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绥阳县水稻稻瘟病发生流行规律黄玉明(贵州省绥阳县植保站563300)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尤以后期发生的穗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我县叶稻瘟常年发病1—7万亩,穗瘟发病0.2—4万亩,损失稻谷7.5—25万公斤。近几年,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耕...  相似文献   

2.
以陆地棉(C.hirsutum)为母本,野生种辣根棉(C.armourianum)做父本杂交,对杂种一代的部分形态性状遗传、花粉粒的育性、成熟胚囊、自然授粉和用陆地棉回交后结实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陆地棉×辣根棉)F1的形态性状居双亲的中间类型占观察性状的40.9%,偏父性状占31.8%,偏母性状占22.8%。绝大多数花粉无生活力,仅0.4%有弱的生活力。在开花前一天的成熟胚囊中,异常胚囊占观察胚珠的91.2%,正常胚囊占8.8%。杂种一代自然授粉或用陆地棉回交可获得极少量种子,从而证明三倍体(陆地棉×辣根棉)F、少数胚囊发育比较正常和具极少数可育花粉。  相似文献   

3.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对水稻品种IR36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胚囊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IR36二倍体胚囊的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了几种前人未曾报道的异常胚囊类型,即三核胚囊、六核胚囊、九核胚囊及一些退化胚囊,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结果可为正确认识水稻胚囊发育形成过程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小麦×羊草远缘杂交的受精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麦(TriticumaestivunL)和羊草(LeymuschinensisT.)杂交的受精和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羊草花粉在小麦柱头上萌发较好,花粉管能顺利穿过柱头,进入胚囊。在检查过的310个子房中,17个(5.5%)发生了双受精,产生了胚和胚乳;2个(0.65%)发生了单卵受精,只产生胚而无胚乳;7个(2.26%)发生了单极核受精,只产生胚乳而无胚。小麦×羊草虽然受精率为8.41%,但最后结实率很低,若利用胚培养技术对杂种胚进行早期离体培养,可望提高杂种植株的获得率  相似文献   

5.
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草棉×异常棉(A1×B1)、草棉×长须棉(A1×B3)两个杂种一代与各自双亲之一的异常棉和长须棉的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杂种一代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起始时间比亲本推迟1~2d,减数分裂过程持续时间多2d,雌性败育主要发生在四分孢子到大孢子期间,A1×B1F1和A1×B3F1败育胚囊分别占观察总数的66.7%和71.0%,且在单核至成熟胚囊期间也有较多的异常胚囊类型。败育的主要原因是产生胚囊的大孢子染色体组成不完整。两个杂种在开花前一天的花蕾中,正常成熟的胚囊分别占15.4%和10.4%,表明这两个野生种与栽培种草棉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6.
水稻84—15的细胞胚胎学研究:兼论无融合生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光春  倪丕冲 《作物学报》1996,22(6):657-660,T003
对1380个水稻84-15子房系统的细胞胚胎学研究表明,84-15约97.3%的子房内,大孢子发生及其胚囊的发育过程与普通水稻品种相似,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四分体,绝大多数四分体成线型排列,少数成T型排列。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消失,合点端的一个为具功能的大孢子,经3次有丝分裂发育为典型的八核蓼型胚囊。在受精、胚及胚乳的发育过程中未见异常现象;约2.7%的子房内有珠心细胞、胚囊及幼胚败育等细  相似文献   

7.
孙世贤 《种子科技》2000,18(1):59-61
1 水稻1.1 辽盐9号: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总公司选育,1997年辽宁省审定。在辽宁全生育期157d左右,与中丹2号同熟期。米质主要指标均达到部颁优质粳米一级标准。对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均为中抗以上,并具有耐肥、抗倒、耐盐碱、耐旱、耐寒及活杆成熟、不早衰等特性。1996年至1997年北方稻区试单产488.0kg/667m2,比对照中丹2号增产10.8%。1998年北方稻生产试验单产476.7kg/667m2,比对照增产4.4%。适宜在辽宁、西北及华北中丹2号熟期稻区种植。1.2 辽盐糯10号:北…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以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特进行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1)汕优多系1号(作对照)  (2)K优4号(3)菲优多第1号(4)特优59(5)K优5号(6)金优46以上6个品种均由遵义市种子公司提供1.2 试验方法1.2.1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0m2,每个小区栽8行(4个宽窄行),退穴栽30穴,重复间间隔33cm,四周保护行与小区间距离为33cm,栽插方式为宽窄行,宽行33cm,窄行16.7cm,株距…  相似文献   

