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8年7月10日,南宁市水果站组织了武鸣县水果办、马山县水果办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一行8人,赴都安县考察该县开发利用野生毛葡萄特色资源并发展两性花改良新品种酿酒产业.  相似文献   

2.
广西省农科院园艺所在对野生葡萄进行资源调查、分类及优良单株选择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优良的野生毛葡萄单株与欧洲酿酒葡萄进行远缘杂交,并经过多年品种改良和筛选,成功选育出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用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桂葡1号"(NW 196)作嫁接换种接穗,对野生毛葡萄雌花植株(砧木)进行高位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毛葡萄嫁接后萌芽率高、成活率低,其中冬季硬枝嫁接成活率为0,夏季绿枝嫁接成活率为20.1%,越冬后成活率仅为1.2%。生产上采用硬枝或绿枝嫁接方法对野生毛葡萄成年植株进行换种改造的技术方案不可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广西毛葡萄生产存在的栽培管理粗放、大面积种植毛葡萄不配种或少量配种雄株、病虫害严重、发展速度过快而相应的栽培技术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等导致毛葡萄产量低、落花落果和裂果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田间管理、适当配种与雌株花期相遇的雄株、采用人工授粉、适度规模种植、利用石山区原生态环境条件种植毛葡萄、大力发展两性花毛葡萄远缘杂交种等措施,提高毛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毛葡萄产业和酿酒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时下正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的毛葡萄进入成熟和采摘季节,一串串黑珍珠般乌黑晶莹的毛葡萄挂满了枝茎,广大仫佬族群众正抓紧时间采收毛葡萄。近年来,该县出台各种激励帮扶措施,大力引导农民群众在荒山荒坡、房前屋后、庭院屋顶栽种毛葡萄,不仅有效治理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家园,还能帮助贫困山区农民群众实现产业增收和脱贫致富。目前,罗城全县已  相似文献   

6.
野生毛葡萄种质资源及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资源收集、种质评价、遗传及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品种选育和种苗繁育等方面对野生毛葡萄进行系统综述,指出其在种质资源收集、选育种及栽培的应用研究不够,使得毛葡萄科研出现种质缺乏,创新不出优良种质,生产上使用不合适品种(系)种植, 以及病害严重、低产、不稳产、品质差和产期集中等问题,今后毛葡萄种质收集及创新目标应重点放在两性花、抗病、高糖、低酸、高产稳产等性状上.  相似文献   

7.
选定都安瑶族自治县1990-2019年县站及3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以及平均气温、年降雨量、最低月份温度(1月)、最高月份平均温度(7月)、≥10℃有效积温、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日较差等6个影响生产的主要气候因子,对“两性花”野生毛葡萄种植进行区划分析,结果表明:都安县全县范围内都适合种植”两性花”野生毛葡萄,其中种植生态气候最适宜区包括都安县中南部、东部的地苏镇、东庙乡、安阳镇、澄江镇、龙湾乡以及保安乡、下坳镇、高岭镇、拉烈镇、九渡乡、拉仁镇、菁盛乡的大部区域;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都安县北部的三只羊乡、板岭乡、永安乡以及高岭镇、拉烈镇、保安乡、百旺镇的部份山区;次适宜区主要在隆福乡以及下坳镇、保安乡的部份高寒山区。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记者来到地处桂西北的广西罗成仫佬族自治县,了解到当地通过引进以"碧护"综合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农业科技大规模发展毛葡萄产业,探索出一条改善生态环境与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路子。记者就毛葡萄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采访了罗成县政协主席谢土鸾及水果生产管理局局长吴宗立。据谢土鸾介绍,当地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是毛葡萄的原产地,2000年被授予"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9.
“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综合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为解决毛葡萄利用传统硬枝扦插的繁殖方法成活率低的问题,项目组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利用组培快繁结合苗圃育苗技术形成了完整的“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种苗繁育体系,本文从组培苗培育、组培沙床假植-嫩枝沙床扦插假植-生根苗营养杯假植三步假植育苗法、假植施肥、假植病虫害防治管理4个方面阐述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育苗的综合技术,利用本技术,可在短期内大量生产、供应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10.
研究探讨细胞分裂素(KT-30)、氯吡脲(cppu)、赤霉素(GA_3)和微生物菌液(Y)诱导野生毛葡萄果实膨大、提高座果率、保花保果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3年生两性花野生毛葡萄‘野酿2号’作为试验材料,以清水为对照,在挂果前期第一次对果穗分别浸蘸各种生长调节剂及其混合溶液,15 d后根据果粒膨大程度喷施相同浓度的各种生长调节剂及混合溶液。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组中,处理D(cppu-2)、处理A(cppu-1)、处理L(cppu-1)和处理G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均能有效促进果粒的膨大、果穗和果粒的增重、座果率的提高。细胞分裂素(KT-30)、氯吡脲(cppu)、赤霉素(GA3)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诱导野生毛葡萄的保花保果作用并提升果实品质。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价证明这些处理因子及其组合能获得理想的结果,以处理D(cppu-2)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近日,祁阳县成功从广西罗城引进种植野生毛葡萄6.7公顷,该葡萄主要用于制药和酿酒,4年后预计每667平方米产值将达1万元。这是该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水果产业的一个缩影。2011年,全县实现水果总产量14.22万吨,产值2.8亿元,人均果品收入350元,水果产业成为该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7个不同野生毛葡萄株系及5个选育的毛葡萄远缘杂交后代196、296、B2、741、213的栽培性状以及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毛葡萄远缘杂交后代的物候期均要早于野生株系,杂交后代的果实品质优于野生株系;对黑痘病的抗性方面,野生毛葡萄表现为免疫,远缘杂交后代遗传了毛葡萄对黑痘病的高抗病性,表现为高抗和抗病。  相似文献   

