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彭道民  俞存根  吴如珂 《水产科技情报》2015,42(6):334-338, 34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对浙江省舟山市海洋渔业劳动力的组成结构和捕捞产量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14~2018年舟山市海洋渔业劳动力和捕捞产量进行了趋势预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与舟山市海洋渔业劳动力结构的综合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海洋捕捞劳动力>海洋其他劳动力>水产品加工劳动力>海水养殖劳动力,说明舟山市的海洋渔业仍以海洋捕捞为主,海水养殖业的规模相对还较小。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4~2018年舟山海洋渔业劳动力人数为6.34×104~7.23×104人,海洋渔业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海洋捕捞产量在102.65×104~105.23×104 t,产量年下降率约为0.6 %。文章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评析,建议加快调整舟山市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合理配置海洋渔业人力资源结构,积极引导海洋渔业劳动力转产转业,从而实现海洋渔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桁杆拖虾网渔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捕捞作业,目前已成为我国东海区和浙江省海洋捕捞的重要作业方式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浙江桁杆拖虾网渔业渔具的规格及特点,近年来浙江拖虾渔业的发展状况;分析研究了拖虾渔船的经济效益和劳动力构成,并对当前浙江桁杆拖虾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探讨我国海洋捕捞总量管理制度的科学实现路径,对于促进海洋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世界主要国家产出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并梳理了管理措施出台背景和总可捕量(total allowable catch,TAC)制度鱼种.其次,分析我国海洋捕捞总量管理制度实施情况,整理了制定捕捞总量的方法和海洋捕捞总量管理推进工...  相似文献   

4.
浙江是一个以海洋捕捞为主的渔业大省。全省共有海洋捕捞渔船3.5万多艘,从业劳动力近20万人,年捕捞产量3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的1/4。近年来,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夯实管理基础、创新管理机制、狠抓关键环节作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和方式,渔船事故逐年减少,死亡人数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海经济鱼类资源的不断减少.近年来台山市海洋捕捞业已不再那么风光,捕捞渔船已逐年调减。至目前止,已调减渔船130多艘.上岸转岗的渔产有139户,调减下来的渔业劳动力大部分都转向海水养殖或第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海洋捕捞产业现状及管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的海洋捕捞产业在沿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优化产业结构,保持海洋捕捞业持续稳定发展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在认真分析江苏海洋捕捞产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海洋捕捞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第123条对捕捞权的规定,将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的改革,建立海洋捕捞权制度。海洋捕捞权制度,是一种以权利为中心的渔业管理制度,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其首要目标。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海洋捕捞权,应限于国家所属的海域,即领海与内水。捕捞权的分配应优先考虑沿海捕捞主体。根据现行海洋渔业管理制度,可能有三种构建海洋捕捞权制度的途径,即以捕捞许可证为载体、以马力指标为载体和以捕捞限额为载体。结合国际渔业管理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政府改革与社区建设发展状况,文章认为,选择马力指标为载体构建海洋捕捞权制度,有利于实现其管理目标,避免社会公平问题,促进我国渔业管理由目前的投入控制管理制度向产出控制管理制度过渡,提高我国海洋渔业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日益成为海洋捕捞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而海洋捕捞作业调整将为其契入新的增长方式,以推进海洋捕捞业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由此,海洋捕捞作业调整已成为海洋捕捞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作者针对目前海捕业作业调整现状和趋势,从目标、资源、技术、投入、市场、管理等方面对“作业调整”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海洋捕捞是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海洋捕捞业得到快速发展,1974年海洋捕捞比重达到最高,占渔业总产量的69.07%。之后,海洋捕捞比重逐年下降,2000年起低于内陆养殖比重,2006年仅占渔业总产量的27.26%。但我国渔业捕捞强度仍然过大,加上渔政管理部门对渔民捕捞采用的渔具、捕捞手段、船只大小、数量等缺乏有效管理等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陈松涛 《海洋渔业》1982,(6):284-285
