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邱式邦院士在草蛉类天敌昆虫利用领域的重要工作,包括明确草蛉生物学及越冬规律,优化人工饲料配方,完善大规模扩繁的工艺条件,探索长时间贮存技术等,开启了草蛉类天敌昆虫扩繁和利用的研究先河,对指导草蛉类捕食性天敌昆虫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结合邱式邦院士在草蛉类天敌领域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当前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加强我国天敌昆虫和生物防治工作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小花蝽人工大量饲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花蝽Orius spp.食性广,能捕食蓟马、蚜虫、螨类、粉虱、棉铃虫、红铃虫、木虱、斜纹夜蛾等一些小型昆虫的卵和幼虫(若虫)等,且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数量多、捕食性强等特点,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天敌昆虫。本文主要论述和分析了小花蝽人工大量饲养中的饲料、产卵基质、饲养条件和饲养工具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蚜虫是农业生产上的重大害虫,不仅通过取食韧皮部直接为害植物,还会传播很多植物病毒病,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目前防治蚜虫仍以化学农药为主,然而生物防治作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防治策略在这几十年中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该文对我国近60年关于主要农作物蚜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包括主要农作物蚜虫的天敌资源(主要寄生性天敌196种,主要捕食性天敌16种,主要病原微生物6种)、蚜虫主要天敌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人工扩繁及应用技术及植物抗蚜机制和抗蚜种质资源挖掘,并对目前蚜虫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蚜虫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草蛉人工饲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又名七点草蛉,在我国分布很广,是一种能捕食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昆虫。大草蛉的食性与中华草蛉不同,其成虫和幼虫均捕食蚜虫及其它昆虫的卵或低龄幼虫,中华草蛉仅幼虫是肉食性的,其成虫则取食植物的花粉、花蜜和蜜腺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目前能满足中华草蛉正常生长发育的人工饲料,饲养大草蛉均出现生长发育延迟,幼虫死亡率高,成虫产卵量下降,甚至不能传  相似文献   

5.
梁玉本 《植物医生》2004,17(4):33-34
蜂类天敌昆虫有蚜茧蜂类、蚜小蜂类、环腹蜂类、蚜虫金小蜂类等,它们寄生于蚜虫体内使蚜虫死亡.现介绍一下它们的生活习性与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合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昆虫信息化合物以及二者协同作用的复合体等层次上综述了这些信息化合物在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昆虫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功能,分析了这些信息化合物对天敌昆虫识别、搜索以及定位其寄主昆虫中的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昆虫三级营养关系,利用这些信息化合物防治害虫以及通过调控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作者在省内主要菜区对疏菜害虫天敌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田间蔬菜主要害虫天敌发生概况(一)寄生性天敌昆虫1.蚜虫类的天敌蚜虫类的天敌以菜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 Mintosh为主,春秋两季蚜虫大发生的季节,蚜茧蜂数  相似文献   

8.
环境胁迫下昆虫的耐寒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是变温动物,为了安全越冬,昆虫通常改变自身结构和物质构成以适应低温的到来,这一适应机制与体内特殊的生理生化物质紧密相关,如海藻糖、葡萄糖、甘油、山梨醇、脂肪酸和氨基酸等小分子抗冻保护剂。这些抗冻保护剂具有稳定细胞膜结构和保护蛋白质功能的作用。虽然昆虫耐寒性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目前我们仍然很难确定影响耐寒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昆虫在低于-20℃环境下还能存活?为了弄清这一科学问题,科学家们利用转录组、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各种组学剖析低温胁迫后昆虫生理反应的分子机制。本文旨在综述前人对昆虫耐寒性的研究,为将来其他昆虫或动植物的耐寒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天敌昆虫的人工助增提供广阔思路。  相似文献   

