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构件入手,研究了内蒙古大青山地区4种根茎禾草:羊草(Leymus chinesis)、赖草(Leymus secali-nus)、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noi)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种群根茎、营养枝和生殖枝及其构件结实期生物量的生殖分配,研究表明:4种不同根茎类型的根茎禾草种群生物量生殖分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各种群用于根茎和营养生长的生物量生殖分配占有绝对的优势,生殖分配比例很高,而用于有性生殖生长的生物量生殖分配均较小,大约在16%以下;在各种群主要构件的生物量生殖分配中,根茎和营养枝叶片占有较大比例(20% ̄40%),而用于有性繁殖体种子生产的比例都很小,基本在2%以下。  相似文献   

2.
淡黄花百合花期生物量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仁波  李黛  窦全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13-14615
[目的]研究淡黄花百合(Lilium sulphureum Bakerapud Hook.f.)花期生物量分配,以期为黄花百合的田间管理和合理采摘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贵州省务川县境内野生淡黄花百合花期的不同构件进行了称量,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检验及回归分析。[结果]淡黄花百合在花期各构件的生物量分配顺序为鳞片〉地上茎〉叶〉花〉地下茎〉茎生根〉鳞茎盘或基盘根。作为百合粉原料的鳞片生物量分配在鲜重时(33.4%)和干重时(41.2%)均为最大。鳞片干重生物量与植株基径、株高及其他构件干重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鳞片干重生物量分配与地上茎和地下茎的干重生物量分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植株生殖构件(花)的干重生物量分配呈显著负相关(0.01〈P〈0.05)。[结论]淡黄花百合植株在养分分配及物质积累与植株的生长上存在着内在协调性联系。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生殖构件和茎对鳞片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植被生物量、叶面积指数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方法]沿海拔梯度在共和盆地选取样地43块(明显退化草地13块,未明显退化草地30块),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以收获法测定主要草地类型的群落结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结果]叶面积指数与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具有幂函数关系(y=axb,R^2=0.44-0.80,P〈0.01-0.001)。随海拔增加,退化草地叶面积指数、地下生物量具有线性增加趋势(R^2=0.40-0.45,P〈0.02-0.01),而地上生物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未明显退化草地叶面积指数、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具有线性增加趋势(R2=0.19-0.43,P〈0.08-0.01),当海拔高于3500m,叶面积指数(约1.2)及地上生物量(约100g/m^2)波动不大,而地下生物量在山顶附近显著增加。[结论]叶面积指数、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与海拔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细叶百合生物量的生殖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野生环境中多年生球根类植物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进行了生物量生殖分配季节动态研究,各构件在不同季节生物量分配的平均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鳞茎>茎>叶>生殖构件;从蕾期至花期生殖构件生殖生物量分配增加近44倍,两性结构与雄蕊、雌蕊的生殖生物量比为9:5:1;不同季节生殖构件生物量分配与地下构件生物量呈负相关,与地上非生殖构件生物量分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外缘绿洲区中苦马豆种群地上部分各构件数量、生物量、能值和营养成分的测定,旨在揭示不同物候期苦马豆种群生殖构件特征及生殖分配规律。结果表明:(1)随物候期的变化,苦马豆生殖分配逐渐升高,在成熟期达到最高(40.75%);叶和茎生物量分配都随物候期而降低。(2)营养构件数量特征的表型可塑性普遍低于生殖分配,生殖分配表形可塑性随物候期而逐渐下降。(3)生殖构件各性状与其相关性状呈现出线性和幂函数正相关关系,其中以线性关系为主。(4)花(荚果)中能值和营养元素分配都随物候期而增加,在成熟期后占主要比例。总体上,苦马豆有性生殖构件中生物量、能值和营养物质分配是随着物候期而增加的,与营养构件间存在相互竞争和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云南松2年生苗木6个不同生长等级生物量的投资与分配规律,揭示苗木分化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方法]以云南松2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值±0.5倍标准差法将苗木划分为6个不同等级,研究不同等级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规律。[结果]苗木各组分生物量的投资表现为: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随着苗木等级的降低,各组分、地上以及单株生物量随之减小;茎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渐减小,叶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渐增加;叶茎比、光合器官与非光合器官比逐渐增加,根冠比差异不显著;各组分、地上以及单株含水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大部分等级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等级苗木具有不同的分配策略,等级较低时优先把生物量分配给叶,随着苗木等级增加,茎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特征与苗木质量指数间相对生长关系。[方法]以3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材料,采用整株收获法测定云南松苗木各构件生物量,以苗木质量指数作为苗木个体大小的评价,分析其生物量的分配特征。[结果]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各构件间的分配也存在较大的波动,其中以叶、茎的分配占比较大。从生物量投资来看,在单株水平和构件水平上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木质量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表现为线性函数形式增长。从生物量分配格局来看,生物量分配与苗木质量指数间呈幂函数形式的异速生长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单株水平上,苗木质量指数增加,生物量向根分配降低,而向地上部分分配增加。在构件水平上,苗木质量指数增加,根的分配中主根相对减少而侧根增加,地上部分向叶的分配增加而向茎分配减少。[结论]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与苗木质量指数间关系密切,苗木通过各器官间生物量投资差异来调整分配策略。  相似文献   

8.