<正> 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各沿海国家,大量建造渔船、提高捕捞技术,迅速提高助渔、导航设备,使捕捞能力远远超过水产资源的再生能力;加上工业的加速发展,严重遭致海洋的污染,使渔业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资源衰退,逐渐成为世界性的渔业危机。各国科学家尖锐地指出:“世界渔业已到了关键的转折时期,要想再发展,需要进行一场革命”。即用科学的渔业管理和水产鱼类资源的增殖来发展渔业。所以,加强和研究渔政管理已是各个渔业国家当务之急,不少国家已列为渔业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海洋捕捞业专家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分为4部分:海洋渔业资源系统,海洋捕捞生产系统,海洋捕捞管理服务系统和海洋捕捞辅助系统。每个部分又分为相应的子系统,它们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并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对主要的3个子系统进行了初步的预报、检验和评估,得出建立海洋捕捞业专家系统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同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已禁止在南大西洋使用流刺网捕捞大西洋马鲛鱼。并且,同意修改沿岸洄游性中上层鱼的管理计划。这将影响一个有13艘流网船的船队。据认为,流刺网除了无选择的捕捞大西洋马鲛鱼之外,也捕捞别的鱼类;它是损坏资源的网具,在海上作业时,捕获了大量的海洋鱼类和哺乳动物,超过了国家海洋大气局海洋渔业处以前所认定的捕捞限额。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我国海洋捕捞业的简单回顾,以及对我国海洋捕捞业与我国国情和海洋渔业资源特点的关系分析,得出在我国海洋捕捞业中存在着“三大矛盾”,并提出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是积极发展外海,远洋渔业,重点改造近海,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以食物链低、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的品种为捕捞主体的格局,并使捕捞手段多样化,合理化和科学化。其后,又通过对制约我国当前近海渔业资源管理有效的主要因子的分析,提出了实现渔业管理有效的途径是首先要努力改变目前沿海渔区就业门路单一的状况,以有效地把大量过剩近海捕捞劳力转移出来;其次是改革现行渔政管理体制,建立“责、权、利”三者紧密结合的新体制;最后要加强目前渔政的管理力量,改善管理手段,完善《渔业法》等。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渔政管理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山东省渔政部门从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引入计算机管理,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起省、市(地)两级海洋捕捞许可证计算机档案。实行海洋捕捞许可计算机管理后,极大地提高了渔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严格了捕捞许可制度。已将海洋捕捞渔船的管理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海洋捕捞渔民转产难的原因不完全是政府支持不够、政策不完善.本文在对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资产专用性理论分析捕捞渔民的沉没成本,比较捕捞渔民转产的成本和预期收益.指出转产难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转移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海捕捞渔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及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已引起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控制近海捕捞强度,科学养护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近海捕捞渔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梳理了渔业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主要管理制度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渔船渔具管理监督及优化渔业支持政策创设等方面,提出促进近海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舟山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其海洋捕捞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这几年由于传统鱼类衰退,海洋捕捞面临困境。为此,该市改革海洋捕捞的作业结构,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拖虾生产,使拖虾渔业迅速崛起,产量连续10年保持高速增长,到去年全市拖虾渔船已达2631艘,产量16.29万吨,占全市海洋捕捞产量的30.42%,5年翻了近两番,仅93年一年就增产50.12%,首次超过机帆船对拖网14.86万吨的年产量,成为全市海洋捕捞第一大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江苏省海洋捕捞渔业包括国营海洋渔业公司和群众渔业发展的10年回顾,此较详细的叙述了该省钢质渔船的更新改造、渔业修造厂的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等。10年中,渔船总功率、海洋捕捞产量、产值都有明显增长,渔民生活逐年向小康迈进。文章在展望中提出了渔船更新、船队规模、海洋捕捞、群众渔业的联产承包以及为海洋捕捞提供生产、生活保障的后方服务等6个方面比较具体的设想,旨在进一步推动该省海洋捕捞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全球重要的渔业国家。本文介绍了日本的渔业生产、渔业资源、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渔业管理以及渔业劳动力和经营状况。日本渔业以海洋捕捞为主,由于全球渔业资源衰退,国际竞争加剧以及日本国内经济的持续低迷,日本渔业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鼎盛期之后呈现大幅下降趋势,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国海洋捕捞信息采集网络工作制度和信息分析新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增强科研对渔业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根据农业部渔业局的部署,东海区渔政局最近在上海组织召开了“海洋捕捞信息动态采集”工作会议。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络成员单位的站长及技术骨干参加了会议,东海区局钟小金副局长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