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果炭疽病菌和果蒂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咪鲜胺.异菌脲对炭疽菌的毒力最高,EC50和EC75分别为0.12μg/mL和0.27μg/mL、其次为咪鲜胺。而与果炭疽病菌相比,4种杀菌剂对果蒂腐病菌生长影响差异并不明显,异菌脲对蒂腐病菌的毒力较高,EC50和EC75分别为0.35μg/mL和0.82μg/mL。采后病害防治试验表明,267μg/mL咪鲜胺.异菌脲常温浸果3~5 min,贮藏15 d,对炭疽病的防效达91.07%,防治效果最佳。供试4种杀菌剂对蒂腐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仅有1 250μg/mL异菌脲常温浸果1 min对蒂腐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经综合评价,咪鲜胺.异菌脲对控制果采后病害发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威百亩对西葫芦常见土传病原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威百亩对西葫芦常见土传病原菌的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以1,3-二氯丙烯为对照药剂,采用改进的密封盘法比较了2种熏蒸剂对西葫芦菌核病菌等4种病原菌的毒力及对菌核萌发的影响,并于田间采用密闭熏蒸法比较了2种药剂对西葫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室内结果显示:威百亩对西葫芦菌核病菌、茎基腐病菌、枯萎病菌及绵腐病菌的EC50分别为0.060、0.945、1.380、2.953 mg/L,而1,3-二氯丙烯对这4种病原菌的EC50为516.654、928.558、633.784、77.242 mg/L,威百亩0.228 mg/L可完全抑制菌核的萌发.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威百亩150、90、75、60 kg/hm2及1,3-二氯丙烯200 kg/hm2均能不同程度控制西葫芦茎基腐病的发生,防治效果分别为88.94%、87.58%、83.76%、80.60%和64.80%,且各试验剂量均对西葫芦安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产作用,威百亩150 kg/hm2处理增产率最高,达34.82%.从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在西葫芦田推荐使用威百亩防治土传病害.  相似文献   

3.
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北京平谷区3个桃园的125株桃褐腐病菌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异菌脲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发现甲基硫菌灵对桃褐腐病菌的EC50主要分布在1.0×10-5~0.2μg/mL,戊唑醇对桃褐腐病菌的EC50主要分布在0.006~0.022μg/mL之间。异菌脲对桃褐腐病菌的EC50主要分布在0.15~0.55μg/mL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桃褐腐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都比较敏感,未产生明显的抗药群体。建立了褐腐病菌对异菌脲抗药性的敏感基线。而且,数据分析表明: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异菌脲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4.
速克灵(又名二甲菌核利)对马铃薯早交链孢霉(Alternaria solani)在PSA培养基上的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药剂浓度对教(X)与菌丝生长抑制机率值(Y)成直线关系,相关系数r=0.981(n=8时,r0.01=0.834),回归方程“y=5.0984+1.1147x”。EC50为0.186微克/毫升,毒力比常规药剂克菌丹、百菌清高29-30倍。速克灵处理番茄离体叶片和盆栽小苗,浓度分别为每毫升50微克和250微克即可完全抑制病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5.
广西地不容提取物及其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及其化合物对梨褐斑病菌、梨黑斑病菌、柑橘疮痂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0 g/L时,72 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91.96%、84.76%和100%;在从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分离出的7个化合物中,l-罗默碱对4种病菌均有很高的抑菌活性,质量浓度为1 g/L时,72 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100%、85.04%和100%。紫堇定对梨黑斑病菌抑菌活性高,72 h抑菌率为100%,对梨褐斑病菌和柑橘疮痂病菌也有较高的抑菌活性,而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低。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对梨褐斑病菌、梨黑斑病菌、柑橘疮痂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的EC50分别为1.252 5、2.379 3、1.758 2、1.510 0 g/L,l-罗默碱的EC50分别为0.147 3、0.167 1、0.3464、0.118 2 g/L。  相似文献   

6.
新杀虫剂HNPC-A9908对几种鳞翅目昆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农药生测标准操作程序 (SOP)测定了HNPC-A9908对几种鳞翅目昆虫的毒力及其作用方式。室内生测结果表明 ,HNPC-A990 8对粘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 ,其综合毒力LC50、触杀毒力LD50和胃毒毒力LC50分别为7 71mg/L、400×10-3μg/头和82.34mg/L ;对斜纹夜蛾的综合毒力为 280.57mg/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HNPC-A9908对菜青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 ,有效用药量为 10、30、50g/667m2 时 ,药后 1、3、7、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8.18%~98.39%、100%、96.79%~100%和 88.16%~100%。此外 ,HNPC-A9908对甜菜夜蛾和棉铃虫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草莓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7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测定草莓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PSA培养基最适合草莓枯萎病菌的生长和产孢,菌落生长的适温为5~40℃(最适温度为28℃),适宜pH值为5,菌落产孢的适宜pH值为6,且光暗交替可促进菌落的生长和产孢,同时明确了不同碳氮源对草莓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草莓枯萎病菌对7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烯唑醇和戊唑醇对菌落生长的抑制毒力最强,EC50分别为0.2072μg·mL-1和0.2130μg·mL-1,分别是多菌灵的238.85倍和232.35倍;腈菌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毒力次之,EC50分别为0.7929μg·mL-1和0.8513μg·mL-1,分别是多菌灵的62.42倍和58.13倍;三唑酮和霜霉威的毒力最小。  相似文献   