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构件生物量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研究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功能构件的生物量结构及功能构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挖掘整个无性系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开花期星星草无性系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与丛径、不同构件的生产与无性系生产的关系、无性系生殖株与其组分构件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生物量随丛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P〈0.05);而营养繁殖构件生物量与丛径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丛径对各功能构件生物量的制约程度为: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营养繁殖构件;生殖株和营养株生物量随无性系全体构件生物量的增加均呈线性增加(P〈0.05),而全体构件生物量与分蘖苗生物量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殖株茎、叶与花序生物量皆与生殖株生物量呈线性函数增长(P〈0.05),茎、花序和叶生物量的积累按7∶2∶1比例形成。[结论]为丛生型无性植物种群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定量研究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功能构件的生物量结构及功能构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挖掘整个无性系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开花期星星草无性系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与丛径、不同构件的生产与无性系生产的关系、无性系生殖株与其组分构件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生物量随丛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P〈0.05);而营养繁殖构件生物量与丛径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丛径对各功能构件生物量的制约程度为: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营养繁殖构件;生殖株和营养株生物量随无性系全体构件生物量的增加均呈线性增加(P〈0.05),而全体构件生物量与分蘖苗生物量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殖株茎、叶与花序生物量皆与生殖株生物量呈线性函数增长(P〈0.05),茎、花序和叶生物量的积累按7:2:1比例形成。[结论]为丛生型无性植物生态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三江源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和不同恢复年限人工草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采样、实验室分析,探究了高寒地区退化天然草地与人工恢复草地的植被群落繁殖构件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天然草地退化和人工草地建植会对植物繁殖构件的数量和生物量产生影响。随着天然草地退化程度的增加,营养枝数量和生物量则明显下降,而繁殖枝的数量和生物量明显升高(P<0.05);随着人工草地恢复年限的增加,营养枝的数量和生物量逐渐增加,而繁殖枝的数量和生物量则逐渐降低(P<0.05);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人工草地繁殖构件的变化逐渐接近未退化天然草地。在功能群水平上,植物繁殖构件数量亦随草地退化程度和人工恢复年限而变化。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禾本科、莎草科、杂类草的营养枝数量和生物量均呈现显著增加(P<0.05),而繁殖枝数量和生物量则显著下降,禾本科的繁殖构件数量远远大于莎草科和杂类草;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三大功能群的营养枝枝数和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而繁殖枝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本研究实证了草地退化和人工恢复改变植物群落繁殖分配对策的科学假设,为高寒草地植被恢复重建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陈彤  张文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96-10799,10805
[目的]了解群体和个体大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和生殖的影响。[方法]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果实成熟期,分别从选定的9个群体中随机选取10个生殖分株,齐地面剪下,带回实验室测定各形态和数量指标。[结果]群体大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营养生长和茎、叶生物量分配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群体的增大,生物量更多地投资到茎上,叶生物量分配则显著减少;群体大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殖性状的影响不明显,在不同大小群体中生殖分株具有稳定的生殖产出;生殖分株个体越大,生殖投入越高,生殖分配越低。[结论]不管在何种大小的群体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殖分株都具有稳定的生殖特性和生殖产出,且都能获得适量的传粉者为其进行异花传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普通农用复合肥与3种草坪专用肥在高尔夫球场草地早熟禾草坪上的施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各处理草坪草外观质量、草坪草生长速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指标,评价各种肥料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结果]施用草坪专用肥对提高和维持高尔夫球场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农用复合肥。草坪专用肥的施用能够提供更加均匀和持续的养分供应,使草坪草的生长更加平稳和持久,从而延长草坪绿色期和功能期。[结论]草坪专用肥1号施用后的草坪质量和草坪草生长反应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3.
