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谷35系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2006年以龙谷25为母本,山西红谷子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国家谷子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上限各市县及吉林省公主岭、九站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龙谷3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于1991年以嫩选13为母本。龙79-55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推广品种,命名为龙谷31。2005~2006年参加了国家谷子品种(东北区组)区域试验,2006年还交叉进行了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了国家谷子品种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不同谷子品种在克山县的生育特性及丰产性,设此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1.试验供试品种龙216-1、龙谷25、龙谷31、龙谷32、红谷。2.试验设计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3.试验地情况试验设在克山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土壤类型为黑钙土,地势平坦,肥力一致,亩施二铵5kg+尿素5kg+35%硫酸钾  相似文献   

4.
龙谷丽人茶产于浙江省遂昌县,创制于2001年。其条索浑直似眉,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幽持久,滋味甘醇爽口,叶底细嫩明亮,冲泡杯中,茶芽直竖,婷婷玉立,恰似丽人起舞,故名“龙谷丽人”。  相似文献   

5.
龙谷33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9303-2为材料,采用60Co-γ射线辐照干种子,经多代定向选择,在M5代决选出的优良突变系。2009年通过国家谷子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上限各县(市)及吉林省公主岭、九站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129个谷子品种(系)在黑龙江大庆地区的田间表现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品种(系)间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差异。综合品种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与其农艺性状,筛选出适合于大庆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为吨谷1号、龙谷31号、龙谷35系选1、公矮8号。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遂昌县的主导产业,是农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1年确立"龙谷丽人"为全县茶叶主导品牌,2004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龙谷丽人名茶之乡"。通过10年打造,"龙谷丽人"品牌发展遇到了瓶颈。重点对重新打造遂昌县"龙谷"品牌的对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谷子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43个谷子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的谷子品种在宁夏原种场种植均能正常成熟;有11个品种较对照中卫海原谷子增产2.91%~31.83%,其中JL-5产量最高,其次依次为JL-2、晋谷3、龙谷31、JL-4、陇谷11、晋谷39、汾选6号、晋谷43、燕谷24、燕谷21;有30个品种均较对照品种减产,减产1.99%~77.46%,建议不再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谷子新品系8911-6H-5是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所以龙谷26为线本,陇谷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春播生育期为90-100d夏播复种生育期为83-92d,株高85-98cm,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叶功能期长,秕粒少,出谷率在85%左右,籽粒深黄色,米色乳白、半透明、均匀度好,无垩质和黑米,含粗蛋白15.36%、粗脂肪次的11 点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374.5 kg/hm^2,较对照品种龙谷26增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种衣剂拌种及水引发对谷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在播种前使用微生物种衣剂拌种及水引发对谷子萌发的影响,选用2013年和2014年收获后自然风干的龙谷31种子为研究材料,采取室内培养的方法,选用微生物种衣剂"季笑"作为拌种药剂,分析不同的拌种比例、水引发时间以及年际差异对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和胚芽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2年与贮藏3年的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种衣剂拌种对发芽势无影响,但对发芽率有影响,拌种比例较低时明显促进了种子萌发,拌种比例为1∶60;水引发时间较短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最适的水引发时间为4~8 h。  相似文献   

11.
<正>东单118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以自选系WS809为母本,以自选系SM3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其母本WS809是国外杂交种×(78599×340)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SM39是国外杂交种×G39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东单118于2010-2012年参加辽宁省玉米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优点。1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综合评价25份谷子种质资源,选取主茎直径、穗粒重、单穗重、千粒重、产量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通过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谷子种质在新疆伊犁州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幅度在7.20%~18.55%之间,茎粗、主穗直径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千粒重和生育期变异系数较小。不同谷子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产量与单穗重、穗粒重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育期、倒二叶宽度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生育期、倒二叶宽度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1.78%。25个谷子品种主成分综合得分高低顺序依次为:嫩选18>赤优金苗1号>陇谷13>九谷23>金苗K2>济谷22>嫩选15>张杂谷16号>公谷88>冀谷168>黄金苗>朝谷58>大同29>张杂谷13号>豫谷18>中谷2号>豫谷35>长农47>晋谷21>中谷9号>龙谷38>龙谷25>长农35>山西红谷&g...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功能辐射效益为研究目标,提出了其辐射效益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其时空流动特征。  方法  基于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风蚀流失量模型和沙尘空间传输模型,评估了2000—2019年白芨滩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功能的辐射效益变化情况。  结果  白芨滩自然保护区下风向区域的沙尘沉降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沙尘沉降量由2001年的3.22 × 108 t逐渐减少至2019年的1.99 × 107 t,2019年沙尘沉降量仅为2001年的6.18%;该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率稳步上升,由2001年的55.65%升至2019年的74.83%,增长了19.18%。不同辐射范围的沙尘沉降量均呈逐渐减小趋势,如辐射范围等级为 ≤ 6的区域(沙尘传输距离 < 508.5 km),沙尘沉降量由2001年的2.03 × 107 t逐渐减少至2019年的4.25 × 106 t。近20年沙尘沉降减少量最大的3个行政区为陕西省、山西省和河南省,其沙尘沉降减少量分别为5.45 × 106、4.49 × 106、4.06 × 106 t。以陕西省为例,2001、2004、2007、2010、2013、2016、2019年沙尘沉降量分别占该行政区近20年沙尘沉降总量的11.38%、9.83%、5.33%、4.37%、2.96%、1.78%、1.24%;近20年沙尘沉降减少量超过106 t的行政区还包括湖北省、河北省、山东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分别为3.62 × 106、2.70 × 106、2.55 × 106、2.31 × 106、1.77 × 106、1.14 × 106 t。受沙尘灾害影响较弱的行政区主要有福建省、浙江省、天津市等8个行政区。  结论  该自然保护区下风向区域的沙尘沉降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不同行政区和不同辐射范围等级区域内的沙尘沉降量均呈逐渐减小趋势,防风固沙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1995年造林的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15a生的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凋落物持水能力和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比纯林具有更好的保水保肥的能力;混交林中林下凋落物饱和含水量以杉木×枫香(1∶3)最大,枫香×鹅掌楸(1∶3)最小;混交林中凋落物量以鹅掌楸×杉木(1∶1)混交林最大,枫香×鹅掌楸(1∶3)混交林的凋落物量最小。  相似文献   

