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洋微生物活性产物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多变复杂的环境导致了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近年来,在对海洋微生物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对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药理研究,为新药的开发和各种疑难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希望。就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几种重要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菌、酶及酶抑制剂活性分别进行概述,同时概括了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海洋微生物资源丰富,蕴含丰富的结构新颖的活性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洋放线菌和海洋真菌。特别是海洋真菌因其代谢途径复杂、代谢产物种类多样性丰富而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海洋真菌正在成为海洋药源微生物研究的新热点。海洋真菌及其活性物质较多来自子囊菌属。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源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化学新农药的创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现状、开发利用微生物源活性物质尤其是微生物代谢产物的重要性、微生物源活性物质及其新农药的创制,探讨了从丰富的海洋微生物资源中寻找和发现新的拮抗微生物和有生物活性的、结构新颖的化学物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MTT法对分离自美国圣璜岛海域的251株海洋细菌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筛选,以期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菌株,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天然产物资源。结果表明:54株海洋菌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在测试浓度为100μg·mL-1时,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均大于50%,占总测试菌株的21.5%,其中有7株菌株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在85%以上。在所有活性菌株中,菌株No.657的活性最强,其液体发酵及固体发酵的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36.53、3.19μg·mL-1,经菌株形态的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变形斑沙雷氏菌Serratia proteamaculans。这表明,海洋微生物是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菌株No.657是一株很好的抗肿瘤活性菌,其固体发酵更适宜其活性代谢产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海洋生物因海洋环境的独特性而具有与陆生生物相异的代谢途径,分泌出许多结构复杂、功能特异的新型化合物,如抗肿瘤活性物质、抗心血管病活性物质等,这些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在医学、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对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头足类盛产于我国东海地区,海洋头足类作为辅食和药物已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头足类动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有学者对头足类动物加工的副产品提取物的功能特性,如抗肿瘤、抗氧化、免疫功能调节、降血脂血压等作了大量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头足类动物成为功能食品和新型海洋药物开发和利用热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因此,本文将对近年来常见的几种头足类活性物质的功能特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徐娟  张敏  蔡敬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23-13925,13928
对近年来获得的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及抗肿瘤机理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了海洋抗肿瘤药物研究潜在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海洋放线菌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有特殊生理活性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新化合物,其中,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及开发显示出十分诱人的前景。按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简要介绍了来自海洋放线菌的几种抗肿瘤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海洋动物中微生物的分离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海洋环境中寻找新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分离并筛选了广西北海70个海洋动物表皮或肠道中的微生物.样品处理后,分别用M1、马丁和高氏培养基分离细菌、真菌及放线菌,以卡那霉素作标准曲线对分离菌株发酵上清测活.分离出250株细菌,64株真菌,6株放线菌.产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物质的细菌为28株,占细菌总数的11.2 %;能产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物质的真菌为12株,占真菌总数的18.8%;能产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物质的放线菌为2株.实验证明海洋动物表皮及肠道存在丰富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且部分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
于清武 《广西农业科学》2014,(12):2293-2296
【目的】为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微生物多样性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以利于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对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果】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海洋共生微生物多样性、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海洋微生物化学多样性、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抑菌和生物毒及抗肿瘤等方面。目前,存在经济建设与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矛盾突出、海洋外源污染物严重等问题。【建议】应拓展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微生物种质资源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探寻海洋微生物"沉默"基因的激活方法、构建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生态系统评估地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快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步伐等,以实现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吴继卫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861-9862
概述存在于海绵、海鞘、海藻等海洋低等生物和海洋鱼贝类中的生物活性肽,以及这些活性肽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孙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464-12466,12512
皂苷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抗炎、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皂苷类的初提物通常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在此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对皂苷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物活性和纯化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为皂苷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植物细菌病害日趋严重,并缺少有效防治药剂的问题,从前期筛选获得的具有抗菌活性且次级代谢产物丰富的海洋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D5发酵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并进行抗菌活性评价,阐明目标真菌的抗菌活性成分,为新颖结构抗细菌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方法】综合运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采用核磁、质谱等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对化合物进行抗6种植物病原细菌燕麦食酸菌(Acidovorax avenae)、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密执安棒形杆菌(Clavibater michiganensis)、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活性评价,获得活性化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从海洋杂色曲霉D5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发酵培养基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包括4个2-羰基-4-苯基喹啉生物碱,viridicatin(1)、3-O-methylviridicatin(2)、3,6-O-dimethylviridicatin(3)和3-O-methylviridicatol(4);2个双氧代哌嗪生物碱,(+)-cyclopenol(5)和(-)-cyclopenol(6);3个喹唑啉fumiquinazolines生物碱及其衍生物,versicoloid A(7)、chrysopiperazine C(8)和cottoquinazoline A(9);以及3个蒽醌类化合物,versiconol(10)、averufin(11)和noraverufanin(12)。抗菌活性结果表明,2-羰基-4-苯基喹啉生物碱3,6-O-dimethylviridicatin(3)具有显著的抗植物病原细菌活性,对青枯雷尔氏菌和野油菜黄单胞菌的MIC分别为50和100 μg·mL-1。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表明,C-6位置的甲氧基可能是该类化合物发挥抗植物病原细菌作用的关键基团。【结论】海洋杂色曲霉D5代谢产物丰富,能够产生结构多样的生物碱和蒽醌类化合物。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和3个蒽醌类化合物,其中3,6-O-dimethylviridicatin(3)对青枯雷尔氏菌和野油菜黄单胞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有开发成为抗细菌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野菜在中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是栽培蔬菜的重要补充,也是人类获取矿质元素、氨基酸、维生素、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重要来源之一,开展野菜的基本成分研究对全面了解其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综述了野菜的主要营养与功能性成分,总结了当前野菜生物活性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包括:①野菜基本营养成分;②野菜功能成分;③野菜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功效性;④常见检测分析方法与技术。主要结论为:野菜含有丰富的基本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其中维生素、酚类和萜类等化合物在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炎症等方面具有良好功效,今后野生蔬菜的研究可聚焦于功能性成分及生物活性分离提取与功能鉴定,为后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表2参74  相似文献   

15.
冬凌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抗肿瘤活性菌株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开发利用冬凌草根际土壤微生物资源。[方法]使用K562细胞的SRB法筛选模型,对从贵州省施秉县采集的冬凌草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的207株微生物(放线菌112株、真菌95株)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得到活性菌株共27株,阳性率为13.0%,其中真菌13株,放线菌14株。[结论]冬凌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是寻找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16.
大戟科杀虫植物生物活性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大戟科杀虫植物的生物活性及其杀虫、杀菌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大戟科杀虫植物在植物性农药方面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Pederin belongs to a group of antitumor compounds found in terrestrial beetles and marine sponges. It is apparently used by some members of the rove beetle Paederus as a chemical defense against predators. A recent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putative pederin biosynthesis gene (ped) strongly suggests that pederin is produced by bacterial symbiont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riteria for proving symbiontic origin of bioactive metabolite, indirect and molecular evidences for pederin bacterial origin, as well as three sets ofped clusters and putative biosynthesis process of pederin.  相似文献   

18.
相启森  周俊  王冬  相梅  季鹏  武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38-2039,2042
综述了植物雌激素的活性成分、生理功能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滕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36-38
多糖是海藻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大量研究表明,海藻多糖化学结构复杂,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用活性。从化学结构和药用活性2个方面对海藻多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期对海藻多糖的深入研究和深度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