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藏林芝觉木沟藏杏光合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弄清藏杏Armeniaca holosericea光合日变化特征,以便为野生藏杏的人工驯化提供依据,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cor-6400测定藏杏的光合作用特性和日变化.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藏杏光合速率表现为单峰型曲线,在中午11:30,光合速率(CO2)达到最高峰[6.51μmol/(m2·s)],其光合作用不存在"午休"现象;此时,水分利用效率(CO2、H2O)达到最大值[9.853 2μmol/(m2·s)/mm/(m2·s)],表观量子效率(CO2、photons)也达到最大值[0.024μmol/(m2·s)];在藏杏的光合速率日进程中,维持高光合速率(CO2)值[大于4.00μmol/(m2·s)]的时间很短,大约2h左右,致使藏杏的光合产物积累非常困难,其现象为藏杏在逆境中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连翘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连翘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连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无"午休"现象,12:00时Pn出现高峰,峰值为13.54μmol/(m2.s),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与Pn一致,胞间CO2浓度Ci与之相反。Pn与Tr、Gs极显著正相关;影响连翘叶片光合作用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相对湿度RH。连翘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 360μmol/(m2.s)和26.0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49 5;CO2饱和点较高,在2000μmol/mol范围内未达到饱和,CO2补偿点为81.79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36 3。以上结果表明,连翘是一种典型的阳性C3植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光合特性,为生产上改善香梨果实产量与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光合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4.0 m×6.0 m的光合速率最高。光响应中,4.0 m×6.0 m在光照强度达到180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19.32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最大;6.0 m×7.0 m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及较高的光饱和点。4.0 m×6.0 m的羧化效率及表观暗呼吸速率最高,6.0 m×7.0 m有较低的CO2补偿点,3.0 m×5.0 m CO2饱和点高。[结论]6个不同栽植密度香梨园中,4.0 m×6.0 m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对低 CO2浓度利用率较高,即此密度下库尔勒香梨光合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光合特性,为生产上改善香梨果实产量与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光合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4.0 m×6.0 m的光合速率最高。光响应中,4.0 m×6.0 m在光照强度达到180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19.32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最大;6.0 m×7.0 m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及较高的光饱和点。4.0 m×6.0 m的羧化效率及表观暗呼吸速率最高,6.0 m×7.0 m有较低的CO2补偿点,3.0 m×5.0 m CO2饱和点高。[结论]6个不同栽植密度香梨园中,4.0 m×6.0 m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对低CO2浓度利用率较高,即此密度下库尔勒香梨光合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测定鲁北冬枣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鲁北冬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气孔限制值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午间光合速率降低主要是受气孔限制因素影响;鲁北冬枣的光补偿点为16.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500.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8,属喜阳植物;其CO2补偿点为29.54μmol/mol,饱和点为1 352.5μmol/mol时,羧化效率为0.054。  相似文献   

6.
不同叶龄草莓叶片光合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建军  高照全  吴晓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793-12794
[目的]探索不同叶龄"章姬"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叶片的光合特性,为该品种在保护地条件下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章姬"草莓在设施条件下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并对其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草莓的光合速率在一天当中大致呈正弦曲线。在晴天中午时新叶的"午休"比中部和内膛叶片明显。不同叶龄叶片对光照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光照越强,光合速率越大,功能叶片在高光强下的光合速率明显大于新生叶和老叶。白天功能叶片的平均光合速率为7.93μmol/(m2.s),新叶为5.24μmol/(m2.s),老叶为3.54μmol/(m2.s)。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多,这与其较强的光合能力相一致。[结论]功能叶的光合能力大于新叶和老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杏李品种的光合能力,为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杏李品种为试材,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品种的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结果]‘恐龙蛋’与‘风味皇后’、‘味王’的光合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恐龙蛋"的光合速率最高,达14.76μmol/(m~2·s)。当光照强度达到1 800μmol/(m~2·s)时,‘恐龙蛋’净光合速率最大值达27.2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也最大。‘恐龙蛋’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光饱和点达697.684μmol/(m~2·s),光补偿点仅有43.069μmol/(m~2·s)。‘味王’的CO_2补偿点最低,仅有68.264μmol/mol,羧化效率最高,达0.072μmol/(m~2·s)。[结论]‘恐龙蛋’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潜能最高,对弱光利用能力较强。‘味王’对低CO_2浓度利用率最高,‘风味皇后’和‘恐龙蛋’次之。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以大西洋马铃薯为材料,研究了光合强度和CO2浓度对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约为1 400μmol/(m2?s),光补偿点约为50μmol/(m2?s).在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之间,随着光合强度的增加,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升高,胞间CO2浓度降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升高,其CO2的饱和点约为2 000μmol/mol.在CO2的饱和点以下,随着CO2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9.