13.
南方湿热地区酿酒葡萄品种遗传改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桂南地处南亚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不适宜欧亚种葡萄生长。但广西是东亚种群葡萄重要原产地之一,在桂中、桂北和桂西北山区蕴藏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毛葡萄(VitsquinquangularisRehd)为野生葡萄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的种类,具有良好的酿造加工性能,开发利用野生毛葡萄资源已成为广西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加快野生毛葡萄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八·五”以来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开展全区野生葡萄资源调查与分类研究,基本查明广西野生葡萄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在完成全区野生葡萄资源调查与分类基础上,针对桂西和桂西北岩溶…  相似文献   

14.
近日,祁阳县成功从广西罗城引进种植野生毛葡萄6.7公顷,该葡萄主要用于制药和酿酒,4年后预计每667平方米产值将达1万元。这是该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水果产业的一个缩影。2011年,全县实现水果总产量14.22万吨,产值2.8亿元,人均果品收入350元,水果产业成为该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湖南三种野生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及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给湖南葡萄的品种改良提供可以利用的本地野生品种资源,对湖南省境内广泛分布的3种野生葡萄资源毛葡萄、刺葡萄和华东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及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电子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毛葡萄,刺葡萄花粉形态和花粉表面特征相似,经推断二者亲缘关系可能较近,华东葡萄的花粉形态和花粉粒表面特征与毛葡萄和刺葡萄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6.
“双优”两性花山葡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是我国野生果树资源中的瑰宝,特别是优质丰产的两性花品种国内外更为罕见。本研究经过7年的试验选出了既保持两性花的特点,又具备丰产、优质的两性花山葡萄品种——双优。仅7年就从1个优良单株繁殖到15万株苗木,并定植300亩,为加速山葡萄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文中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和品种性状,并提出了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余凤岚    潘学军    张文娥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6):114-118
以贵州野生5个毛葡萄单株的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析其果实品质;采用传统干红工艺酿造毛葡萄酒,监控其发酵过程。结果表明,野生毛葡萄果实的还原糖含量较低,总酸、总酚以及单宁含量中等,花色苷含量极高。发酵过程中毛葡萄酒的还原糖和总酸含量持续下降,酚类物质与总花色苷含量持续上升。毛葡萄单株间的果实品质差异较大,单株关岭-1的还原糖含量最高,酚类物质含量接近欧亚栽培种,适宜酿造干红葡萄酒。  相似文献   

18.
桂西岩溶山区野生葡萄资源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调查发现桂西岩溶山区野生葡萄资源种类有毛葡萄、刺葡萄、小果野葡萄和葛田等4种及变种1个。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古山2号”和“中旧5号”两个毛葡萄单株。野生葡萄扦插宜在3月下旬气温回暖稳定后进行,用IBA200~400mg/L处理技条120分钟,扦插成活率达67.5%~75.0%。毛葡萄茎段腋芽离体组织培养,以BA1.0~2.0mg/L配比对继代和生根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湿热地区不同葡萄品种对黑痘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湿热地区28个葡萄栽培品种、7个毛葡萄野生株系对黑痘病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欧亚种品种对黑痘病较感病,大部分品种对黑痘病表现为高感;欧美杂交种品种,大部分表现为抗病,有的甚至高抗;毛葡萄与欧亚种的杂交后代属于高抗病品种;而毛葡萄野生株系对黑痘病均表现为免疫。  相似文献   

20.
毛葡萄在河池市原是一种野生的水果,广泛分布于都安、罗城、大化、宜州等县(市)的岩溶山区.产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都适合毛葡萄生长,群众也有种植野生葡萄的传统习惯.有的树龄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仍能正常开花结果,都安县古山乡自成村农民兰永汉种一株毛葡萄,树龄近四十年,1991年产量490 kg,收入500多元,1992年产量380 kg,收入400多元,毛葡萄正逐步成为山区群众的经济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