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饱和—D设计模拟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氮,磷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饱和-D设计方法模拟旱地冬小麦产量与降水,施氮,磷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是影响旱地冬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其次是氮,磷,在设计范围内,冬小麦最高产量为4651kg/hm^2,此时降水量,施纯氮量及施纯磷量分别为600mm,150kg/hm^2和110kg/hm^2。另外,还模拟了在五种不同降雨量下取得最高产量时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2.
刘青海  毕君 《中国麻作》2000,22(2):19-22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大麻生产中的播期、播种量 、磷、钾肥料用量等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优化栽培,选出期望目标2000kg/hm^2以上的配套技术为3月26日~4月1日播种;播种量为45~50kg/hm^2;纯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65~75kg/hm^2、25~30kg/hm^2、60~70kg/hm^2。  相似文献   

3.
鲁中丘陵山区花生5000kg/hm^2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鲁中丘陵山区春播地膜覆盖花生种植密度、有机肥、氮、磷、钾肥施用量优化模型,获得期望目标5000kg/hm^2以上的配套措施为:密度135000 ̄150000穴/hm^2;施用有机肥45000 ̄75000kg/hm^2,尿素112.5 ̄187.5kg/hm^2,过磷酸钙375 ̄450kg/hm^2,硫酸钾180 ̄300kg/hm^2。  相似文献   

4.
优质中熟大果品种8130 和优质早熟小果品种鲁花13 号在产量潜力、肥料生产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8130 高于鲁花13号,但氮、磷、钾三元素适宜配比两品种相近,约为1∶11~~12∶13;8130 最高产量可达6752kg/hm 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 1328kg、P2O5 1558kg、K2O 1740kg,鲁花13 号最高产量可达5748kg/hm 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 1278kg、P2O5 1422kg、K2O 1598kg;8130产量在5250~6750kg/hm 2 范围内的适宜公顷施肥量为:N1227~1573kg,P2O51408~1786kg,K2O1420~1927 kg,鲁花13 号产量在4500~5700kg/hm 2 范围内的适宜公顷施肥量为:N 1109~1554kg、P2O5 1259~1662kg、K2O 1329~2000kg。  相似文献   

5.
水肥充足的黑土地上紧型高粱杂交种内杂5号的最高产量为10983kg/hm^2(密度105000kg/hm^2)。普通型高粱杂交种哲杂20号最高产量为10368kg/hm^2(密度为82500株/hm^2);而干旱瘠薄的白五花土地上内杂5号的最高产量为7653kg/hm^2(密度105000株/hm^2),哲杂20号的最高产量为8418kg/hm^2(密度82500株/hm^2)。高粱的叶角与下叶自  相似文献   

6.
甜菜施用微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施量一定的条件下,增施微肥使甜菜产质量都有提高。硼元素是影响根产量的主要微肥,锌元素是影响含糖率的主要微肥,生产上施用微肥可参考选用本试验的最佳组合:硼砂15kg/hm^2、硫酸锌7.5kg/hm^2、硫酸锰37.5kg/hm^2。  相似文献   

7.
花生高产施肥的产量表现:高肥田无肥区荚果产量高达76716kg/hm 2 和77160kg/hm 2,化肥和有机肥两组施肥试验处理增产均不显著;中肥田无肥区产量为68754kg/hm 2 和69504kg/hm 2,两组施肥处理增产显著,以处理(4)中肥量增产最高,分别为1103% 和1515% ,产量水平均超过了7500kg/hm 2;低肥田无肥区产量仅为46917 kg/hm 2 和45669 kg/hm 2,两组施肥处理增产极显著,以处理(5)高肥量增产最多,分别增产4192% 和4088% ,但其最高产量均未超过6700 kg/hm 2。施肥的报酬率和产投比率(V/C),高肥田均为负值。中肥田和低肥田均以处理(4)中肥量最大,中肥田报酬率最大值为15652% 和1681% ,V/C 比率为21 和137;低肥田报酬率最大值为14675% 和1092% ,V/C 比率为363 和444。中肥田和瘦田的化肥和有机肥最适施用量为中量,氮磷钾三要素比值为22∶1∶132。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次饱和D- 最优设计,建立了肥料和密度与花生产量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可得,肥料与密度呈负交互效应,肥料用量增加,花生密度可适当减少。三料复合肥用量每增加100 kg/hm 2,适宜密度可减少039 万穴/hm 2;本试验条件下花生产量最高可达69464 kg/hm 2,相应的最优配置为三料复合肥1115 kg/hm 2,密度1434 万穴/hm 2;实现花生产量6000~7000kg/hm 2 的优化配置为三料复合肥8908~15665 kg/hm 2,密度12126~17532 万穴/hm 2。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突飞猛进,用沙量不断增大,经过开采的废弃沙场越来越多。这也是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原因之一。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我们于1997年~1999年,在大连市金州区向应镇进行了沙场垦复抛秧种稻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功。1997年试验面积3hm2,平均产量6 750kg/hm2,比插秧对照增产8.3%,最高产量8527.5kg/hm2;1998年发展到30hm2,平均产量7119kg/hm2,比插秧对照增产10.7%,最高单产达9319. 5kg/hm2…  相似文献   