国槐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普通国槐、金叶国槐的一些光合特性及生理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国槐与金叶国槐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在8:30左右时,次峰在15:30左右,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金叶国槐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55μmol/(m2·s)和1500μmol/(m2·s),CO2补偿点和饱和点为120μL/L和900μL/L,光合作用的最适合的温度为29℃。普通国槐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61μmol/(m2·s)和1500μmol/(m2·s),CO2补偿点和饱和点为136μL/L和1000μL/L,光合作用的最适合的温度为29℃。  相似文献   

10.
扁穗牛鞭草地不同层面光合作用差异及贡献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平  张新全  游明鸿  易杨杰  彭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86-2388,2509
通过对扁穗牛鞭草地不同层面光合作用差异及贡献率的研究,结果说明:外界光合有效辐射从上往下以19.84μmol/(m2.s.cm)速度递减;Ci起伏较大,最大值c(CO2)=943.11μmol/mol出现在最下层光合速率最低的8 cm处,最小值c(CO2)=147.81μmol/mol出现在光合速率最高的65 cm处;Gs的变化范围为0.033~0.220 mol/(m2.s),但从下往上递增,在顶层有所下降;Tr与Gs密切相关;不同层面叶片单位面积的Pn差异很大,8 cm处c(CO2)=2.42μmol/(m2.s),65 cm处c(CO2)=42.57μmol/(m2.s)达最大值。单叶光合效率变异范围为1.105~53.450 nmol/s,单叶光合效率是外界光合作用有效辐射与叶片面积和光合速率三者共同偶合作用的结果;不同株层贡献率差异很大,0~20 cm光合贡献率仅1.73%,0~40 cm的贡献率仅为12.19%,而55~75 cm占全部叶片数的40.89%,光合贡献率达56.88%;扁穗牛鞭草地应当在低于80 cm时利用,不仅可以保证牧草的产量与质量,也可以提高草地的年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罗兰  刘光德  李名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98-13999
[目的]为制定完善的彩叶草栽培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5个彩叶草品种为试材,利用CB-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对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结果]彩叶草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典型的双峰曲线,Pn日变化受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较小,主要取决于非气孔因素。彩叶草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PAR)水平变化的响应均可以用二次方程来描述。彩叶草光补偿点(LCP)为28~164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1 707~1 920μmol/(m2.s)。[结论]在栽培生产中,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种植彩叶草。  相似文献   

12.
扁穗牛鞭草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扁穗牛鞭草的光合特性。试验结果显示:扁穗牛鞭草叶片的光合日进程呈"单峰型",光饱和点较高,在2200μmol/(m2.s)以上仍然未达到饱和,光补偿点为4.53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38,CO2饱和点为1200μmol/mol,补偿点8.29μmol/mol,羧化效率(CE)为0.273。通过对净光合速率和其他相关因素的日变化分析得知: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扁穗牛鞭草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干旱胁迫下藜开花期基本光合特性的研究,初步探讨其耐旱机理。[方法]9月上旬选择典型晴天,对开花期的藜功能叶进行有关光合参数的测定。[结果]开花期藜的光合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左右,光合"午休"现象消失,与其营养生长期藜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不同。蒸腾速率呈双峰型,在上午8:00左右蒸腾速率达到最大,然后开始渐渐下降,到下午14:00左右达到谷底。在自然条件下藜的光饱和点(LSP)为1 300μmol CO2/(m2.s)左右,光补偿点(LCP)为37μmol CO2/(m2.s)左右,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348 9。[结论]开花期藜的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光强也不再是控制气孔开闭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空气湿度成为控制气孔开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树形对"金太阳"杏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对"金太阳"杏品种2种树形:开心形、小冠疏层形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显示:2种树形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相似,均表现出双峰曲线。首峰出现在11:00时,次峰出现在15:00时左右;2种树形的光补偿点分别是41.674、4.44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是1 3201、281μmol/(m2.s);2种树形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是52.5、55.9μmol/mol和1 1021、035μmol/mol。综合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E)和表观光量子效率(AQY)等可以看出:"金太阳"杏开心形光合性能较强。[结论]开心形有利于提高"金太阳"杏的花芽分化质量,为果实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76-16679
