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在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亚砜(DMSO)混合溶剂中的多硫离子平衡表明,无论在Z=2或8/3的溶液中,当表现浓度减小时,都有利于多硫离子的降解。并且溶液中多硫离子之间的化学平衡,都随混合溶剂的组成变化,也即和介电常数有关.低介电常数有利于低聚合度的多硫自由基离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用十二烷基碘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玉米种子醇溶蛋白和盐溶 蛋白分别用于区分不同品种的效果作了比较。种子醇溶蛋白采用了70%乙醇和 55%异丙醇两种溶剂分别提取。结果表明,两种溶剂提取的醇溶蛋白SDS-PAGE 带谱均较简单,品种间差异小,难以把各供试品种互相区分开来。而种子盐溶 蛋白则显示出丰富的带谱,品种间在谱带数目、带的分布与强弱等特点均可见 较明显的差异,据此可将各供试品种互相区分开来.杂交后代中,还可见到某 些“杂种带谱”。利用玉米种子盐溶蛋白SDS-PAGE在玉米品种鉴定中显示了一 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玉米种子蛋白质电泳鉴定品种的研究:——醇溶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玉米种子醇溶蛋白和盐溶蛋白分别用于区分不同品种的效果作了比较。种子醇溶蛋白采用了70%乙醇和55%异丙醇两种溶剂分别提取。结果表明,两种溶剂提取的醇溶蛋白SDS-PAGE带谱均较简单,品种间差异小,难以把各供试品种互相区分开来。而种子盐溶蛋白则显示出丰富的带谱,品种间在谱带数目,带的分布与强弱等特点均可见较明显的差异,据此可将各供试品种互相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植物半乳糖脂(MGDG和DGDG)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岛津Shim-packCLC-ODS(150mm×6mm)柱,以体积比为95:5:0.2的甲醇-水-乙酸溶剂为流动相,流速2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灵敏度为0.032AUFS.在10 ̄3500μg/mL浓度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MGDG和MGDG的回收率分别为96.7%和95.3%,时间保留值分  相似文献   

5.
英国国家管道储运系统SCADA系统更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责管理英国国家管道储运系统(GPSS)的石油管道公司(OPA)对其管网SCADA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并达到4个目的,即(1)用新系统替代现有的SCADA系统来控制GPSS管道。(2)增加SCADA外围设备,包括所有目前尚不使用的就地仪表。(3)为SCADA系统提供最现代化的特种管道应用软件以减少控制中心人为因素干扰。(4)对SCADA系统平台使用工业标准的主机和硬件设备以备将来升级换代。介绍了SC  相似文献   

6.
茉莉花中芳樟醇生成相关酶的精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酶学角度探讨了茉莉花重要香气成份芳樟醇的 生成机理⒚以双瓣茉莉花为材料,经过调制丙酮粉,缓冲液粗提,20% ~80% 饱和度硫铵分部, C M  Toyopearl 650 M 和 F P L C C M  Toyopearl 650 S两次柱层析,得到了 F C 蛋白分部液⒚同时经 G C M S 定性和 G C 定量分析,明确 F C 部分是催 化茉莉花粗 香气前 体物 质生 成芳 樟醇 的主 要部分⒚进 一步 经等 电电 泳、β D葡萄 糖苷 酶活 性染色 等电 电泳 和 S D S P A G E 凝胶电泳,初步判断 β D葡萄糖苷酶参与了芳樟醇的生成,且该酶的等电点在 8.7~9.0,其单体蛋白的分子量在 35~38 k D 之间 ⒚  相似文献   

7.
丁硫克百威在稻田环境中的降解与残留研究麦铭,陈平,尤玉珍,张宁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武汉430064)THESTUDYABOUTDECOMPOSITIONANDRESIDUEOFCARBOSULFANONTHERICEFIELD¥MaiMin...  相似文献   

8.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NO、SOD及LPO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NO、SOD和LPO的测定分别使用硝酸还原酶法,羟胺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学比色法。结论DCM患者体内存在氧自由基代谢紊乱,NO促进OFR的作用,NO和OFR在DCM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小麦SOD、MDA动态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水分亏缺胁迫过程中小麦幼苗SOD活性与MDA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发现不同品种SOD活性及MDA积累的动态变化明显不同。用胁迫全过程SOD活性的变异系数和MDA积累的速率来评价品种抗旱性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幼苗水分持续胁迫过程中SOD活性动态变化的变异系数越小,品种抗旱性越强;MDA积累速率越高抗旱性越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根际袋培养技术研究了大豆、玉米、油菜和水稻幼苗(60d)根际MB-S(MicrobialBiomass-Sulfur)的根际效应及硫肥对根际MB-S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S,根际土壤MB-S在21.6~23.9mgSkg-1(土);油菜和水稻施S处理根际土壤MB-S为22~25mgSkg-1(土)。作物根际土壤中MB-S含量比无作物处理提高了65%~130%。非根际土壤MB-S在12.5~15.4mgSkg-1(土),比无作物处理高7%~33%。根际土壤MB-S是非根际土壤的1.7~2倍。水稻根际MB-S含量一般比旱作物高。与对照(无作物处理)相比根际MB-S增加百分数,水稻稍大于油菜,但明显低于大豆和玉米。硫肥施用对根际土壤MB-S的影响不大。作物根际土壤MB-S含量与其无机S呈直线正相关;与其有机硫呈直线负相关。在旱作物中根际土壤MB-S与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但在水稻中则相反。作物体含硫量与根际土壤MB-S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万周输油管道结蜡分析及清防蜡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万周输油管道的主要输油参数有原油物性,针对万周输油管道结蜡的情况,对结蜡原因及蜡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采用实际运行数据对结蜡厚度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分析该管道热洗清蜡的效果,提出了对此类管道清防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付静  周晓君 《油气储运》2002,21(1):9-11
针对胜利油田孤东区块出砂严重,污水矿化度高,混输管道的腐蚀及损 坏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流动状态对混输管道损坏的影响,在分析流体运动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气流两相流试验,指出螺旋流动可以减少管道底部的沟槽状局部腐蚀,从而达到防腐缓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原油罐金属底板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荣熙 《油气储运》2001,20(7):32-33
针对原油罐区的腐蚀现状,分析了原油罐底板的腐蚀机理,通过对原油一罐的腐蚀调查、底板测厚,以及对罐底脱水中腐蚀介质及沉积物样的化学分析,提出了使用WF-50防腐涂料加阴极保护的方案,该方案可有效地防止原油罐金属底板的腐蚀。  相似文献   

