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介绍了-10号轻柴油的油品物性和输送条件,比较分析了-10号轻柴油与-20号、-30号轻柴油在输送过程中摩阻和管道承压、流量、管输压力的变化量,提出了地处高寒区的格拉管道首次密闭输送-10号轻柴油的输送方案。针对管输压力、流量设定、工艺流程、控制方式、管道泄漏、进出站压力突升突降、输油设备故障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实践表明,格拉管道在每年的7、8月份地温最高时密闭输送-10号轻柴油是可行的,但对压力、流量、节流压力等主要技术参数和输送方案还需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曾多礼 《油气储运》1996,15(10):12-14
格拉成品油管道设计顺序输送汽油、柴油、航油、灯煤四种油品,其中设计输送柴油是-35号和-20号两种。随着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10号柴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又因其价格便宜,使用-10号轻柴同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于是提出了用格拉管道输送-10号轻柴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岳 《油气储运》2003,22(1):15-16,22
针对成品油管道在地温较低的输送条件下管壁会出现结蜡现象,提出了用结蜡分布函数对管壁结蜡厚度的分布进行模拟计算的方法。介绍了结蜡分布函数的应用表达式,并以5号柴油的输送为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对成品油管道低温输送高凝点成品油时的结蜡规律进行慢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谢萍  王玉柱 《油气储运》2011,30(1):60-62,7
新疆油田准噶尔腹部地区的原油可通过石西-克拉玛依D273和D377输油管道输送至克拉玛依,如果单独启用其中任一条管道,均需加注添加剂才能完成任务输量并保证管道安全。为此,探索了在不同地温条件下双管并联的输送模式:地温低于管输原油凝点,利用D273管道加注减阻剂运行,停运D377管道;地温高于管输原油凝点,启动D377管道,D273管道停止加注减阻剂,两条管道并联运行。利用该模式输油,每年可节约费用约158×104元,有效地降低了输送成本。  相似文献   

5.
根据原油凝点与油温或地温的关系分析管道的流动保障安全性是常用方法,然而,在实际管道输送中,原油凝点会有一定波动,但现行SY/T5536-2004《原油管道运行规程》没有明确凝点的取值方法,故当凝点波动幅度较大时,难以直接采用该技术规范。为此,提出基于凝点的均值和标准差两个统计特征值,结合现行技术规范,综合分析凝点均值及“均值加1~3倍标准差”与油温或地温的关系,判断管道流动保障安全性的方法。针对管输原油凝点波动很大的某长输管道,分析了其常温输送的可行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图1,表3,参10)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大庆原油管道的运行状况,针对在役原油管道的清蜡问题,提出 了高温轻柴油热洗法的清蜡处理技术,通过对大庆原油在70℃热柴油在输送温度下管道中混油段的计算,确定了热油冲洗过程中的混油切割方案,实践证明,该清蜡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西部原油管道乌鄯线安全平稳运行,实现节能降耗输送,分析了乌鄯线和阿独乌线外输哈国油物性、沿线油温、地温数据,进而探讨了乌鄯线冬季运行冷热油交替输送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长输原油管道冬季低输量运行,其进站油温差距不大并与地温的变化趋势一致,沿线地温为冬季冷热油交替输送的重要参数;采用冷热油交替输送工艺,哈国油常温输送对北疆油物性影响不大;乌鄯线冬季运行采用冷热油交替输送,节约燃料天然气约51.6%,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说明乌鄯线冬季运行采用冷热油交替输送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研究CO_2管输特性,以输量为100×104 t/a的CO_2管道工程为例,采用Pipephase仿真软件建模,分别对气相、液相和超临界相3种相态的CO_2在不同管径和温压条件下的输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气相、液相、超临界相3种管输方式在不同管径下的压降均不大,压降基本只受输送距离的影响;管输CO_2的密度和黏度以气相输送时基本不受输送距离、温度及压力的影响,以液相和超临界相输送时主要受温度影响。管道以气相输送时,应避免在高压和准临界区域运行;以液相输送时,应选择在较高压力下运行;以超临界相输送时,应避免温度压力到达临界点。中长距离、沿线人烟稀少的CO_2管道优先采用超临界相输送;中短距离、沿线人口密度高的CO_2管道优先采用气相输送。  相似文献   

9.
对抚顺至鲅鱼圈成品油管道末站历年来接收 5号柴油与汽油顺序输送时产生混油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合理的混油切割条件和输送时间,分析结果可为末站适时输送 5号柴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王凯  张劲军  宇波 《油气储运》2013,32(2):143-151
原油差温顺序输送是指顺序输送具有不同流动特性的原油时,根据安全与节能的需要,调整油品加热温度以节约能耗的一种管输技术.建立了埋地原油管道差温顺序输送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移位网格下的虚拟边界条件法.编制了较为严格的非稳态水力-热力耦合计算程序,可用于管道设计与运行阶段出站温度、流量和压力随时调整,以及地温、原油物性和土壤物性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任意油品种类数与油品排列次序,任意批次数与批次量的工艺计算.利用新大管道原油差温顺序输送现场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各批次原油进站温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平均偏差较小,最大为1.4℃.  相似文献   