9.
豚草是一种世界性恶性入侵杂草,从原产地引入专一性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是豚草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豚草天敌的筛选和利用备受瞩目。本文着重评价了目前应用和研究比较广泛的3种天敌昆虫的安全性,对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和展望,并对其以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利用天敌昆虫进行豚草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昆虫人工饲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虫人工饲料研究是昆虫规模化饲养中的重要基础研究。本文从4个方面就昆虫人工饲料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一方面介绍了昆虫人工饲料研究历史、优点和应用概况;第二方面讨论了昆虫人工饲料组成必须的营养要素;第三方面介绍了昆虫人工饲料制备时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第四方面分析了当前昆虫人工饲料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田间多种天敌昆虫对大豆蚜的防治效果,2012和2013连续2年于哈尔滨地区,采用田间罩笼研究了3种优势天敌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日本通草蛉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通过4因子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及其方程,分析了不同天敌与大豆蚜之间及天敌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决定田间大豆蚜数量的各因素中,主效应作用由大到小分别为大豆蚜初始量、异色瓢虫量、龟纹瓢虫量和日本通草蛉量;通过模型筛选出3种天敌对蚜虫控制作用的优化组合:2株大豆蚜虫数量在100头时,成虫组合异色瓢虫成虫、龟纹瓢虫成虫和日本通草蛉末龄幼虫分别为6、1和4头,天敌防效84.60%;幼虫组合均为3头,天敌防效98.89%;蚜虫数量大于100头时,成虫组合异色瓢虫成虫、龟纹瓢虫成虫和日本通草蛉末龄幼虫分别为6、4头和0头,天敌防效42.33%~52.17%;幼虫组合3种幼虫均为4头,天敌防效为33.68%~73.17%。结果进一步验证了3种天敌昆虫均有效地抑制蚜虫数量增长,昆虫共存系统中不同物种种内或种间存在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昆虫源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一种非昆虫源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的饲养效果,以豌豆蚜为对照,研究了该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人工饲料的异色瓢虫从卵到成虫的累计存活率达到82.2%,饲喂蚜虫的对照组为71.1%;与对照组相比,取食人工饲料的异色瓢虫幼虫总历期延长(人工饲料16.24 d,对照12.47 d),蛹重减轻(人工饲料27.74 mg,对照33.93 mg),成虫寿命延长(人工饲料雌虫103.6 d,雄虫82.9 d;对照雌虫85.7 d,雄虫77.1 d),10 d累计产卵23.5粒,约为对照组的5%,但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的羽化率和后代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幼虫期饲喂人工饲料、成虫期改喂蚜虫的异色瓢虫10 d产卵量352.1粒,约为对照组的80%。本研究所用人工饲料能提高异色瓢虫幼虫存活率和成虫寿命,且幼虫期取食人工饲料对成虫期产卵量影响较小,因此适于作为异色瓢虫人工饲养中幼虫阶段的食物。  相似文献   

13.
本书由章宗江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9月第一版,大32开本248页,定价0.80元。全书共分10章。第1~3章简要讨论了天敌昆虫的作用、形态特征和保护利用等问题;第4~10章以主要篇幅分别介绍了蚜虫、害螨、蚧虫、卷叶蛾类、食心虫类和潜蛾、刺蛾、夜蛾等的天敌昆虫104种与捕食螨类10种。每种天敌项下有寄主、形态、生  相似文献   