9.
浅谈水稻覆膜旱作技术和间作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安徽省干旱缺水地区,水稻栽培灌溉水源不足及缺粮山区人均耕地少,粮食生产难以进一步发展的现状,结合4年来的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探讨水稻节水栽培的覆膜旱作技术及茶(桑、果、林)稻间作技术的必要性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水稻反足细胞发育期间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向东  徐是雄 《作物学报》1998,24(3):343-347
本文通过透射电镜对水稻反足细胞形成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反足细胞反育过程中细胞壁,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均出现明显的变化。在发育早期(即胚囊中两个极核移向卵器上方之前的时期),反足细胞位于胚囊合点端顶部,细胞间的壁很完整。反足细胞与株心细胞相邻的壁(即最顶部的胚囊壁),反足细胞彼此之间的壁,以及反足细胞与中央细胞相领的壁上均有胞间连丝分布;在发育中后期(即胚囊中两个极核移向卵器上  相似文献   

11.
同源四倍体水稻与假稻杂交结籽的胚胎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同源四倍体水稻与假稻杂交结籽的特殊生殖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假稻的花粉粒不能在二倍体水稻的柱头上萌发,因而二倍体水稻与假稻的生殖隔离很严格.然而,假稻的花粉粒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柱头上能萌发,前者的花粉管能在后者的花柱中伸长并能将雄配子送入胚囊内.在同源四倍体水稻与假稻的  相似文献   

12.
Ca~(2 )对低温下水稻幼苗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Ca2+的水稻幼苗在低温胁迫下(4℃ 36h),细胞膜功能及超微结构破坏严重。在培养液中 加入适当浓度的 Ca场+(0. 5~ 1. 0 mmol/L)可降低冷胁迫下稻苗的电解质渗漏率和 MDA含量,提高 SOD、CAT、POD活性,保护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免遭破坏。CaM特异性抑制剂CPZ能部分抑制 Ca2+降低冷害稻苗的电解质渗漏率及MDA含量和提高SOD、POD活性的作用,暗示Ca2+对水稻幼苗 膜的保护作用与CaM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棉属不同染色体组种间杂交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报道以棉属[(Cossypium)(AD)]染色体组四倍体栽培种陆地棉(G.hirsutum)为母本,B、C、D、E、G染色体组的二倍体野生棉代表种长须棉(G.barbasaanum)、澳洲棉(G.australe)、雷蒙地棉(G.raimondii)、索马里棉(G.somalensee)和比克氏棉(G.bickii)做父本,配成5个杂交组合,并以陆地棉自交作对照,比较研究棉属不同染色体组种间杂交的胚胎发育过程。二倍体不同染色体组野生棉的花粉在陆地棉柱头上可以顺利萌发,其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较正常,但花粉管生长速度明显慢于陆地棉自交。野生棉花粉管到达陆地棉胚囊并释放精子完成双受精的频率很低,除陆地棉×D组雷蒙地棉受精率为33.3%以外,其它几个杂交组合的受精率均低于10%。杂种形成的胚乳游离核数量比陆地棉自交的少,而且比自交对照提早3~4天形成胚乳细胞。杂种胚乳组织形成后迅速解体。杂种原胚发育较正常,但杂种胚大多停滞在球形胚和近心形胚期;分化后的杂种胚呈现各种形态的畸形胚。杂交胚珠的珠心组织解体明显迟于自交胚珠,其解体时间和胚乳组织解体基本上一致。珠心组织的迟迟解体和胚乳组织异常发育导致杂种胚的败育。  相似文献   