修剪调节对郁闭苹果园果品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伟  张连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51-9452
[目的]通过改造郁闭老果园,探讨提高果品质量的途径。[方法]对郁闭红富士苹果果园连续进行了2年的重疏剪和中疏剪处理,测定了果树枝量、透光率、果实着色、硬度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结果]果园第2、3年的总枝量可保持基本不变,枝类组成趋向合理;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树冠下透光率达25%左右;功能叶中叶绿素含量提高,比叶重增加;重疏剪处理的果树优质果比例可达80%。[结论]通过疏剪方式,可改造郁闭老果园,提高果品生产能力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围栏封育对蒿类荒漠建群种伊犁绢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围栏年限对蒿类荒漠建群种伊犁绢蒿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围栏4年、围栏2年两个处理,以全年放牧草地作对照。在不同处理的样地里,分别在植物生长旺盛期、现蕾期、夏季休眠期及开花结实期,测定不同围栏年限下伊犁绢蒿构件的生殖分配。【结果】围栏封育对伊犁绢蒿的平均株高、株丛径均有显著影响,围栏4年的平均株高、株丛径均显著高于未围栏,而且在不同生长时期,平均株高、株丛径都表现为围栏4年与未围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围栏2年差异不大,可能由于围栏时间比较短的缘故。整体上讲,伊犁绢蒿在种群生物量分配的总体格局是根>茎>叶。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围栏年限中伊犁绢蒿根系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变化基本一致,季节变化对各构件生物量的变化没有影响,而不同围栏年限对其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围栏年限的增加各构件生物量的变化明显。但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围栏年限中各构件生物量的分配变化趋势没有规律,仅随着围栏年限的增加,根生物量分配减少,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增加。【结论】随着季节的变化,伊犁绢蒿地上生物量都是围栏4年的最大,伊犁绢蒿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变化基本一致,而根茎比却是未围栏最大。所以围栏对提高植物生物量,降低根茎比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立地类型沙柳生长特性与地上生物量,指出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东南部沙柳最适合的生存立地类型。[方法]对鄂尔多斯市鄂前旗昂素镇不同立地类型沙柳生长特征——枝高、基径、冠幅进行实测,并分析各立地类型沙柳生长特性、灌丛枝生物量、叶生物量和单枝总生物量的差异以及各项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沙柳枝高、基径、冠幅及平均枝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均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背风坡〉半固定沙地丘间低地〉半固定沙地迎风坡;沙柳单枝平均叶生物量和单枝总生物量排序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丘间地〉半固定沙地背风坡〉半固定沙地迎风坡;沙柳单枝枝生物量在单枝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大小为半固定沙地背风坡〉半固定沙地丘间低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迎风坡,而单枝叶生物量占单枝总生物量的比例大小顺序正好相反;沙柳生长因子间的关系和生长因子与生物量的关系都可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bX表示。[结论]研究区固定沙地是最理想的沙柳培育立地类型,半固定沙地背风坡和丘间低地也比较适合沙柳生长,而半固定沙地迎风坡不宜推广沙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迁安条桑昆虫的群落结构.[方法]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对条桑昆虫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该条桑昆虫群落中共有昆虫72种,其中包括亚群落昆虫37种,占总数的51.39%,非害虫亚群落(包括天敌和中性昆虫)35种,占总数的48.61%.条桑昆虫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好,均匀度较大且优势种不明显.边缘效应对条桑昆虫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处于样地边缘的条桑昆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低,而处于样地中心区域的条桑昆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条桑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厉月桥  吴志庄  李刚  王守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27-12930
[目的]研究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年生长规律、生物量特征及种间差异。[方法]通过对同一环境条件下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生长和生物量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研究2树种幼苗年生长规律、生物量特征及种间差异。[结果]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地径年生长规律十分相似,幼苗苗高年生长规律总体上呈"S"型曲线生长,而地径的年生长过程表现为先快后慢的生长规律;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地径均以春末夏初生长最快,但前者速生期略晚于后者。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生长量分别为12.23和12.29cm,主根长分别为35.71和34.20cm;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均以侧根数目在"0~5根"组别的幼苗比例最大,分别占总苗数的45.45%和58.97%;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在苗高、主根长、苗高/主根长、侧根数、根径粗5个性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蒙古栎幼苗单株生物量均值是辽东栎幼苗的1.47倍;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各器官中生物量均为根部〉叶部〉茎部,2者种间幼苗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蒙古栎与辽东栎种间遗传分化、苗期抚育管理及过渡区造林树种选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能源草茎叶生物量、干鲜比及产气量的估算提供简便、快捷、准确的非破坏性方法。[方法]研究能源草植后90 d至首次刈割时期,茎叶生物量、干鲜比及产气量与植后天数的关系。[结果]通过模型拟合和择优得到茎叶生物量的预测模型W=2.338d1.735、茎叶干鲜比的预测模型V=20.79-4 174 726Exp(-0.158 2d)及茎叶产气量的预测模型G=2.209d1.73;生长后期茎叶干鲜比增速缓慢并逐步趋于稳定,预测曲线显示其最终稳定在20.77%;茎叶产气速度随着植后天数的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二者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该研究通过模型拟合和择优得到茎叶生物量、干鲜比和产气量的预测模型,拟合优度很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稗草(Echinochloa crusglli(L)Beauv.)在不同刈割强度下资源分配特点,对其进行了3种刈割强度处理,分别测定了不同刈割强度条件下稗草的根、茎、叶、花(果)器官的生物量、株高、分蘖数,并对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盛花期到结实期,在各处理条件下,根、茎器官生物量和分配比例下降,生殖器官生物量和分配比例上升,叶器官无明显变化规律;盛花期生殖分配比例为:轻度刈割(Y1)>对照≈重度刈割(Y3)>中度刈割(Y2),结实期生殖分配比例为:对照~轻度刈割(Y1)≈重度刈割(Y3)>中度刈割(Y2);株高表现为轻度刈割促进其绝对高度的增加,而在中度及重度刈割条件下,表现为抑制作用;在重度刈割条件下,单株分蘖数与刈割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