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土壤水分对石榴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石榴Punica granatum叶片光合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都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二者的变化基本一致.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都是典型的"双峰"型曲线,且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也表明土壤含水量为19.14%~13.23%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与气孔因素有关.图4表1参19  相似文献   

2.
朱素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27-4328,4330
[目的]对三七的光合日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在14%的荫棚透光率的田间条件下,测定三七的光合日变化。[结果]1年生三七对光的需求小于2年生三七,表现在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上,前者呈"双峰型"曲线,后者成"单峰型"曲线。1年生三七午间光合速率下降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与气孔导度的趋势基本相同。单相关分析表明,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及空气CO2浓度均是影响三七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其中以胞间CO2浓度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影响三七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因子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对蹄叶橐吾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跃为  董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16-1218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蹄叶橐吾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盆栽蹄叶橐吾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经正常处理和水分胁迫处理12d后蹄叶橐吾光合特性的日变化。[结果]正常条件下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在水分胁迫下,蹄叶橐吾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日变化均呈峰值很小的“单峰型”曲线,并且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是由气孔因素与非氕孔因素双重作用造成的,水分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蹄叶橐吾的光合作用在城市中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重度水分胁迫对其将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秀彦  阎海霞  黄大庄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653-7655,7819
[目的]探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黄顶菊苗期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探究黄顶菊适应干旱胁迫的光合生理基础,为进一步预防其入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黄顶菊种植在塑料桶中,并放于全透光的遮雨棚内,设3种土壤水分处理,即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CK)、60%(T1)、30%(T2),对苗期黄顶菊的光合参数及相关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结果]在CK条件下,黄顶菊的Pn日变化曲线基本呈"双峰"型,但在T1和T2处理条件下Pn呈"单峰"曲线;CK在11:30左右达到第1个峰值,为31.83μmol/(m2.s),15:30再次达到峰值,为23.34μmol/(m2.s)。而T1、T2在13:30达到峰值;3个处理黄顶菊叶片的Tr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CK与T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T1处理的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CK和T2处理。[结论]干旱胁迫降低了黄顶菊叶片的Pn、Tr、Sc等生理指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既有气孔因素又有非气孔限制因素;干旱胁迫推迟了净光合效率峰值出现的时间;适度干旱能够有效提高黄顶菊的水分利用效率引起其抗旱性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林间环境条件下黄连木的光合特性和水势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代表性黄连木作为固定样株,测定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势。[结果]在上午8:00黄连木净光合速率为全天最高值或较高值,8:00~10:00是净光合速率较高的时间段。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受环境因子影响分别呈现出双峰或衰减型单峰曲线。黄连木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之间存在0.01水平显著的相关性。黄连木枝条水势在上午8:00为全天最低值,而后整个上午都呈上升趋势,至12:00达到最高值。[结论]黄连木光合特性和水势变化规律反映出其对外界环境因子不敏感,是一个适应性较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6.
玄参光合日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玄参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特性,为玄参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不同时段、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净光合速率,以及环境因子对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玄参的光响应曲线为一单峰曲线,玄参光饱和点为1 624μmol/(m2.s);光补偿点为21.16μmol/(m2.s)。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典型的"午休"现象。经相关性分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温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玄参为阳生植物,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是影响玄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骏枣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光合作用特征,找到合理、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为骏枣的矮化密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LI-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系统对不同光照强度下的骏枣叶片净光合速率及相关因子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全光照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为“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午间由于蒸腾作用促进叶片的失水,引起叶片的气孔关闭,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也下降,导致叶片光合速率降低,而此时10;透光率和15;透光率下,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有所提高,这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15;透光率下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趋势相符合,全光照和10;透光率下净光合速率未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而明显变化.[结论]适度遮荫,11:00-15:00时进行遮阴,避免光抑制,打破枣“午休”,提高单株产量来增加枣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四川桤木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进行光合测定。[结果]四川桤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4、11月呈单峰曲线,6、7、8、9、10月呈双峰曲线,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6月,为18.56μmolCO2/m2.s;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在4、7、8、9、11月呈双峰曲线,6月呈单峰曲线,10月呈一定的波动;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趋势为早晚高午间低;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变化趋势不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相似。[结论]四川桤木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但主要影响因子有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mmol,胞间CO浓度Ci,有效光合辐射PARi。  相似文献   

9.
