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验分为3个部分。一、选用32头体况、胎次、泌乳日龄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即地衣芽孢杆菌培养物组(菌号:1.813)、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组(菌号:1.1086)和对照组,每组8头,用液-固两相方法进行菌体制备。每克培养物中含有1×109cfu菌体,每头牛每天饲喂50g,预饲期15d,试验期3d,记录全天产奶量。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组显著地提高了产奶量(p<0.05),枯草芽孢杆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显著提高了乳蛋白的浓度和产量(p<0.05)。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二、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体况良好、平均体重550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3头作为试验牛。分3期进行,每期20d,中间为间隔15d的过渡期,过渡期饲喂试验组饲粮,在3d试验期进行采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组显著提高了奶牛瘤胃的细菌总数(p<0.05)、显著降低了氨态氮的浓度(p<0.05)、提高了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p>0.05)及乙酸和丙酸的比例(p>0.05)。三、采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技术研究了三种培养物对奶牛瘤胃发酵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设地衣芽胞杆菌培养物、枯草芽胞杆菌培养物和对照组三个处理。每个处理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用一支人工瘤胃发酵用注射器。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培养物降低了甲烷的产量(p<0.05),降低了能量损失,并可降低由于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产生甲烷所引起的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旨在研究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制备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对反刍动物瘤胃调控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健康荷斯坦奶牛70只(体重为600 kg左右且泌乳期在60 d左右),随机分为7组,每组10个重复,其中1组为对照组,饲喂含有豆渣-橘皮酶解物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分别饲喂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单菌株制剂和不同配比的复合微生物制剂,预试期10 d,试验期20 d,分别测定各试验组产奶情况、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含量。结果表明,饲粮中补充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率,显著降低瘤胃中乙酸、丁酸浓度并显著增加丙酸浓度,且显著降低乙酸/丙酸值(P<0.05),并能够有效改善以荷斯坦奶牛为例的反刍动物瘤胃调控,使瘤胃发酵向丙酸型发酵转变,改善瘤胃代谢水平,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选择40头长荣杂交断奶仔猪(起始重7 kg左右),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8头,两个重复,研究4种芽孢益生菌组合(在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基础方上分别加入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DG芽孢杆菌各组高于对照组,但其中蜡样芽孢杆菌组最优;较之对照组,蜡样芽孢杆菌组在前、后及全期ADG分别显著提高45.7%(P<0.01)、14.74%和23.92%(P<0.05);F/G分别降低18.8%(P<0.05),4.3%和7.2%(P>0.05);腹泻率(DR)降低79.97%;表明复合蜡样芽孢杆菌制剂优于其它芽孢杆菌组合,具有抗病与促生长作用.为开发无公害猪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17,(15):27-32
试验研究了9种不同益生菌液在两种不同精粗比底物条件下,对饲料干物质降解率、产气量和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益生菌液可以改变瘤胃体系的发酵结构。添加益生菌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干物质降解率、产气量(P0.05),改变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结构,并可以把p 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总体上对菌体蛋白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益生菌可以调节瘤胃发酵方式。在精粗比37底物下选取的酿酒酵母1号、克鲁斯假丝酵母、东方伊萨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效果较好,在精粗比73底物下酿酒酵母3号、热带假丝酵母2号、东方伊萨酵母、酿酒酵母2号、枯草芽孢杆菌这几株菌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伊拉肉兔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免疫、抗氧化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选择396只35日龄、体重为(0.979±0.037) kg健康的断奶伊拉肉兔,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1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兔),分别为基础饲粮(对照组)、添加1 0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添加3 000 mg/kg酵母培养物、添加1 0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3 000 mg/kg酵母培养物(联合添加组)。试验期共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3 000 mg/kg酵母培养物,可提高断奶仔兔1~15 d平均日增重(ADG),降低料重比(F/G)(P<0.05);联合添加显著提高断奶仔兔16~30 d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3个处理组均可提高断奶仔兔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添加3 000 mg/kg酵母培养物或与1 0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可提高断奶仔兔干物质(DM)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P<0.05);联合添加可提高断奶仔兔粗纤维(CF...  相似文献   

6.
