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4种北美松经10a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生长量较大的是火炬松和晚松并且具有一定的抗虫性。抗寒性较强的是班克松和刚松,在山东省南部低海拔山地,可选抗寒性较强的火炬松种源和晚松进行大面积造林。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适应我省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生长快、抗性强的优良松树种类,山东省林业厅引进了班克松、刚松、晚松、火炬松等四种北美松树种子。其中晚松1号与火炬松1号采自原产地美国,晚松2号与火炬松2号采自我国早期引种的结实林分。我场承担了该项引种的苗期试验,1990年春以黑松作对照进行了育苗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火炬松、晚松、马尾松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3年生的湿地松、火炬松、晚松、马尾松生长对比试验的树高、直径、材积等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松树在树高、直径、材积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生长差异主要存在于3种国外松与马尾松之间。直径、材积生长差异不仅存在于3种国外松与马尾松之间,3种国外松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树高、直径、材积生长以火炬松的生长量为最大,马尾松最小,晚松和湿地松居中。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松、短叶松和刚松对松材线虫病为高抗松种,马尾松的抗性弱于以上3个松种,但明显强于黑松、赤松、湿地松和晚松;从40个马尾松种源中初选出5个抗性强的种源;选育推广高抗松种和抗性强的马尾松种源,营造混交林,彻底清除处理病死木及加强检疫工作是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的根本性措施。同时还概述了该病的流行规律与传播。  相似文献   

5.
选择枣庄市砂石山棕壤进行晚松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晚松在砂石山的阳坡、阴坡造林均生长良好,阳坡优于阴坡无冻害现象发生,抗病虫。8年生晚松的胸径和树高发别为7.53cm和3.50cm,晚松比黑松生长快,但比火炬松生长慢。  相似文献   

6.
1.刚炬松的由来刚炬松(Pinus rigitaeda)是刚松和火炬松的杂交种。在地理上这两树种天然分布相距很远,不可能进行天然杂交。刚松分布于北美东部(从中部地区至纽约),耐干旱瘠薄,在南卡罗来纳州贫瘠的沙地上生长也很好。刚松还有很强的耐寒、抗虫性,因而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暖温带宝应运河堤碱性土壤上引种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晚松,9年生时全部进入速生期,13年生平均树高12.31m(火炬松)~10.22m(晚松),胸径18.70cm(火炬松)~12.63cm(晚松),均超过了南方引种试验林标准。高、径年生长节律亦与亚热带地区相似。不同树种生长差异极显著,火炬松>湿地松(美国佐治亚源)>湿地松(广东台山种源)>短叶松>晚松。保存率都很高,但在不同树种间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8.
刚松 (Pinusrigida)原产北美洲东部 ,是我国引种的几种国外松树 (如刚松、晚松、火炬松、班克松)中抗寒性较强的树种。其抗寒性顺序依次为班克松、刚松、晚松、火炬松 (由大到小排列 ) ,而且刚松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等特点 ,尤其是对松毛虫和松干蚧具有较强的抗性。为今后更好的发展这一树种 ,扩大其栽培范围 ,现将刚松种子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1 圃地选择及整地圃地应选择靠近水源 ,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的地块。圃地于育苗前 1a的初冬深翻 ,以破坏病菌、害虫的越冬环境。并结合深翻施足底肥 ,一般每公顷施腐…  相似文献   

9.
国外针叶树引种与研究利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五"以来,辽宁省在辽南,辽东等地开展了北方针叶树引种驯化研究,先后建成中幼林试验林44hm2.引种成功并通过省(部)、市级鉴定的国外针叶树有刚松、北美乔松、班克松和欧洲云杉4种,已经推广造林400hm2.该文简要介绍引种国外针叶树的概况,重点介绍了4种国外针叶树的优良特性,提出今后开发利用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加勒比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广东遂溪进行的加勒比松种源试验表明,3个加勒比松变种及种源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雷州半岛正种加勒比松干形通直,生长迅速,病虫害少,抗风力强,湛江林木良种场种子园生产的正种加勒比松子代,其生长及干形有较大改善,可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广泛造林使用,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幼林阶段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不适宜在雷州半岛种植;巴哈马加勒比松可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1.
火炬松、湿地松、晚松组培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以火炬松、湿地松、晚松成熟种子的胚为材料,在附加有细胞分裂素(BAP)的GD改良基本培养基(总盐分含量为0.21%;总含氮量为186mg/L)经3 ̄4周培养,在胚或子叶及下胚轴上出现膨大肉眼可见的暗绿色愈伤组织及小芽,其分化率达75% ̄85%。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BAP)浓度对三种松种不定芽的分化具有很大影响,一般以3 ̄5mg/L为好,在继代培养基中,活性炭对于嫩梢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当  相似文献   