14.
美国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3个美国稻(A)与籼稻(H)、粳稻(K)的F1杂种优势的研究结果表明,A×H的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与K×H(亚种间)比较一致,但一般稍低于K×H,单株产量、单株穗数和主穗颖花数优势较强,且是可利用的杂种优势,株高也有较强的优势,但是非利用的杂种优势,单株产量的优势大小与美国稻的亲和性有密切关系;在A×K中,单株产量和单株穗数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表现了与K×K较一致的趋势。千粒重无论在A×H或A×K中都表现了较低的正向优势。另外,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美国稻中的广亲和品种(WCVS)与籼稻杂交或美国稻与粳稻杂交均为水稻杂优利用中较好的高产组合模式,其中A×K更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了铜高尚27.12%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稻瘟病的田间药效和示范试验。铜高尚均以800倍-1000倍在孕穗后期和齐穗后先后两次使用,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为65.47%-71.30%,而对照药剂氧化亚铜亩用量30克药后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仅为58.44%。同时,铜高尚700倍液施药后对水稻穗瘟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75.41%,与富士一号80克/亩(有效成分480克,公顷)对水稻穗瘟的防治效果相当。结果表明:铜高尚防治水稻稻曲病、稻瘟病效果明显,安全性优异。纽发姆上海公司在2006年铜高尚取得在水稻稻曲病的登记后将在湖南省稻区大面积推广和示范。  相似文献   

16.
越光稻原产于日本新漓县,是世界公认的顶级优质水稻品种。越光稻大米具有外观晶莹透亮,香味浓厚,味道香甜等特征。2007年在上海市每千克销售价格高达99元。2010年江西善德实业有限公司从江苏引进了50千克越光稻品种在德安县车桥镇车桥村三组(陈家山)进行有机水稻种植,总面积22.25亩,  相似文献   

17.
江苏沿江稻区玉米——稻模式新型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水稻新型种植方式,可使玉米熟期、水稻移植期前移4-7d,具有玉稻产量同步增加、种植效益整体提高的功效。与常规的玉米(营养钵苗移栽)-水稻相比,粮食增长率16.7%、新增纯收益率34.1%、省工率18.3%;与常规的玉米-水稻相比,粮食增长率24.6%,新增纯收益率24.5%、边际成本报酬率4.5%。本文还提出了实现新型方式高产高效的4点关键配套栽培 。  相似文献   

18.
稻属间杂种花粉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辉煌  胡慧英 《作物学报》1997,23(6):689-692
以栽培稻02428与紧穗野生稻间不育F1杂种(2n=24,AC)为材料进行花约培养,共接种花约32688个,获得再生绿苗13株及白化苗两株,愈伤诱导率与分化率分别为0.14%和34.78%。有9朱花粉绿苗长至成熟,均表现长芒、紫柱头、强感光及易落粒等野生亲本的特性。细胞学结果进一步表明,其中4株为二倍体(2n=24),形态上琚的F1杂种相似,花粉母细胞中期Ⅰ亦只能见到少数二价体;另5株则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19.
同源四倍体水稻亚种间杂种胚囊的结构及受精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对11份同源四倍体水稻亚种间杂种的胚囊结构和双受精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四倍体杂种均存在一定频率的败育胚囊,败育频率因组合而异,最高的败育率为23.8%,最低为5.5%,平均14.3%。败育胚囊主要有胚囊退化、异常小胚囊、无卵器、无雌性生殖单位和极核位置异常等5种类型。杂种在双受精过程  相似文献   

20.
罗大刚  张淑平 《种子》2000,(3):49-50
以大颖野生稻(O.grandiglumis,CCDD)为父本、若干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研究了不经幼胚培养直接获得后代种子的远缘野栽交简化技术。结果显示:1.以不育系为母本的该远缘野栽杂交能获得同结实率和具有一定发芽成苗率的F0种子,因此推测水稻中可能不存在与小麦中kr基因作用类似的杂交亲和性基因;2.以不育系为母本的该远缘野栽杂交F0种子败育胚乳含量和发芽成苗率与不育系剪颖授粉后颖壳的永久性张开度或裂谷比例成正相关;3.该远缘杂交F1营养体生长优势可划分为3种类型;4.该罢栽交F1用栽培回交曾得到近饱满和半饱满回交种子的事实暗示,水稻中可能存在与小麦中ph基因作用类似的杂种亲和性基因;5.复合激素处理能有效促进授粉后子房伸长膨大和防止颖花脱落,但对促进回交结实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