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瘤胃瘘管给6只本地绵羊每天投服宽苞棘豆(10g/kg),全部试验绵羊在试验第17~18d出现轻度中毒症状,第25~30d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实验第35d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为神经细胞广泛的空泡变性、卫星现象及嗜神经元现象,肝、肾、心肌等组织细胞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  相似文献   

2.
甘肃棘豆对绵羊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研究给5只绵羊饲喂甘肃棘豆草粉(8~10g/kg体重),以研究其对绵羊的毒性。试验羊于饲喂棘豆后的20~25天出现中毒的神经症状,并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喜卧,四肢无力,后躯麻痹,最后卧地不起,于56~70天内死亡。血液学检查发现SGOT和ALP活性明显升高,RBC和PCV明显下降。主要病理学变化为神经细胞、胰腺泡细胞空泡变性,肝细胞、心肌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减少,生发中心不明显等。  相似文献   

3.
牦牛实验性棘豆中毒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牦牛6头,随机分为毒草全量组(全量饲喂黄花棘豆和甘肃棘豆干草)、毒草半量组(棘豆干草和燕麦干草各半)和对照组(全量饲喂燕麦干草)。试验期间,定期称量体重和进行临床检查,4个月后,剖杀进行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检查。试验发现,两实验组牦牛心、肝、肾、脑、脾及肠系膜淋巴结均有程度不同的病变,其中,小脑蒲肯野氏细胞,肝、肾实质细胞的空泡变性具有明显特征。电镜观察,空泡变性的细胞线粒体肿胀,嵴减少或消失呈空泡样。牦牛发生棘豆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体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甘肃棘豆间歇饲喂对绵羊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凯  赵宝玉 《畜牧与兽医》1998,30(3):125-126
甘肃棘豆间歇饲喂对绵羊的毒性研究*王凯莫重辉赵宝玉曹光荣(青海大学浓牧学院,西宁81003)(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棘豆(Oxytropis)是我国草原上危害最严重的毒草,家畜棘豆中毒在西北、西南及华北的9个省时有发生。棘豆与栎树叶,紫...  相似文献   

5.
棘豆的毒性、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棘豆Oxytropis主要有毒成分苦马豆素(Swainsonine)的来源、毒性原理、对家畜危害及防治办法的研究进展。棘豆中苦马豆素主要来源于内生菌(endophyte)的代谢产物,其含量与根瘤菌固氮作用有密切关系,而与遗传无关。苦马豆素通过血液转运到中毒牲畜各个组织器官中,累积到一定量后即可抑制甘露糖苷酶(mannosidase)活性,使细胞产生空泡而变性,进而影响到家畜的免疫健康、精神行为、消化吸收、生长繁殖和引种。目前的预防手段有:轮牧法、隔离法和厌食法;治疗手段主要为灌服药剂治疗。  相似文献   

6.
山羊冰川棘豆中毒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只杂种奶山羊,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g的剂量饲喂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草粉,第25天起,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为特征的中毒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查,心、肝、脾、肺、肾、脑、卵巢等组织发生空泡变性,空泡变性普遍而且严重,并且观察到淋巴结和脾脏中巨噬细胞胞核空泡变性,淋巴细胞胞核淡染,呈空泡样。肝、肾脑组织电镜观察,病理变化以空泡变性为主,细胞中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粗面内织网断裂,溶酶体增加。  相似文献   

7.
绵羊实验性甘肃棘豆中毒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给5只绵羊每天饲喂甘肃棘豆草(Oxytropiskansuonisis)粉(10g/kg体重),试验绵羊于饲喂后56~70d内死亡,其主要病理组织学变化为神经细胞广泛空泡变性及肝、肾、心肌等组织细胞的颗粒变性。  相似文献   

8.
小花棘豆主要有毒成分对小鼠体内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俗名:醉马草)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有毒。小花棘豆在民间用作关节痛、牙痛、神经衰弱及皮肤瘙痒等疾病的治疗,具有麻醉、镇静、止痛的功效。小花棘豆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有毒植物,家畜的小花棘豆中毒已给其分布地区的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人们认为小花棘豆属疯草的主要有毒成分是生物碱,其引起中毒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组织细胞的胞浆空泡变性。与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al,0FR)引起的空泡变性相似,那么,在小花棘豆中毒的发病机制方面,二者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呢?  相似文献   

9.
冰川棘豆对山羊的毒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3号奶山羊按体重10g/(kg.d)饲喂冲川棘豆草粉,28d后山羊出现了中毒太,怀孕羊流产,中毒羊血液AKP活性和BUN含量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心,肝,脾,肺,肾,脑等组织器官普遍出现空泡变性。为深入进行冰川棘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棘豆是我国草原上对家畜危害最为严重的毒草之一,西北、西南及华北的9个省(区)都发生过家畜棘豆中毒,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着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1].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家畜棘豆中毒预防研究"课题组研制的"棘防A号"药物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使绵羊甘肃棘豆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推迟到11~16天[2],该药的使用方法是按0.1 g/kg体重配制成10%水溶液自由饮用,每日1次[2].但按照新药使用的规定,需要进行安全性的毒理学评价[3],故笔者对"棘防A号"药物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11.
棘豆是我国草原上对家畜危害最为严重的毒草之一,西北、西南及华北的9个省都发生过家畜棘豆中毒,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着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仅青海省棘豆分布面积已超过200万hm2,我国有关家畜棘豆中毒的已有较多的报道,但至今还未见到...  相似文献   