12.
加勒比松与湿地松杂交育种试验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广东林业科技》1994,(4):23-27
进行了本种加勒比松(加勒比松,下同)与湿地松种内、种间杂交试验,结果表明:(1)加勒比松与湿地松杂支的杂种(F1)幼林,8年生前生长较好,杂种优势明显,9年生后其杂种优势减弱;(2)加勒比松种内杂交的杂种(F1)幼林杂种优势明显,10年生时杂种优势下降的速度较种间的慢;(3)加勒比松分别与洪都拉斯和巴哈马两个变种杂交的杂种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刚松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松也称萌芽松、美国短三叶松,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早期速生等优良特性,且对松干蚧和松毛虫具有免疫和扰性,刚松树形优美,是营造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水源涵养林、风景林等荒山造林、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辽宁省普兰店市1988年从丹东引进2年生刚松裸根种苗造林栽培,具有较好的生长势头。  相似文献   

14.
<正>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火炬松(P.teada)、沙松(P.clausa)、光松(P.glabra)和加勒比松(P.caribaea)、卵果松(P.oocarpa)是北美南部和中美洲的优良速生松树,其中许多种已经广泛引种到世界各地。近年来我国也大量引种了一些国外松,为了解它们在本地的生长物候学特性和适应性,1981~1985年对6种国外松进行了栽培试验,并以马尾松(湖北红安种源)为对照,现将5年的观测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暖温带宝应运河堤碱性土壤上引种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晚松,9年生时全部进入速生期,13年生平均树高12.31m(火炬松)~10.22m(晚松);胸径18.7Ccm(火炬松)~12.63em(晚松),均超过了南方引种试验林标准。高、径年生长节律亦与亚热带地区相似。不同树种问生长差导极显著,火炬松>湿地松(美国佑治亚种源)>湿地松(广东台山种源)>短叶松>晚松,保存率都很高,但在不同树种间差异不显著,说明4种国外松都能适应宝应运河堤及相似地区生长。引种成功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容器苗带土(松菌根真菌)造林。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人工接种松材线虫试验测定“北带”和“南带”2个种源的马尾松和湿地松、火炬松、晓松、刚松4种国外松的结果表明,不同苗龄期的5种松苗均能感染松材线虫,其中马尾松、湿地松具有较强的感病性,在舟山病区林间对自感病寄主的监测调查结果表明,除公认的日本黑松高度发病外,马尾松、湿地松也有一定面积数量株发病,其感病性与苗期人工接种试验结果相似,同时还发现北美二针松和长叶松2种国外松自然发病。由此分析了浙江省松村线虫病发生流行趋势和应采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继湿地松、火炬松之后,又先后引进了加勒比松、马占相思、墨西哥柏、铅笔柏、银荆、晚松、刚松和班克松等8个树种,它们在我国生长良好,这8个树种的引种研究成果获得1991年度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树种分别适应我国北到黑龙江、南至海南岛的多个气候带和不同的立地条件,遍布  相似文献   

18.
对九峰试验林场的辐射松、马尾松、长叶松及晚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长叶松生长最慢 ,而不宜大面积发展 ;辐射松、马尾松与晚松均表现较好 ,且辐射松与晚松材积生长速率高于马尾松 ,至 2 2a后 ,辐射松材积的生长速率将超过晚松 ;辐射松 4a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 ( 1 85cm) ,树高速生期为 1 2~ 1 6a,材积速生期为 1 4~ 1 7a,数量成熟龄在 40a之后 ;马尾松 4a时胸径连年生长量达最大 ( 1 30cm) ,1 3a树高连年生长量达最大 ( 3 5 0m) ,材积连年生长量 2 8a最高 ( 0 0 1 60 1m3) ,数量成熟龄为 35~ 40a ;晚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在第 3年达最大 ( 1 85cm) ,平均生长量 9a时达最大 ( 1 0 8cm) ,树高速生期为 3~ 8a ,材积速生期为4~ 1 5a ,数量成熟龄为 2 5a。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杂交松生长和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东湛江 15年生和广西东门林场 7年生的杂交松试验林的生长和材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广东湛江 15年生最优良杂交松组合 (正种加勒比松河 6×湿地松混合花粉 )的材积较对照正种加勒比松材积大 1.66倍 ;广西东门林场 7年生杂交松 (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 ) 3个家系的平均材积较湿地松 60个家系的大 2倍 ,最优良杂交松 (家系 62号 )的材积较湿地松大 2 .88倍。以上优良杂交松可分别在我国热带及南亚热带推广。杂交松的年轮平均密度和晚材率大致处于正种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之间 ,年轮平均密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晚材率差异所致。 3种松木的变异模式都是从髓心起逐渐增高 ,到第 8~ 9年变化趋缓 ;杂交松在近树皮处的纤维长度介于两个亲本之间 ,近髓心处的纤维长度略大于两个亲本的纤维长度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引进外高加索松,经过引种试验,己保存的苗木生长良好,高径生长均优于油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