(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取得了一定实效,给我省茶叶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目前,我公司在我省茶区的金寨县齐山村、石台县红桃村、歙县蜈蚣岭村、休宁新安源分别建立了四个有机茶示范基地;投资参股或控股建立了出口茶加工示范基地,共有茶园面积1.33万hm2(其中列为有机茶示范基地的茶园面积为413.3hm2)。示范茶…  相似文献   

5.
福安市茶叶标准化的实践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金 《茶业通报》2013,(3):139-141
福安市是“中国茶叶之乡”、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原产地。标准化建设是无公害茶园建设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建设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它不仅体现了不同时期福安市在无公害茶园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茶叶标准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也体现了福安市茶叶生产的技术传承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汪桓武 《贵州茶叶》2007,35(2):24-26
1969年毛主席视察安徽省舒茶人民公社时指出:“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继而华国锋同志又强调“茶叶要有个大发展,速度要加快”。当时随着外贸茶叶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对茶需求量的增加,贵州茶叶生产确实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荒山开辟茶园,大量新建社队茶场陆续投产。  相似文献   

7.
1 实施“332计划”的必要性茶叶是黄山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市现有茶园5万hm2,但大多数茶园单产低、效益差,严重制约了茶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两年,市政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赴浙江新昌考察学习,深深感到我市和新昌茶叶生产最大差距在于茶园基础建设薄弱、科技投入少、管理模式落后。对照新昌经验,我们认真总结了黟县碧阳镇深冲村平均4000元/667m2的高效茶园典型,提出“远学新昌、近学深冲”。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要抓好我市的茶叶生产,必须加强茶园基础建设,改革传统的茶园管理方式,增加科技投入,建设一批…  相似文献   

8.
微喷灌施用专用水溶肥在幼龄茶树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配方的茶树专用水溶肥对茶园土壤pH、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以及土壤中脲酶、蔗糖酶活性和茶叶品质指标的影响,并阐明土壤酶指标与茶叶品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茶叶中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分别与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微喷+专用水溶肥”的模式可以降低茶园土壤pH,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茶叶品质,为北方幼龄茶园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兰 《种子科技》2024,(5):51-54
稻田综合种养是以水稻种植为基础,并与水产养殖结合形成的一种复合型生态模式,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生产出更安全、更优质的稻谷和水产品,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稻田综合种养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稳粮增收实现一举多赢,既破解了国家稳粮和农民增收的矛盾,又解决了养殖业发展空间的问题,已发展成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绿色循环农业模式。2020年洪泽区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9.5万hm2,约占洪泽区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的75%,占洪泽区水稻种植总面积的23.8%。基于此,分析洪泽区稻虾不同种养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红春  刘懿 《茶业通报》2013,(3):104-105
茶园生产机械主要包括茶园开垦、茶树修剪、茶园耕作、茶叶采摘、茶园综合防控等机具。推行茶园管理机械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紧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茶叶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蒋业武 《茶业通报》2001,23(3):25-26
皖东南茶区是安徽最大的绿茶产销基地 ,年茶叶产值超亿元 ,是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五大国营茶场拥有茶园 3735hm2 ,“九五”期间最好年份 ,产量 850 0t,产值达 450 0万元 ,对推动本区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制约茶叶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仍很多 ,充分发挥茶叶资源优势 ,提高经济效益的难度较大 ,低产衰老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 40 %以上 ,部分茶园衰老速度加快 ,产量、质量、效益逐步下降 ,更新改造中低产茶园和巩固已改茶园成果的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国有茶场在抓好茶园改种换植 ,试验推广嫁接换种工作的同时 ,要有计划、有针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较快,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中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稻渔综合种养以稻虾为主,与单纯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文章结合江苏省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太湖县是传统产茶县,茶园建设基础状况较差,管理水平不高,茶叶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夯实茶园基础,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建设高标准化无性系良种茶园,改造现有低产茶园,提高茶园科学管理水平,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增加种茶经济效益,提升茶产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茶园建设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我国茶区主要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具体分析了这些模式的应用效果和特点,表明生态茶园具有改良土壤、营造茶园良好微生态、净化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增加收益等效果,并指出生态茶园建设是今后茶树栽培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于1982年对凫峰杨树林间种乌桕林茶园的茶叶生化成分、茶园光照、温度和土壤主要浓化性状以及经济效益、适宜密度等六个方面的调查分析(已发表于本所84年二期“茶叶科学简报”)。结果表明,茶园间种乌桕林深刻影响着凫峰场树林绿茶的品质。但  相似文献   

16.
幸育毅 《贵州茶叶》2007,35(1):32-34
在遵义市的“十一五”规划中,由于市委、市政府把建设百万亩茶园基地和建设百万口农村沼气池纳入我市“六个一百”工程建设来抓,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茶园基地建设和农村沼气池建设的扶持力度。近年来,由于茶叶市场消费增长和茶叶效益的驱动,生态茶产品的发展及消费呈现强劲势头,农民发展茶园的积极性高涨,农民拥有自主经营管理和生产的茶园比重将越来越大。农村沼气是农业结构调整中连接和延伸产业链的有效载体,其发展将使户均农民拥有一口沼气池。笔者认为,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茶园,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节本增效、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茶叶一直是遵义市农业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一是遵义市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七大”产业项目之一。随着遵义市茶叶产业的发展从茶园基地建设、生产加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到名优茶生产技术、科技进步、市场营销理念、无公害茶叶发展的普及推广应用,使遵义市茶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了飞跃式发展;尤其是茶园基地建设由过去的规模型茶场发展到今天的农民自主种植茶园。通过近几年来茶农自主生产管理和经营,已逐步成为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其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  相似文献   

18.
汉中称大西北的“小江南”,自古产茶,具有发展茶叶生产的优越生态条件。至2001年,全市拥有茶园2.19万hm2,比安康市的1.86万hm2超过3333hm2,成为陕西省第一产茶大市。茶区遍及镇巴、西乡、城固、洋县、南郑、勉县、略阳、宁强8县。茶园多座落在汉江南岸和巴山北坡之间的半山丘陵。现有茶园面积80%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茶叶要有一个大的发展,速度再加快”的号召下,大搞“群众运动”建设起来的,已成为产量的主体。汉中的茶叶市场,已由30a前的计划供应到现在的茶叶市场完全放开,由“供不应求”到茶商茶贩比比皆是的“卖茶难”,从卖方市场到…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上不少产条国家仍在发展茶叶生产,产量不断增长。茶叶市场发展受到扩大再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及需求减少而制约。随之而致的是茶叶价格的低落,迫使茶叶生产和经营者将如何把茶叶发展下去这个既困惑又现实的问题。我国有句谚语“茶贱伤农”。在国外,如乌干达因茶叶不景气,一九九五年茶园面积减少了20%,改作它用。在我国,有些产茶省如湖南,茶园面积已由二百六十多万亩,减至一百四十多万亩,产量也由八万多吨减至为五万多吨,清香可口、发财致富的茶,如今却成了“苦涩”茶。虽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下,茶叶产。销国共同…  相似文献   

20.
覃士才 《茶业通报》2002,24(3):23-25
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新茶园,是提高茶园建园质量,开发名优茶、提高茶叶品质的基础,是培植五峰新世纪茶叶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我县茶叶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的一项重大科技措施。因此从1997年冬开始,我县引进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福云6号”、“白毫早”等,在全县3000多个农户中栽植茶苗2800万株(其中自繁240万株),建无性系茶树良种园250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85%,实现了“一年栽、二年采、三年亩收入过千元”的目标,最高的茶农亩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春茶开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