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香港再次发生禽流感病毒感染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报道 ,2 0 0 3年 2月 2 0日 ,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确认 2 0 0 3年 2月 17日由于严重肺炎死亡的 1名33岁男子咽吸出物呈 H5 N1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该男子是 H5 N1病毒本次暴发感染的第 2例人 ,其住院的 9岁儿子于 2月19日已被确认感染 H5 N1病毒。这是自 1997年 H5 N1禽流感病毒首次在香港直接感染人 18例死亡 6例以后 ,第二次发生H5 N1病毒感染人并造成死亡的事件。对于此次暴发感染的来源 ,香港卫生部门、中国国家卫生部和 WHO正在作进一步调查。1997年 ,H5 N1病毒暴发并首次感染人引起了全球的警惕 ,为了捕…  相似文献   

2.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3):40-4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及我国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以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等,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越南最近的H5N1禽流感病毒事件表明.H5N1禽流感病毒从人传染人的能力可能比我们的认为要大。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的病人的两名年长亲戚被检测出H5N1呈阳性,却并没有任何症状,这也说明禽流感病毒的致死率可能并非现在认为的这样高。  相似文献   

4.
H5N1禽流感疫苗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引起禽流感暴发,并在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和中国引起人的感染和死亡。2005年,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野生鸟类的大规模死亡,并随野生鸟类的迁徙而传播到更广泛的区域。本将对1996年以来中国家禽中分离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及演变关系.以及野鸟禽流感病毒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5.
《山东饲料》2005,(11):38-38
H5N1病毒是多年来最具毒性也最致命的禽流感病毒。它是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第一种H5类型的病毒。如果H5N1病毒变异为可以人传人的形式的话,全球上百万人将因此送命。怎样在禽流感疫情中生存下来?首先,我们要了解更多关于禽流感的科普知识。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近日表示,他们开发出一种解开致命性禽流感病毒H5N1编码的技术。该技术将帮助病毒专家和药物研究人员在研究H5N1病毒某个重要表面蛋白质时,免受被病毒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全球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系统分析了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阐述人禽流感暴发流行的可能性及预防控制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香港于1997年发生全球首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事件,随后几年又陆续从当地活禽市场分离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为降低人和家禽感染H5N1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风险,香港根据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对活禽市场陆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并对所采取的管理措施进行了科学的评估,有效地控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笔者对香港活禽市场的管理措施、实施的技术依据、实施后的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内地调整活禽市场管理措施,降低人和家禽通过其感染H5N1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综述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表明感染人的A/Hongkong/97(H5N1)株及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禽源的A型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96)。自1996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型经Gs/Gd,A,B,C,D,E,V,W,)X0—X3,Y,Z和Z^+不断的演化为目前流行的基因型Z。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在禽,特别是水禽体内的重组或重配而相互传播,并随候鸟的迁徙而传播不易消灭,H5N1亚型的禽流感在不同地区的不断暴发与流行已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10.
信息之窗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保护性研究取得新进展1月28日,国际学术杂志《PLoSO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关于异源免疫策略DNA-VLP在抗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保护性作用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1.
自1997年以来,发现H5 N1、H9N2、H7N7亚型的禽流感病毒都能感染人。通常认为禽流感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受细胞受体和呼吸道细胞外抑制物的限制,但其确切机制却还不清楚。最近,科学家通过体外培养不同的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发现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分别感染不同的靶细胞。在单周期感染(single- cycle infection)过程中,人流感病毒主要感染无纤毛细胞(non-ciliated cells) ,而禽流感病毒和在鸡胚适应的具有禽流感病毒样受体特异性的人流感病毒主要感染有纤毛的细胞,这与无纤毛细胞上主要有人流感病毒受体(2 - 6位交联的唾液酸) ,有纤毛细胞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物保健》2008,(10):121-121
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经蔓延到3大洲的至少45个国家。虽然能够传播,但是,还不能有效的进行人传人。这表明,H5N1病毒还不能完全适应人类这个新的宿主。然而,新的研究揭示,H5N1病毒发生了可能会导致大流行的基因突变。泰国Mahidol大学教授Prasert Auewarakul博士说:“我们分析了来自死亡人病例的H5N1病毒上的血凝素,结果表明,发生了新的可以使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突变”。Auewarakul博士和他的同事发现,在被称作H5N1禽流感病毒的准种(quasispecies)中,一些突变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  相似文献   