何斌  刘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19-21721,21731
采用盆栽和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观测了5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异株荨麻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异株荨麻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并有不同程度的"午休"现象,随着土壤水分的升高,最高值从下午17:00提前到上午的9:00;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具有较好的协同性,也呈"双峰"型,大小顺序依次为T3处理〉T2处理〉T1处理〉T4处理〉T5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较早的时段,且上午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下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黄顶菊苗期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探究黄顶菊适应干旱胁迫的光合生理基础,为进一步预防其入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黄顶菊种植在塑料桶中,并放于全透光的遮雨棚内,设3种土壤水分处理,即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CK)、60%(T1)、30%(T2),对苗期黄顶菊的光合参数及相关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结果]在CK条件下,黄顶菊的Pn日变化曲线基本呈"双峰"型,但在T1和T2处理条件下Pn呈"单峰"曲线;CK在上午11:30左右达到第1个峰值,为31.83μmol/(m2.s),13:30午休,下午15:30再次达到峰值,为23.34μmol/(m2.s)。而T1、T2在13:30达到峰值;3个处理黄顶菊叶片的Tr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CK与T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T1处理的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CK和T2处理。[结论]干旱胁迫降低了黄顶菊叶片的Pn、Tr、Sc等生理指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既有气孔因素又有非气孔限制因素;干旱胁迫推迟了净光合效率峰值出现的时间;适度干旱能够有效提高黄顶菊的水分利用效率引起其抗旱性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水田土壤养分对泥鳅扰动的响应。[方法]通过野外定期取样,采用常规理化方法测定在养鱼水田和对照水田中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的含量。[结果]养鱼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水田。养鱼水田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土壤全钾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对照水田间不存在差异。[结论]底栖鱼类泥鳅改善了水田土壤养分状况,尤其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和土壤速效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构树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构树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为构树的光合生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构树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对构树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在构树处于生长初期的条件下,其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与与光合有效辐射关系密切,而与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相关性不大。[结论]影响构树叶片Pn日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互花米草的防治提供生理生态学依据。[方法]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成熟期互花米草光合生理特性的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互花米草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7:00~9:00迅速升高,9:00左右达到1d中的最大值,9:00~13:00持续下降,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叫)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光强、温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峰值均出现在12:00。[结论]互花米草的光合“午休”现象受非气孔因素和气孔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樟子松光合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通过研究4年树龄的樟子松光合日变化特征,设置接种彩色豆马勃菌[Pisolithus tinctorius(Pers.)CokerCouch](接菌组)和不接菌(对照组)2种处理,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樟子松08∶00—18∶00的净光合速率(Pn)及其参数,研究其光合日变化特征。[结果]对照组和接菌组的Pn日变化绘制的都是"双峰"曲线。对照组的Pn是0.89~6.67μmol/(m~2·s),接菌组的Pn是0.51~10.90μmol/(m~2·s),最小值均出现在18∶00,最大值均出现在09∶00。接菌组Pn的日均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影响Pn的环境因子存在共线关系。得到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程,对照组:Pn=-120.96+63.083Cond-0.157Ta+8.06Ls+0.001PAR-0.05Ca+1.644RH(R~2=82.9,F=161 279.83);接菌组:Pn=5 910.823+92.104Cond-11.807Ta+12.622Ls-0.006PAR(R~2=0.92.7,F=2 045.23)。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对照组环境因子对Pn的通径系数(直接作用)的顺序是CondTaLsPARCaRH,间接通径系数(间接作用)的顺序是RHPARTaCaLsCond;接菌组环境因子对Pn的通径系数大小顺序是CondLsPARTa;间接通径系数顺序是LsPARCondTa。接菌组RH、Ca不是限制因子。[结论]试验结果为不同处理下影响Pn的主导因素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3个荔枝品种盛花期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不同荔枝Litchi chinensis品种盛花期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及光合特性,为荔枝开花期的栽培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在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妃子笑’、‘桂味’和‘糯米糍’3个主栽荔枝品种盛花期的光合作用参数进行测定。【结果】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首峰出现在10:30,次峰出现在13:30,午休现象明显。‘糯米糍’的Pn日均值(3.76μmol·m~(-2)·s~(-1))显著高于‘妃子笑’(2.38μmol·m~(-2)·s~(-1))和‘桂味’(2.41μmol·m~(-2)·s~(-1))。3个荔枝品种的Pn都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显著正相关,‘桂味’的Pn与气温(θa)呈显著正相关,‘糯米糍’的Pn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AR是影响3个荔枝品种Pn的主要生态因子,其他因子对荔枝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高产杂交稻组合C两优H255光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典型的干热天气,在自然条件下对超高产杂交稻组合C两优H255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峰值都出现在11:30。相关性分析得出光合作用有效辐射与净光合速率极显著正相关,气孔导度、空气二氧化碳浓度与净光合速率也达显著相关。[结论]气孔导度对超高产杂交稻组合C两优H255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效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紫花苜蓿分枝期光合蒸腾特性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分枝期光舍蒸腾日变化及其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为其开发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在自然条件下,测定4个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WL323高品质、WL414、大富豪)分枝期的Pn、Tr及相关的生理因子(Tl、Gs、Ci)和生态因子(PAR、Ca、Ta)的日变化,计算瞬时水分利用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个苜蓿品种的PAR、Ta、Pn、Tr的日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水分利用率的大小依次为WL323高品质〉阿尔冈金〉WL414〉大富豪;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LUE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n主要受PAR、Gs、Ci的影响;Tr主要受PAR和Ta的影响。[结论]WL323高品质为高光合、高水分利用率和低蒸腾的苜蓿品种,适应干旱的能力强;PAR、Ta、Gs、Tl是4个紫花苜蓿品种Tr的主要决定因子,Ca和Ci是其主要的限制因子;Gs是4个紫花苜蓿品种Pn的主要决定因子,Ci是其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石磊  田义新  厉学  郭正红  魏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199-14200,14255
[目的]研究栽培穿龙薯蓣田间持水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为穿龙薯蓣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用CI-340超轻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光合参数。[结果]70%的田间持水量是穿龙薯蓣光合能力最强的土壤含水量,此时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在5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70%田间持水量的峰值出现在中午12时和下午16时,分别为7.3、6.5μmol/(m2·s),有轻微的光合"午休"现象。[结论]栽培穿龙薯蓣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