8.
室内测定了从云南分离的7株球孢白僵菌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在接菌孢子浓度为105个/mL和107个/mL下,接种后7d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累积死亡率分别为23.3%~70.0%和33.3%~86.7%,添加吐温80的清水对照死亡率仅为3.3%。筛选出毒力较高的Bb7001、Bb7004、Bb8001 3个菌株,其中菌株Bb8001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毒力最高,在孢子浓度1×105、1×107个/mL下,第7天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70.0%和86.7%,其毒力回归方程Y=0.366X+3.409(R=0.956),剂量效应LC50=2.24×104个/mL,孢子浓度107个/mL下的LT50为4.3d。测定了毒力较高的菌株与12种农药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在供试农药推荐用量及其101、00倍稀释液下,球孢白僵菌Bb7001、Bb7004、Bb8001的3个菌株孢子在含所选农药的营养液中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农药有:苏云金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Bt)、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菜喜悬浮剂及松毛虫病毒可湿粉剂,可配伍使用;而阿维菌素、农安、卡死克、抑太保对球孢白僵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应避免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间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省5个地区的73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73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对氟啶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所有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在0.0023~1.2863 μg/mL之间,平均值为0.2573 μg/mL,其敏感性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EC50平均值0.2573 μg/mL作为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5个地区的菌株群体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但是不同地区的菌株个体间差异较大;氟啶胺与多菌灵、百菌清、丙环唑、烯唑醇、咪鲜胺和异菌脲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0.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 ,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 106~107个 /mL时 ,对恶苗病菌的抑制力达 92.33%。通过哈茨木霉菌液和 3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含孢量为 107个 /mL与施保克质量浓度 1μg/mL的抑菌效果接近 ,分别为 76.7%、75.4%。显微摄影结果显示 ,哈茨木霉以附着胞附着在恶苗病菌菌丝上 ,然后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 ,或与恶苗病菌的菌丝平行生长 ,然后再侵入病菌内寄生。  相似文献   

11.
荧光假单胞杆菌P2-5菌株对小麦全蚀病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刚  杨之为 《植物保护》2004,30(4):32-34
室内测定了荧光假单胞杆菌P2-5菌株对小麦全蚀病菌9826菌株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P2-5菌株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抑制效果和防治效果分别为67%和59%,高于化学杀菌剂烯唑醇(特普唑)处理的效果。研究表明P2-5菌株可以致使病菌菌丝畸变。应用双抗标记法测定了P2-5菌株在小麦根系中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该菌可以在小麦根系定殖。  相似文献   

12.
盐碱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为材料,通过中性盐NaCl∶Na2SO4(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40、80、120、160、200 mmol·L-1和24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44、88、132、176、220 mmol·L-1和264 mmol·L-1)和碱性盐NaHCO3∶Na2CO3 (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10、20、30、40、50 mmol·L-1和6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11、22、33、44、55 mmol·L-1和66 mmol·L-1)处理油菜种子和幼苗,研究不同盐、碱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特性并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对“陇油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害的最大混合盐浓度为160 mmol·L-(pH=6.67,Na+=176 mmol·L-1),最大混合碱浓度为50 mmol·L-1(pH=9.29,Na +=55 mmol·L-1);随着盐、碱胁迫浓度增大,“陇油6号”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逐渐 降低,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先上升后下降,碱性盐溶液胁迫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中性盐溶液胁迫;在同一盐、碱胁迫浓度时,处理时间越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越低,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越高。这表明盐、碱胁迫对“陇油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两种不同的胁迫,且碱性盐胁迫强于中性盐。  相似文献   

