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茶园杂草组成、物种类型、生活型组成等方面分析国内外茶园杂草构成特点;同时,从茶园生长状况、地形地貌、季节气候等方面归纳了茶园杂草发生特点。从农艺控草、化学除草、生态养草、生物防草等方面回顾和总结了当前茶园杂草治理的经验措施。以构建茶园和谐生态系统为目标,基于国际“杂草的综合管理”制定的茶园杂草控制策略,创新性地提出以“生态养草”为主体和“农艺控草”为常规的茶园杂草控制技术体系,以减少杂草发生及危害,保障茶叶品质和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2.
EM生物有机肥施于茶园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长喜 《茶业通报》2007,29(2):65-66
河南信阳是我国绿茶主要产区之一。为了加快信阳生态茶园建设进程,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达到绿色食品要求,我们特进行了茶园施用生物肥的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3.
种养结合模式是茶园管理的绿色发展新模式,对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发展、茶业转型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别山区“茶叶+荞麦+蜜蜂”种养结合模式为例,总结了该模式的适用区域和基本要求,概述了茶叶、荞麦、蜜蜂的种养技术要点,并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显示,相较单一茶树种植模式,“茶叶+荞麦+蜜蜂”种养结合模式可以缩短幼龄茶园成园时间,增加茶园经济效益,同时抑制茶园杂草生长,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茶园复合经济效益,带动农户增收,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人工生态茶园光效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生态学原理对人工生态茶园光效能研究得到光效能较纯茶园提高40.80%-55.34%,人工生态茶园光利用结构趋向合理优化,改善了茶园光的质量,促进茶园有益生物的生长发育,抑制了病虫的危害,了茶园生态系统能流循环,促进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贵州生态茶园、茶叶农残现状,为茶叶农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分析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贵州茶叶农残合格率稳中转好,维持在99%以上;贵州名优茶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好、生态茶园多的地区;生态茶园在病虫害防治上可以间接减少茶叶农残。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息息相关,建设生态茶园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白三叶草在茶园中的应用及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种植白三叶草具有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调节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等作用。通过研究,探索出茶园白三叶草的种植技术。茶园种植白三叶草能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茶叶品质的内涵、茶叶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了生态茶园对茶叶品质(包括茶叶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的影响,为无公害茶叶生产中构建生态茶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安徽五个茶叶主产市之一。近年来,宣城市新建良种茶园(主要为白化和黄化品种)面积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新建茶园杂草防除工作成为茶园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宣城市下辖县市区开展茶园杂草防控调查,为研发绿色安全高效的茶园控草技术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宣城市茶园主要控制草害方式中人工除草最高,为91.77%,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剂除草排在2、3位,分别为32.91%和28.48%。覆盖防草布和间作绿肥使用率为17.09%和15.19%。宣城市茶园以人工除草为主,成本偏高,茶农接受绿色控草技术意愿高(83.54%),但实际使用率偏低。因此需加强绿色控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降低现有绿色控草技术的实施难度,为宣城茶产业绿色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王龙平 《茶业通报》2021,43(3):126-129
宣城市是安徽省茶叶主产市之一,生态环境优越,产茶历史久远.我市茶园杂草种类多,危害大,对新建的幼龄茶园影响更甚.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制定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升茶叶品质,夯实茶产业基础,近几年来,我市大力推广茶园杂草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技术措施有农业措施控草、人工和机械除草和生物防草等.  相似文献   

10.
茶园杂草种类多、分布面积广、生长繁殖快,大多数恶性杂草常与茶树争光争肥、覆盖茶树蓬面,每年可对茶叶产量造成大约5.9%的潜在损失。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对茶树生长构成严重危害,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解百草枯等药剂对茶园杂草的防控效果,2009年笔者特在我县亚鱼乡水电茶场内进行了化学除草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茶业通报》2009,(2):83-83
日前,全国产茶大县安徽省歙县被农业部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年来,歙县加快推进生态茶园基地建设,并围绕实施品质提升工程,开展农村茶叶初制厂清洁化改造,有效地提高了茶叶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松溪县建立无公害茶叶病虫综防技术示范区的情况。通过2003—2004年的调研,查清了茶园中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炭疽病等11种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优化组装了茶园病虫综防配套技术,使茶叶农药残留检测达到无公害茶叶标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建立无公害生态茶园和发展无公害优质茶叶的必要性。指出只有保护优良的茶园生态环境 ,开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主要采取农业、生物防治措施 ) ,才能减少对茶叶的污染 ,生产出无公害的优质茶叶。并对怎样建立无公害生态茶园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茶园建设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我国茶区主要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具体分析了这些模式的应用效果和特点,表明生态茶园具有改良土壤、营造茶园良好微生态、净化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增加收益等效果,并指出生态茶园建设是今后茶树栽培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黄焯钦 《种子科技》2022,(5):103-105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茶叶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对茶叶质量也非常重视.目前亟须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以生物防治技术作为基础,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文章就生物防治技术进行概述,分析我国茶叶的发展现状及生态茶园的模式与特征,分析茶园的主要病害与虫害,提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生物防治技术的实践应用策略,保证农业生产效益与社会...  相似文献   

16.
汪春园 《茶业通报》1995,17(2):18-19
提高山区茶叶产质与经济效益的配套技术汪春园(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地处皖西大别山区的岳西县梯岭村和潜山县糖岭茶场,近三年作为省农科院茶研所的科技示范点,在农技部门的配合下,以提高茶园素质,提高春茶与名优茶比重,提高茶叶品质的三提高为重点,推广应...  相似文献   

17.
以机采为龙头普及推广茶叶生产机械化徐四清(安徽省周王茶场)安徽省国营周王茶场是一个拥有六千余亩茶园,有着近三十年茶叶生产历史的国有企业,年产茶900吨左右,茶园管理水平高,投产茶园平均亩产都在150公斤以上,是皖南地区大面积高产茶园的重要基地。自19...  相似文献   

18.
夏冰 《茶业通报》2004,26(1):44-44
安徽省潜山县皖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种植、养殖综合科研基地”。公司现有从事茶业产业生产加工厂5个,茶园面积67余hm2,跨全县三个乡9个行政村。为探索一条攻克丘陵地区茶叶“绿色屏障”的有效措施,应对我国即将实行的茶叶市场准入制度。于今年5月份投资2万多元,用钢丝网圈围茶园1.3hm2,放养土鸡2100只,新上了茶园养鸡项目,从事绿色茶叶的研究与开发。茶园养鸡不仅能抑制茶园杂草及虫害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鸡粪是理想的有机肥料,对降低有机肥资金的投入,提高茶叶品质,增加价值,向有机茶方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该项目自建成5个月来,与…  相似文献   

19.
无公害茶园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怡开 《茶业通报》2003,25(3):118-118
为了适应当前WTO的需要,推广无公害茶园生产,发挥自然生态优势,保护环境降低茶叶农残,提高茶叶质量,确保人们生活安全极为重要,本文从茶园管理角度,为实现无公害茶,乃至有机茶提供有效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宣郎广茶业总公司茶园面积达到1400hm2,占全省农垦系统茶园面积39%,年产茶叶4800t,茶叶年产值3450万元。为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无公害茶叶,自2000年起,对266.7hm2茶园实行统防统治,到2003年茶园统防统治面积扩大到1000hm2,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茶园植保统防统治的具体做法为从根本上降低茶叶农残,提高茶叶品质,我公司率先对茶园植保实行统防统治。1.1成立专业植保队伍,建立植保网络2000年初,我公司组建了专业队伍,成立植保中心,植保中心人员1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专门从事茶园植保统防统治。植保中心每年年初与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