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工林与天然林赤松木材管胞形态特征及密度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分析了人工林与天然林赤松木材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及管胞长宽比等管胞形态特征和生长轮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结果表明,人工林与天然林赤松木材的管胞长度差异不显著,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及基本密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马尾松管胞长度和木材密度这两个性状在树木个体内不同方向上及个体间的变异趋势,得出了管胞长度在个体高度方向上变异的几种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两个性状在个体内的变异程度大于个体之间并且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同时还建立了胸径处两性状值与株加权平均值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讨论了不同年龄,不同林分密度对这两个性状的影响,结果是林分年龄的不同对管胞长度无显著影响,林分密度的不同,在23—24年左右时,对管胞长度有极显著影响。林分年龄和林分密度的不同,对木材密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中龄马尾松木材主要物理性质和管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施肥对中龄马尾松木材主要物理性质和管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助于增加生长轮宽度,提高晚材率,但经正交设计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肥使管胞宽度,腔径,尤其是径向腔径有所增加,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认为:施肥对管胞形态影响不大,施肥对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较复杂,似乎与肥料种类,施肥量,甚至与树干部位有关,P肥使下部木材基本密度显著增加,N,K肥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间歇性淹水对池杉木材管胞形态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性淹水对池杉木材管胞形态的径向变异规律无影响,即不讼有无间歇性淹水,池杉木材管胞长度、直径、壁厚,皆是自髓心向外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
日本花柏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胞长度自髓心向外,1~11a迅速增加,11a后管胞长度增加缓慢,11~26a保持相对稳定,26a后有少许的波动;管胞长度沿树干自基部向上逐渐增加,3.3~5.3m处达到最大,然后向上变短,树冠区域管胞长度最短。管胞直径与胞壁厚度在径向上变异模式基本相同,径向上从髓心向外先增加后稳定,但是胞壁厚度变化幅度比较平稳;轴向上管胞直径先有少许的增加后减少,胞壁厚度则基本呈减少趋势。管胞长宽比径向变异与管胞长度的类似,也是在11a后趋向稳定。管胞壁腔比在径向上先增加后减少,但是相对于其它性状来说,其变异模式波动较大。日本花柏平均管胞长度为1.94mm,管胞直径为27.8μm,胞壁厚度4.89μm,长宽比61.0,壁腔比0.192,为优良的造纸原料。其木材幼龄期为11a,且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大。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产珍稀树种翠柏木材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木材管胞长度、宽度和结晶度的径向变异模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对各管胞形态特征与结晶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且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管胞长度和宽度的株内变异形式大致相似,管胞形态与树龄呈显著相关,表现为随着树龄的增加逐渐增加,至20a后趋于稳定,翠柏木材的成熟期界定为20a;方差分析表明在圆周不同方位上管胞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著,管胞特征在不同高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随着树高的增加而逐渐减小。2)结晶度的株内径向变异规律与管胞形态的相似,且与树龄间呈显著相关,表现为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后逐渐趋于稳定;不同高度上木材结晶度变化规律表现为随着树高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不同方位上木材结晶度变化规律表现为南>东>北>西。3)利用对数模型拟合各管胞形态特征与结晶度,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从而建立了管胞形态与结晶度间的回归模型。可见翠柏是一种较好的纤维用材树种,为翠柏木材的优质定向培育以及利用结晶度进行管胞形态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培育措施对人工林樟子松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培育措施的人工林樟子松管胞形态特征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探讨了培育措施对人工林樟子松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的培育措施(初植密度、间伐强度、坡向、坡位)对樟子松人工林木材的绝大多数管胞形态特征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初植密度对管胞长度、管胞直径的影响差异显著;间伐强度和坡位对管胞直径的影响差异显著;坡向对管胞长度、管胞直径、长宽比的影响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 可选择1.5 m×1.0 m、轻度间伐、阳坡、坡下林分进行定向培育,加快树木生长,从而培育高产、优质的樟子松用材林.    相似文献   

8.
利用马尾松初级种子园29个半同胞家系,研究木材管胞的年龄变异。结果表明:马尾松的管胞宽度、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管胞壁厚、壁腔比、柔性系数、刚性系数等7个指标在同年龄早晚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管胞腔直径在不同年龄间差异不显著,在早晚材间差异极显著;管胞形态基本呈现出幼龄材品质优于中龄材,早材优于晚材的规律。用管胞长宽比、壁腔比和柔性系数3个指标评价马尾松的造纸制桨性能,均属优良的制浆用材;胸径年增长量与管胞形态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作为造纸性能优劣的间接选择指标,尤其适用于大量遗传测定材料中的马尾松桨纸材家系的选择和改良,胸径年增长量越大,管胞的壁腔比越小,柔性系数越大,造纸性能越好;以纸浆性能和木材产量为前提确定马尾松家系的纸浆材合理采伐年龄为第15年。  相似文献   

9.
不同林分赤松木材密度及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分析了不同林分人工林赤松木材的生长轮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及管胞长宽比等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结果表明:赤松纯林和赤松与沙松混交林中赤松林材的基本密度、管胞宽度存在显著差异,赤松纯林中赤松木材的基本密度比赤松与沙松混交林中的高,赤松与沙松混交林中赤松木材的管胞宽度比赤松纯林中的大,而松纯林和赤松与少松混交林中赤松木材的管胞长度和管胞长宽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运用响应函数分析法,研究了人工林红松管胞形态对前1年4月至当年9月的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选取的气候因子变化与红松管胞壁厚、早材管胞长度和晚材管胞直径的相关关系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是与早材管胞直径和晚材管胞长度存的相关关系达到了显著水平.气候变化对早材管胞直径径向变异的影响程度达52.8%,对晚材管胞长度径向变异的影响程度达72.2%.早材管胞直径和晚材管胞长度对气候变化响应并不一致.早材管胞直径主要对当年4~6月份的降水量响应强烈,当年4月、5月份的降水量增加有利于早材管胞直径的形成,但是6月降水增加会抑制早材管胞直径的形成.晚材管胞长度主要对当年6月的气温和地温响应强烈,6月温度升高有利于晚材管胞的伸长.另外,前1年9月日照时间和前1年10月相对湿度对管胞的形成有显著的滞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