15.
广西玉米审定品种杂交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广西2000~2007年通过审定的48个普通玉米杂交品种进行杂交模式分析,探讨在广西自然生态条件下不同杂交模式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这些审定品种以单交种为主,其试验产量虽逐年提高,但增产幅度不大,未发现突破性品种;其亲本自交系来源以热带种质为主,温带种质为辅;其杂交模式以热带种质×温带种质为主,热带种质×温热种质为辅,热带种质×热带种质以及其他杂交模式为补充。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西部新增盐碱水田排水污染物负荷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省西部地区实施土地整理和引水工程后累计新增水田2.7×105hm2,盐碱地改水田后,以TN(总氮)、TP(总磷)和盐类物质为输出特征污染物的水田退水污染问题凸显。2010年对位于吉林省西部镇赉县的典型试验水田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方法,分析了水田排水中TN、TP和总盐量年净输出强度特征,估算了年净输出负荷,并研究了盐碱水田收割后土壤中盐碱离子含量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田间排水中TN、TP和总盐量的年净输出强度为4.7 kg/hm2,0.29 kg/hm2和3 159.7 kg/hm2;年净输出负荷为:1.269×105kg/hm2、0.783×104kg/hm2和8.531×107kg/hm2;盐碱水田退水中以巨量盐类物质净输出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海南农垦橡胶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农垦为研究区域,运用系统生态学知识与生态经济学方法初步评价了海南农垦橡胶林生态系统部分服务的价值,结果表明:海南农垦橡胶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21.43×108元,占海南省2005年生产总值的8.2﹪.其中:经济价值为24.51×108元,占总价值的20.2﹪;生态价值为59.52×108元;占总价值的49.01﹪;社会经济价值为37.40×108元,占总价值的30.8﹪.海南农垦橡胶产业在减缓能源危机、维护国家安全以及加速经济建设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评估浙江省森林植被生物量,以2009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一手野外调查数据为数据源,以样地为评估基本单元,采用单株生物量模型法(乔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杂竹,下木和灌木),单位面积生物量模型法(草本)和单位面积生物量法(矮化乔木林、灌木经济林),测算了样地水平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抽样统计方法,将样地水平微观数据转换到全省宏观尺度,评估了全省总体的森林植被生物量,提供了主要评估结果的估计精度和估计区间.结果显示:2009年,浙江省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37 010.732×104t.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中,乔木林群落为29 096.269×104t,竹林群落3 762.964×104t,灌木林群落1 747.953×104t.在P<0.05的可靠性保证下,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估计精度为96.64%,估计区间为35 767.171×104~38 254.293×104t;乔木林群落9558%,估计区间为27 810.214×104~30 382324×1 04t;竹林群落89.13%,估计区间为3 353.930×104~4 171.998×104t;灌木林群落90.00%,估计区间为1 573.158×104~1 922.748×104t.可见,采用以上方法测算的浙江省各类森林植被生物量评估结果,均有很高的精度保证和较好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林启存  徐玉裕  许宝青  蔡丽娟  刘凯  沈理  戴瑜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26-13528,13542
[目的]了解贴沙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2009年,按月对贴沙河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结果]全年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82种,以硅藻门、绿藻门种类为主,分别占41.46%、35.37%;浮游植物密度变化为0.40×104~2.33×106ind./L,以2月最低,7月最高,年均值为7.80×105ind./L;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超过2。[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贴沙河生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为水源区水质生物监测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了解贵蚕一号在毕节地区的性状表现,2008年春、秋季分别以春蕾×镇珠和洞庭×碧波为对照,进行家蚕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贵蚕一号春季全龄经过为26.80 d,比春蕾×镇珠短1.70 d,秋季全龄经过为25.89 d,比洞庭×碧波长0.28 d;抗病性在春季明显优于春蕾×镇珠,4~5龄期发病率比对照少2.59百分点,秋季抗病性稍逊于洞庭×碧波;50 kg桑叶产茧量和张种产值春、秋季均比对照种高.贵蚕一号对毕节春、秋季的气候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适宜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