13.
彭大新 《兽医导刊》2014,(13):43-44
最近报道的病例2014年5月南充市1例重症肺炎病例咽拭子标本,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确定为H5N6禽流感病毒。2014年8月28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的鹅出现疑似禽流感症状,发病20550只,死亡17790只。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为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防控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困惑,禽流感病毒种类多?禽流感病毒毒力存在显著差异?禽流感病毒宿主范围扩大?禽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禽流感疫苗免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还可传染给人类,造成以高热、咽痛、咳嗽、肌痛等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甚至会引起严重肺炎,导致心、肾器官衰竭,病死率高。当前我国已经发现很多禽流感病毒株,其中人禽流感主要是H5N1、H9N2、H7亚型毒株感染。近年来我国不断有人感染禽流感事件发生,了解禽流感发生机制对禽流感的预防及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综述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表明感染人的A/Hongkong/97(H5N1)株及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禽源的A型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96)。自1996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型经Gs/Gd,A,B,C,D,E,V,W,X0-X3,Y,Z和Z 不断的演化为目前流行的基因型Z。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在禽,特别是水禽体内的重组或重配而相互传播,并随候鸟的迁徙而传播不易消灭,H5N1亚型的禽流感在不同地区的不断暴发与流行已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家禽》2007,29(3):51-51
[据新华社]英国政府2月3日证实,英国萨福克郡一家农场感染禽流感的火鸡携带有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这是英国首次在家禽中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而且和亚洲地区爆发的禽流感病毒属于同一类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屡有发生。禽流感不仅对家禽自身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且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至少已确定H5N1、H7N9和H9N2等亚型的禽流感可感染人。然而,H5N1肆虐多年,而禽病工作者和家禽饲养者却很少感染。本文重点从受体和血凝素HA基因变异两个角度探讨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机制,客观评价种间屏障对禽流感防控中的意义,正确评估禽流感所带来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研究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功能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本试验分别对H5N1、H9N2两株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S1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及抗原性检测。实验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XhoI消化不同亚型NS1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T-NS1(H9N2)和pMD-18T-NS1(H5N1),获得目的片段NS1.然后将NS1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ProEXHTc中。将重组质粒pProc-NS1(H9N2、H5N1)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用1mmol/L 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分子量大小为30ku.与预期结果相符。Westera-blot检测表明所表达的蛋白能与NS1的多克隆抗血清反应.并且存在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1948-1953
比较鸭源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Changchun/01/2010)和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Liaoning/N/2011)对BALB/c鼠的致病性。以106EID50/50μL剂量鼻腔感染6周龄BALB/c鼠,攻毒后3,5,7,10,14 d取小鼠的肺、脑和肝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做病毒回收试验,取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进行RT-PCR检测;分别取接种病毒后5 d小鼠的脑、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接种H5N5和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肝脏中分别于接种后3,5 d分离到病毒,肺脏中于接种后5 d分离到病毒,脾脏、肾脏和粪便中均未分离到病毒。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病毒对小鼠的脏器组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以肺脏、脑和肝脏较为明显,且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小鼠脑和肝脏的病理损伤比H5N5亚型更严重。这表明2株鸭源禽流感病毒对小鼠均有一定的致病性,且H5N1亚型强于H5N5亚型。  相似文献   

20.
《江西饲料》2004,(1):35-38
1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决定的。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最近国内外由H5N1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