直接饲喂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直接饲喂50 g/d酵母培养物.试验分为对照组、扣囊酵母(Sacchromycopsis fibuligera,SF)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组和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berkhout,CB)组.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4期,每期18 d(预试期15 d,正试期3 d).结果表明:饲喂酵母培养物4~8 h均能显著提高瘤胃pH(P<0.05),其中CB组效果最好,可以把pH从6.24提高到6.45~6.59,在饲喂4 h后,酵母培养物将氨态氮浓度显著提高了11.64%~16.09%(P<0.05),并在6~8 h时,显著提高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比值(P<0.05).在4~8 h,酵母培养物能显著提高瘤胃液中细菌总数25.00%~59.25%和纤维素酶的活性6.13%~11.83%(P<0.05),但酵母培养物对瘤胃原虫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各指标3种酵母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酵母培养物直接饲喂奶牛,可以改善瘤胃内环境指标,从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在精粗比为50∶50的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6×10~(11) CFU/kg和5种水平的地衣芽孢杆菌[0(C1组)、1×10~(11)(C2组)、2×10~(11)(C3组)、3×10~(11)(C4组)和4×10~(11)CFU/kg(C5组)],并且设置空白对照组(两种菌均不加)(C组),制成6种发酵底物。测定体外发酵48 h产气参数、CH_4浓度、培养液发酵指标和饲料养分消失率。结果显示: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24、48 h累积产气量、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慢速发酵部分产气量、潜在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在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产气量和各项产气参数均达到最大值。②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pH影响不显著(P0.05),但可显著影响氨态氮(NH_3-N)和微生物蛋白(MCP)产量(P0.05)。当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NH_3-N浓度最小,MCP含量最大。③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干物质消失率(DMD)、有机物消失率(OMD)和代谢能(ME)影响显著(P0.05),对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失率(ADFD)无显著影响(P0.05),且DMD、OMD、NDFD和ME在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最大,ADFD最小。综上所述,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联用能促进绵羊瘤胃体外发酵,整体来看,当酿酒酵母的添加量为6×10~(11) CFU/kg和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酵母培养物是一种独特的微生态制品,在特定工艺条件控制下由酵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经过充分的发酵后形成。酵母培养物富含蛋白质、小肽、低聚糖、维生素、矿物质、酶和许多未知生长因子,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瘤胃发酵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本文综述了酵母培养物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期为酵母培养物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功能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在精粗比为50:50的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6×1011 CFU/kg和5种水平的地衣芽孢杆菌[0(C1组)、1×1011(C2组)、2×1011(C3组)、3×1011(C4组)和4×1011CFU/kg(C5组)],并且设置空白对照组(两种菌均不加)(C组),制成6种发酵底物。测定体外发酵48 h产气参数、CH4浓度、培养液发酵指标和饲料养分消失率。结果显示: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24、48 h累积产气量、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慢速发酵部分产气量、潜在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在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产气量和各项产气参数均达到最大值。②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pH影响不显著(P>0.05),但可显著影响氨态氮(NH3-N)和微生物蛋白(MCP)产量(P<0.05)。当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NH3-N浓度最小,MCP含量最大。③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干物质消失率(DMD)、有机物消失率(OMD)和代谢能(ME)影响显著(P<0.05),对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失率(ADFD)无显著影响(P>0.05),且DMD、OMD、NDFD和ME在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最大,ADFD最小。综上所述,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联用能促进绵羊瘤胃体外发酵,整体来看,当酿酒酵母的添加量为6×1011 CFU/kg和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选择48头长荣杂交断奶仔猪(起始重7kg左右),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8头,两个重复,研究4个不同芽孢杆菌组合(在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基础方上分别加入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抗生素组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ADG)芽孢杆菌各组高于对照组;较之对照组,腊样芽孢杆菌组在前、后及全期ADG分别显著提高45.7%(P<0.01)、14.74%和23.92%(P<0.05);料重比(F/G)分别降低18.8%(P<0.05),4.3%和7.2%(P>0.05);腹泻率(DR)降低79.97%;表明复合蜡样芽孢杆菌制剂优于其它芽孢杆菌组合,且具有与抗生素组相类似的抗病与促生长作用。为开发无公害猪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C.jejuni产生CE的最佳培养基及多粘菌素B、Fe  相似文献   

12.