13.
早春糯玉米易遭受低温冷害的影响,为探讨外源物对糯玉米幼苗低温胁迫的缓解作用,以‘万糯2000’、‘润糯73’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25、50、100、150 mg·L-1水杨酸(SA)和0、40、80、120、160 mmol·L-1 CaCl2处理糯玉米幼苗,研究外源SA和CaCl2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SA、CaCl2处理下,‘万糯2000’和‘润糯73’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分别较各自对照增加42.9%、18.3%和96.1%、16.7%,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231.0%、76.5%和9.5%、13.9%,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78.7%、67.1%,缓解了低温胁迫对糯玉米幼苗的伤害。‘万糯2000’和‘润糯73’适宜的CaCl2处理浓度均为40 mmol·L-1;‘万糯2000’适宜的SA处理浓度为100 mg·L-1,‘润糯73’适宜的SA处理浓度为50 mg·L-1。综合比较分析,喷施40 mmol·L-1 CaCl2可有效提高糯玉米幼苗的耐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马铃薯生长动态及其产量、品质的变化特征,在典型半干旱区(甘肃定西)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试验平台,以马铃薯‘新大坪’为供试品种,设对照(390 μmol·mol-1)和590 μmol·mol-1共2个CO2浓度梯度,开展CO2浓度增加模拟试验。结果表明:CO2浓度增加至590 μmol·mol-1时,马铃薯发育加快,生育期提前,全生育期天数缩短3 d;CO2浓度升高对马铃薯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水势有明显促进作用。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马铃薯地上部干物质生产对CO2浓度的响应值呈现先变大再变小的趋势。CO2浓度增加促进了马铃薯块茎产量的提高,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块质量也有所增加。与对照相比,590 μmol·mol-1CO2处理马铃薯块茎水分、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以及铁、锌、铜元素含量分别下降3.43%、11.78%、13.09%、25.58%、31.94%和9.76%,而粗淀粉、粗脂肪、粗纤维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10.56%、240.00%、14.28%、106.38%。  相似文献   

15.
离体条件下测定并比较了10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甘蓝黑斑病菌等5种链格孢属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的链格孢属病菌对同一药剂的敏感性相近;咪鲜胺、啶菌恶唑、苯醚甲环唑、异菌脲、腐霉利等5种杀菌剂对供试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好,其EC50在0.01~1.28 μg/mL之间;百菌清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高,其次是醚菌酯和嘧菌酯。  相似文献   

16.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制备及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活体增殖病毒 ,制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乳剂 ,室内对 4龄甘蓝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其LD50为9.42×103PIB/头。田间防治效果表明 ,采用1.0×1011PIB/hm2 和3.0×1011PIB/hm2的剂量防治甘蓝夜蛾的效果都在70%以上。乳液的稳定性较好 ,粘着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50%乙草胺对旱地杂草辣子草防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50%乙草胺乳油对花生田杂草辣子草生测毒力回归式为y=5.781 7+1.691 9x,r=0.964 9。LD50=0.345 1 g/L,LD95=3.237 1 g/L,对辣子草种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有效成分含量50、65、80、130 g/667 m2田间土壤封杀处理,防除辣子草效果在99%以上,对马唐、狗尾草、反枝苋、藜也有很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河北省马铃薯主产区的122株早疫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并测定了紫外诱导的15个抗咯菌腈突变菌株及其3个敏感亲本菌株对咯菌腈、异菌脲、腐霉利、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田间马铃薯早疫病菌群体对咯菌腈保持高度敏感,122株早疫病菌对咯菌腈的EC50值在0.0025~0.0857 μg/mL之间,平均值为0.0404±0.0171 μg/mL,相差34.87倍,呈近似正态分布,可作为早疫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基线。此外,咯菌腈与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之间无交互抗性关系,而与异菌脲和腐霉利之间存在正交互抗性关系。在田间药效试验中,50%咯菌腈WP施药量为105、115 g/hm2时,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效达80%以上,显著高于常规药剂80%代森锰锌WP 1 350 g/hm2和25%丙环唑EC 37.5 g/hm2的防效。表明咯菌腈可作为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替代药剂用于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红树植物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16种红树植物甲醇提取物对甘蔗凤梨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柑橘疮痂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苦郎树和苦槛蓝对3种病菌孢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取物浓度为10 g/L时,抑制率达77.29%以上。桐花树、海漆、榄李和银叶树对甘蔗凤梨病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其余2种病菌孢子的抑制活性低。其余植物提取物对3种病菌孢子的抑制活性低。榄李和桐花树对甘蔗凤梨病菌孢子的毒力高,EC50分别为0.3852 g/L和0.5714 g/L。  相似文献   

20.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蔬菜害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以药量10 mL/667 m2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明显优于其2倍使用剂量的乳油,药后3~7 d,对苋菜上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显著优于1.8%阿维菌素乳油33.33 mL/667 m2防治效果;施药量8.33 mL/667 m2,药后7 d,对丝瓜上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达85%以上,与1.8%阿维菌素乳油50 mL/667 m2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