14.
申秀英 《油气储运》1998,17(10):7-9
在油田集输和原油处理过程中,联合使用破乳剂和缓蚀剂既可对原油进行化学处理,又可实现管道系统的防腐。介绍了濮城油田为了降低集输管道内腐蚀速度及原油处理成本,将大罐加药改为端点计量站加药的集输工艺。该工艺的实施使油井产出的液体来不及乳化就与药液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破乳效果,同时管道的缓蚀率提高了60%以上。端点加药工艺简化了联合站流程,节约了处理设备及大量的能源,既实现了节能降耗又利于系统防腐,使整个集输系统的运行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学友 《油气储运》1997,16(11):25-26
在管道附近埋设检查片是研究管道腐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可以定量分析管道阴极保护效果,对任京输油管道雄县站管段埋设了16年的检查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6年的地下埋设,有防腐层并通电的检查片表面光洁度与当初埋设时相近;有防腐层未通电的检查片表面略有腐蚀;而无防腐层未通电的检查片腐蚀严重。通过对检查片的单位失重值、平均厚度损失和失重保护度的计算,可以认为管道的防腐层固然很重要但施加的阴极保护对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实际集输管道中的CO2 腐蚀特性,通过高温高压动态腐蚀反应釜模拟油田集输管道的腐蚀环境,使用腐蚀失重、电子扫描显微镜、X 射线衍射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X65 钢在CO2 /油/水环境中的腐蚀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油含水体积分数较低(40%~50%)时,原油的浸润作用使X65 钢表面发生均匀腐蚀,由于原油吸附的不均匀性引起局部点蚀;当原油含水体积分数为70%~80%时,原油对X65 钢表面的屏障作用减弱,生成的产物膜厚而疏松、局部脱落引发台地腐蚀;当原油含水体积分数为90%时,台地腐蚀进一步加剧,其破坏区域扩大,X65 钢腐蚀严重。原油的存在可改变腐蚀产物晶体颗粒大小、堆垛方式、产物膜结构及化学成分,从而起到一定的缓蚀作用,随着腐蚀环境中原油量的减少,其缓蚀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7.
凌霄 《油气储运》2008,27(5):12-1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求解热油管道非稳态流动传热问题的数值方法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从管道防腐层大修过程非稳态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冷热油交替顺序输送管道非稳态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和双管同沟敷设管道非稳态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三个方面介绍了近三年来热油管道非稳态流动传热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油田稠油开发主要以热力采油为主,人为地使油井采出物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集输管道内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稀碳酸溶液,形成了腐蚀环境,管道所输送的油井采出物中还含有氯化氢、硫化氢及氢气,在这样的腐蚀环境和腐蚀介质中。集输管道遭受严重的腐蚀破坏。通过现场调查和技术经济对比,提出采用管道内防腐挤涂施工工艺,使管道内壁形成保护层,可以完全控制腐蚀。  相似文献   

19.
高温原油管道内外检测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一时期进行内外检测的某条原油管道A站至B站管段作为研究对象,对内检测发现的管道外腐蚀结果与外检测数据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外腐蚀点远多于外防腐层缺陷点;由于阴极保护的作用,外防腐层缺陷点处管体良好,未见明显腐蚀;管道外腐蚀风险点在防腐层剥离的区域。可以利用内检测数据评价管道防腐层的剥离情况,现有的外检测技术具有局限性。针对外检测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在管道外检测及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加大直接开挖检查力度,对管道外防腐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图2,表1,参7)。  相似文献   

20.
在管道输送原油的间接加热中,作为热媒的导热油长期在高温下使用,必然会发生老化变质。变质的导热油酸值增大,胶质增多,对管道产生腐蚀作用;胶质、沥青质附着在管壁上会降低加热炉的传热效率,严重时可引起炉管结焦、穿孔。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对报废的导热油进行更换。在阐述导热油的老化机理、报废指标和检测内容的基础上,为了降低置换新油的费用,提出了建立流动的导热油再生装置的设想。试验室试验结果说明,对导热油进行再生和用导热油洗炉可降低成本,且再生油质量优于新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