[目的]研究血红鸡瓜槭(Acer palmatum‘Bloodgood’)的光合特性,为提高其光能利用率和转化效率,进而提高其园林观赏价值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病虫害、长势基本一致的血红鸡爪槭1年生苗为供试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合特性。[结果]血红鸡爪槭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CO2补偿点、CO2饱和点分别为1 260、32.66μmol/(m2.s)和49.34、991.67μmol/mol,且最适宜在25~27℃温度范围内生长;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夏季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分别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和生理因子;高温胁迫下叶片PSⅡ的活性受到了抑制,光化学反应的份额减少,非光化学反应的份额增加。[结论]该研究揭示了血红鸡爪槭光合特性的基本变化规律及限制其光合作用的内外因子,可为今后其更好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大田棉花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以Li- 6 40 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大田棉花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发现 ,抗虫棉 33B不同叶龄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皆呈双峰曲线 ,可见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 ,但“午休”出现早晚、持续时间因叶龄而异。光照、温度和CO2 浓度皆对棉花的光合作用有显著的影响。棉叶的光补偿点与叶龄有关 ,老叶 (>45天 )较低 ,幼叶 (<15天 )较高 ,功能叶 (15~ 30天 )界于二者之间 ,无论老叶还是幼叶 ,其光饱和点皆高于 2 10 0 μmol·m-2 ·s-1;棉花光合中CO2 补偿点约为 80 μmol/mol,饱和点约为 110 0 μmol/mol;光合的最适温度为 2 5~ 30℃ ,且最适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变化无关 ;叶龄 15~ 30天的净光合速率 (Pn)最大 ,老叶和幼叶的Pn较小。同一光强下以倒 5叶的Pn最高 ,并见Pn随叶位上升急剧降低而随叶位下降缓慢下降的现象 ,叶位间的光合差异不完全是由叶龄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7.
采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仪对玉带草(Phalaris arundinacea var.picta)叶片细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等有关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光合特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带草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在上午10:00达到最大值,此后呈下降趋势;玉带草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光照度1 400μmol/(m~2·s)时达到最大值;当CO_2浓度在0~1 000μmol/mol这一范围内时,玉带草净光合速率呈急速上升趋势。可得羧化效率为2.410 9;CO_2补偿点为3.08μmol/mol,CO_2饱和点为1 000μmol/mo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坡位黄柳光合与蒸腾的日变化规律,明确不同坡位黄柳光合生产与蒸腾耗水的关系。[方法]以冀北沙荒坡地黄柳沙障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不同坡位黄柳光合、蒸腾及其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叶面温度的日变化,并以光合、蒸腾速率计算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数据。[结果]不同坡位黄柳光合速率(Pn)日变化有差异。下坡黄柳光合日变化为双峰曲线。中坡光合为下降曲线。上坡黄柳光合日变化呈现曲折下降趋势。下坡黄柳光合速率日最大值、日均值分别为0.340和0.220μmol/(m2·s);中坡黄柳光合速率日最大值、日均值分别为0.290和0.210μmol/(m2·s);上坡黄柳光合速率日最大值、日均值分别为0.350和0.220μmol/(m2·s)。[结论]研究结果为提高冀北沙漠化土地黄柳防风固沙功能及其黄柳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建  曾解放  项东云  周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52-9153,9156
[目的]探讨桉树的光合特性及其对环境光强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方法]设10个光照强度梯度:2 000、1 500、1 000、800、500、200、100、50、20和0μmol(/m2.s),利用LI-6400测定了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邓恩桉(E.dunnii)幼苗的光合特性和蒸腾特性对光强的响应。[结果]尾叶桉和邓恩桉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500和1 000μmol/(m2.s),光补偿点分别为24.87和25.1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0.058 0和0.050 6,暗呼吸速率分别为1.44和1.27μmol(/m2.s)。两种桉树叶片Ci随光强的上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气孔导度随光强的上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水分利用率随光照强度增加呈抛物线状变化,光强在500μmol(/m2.s)以内时几乎呈直线上升并在500μmol/(m2.s)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光强的继续增强而出现了略有下降的趋势。[结论]该研究为桉树引种、速生丰产和制定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