10.
豫北地区棉花最高产量和最佳产量的施钾量分别为153kg·hm - 2和134kg·hm - 2。不同施钾水平时棉花的经济效益不同,当施钾量为135kg·hm - 2时,产值和利润均为最大,分别为240 万元·hm - 2和225 万元·hm - 2。  相似文献   

11.
黄淮冬麦区小麦超高产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和调查,分析了黄淮冬麦区超高产条件下的品种特征、育种方向和栽培环境。作者认为在超高产情况下,大穗型品种具有更大的产量潜力;近期内应选用大穗较多穗型品种,其产量构成因素模式为:480~520万穗/hm2、38~42粒/穗、45~51g/千粒;进一步的育种目标为选用大穗少穗型品种,产量构成因素模式为:400万穗/hm2、50粒/穗、55g/千粒。栽培土壤环境背景值应为:有机质>1.2%、速效氮>70mg/kg、速效磷>25mg/kg、速效钾>110mg/kg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每公顷产量超9000kg综合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近年来冬小麦每公顷产量超9000kg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研究得出:施足基肥,培肥地力是冬小麦每公顷产量超9000kg的关键;因地制宜选用高产良种和合理的栽培技术是实现每化顷产量超9000kg的基本保证。初步认为,在目前生产条件下,选用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创每化顷9000kg以上产量较种植大穗型品种更为稳妥;基本苗多穗型品种以120-180万/hm^2,大穗型品种以210-240万/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为春对花生根瘤形成和产量的影响,在汝南县砂姜黑土上进行了试验,粉煤灰磁化肥在花生上一般用量的840kg/hm^2左右,粉煤灰磁化肥比对照增产24.5%,增产729kg/hm^2,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增产6.9%,增产240kg/hm^2;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4.7%,增产165kg/hm^2,比未磁花粉煤灰复混肥增产3.3%,增产120kg/hm^2。最高产量为  相似文献   

14.
麦糠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用于覆盖土壤有培肥地力、保持水分和提高通透性的作用,施用不同量的麦糠覆盖麦套花生,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试验证明,麦糠覆盖量≥2250kg/hm 2 时,对花生地上和地下部的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施硼对花生吸收硼氮的影响/江荣风(北京农业大学),张起刚,韩琅丰…//土壤.—1994,26(2).—83~86在黄河故道贫瘠的砂地上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单因子3水平设计,施硼量为0、0.85、1.70kg/hm2B。底肥用量为75kg/hm2N和15...  相似文献   

16.
冀西北旱地马铃薯肥料效应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选取氮(x1)、磷(x2)、有机肥(x3)三个因素为决策变量,以马铃薯鲜薯产量为目标函数,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的数据,建立了冀西北旱地马铃薯产量与参试因子间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解析的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旱地马铃薯增产很重要,但施氮磷化肥也能增产;而且有机肥施用可以促进氮肥的增产效果,降低磷肥的增产效果。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获得了1500kg/667m2以上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7.
试论花生的高产潜力和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生虽属C3型作物,其光合潜能却很高。群体净同化率50mgCO2/dm2·h;单叶净同化率34mgCO2/dm2·h,光合作用日变率群体呈单峰曲线;单叶呈双峰曲线,峰谷差率小。其高产潜力,在山东按其最大光能利用率和光温潜力值推算,单位面积荚果产量为17275.5kg/hm2和16758kg/hm2;按最佳产量因素结构估算,可达13683kg/hm2;现已实现的最高产量记录为11784kg/hm2。花生进一步高产的主要途径是选用株型性状优良的高产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光合产物合理分配;依靠主要结实枝实现群体果多果饱。  相似文献   

18.
大田试验表明,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条件下全年施氮水平和分配方式对小麦、花生两作产量影响很大;全年施氮量以450 kg/hm 2 较佳,分配方式则以1/3 作小麦基肥、2/3 作小麦追肥或1/5 作小麦基肥、2/5 作小麦追肥、2/5 作花生基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大西江农场地处春季低温冷凉地带 ,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 ,不利肥料的吸收利用。鉴于叶面施肥不受土壤环境影响 ,吸收快、利用率高等特点 ,于生育前期减施尿素、增加叶面喷氮量 ,经过1998~1999年试验 ,取得良好增产效果。试验用德国进口品种 ,设4个处理 ,分别为 :A.每公顷二铵163kg加尿素162kg做种肥 ,苗期土壤追尿素100kg/hm2 为对照 ;B.种肥同对照 ,土壤追尿素50kg/hm2,叶喷尿素10kg/hm2;C.种肥同对照 ,土壤追尿素50kg/hm2,叶喷尿素20kg/hm2;D.种肥同对照 …  相似文献   

20.
双低油菜的磷钼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西藏东南地区土壤有效磷、钼缺乏条件下进行磷钼不同水平组合对双低油菜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油菜籽粒产量及含油量随施磷量递增而极显著提高;磷钼互作或单施钼肥对籽 产量亦具有极显著或显著增产效应,对籽粒粗脂肪含量则无明显影响。各处理中以P2O5225.0kg/hm^2、Mo1.0%组合的籽粒产量及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170.9%和21.6%。(2)磷钼互作对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特别是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