12.
对放牧绵羊自然棘豆中毒羊群采用补饲、"轮牧法”和应用棘豆中毒预防药物"棘防A号”、"棘防B号”和"棘防E号”综合措施预防绵羊棘豆中毒,使羊群因棘豆中毒引起的死亡和淘汰羊明显减少,所产羔羊数及繁活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棘豆是一种有毒植物。分布很广。在自然状态下,能引起马和绵羊慢性中毒。除导致动物死亡外,还能引起不孕、流产和死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人工饲喂能引起马、绵羊、家兔和小白鼠中毒。此病无特征性肉眼变化。进行组织学检查时,可见实质器官和腺体有空泡变性。用小白鼠进行了棘豆中毒与硒中毒的比较试验,证明两者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
"棘防E号"预防绵羊甘肃棘豆中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棘豆是我国草原上对家畜危害最为严重的毒草之一,西北、西南及华北的9个省(区)都发生过家畜棘豆中毒,为我国的“三大毒草灾害”之一[1],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青海省1957~1985年就有因棘豆中毒死亡家畜5.5万头(只、匹),近年棘豆仍迅...  相似文献   

15.
“棘防E号”预防绵羊甘肃棘豆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豆是我国草原上对家畜危害最为严重的毒草之一,西北、西南及华北的9个省(区)都发生过家畜棘豆中毒,为我国的“三大毒草灾害”之一[1],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青海省1957~1985年就有因棘豆中毒死亡家畜5.5万头(只、匹),近年棘豆仍迅...  相似文献   

16.
甘肃棘豆毒性及其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肃棘豆是棘豆属植物中的一种,为多年生豆科有毒植物,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高山草甸草原,在甘肃省甘南州、临夏州及永登、天祝、肃南等县草原分布面积大,引起家畜中毒发病率高.仅天祝、肃南两县,甘肃棘豆分布面积达200万亩,每年都引起大批山羊、绵羊、马中毒,致使母畜流产及家畜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对当地畜牧业构成严重威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开展棘豆毒物学、中毒病研究的同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有益尝试.结果表明,棘豆经脱毒处理或采用间歇饲喂方式,对于草食家畜有一定饲喂效果,但可引起一些血液指标的升高,并可能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实际应用较为费时,不易推广.依据对棘豆植物有毒成分结构和性质的认识,经对草食动物及杂食动物试验研究,不同动物对棘豆毒性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杂食动物对棘豆植物易感性低,其添加量只要控制在一定限量内(10%以下),长期饲喂杂食动物较为安全.为便于推广应用,笔者等对甘肃棘豆的毒性及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以便为甘肃棘豆开发为杂食动物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控制工程对放牧羊群棘豆中毒的预防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青海省英得尔种羊场连续3年对43群放牧绵羊群采用生态系统控制工程预防棘豆中毒,预防效果显著,羊群的棘豆中毒逐年下降,羔羊繁活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8.
"疯草灵"解毒缓释丸预防绵羊黄花棘豆中毒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8只绵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天按10 g/kg饲喂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antha鲜草,同时试验组投服疯草灵解毒缓释丸3丸,对照组不投服,以探索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在试验第16-21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在试验第50-72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室结果为2组羊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比试验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表明投服3丸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具有预防作用,但还不能完全防止黄花棘豆对绵羊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宽苞棘豆对绵羊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凯 《中国兽医学报》1999,19(2):168-170
按每公斤体重10g的剂量每日经瘤胃瘘管给4只绵羊投服宽苞棘豆粉,试验羊在17~18d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喜卧,对提耳应激表现为转圈运动或摇头或头抵地;25~30d出现严重中毒症状,食欲明显下降,步态蹒珊,后肢无力,行走时后躯摇摆如醉,最后卧地不起等。整个试验期间(7~35d)血清AKP、GOT活性及BUN含量显著升高,尿低聚糖排泄增加,而LDH活性和血清钙、无机磷、氯、钾和钠没有明显变化。主要病理组织学改变为神经细胞和胰腺泡细胞空泡变性;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上腺实质细胞的颗粒变性及空泡变性  相似文献   

20.
羊萱草根中毒即有毒的黄花菜根引起的羊中毒病,俗称"瞎眼病",以脑、脊髓白质软化和视神经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常出现瞳孔散大、双目失明、瘫痪和膀胱麻痹等症状。疯草中毒是由豆科植物中的棘豆属和黄芪属的一些植物(疯草)所引起的多种家畜的中毒性疾病。绵羊和山羊最为敏感,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衰竭。现从病因、流行、症状、病理、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对这两种病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