11.
长输管道在输送柴油的过程中,柴油质量会随着输送里程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以西部成品油管道为例,通过批次跟踪及取样测试的方法,对柴油输送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柴油、-35#柴油到达末站时的闪点衰减平均值分别为5.75℃、3℃,建议0#柴油、-35#柴油最低进线闪点值分别为66℃、48℃;在顺序输送过程中,相邻油品性质差异较大时,柴油质量降低程度较高;管道的停输时间越长,柴油质量降低程度越高,建议减少管道停输时间;管道中的杂质会造成柴油输送质量下降,定期进行清管作业有助于提高管输柴油质量;当管道运行流量大于临界流量时,管道流量变化对柴油输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长输成品油管道的经济高效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颜建宝 《油气储运》2005,24(9):51-53
介绍了兰州石化公司302厂至兰州炼油厂的重油管道改输柴油的具体改建方案。通过水力计算,校核了离心泵的实际工作点。针对降低能耗、增大输量、气温影响和冬季停输再启动等技术问题,确定了改建后管道的合理运行方案,提出了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于涛  刘松  殷炳纲  郭祎  路小峰  郭鹏  刘丽君 《油气储运》2012,31(2):125-127,166,167
针对重复热处理初始温度相同和不同两种情况,研究了热历史对西部原油管道冬季外输加剂吐哈油在沿线各站的凝点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油温高于20℃,重复热处理对加剂吐哈油的凝点影响较小;初始油温低于20℃,重复热处理对油品的凝点影响较大,重复热处理温度在20~35℃之间将使原油物性明显恶化。开展了现场跟踪试验,结果表明:西部原油管输加剂吐哈油出站油温高于50℃、进站油温高于20℃,能够确保安全生产;出站油温为20~35℃,加剂吐哈油的凝点明显升高,安全生产将难以保证;采用首站一站式启炉,目前尚可满足管道安全运行的需要,一旦其因管道输量变化不能满足要求时,中间热泵站启炉热处理温度需避开20~35℃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14.
曾多礼 《油气储运》1999,18(9):51-54
介绍了成品油管道泄漏的三种抢修方法,即管卡法、补块法和故障管更换法,重点提出了换管法中的放油量、压力计算及密闭钻孔的放油方法。指出采用带油焊接方法抢修成品油管道泄漏是安全可行的,它既适用于各种牌号的轻柴油道,又适用于汽油管道,但必须强调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孙建刚  赵文峰  李庆杰 《油气储运》2014,(6):662-664,679
参考国内外应用成熟的稠油降粘工艺,结合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的加工技术,提出了风城稠油掺柴降粘外输方案。重点研究了风城稠油特性,掺柴后的混油特性,掺柴工艺流程,不同输量下管道运行的水力、热力条件,以及最小启输量、最大输量及安全停输时间等。结果表明:掺柴后的混油在一定温度下表现出牛顿流体特性;掺稀工艺满足事故工况和投产初期低输量运行要求,低黏度下满足设计输量的最小掺柴质量分数为20%,高黏度下满足设计输量的最小掺柴质量分数为25%,且低黏度和高黏度下管道外输量适应范围较大。风城超稠油外输管道的顺利投产,可为我国今后设计线路更长、输量更大的稠油外输管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小月  刘德俊  杨帆  马焱  王芙  高钊 《油气储运》2013,(12):1282-1284
以两站间密闭稠油掺0#柴油集输管道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对管道总运行费用中的变量进行优化计算,讨论掺入不同比例0#柴油对管道运行费用的影响。稠油添加0#柴油后,管输摩阻损失降低,所需泵扬程及耗电量减少。当设定进、出站油温时,影响稠油管输费用的因素包括添加0#柴油原料费及泵的电费,而0#柴油原料费起决定性作用。以某混合稠油掺0#柴油管道为例,计算0#柴油不同掺混比例下的运行工况和费用,经对比分析,确定了经济输油方案。(表4,图1,参7)  相似文献   

17.
原油不加热输送的临界条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孟振虎 《油气储运》2005,24(6):22-27
基于热平衡条件下导出了利用摩擦热实现原油长输管道不加热输送的临界条件.临界条件与管道埋设状况、土质、输量、油地温差及原油物性等有关,其中临界流速与管道总传热系数和油地温差乘积的立方根成正比,临界传热系数则与流速的立方成正比,与油地温差成反比.临界流速越低,或者临界传热系数越大,越易实现不加热输送.随着输送速度增大,温降幅度下降,油流摩擦热增加.采用较大设计流速并设法增大管道热阻有利于增大热站间距、实现不加热输送,对管道的经济性运行有利.  相似文献   

18.
在加剂输送管道中,油样为密闭带压输送。在非密闭状态下进行长时间加剂原油管输模拟试验时,轻组分会挥发,分析了轻组分挥发对加剂混合原油低温粘度及原油凝点的影响,轻组分的挥发加剧了中低速剪切作用的影响,即掺入适当轻质油可进一步改善加剂原油的耐剪切性能。因此,在进行慢速降温的管流剪切模拟试验时,应使用密闭耐压罐。  相似文献   

19.
温度和表面活性剂对土壤吸附柴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柴油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探讨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对柴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方程对柴油在3种土样中的吸附等温线的拟合效果较好,3种土样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轻粘土〉中壤土〉重壤土;温度升高不利于柴油在土壤中的吸附;SDS和Tween80均利于柴油在土壤表面的解吸,且SDS的解吸效果更好。柴油的吸附量随SD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Tween80的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柴油的吸附量随Tween80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Tween80的浓度等于或大于CMC时,吸附量随Tween80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