14.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农业和林业上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对蚜虫、叶螨、蚧壳虫等农林害虫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除了作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受到广泛的关注外,其鞘翅色斑多样性也是昆虫遗传学和生理学的研究热点。异色瓢虫鞘翅主要由黑色或黄色作为底色,镶嵌以黄色或黑色点状色斑,根据鞘翅底色可以将其简单分为黑底型和黄底型。本文综述分析了异色瓢虫不同色斑亚型个体之间差异性的研究成果,从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环境适应度、捕食能力、选型交配、耐受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异色瓢虫规模化繁育、人工释放技术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因素。另外,从遗传机制和生理通路方面,综述了异色瓢虫种内色斑多样性形成的内在原因。经典的"镶嵌显性遗传"理论和新近发现的转录因子Pannier调控机制是异色瓢虫产生色斑多样性的重要遗传机制。以多巴胺为核心的黑色素合成途径是异色瓢虫体壁黑化的主要生理通路。此外,从异色瓢虫人工繁育、释放应用以及作为研究种内表型多样性的模式昆虫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油菜小麦邻作与小麦单作对小麦田节肢动物功能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在油菜-小麦邻作和小麦单作模式下昆虫群落的变化,为实际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将小麦田和油菜田交界处设为0m,在距0m处2、4、6、8、16 m(包括0 m)处设立试验小区,记录节肢动物数量,计算主要特征参数.[结果]临近油菜的小麦上蚜虫丰盛度最低,主要天敌丰盛度最高;距离油菜0m处麦蚜亚群落稳定性较好;距离油菜0m处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稳定性最高,16m处最低;邻作小麦田昆虫群落稳定性高于单作小麦田;油菜-小麦邻作可以降低6m以内蚜虫种群数量,增加6m内捕食性天敌的数量以及4m内捕食性天敌的多样性.[结论]油菜与小麦邻作对于麦蚜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但控制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黄秋葵田害虫和天敌的种类及种群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主要害虫和天敌间的生态调控机制,为黄秋葵田害虫的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目测法和5点取样法调查记录黄秋葵田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并对害虫和天敌间的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秋葵田内共发现6目13科21种昆虫,害虫优势种分别为棉蚜和棉大卷叶螟,两者在田间均呈聚集分布。天敌优势种分别为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三突花蛛、草间小黑蛛、卷叶螟绒茧蜂、卷叶螟姬小蜂。其中蚜虫生态位宽度值最小,田间发生时间比较集中,主要在6月。棉大卷叶螟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田间发生时间比较长,主要在7—9月。蚜虫与瓢虫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为0.8593,瓢虫对蚜虫有明显的跟随效应,是蚜虫的优势性天敌。棉大卷叶螟与蜘蛛、卷叶螟绒茧蜂、卷叶螟姬小蜂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7220、0.7175、0.6797,这三类天敌对棉大卷叶螟有明显的跟随效应,对其种群具有协同控制效果,是控制棉大卷叶螟的三种优势天敌。以上结果表明,天敌对害虫在时间生态位上有一定的同步性,在田间管理时应加强对这些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以增强天敌的自然控害功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天敌昆虫产品产业化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天敌昆虫的扩繁及其利用是害虫可持续综合治理的手段之一。农业生产的精品化、无公害化的发展趋势对天敌昆虫产品有强烈的市场需求。主要天敌昆虫人工饲养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研究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且形成产业的时机已经日趋成熟。天敌昆虫产品的产业化是使传统的植物保护工作优化升级的新型产业。本文就天敌昆虫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技术与市场需求、产业化的技术基础与成熟度、产品多样化的生产模式与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以期促进我国天敌昆虫产品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有机桃园天敌与蚜虫的互作关系及生态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蚜虫是有机桃园早期的主要害虫类群,为研究蚜虫与天敌的互作关系及生态调控措施,在基地内设计了地表种植大蒜+覆盖地膜、种植100%紫花苜蓿和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3种生态调控模式,调查昆虫群落的变化,分析蚜虫的主要天敌及生态调控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桃蚜、桃粉蚜和桃瘤蚜的主要天敌分别为龟纹瓢虫、小花蝽和七星瓢虫。蚜虫数量与益害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对照处理相比,种植100%紫花苜蓿处理小区和种植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处理小区,益害比和天敌群落均匀度指数均显著升高,蚜虫总体数量显著降低。果园种植100%紫花苜蓿可以有效降低桃蚜数量;种植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可以有效降低桃蚜、桃粉蚜、桃瘤蚜3种蚜虫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9.
草地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应用昆虫病原线虫、微孢子虫、昆虫病原细菌、真菌和病毒,以及其他天敌对草地害虫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利用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甘肃陇南核桃病虫害及其天敌昆虫种类,为当地核桃病虫害防治和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笔者于2013—2019年系统调查了陇南市8县1区核桃病虫及主要天敌昆虫的发生分布情况。查明陇南市核桃病害11种,害虫62种,天敌昆虫12种。其中,甘肃新报道核桃害虫2种。为今后陇南核桃病虫害的深入研究及有效防治等工作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