复合酶高活性酵母对岭南黄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洪奇华 《中国家禽》2003,25(20):8-9
300只岭南黄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用3%活性酵母替代3%豆粕。饲养试验结果表明:0~49日龄,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成活率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74%(P<0.05)、8.91%(P<0.05)和5.00%(P<0.05),试验组料蛋比比对照组下降11.25%(P<0.05)。代谢试验表明:能量表观利用率和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05%(P<0.05)和6.84%(P<0.05)。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菌培养物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和体细胞数的影响。选择30头荷斯坦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菌培养物400 g/(头·d),试验期为37 d。测定指标包括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体细胞数。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增加6.84%(P>0.05);乳汁体细胞数下降率比对照组提高29.78%(P<0.05);两组奶牛乳脂、乳蛋白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培养物在降低体细胞数和改善奶牛产奶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制备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TMC3115冻干菌粉,对培养基初始pH值和初始接种量进行研究,同时对不同碳源和氮源进行初步筛选,进而以发酵16 h发酵液pH值、光密度和活菌数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碳源和氮源组合进行筛选。考察18 种冻干保护剂对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的冻干保护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冻干保护剂配方。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在培养基初始pH值7.2、接种量4%时所得发酵液活菌数最高;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添加量25 g/L、胰酪蛋白胨20 g/L、酵母蛋白胨10 g/L、酵母浸粉FM902 15 g/L、柠檬酸氢二铵2 g/L、无水乙酸钠5 g/L、磷酸氢二钾2 g/L、吐温-80 1 g/L、硫酸镁0.58 g/L、硫酸锰0.25 g/L、L-半胱氨酸盐酸盐0.5 g/L;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添加量12%、海藻糖12%、丙三醇1.2%、谷氨酸钠0.6%、L-半胱氨酸盐酸盐0.15%,此条件下,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冻干粉活菌数达到4.26×1011 CFU/g。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牛奶生产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牛奶生命周期评价中目标定义与范围界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及改善评价四个步骤的具体内容。从影响评价可以看出:牛奶生产对环境潜在的影响依次是富营养化、固体废弃物、全球变暖和酸化。根据结果分析,建议进行技术改造和合理配备设备,实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减少噪音污染及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丝羽乌骨鸡早期产蛋性能的月产蛋模型拟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龙  朱庆 《中国家禽》2004,26(2):9-10
首次利用月产蛋模型来研究丝羽乌骨鸡的早期产蛋性能,得出其月产蛋模型方程:Y=-292.2505 611.2779(t/11)-384.0650(t/11)^2 164.8722In(11/t)-24.9171In^2(11/t),其R2=0.9650。月产蛋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拟合丝羽乌骨鸡的早期产蛋规律,对预测丝羽乌骨鸡的产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计算机在现代家禽育种、保种,优化家禽饲料配方,家禽疾病诊断与防控,家禽产品质量检测,家禽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概况,同时简述了计算机网络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硒在动物生产中是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者主要综述了硒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蚕桑生产函数的构建与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琴  张琦  顾国达 《蚕业科学》2011,37(4):719-724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蚕桑生产函数,对我国1991-2009年的蚕桑生产统计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探讨蚕桑生产中土地、劳动力、资本、发种量等因素的作用,并对比分析技术进步对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生产的影响力。结果表明,劳动力和土地投入对我国蚕桑生产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弱,而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才是促进蚕桑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浙江省的蚕桑生产技术水平占据明显优势,因而单位土地的产出水平和蚕种质量也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因此认为,今后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是稳定生产规模,加大资本投入,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其中东部蚕区主要通过保持桑园面积稳定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西部蚕区应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蚕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Since the time that yaks were domesticated, due to the special social, natur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yaks own biolog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the Yak Production System has been forme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The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que breed, herding perennially on grassland and a variety of products. It is a low-efficiency system with the low-cost,low-production,long-cycle and slowfunction. Based on the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exercising the measure of stopping milking and mainly producing beef,it's the redisposi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superiority. By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 superiority of grass growing in warm seaso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otal nutrition of mother milk, the superiority of calves developing in early days and the genetic preponderance of new breeds of yak are perfectly integrated. It also got the economic,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