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资料中关于鹅的沙门氏杆菌的带菌资料甚少,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鹅对沙门氏杆菌带菌的长期性及向外界环境排出病原体的时间。1984年在米列特试验示范场用4月龄图卢兹鹅进行第一次实验。为排除鹅带鼠伤寒沙门氏杆菌(S.typhimurium)的可能性,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屠宰场生猪肉被沙门氏杆菌污染的情况,试验对采集的20份生猪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选择性培养、生化试验、革兰氏染色、沙门氏杆菌外膜蛋白C(Omp C)基因PCR检测等方法进行鉴定,采用MegAlign软件绘制分离菌16S rRNA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从屠宰场生猪肉中分离到一株疑似沙门氏杆菌,命名为GZ-Q1株; GZ-Q1株为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生化试验结果与沙门氏杆菌的生化特性基本相符; Omp C基因PCR检测可见约204 bp的目的条带; GZ-Q1株与猪霍乱菌株(CP007639. 1)的同源性最高,为99. 9%。说明从屠宰场生猪肉中分离的GZ-Q1株为猪霍乱沙门氏杆菌。  相似文献   

3.
1超过1/5的欧盟蛋鸡群有沙门氏杆菌感染近来位于意大利帕尔玛的欧洲食品安全委员会(ESFA)提供一个关于欧洲各国蛋鸡场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初步检测报告。报告称:目前欧盟各国的平均沙门氏杆菌感染率为20.3%。其中有一些欧盟国家超过半数的蛋鸡场有沙门氏杆菌感染,比如捷克有62%的大型蛋鸡场有沙门氏杆菌感染。而波兰和西班牙的沙门氏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55%和51%。比利时主要商品化蛋鸡场的沙门氏杆菌感染率为26%,荷兰为7.9%。相比之下,丹麦和芬兰蛋鸡场的沙门氏杆菌感染率仅为1.2%和0.4%。而瑞典和卢森堡的检测结果最好,其沙门氏杆菌感染率为…  相似文献   

4.
鸡白痢(Pullorosis)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S.gallinarum)引起的鸡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以白痢为主要特征,呈急性败血过程,可引起大批死亡。成年鸡呈慢性或隐性感染,但也可见急性发生。笔者就贵阳市某鸡场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中雏鸡大批死亡病例的诊断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DNA的改变使得沙门氏杆菌能在胃中存活自从1995年以来,荷兰因特定沙门氏杆菌血清型(鼠伤寒沙门氏杆菌DT104)经食物传播而引起的感染明显增多。已知该病原已对五种不同的抗生素有耐药性。为此荷兰有研究人员比较了鼠伤寒沙门氏杆菌DT104血清型的DNA与其他沙门氏杆菌的  相似文献   

6.
雏鸭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致病。沙门氏杆菌是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沙门氏杆菌能使人和动物致病。我矿二大队四中队,于1980年6年3日  相似文献   

7.
沙门氏杆菌病又名副伤寒,此病是鸽的一种常见疾病。据报道,城市饲养的鸽约有20%是无临诊症状的隐性带菌者。能引起家禽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大多数病原菌如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加利福尼亚沙门氏杆菌、马流产沙门氏杆菌、鸭沙门氏杆菌、奥兰宁堡沙门氏杆  相似文献   

8.
用埃希氏大肠杆菌血清型(O_6,O_(45),O_(81),O_(83),O_(115),O_(138),O_(139)和O_(126)),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的O凝集素试验,测定了138份母猪初乳样品中抗细菌抗体的活性。埃希氏大肠杆菌O_(83)的凝集素效价平均最高,埃希氏大肠杆菌O_(115)次之。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的凝集素效价平均最低,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次之。这些O凝集素效价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在0.109和0.693之间。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的相关系数量低,埃希氏大肠杆菌O_(83)、O_(138)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也是低的。利用主成份分析,它能把10类O凝集素归为四个组,这四个组主成份的累积比例占总方差的77.97%。这些O凝集素的因子载荷(factor loading)累积系数是从65.25%到99.50%。断乳仔猪是从感染母猪的初乳中获得保护的,母猪抗细菌抗体的种类和范围,影响着仔猪的死亡率,其变化随母猪的变化而变化,依靠母猪抗原的暴露。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在猪中是经常见到的。主成份析,对于评价农场喂养的母猪初乳中抗O凝集素的这些细菌的分布和范围,对于了解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的发生都是必要的。这些O凝集素效价范围,将揭示出埃希氏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和沙门氏杆菌属细菌在农场中的分布。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从腹泻猪分离出的三个Ecoli血清型,从水肿病猪分离出的三个Ecoli血清型,两个对照Ecoli血清型和两株沙门氏杆菌属细菌,来检测O凝集素的效价。  相似文献   

9.
凌育燊 《中国家禽》2002,24(3):33-35
控制肉仔鸡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关键是控制沙门氏杆菌在肉仔鸡受精种蛋的污染.本文就已经发表的有关沙门氏杆菌对入孵种蛋蛋壳的穿透及其在蛋内的增殖;污染种蛋对最终产物的污染后果和种蛋对入侵沙门氏杆菌的防御作用三方面的研究报告进行评述.对上述内容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家禽研究者和家禽业者在减少和清除受精种蛋、孵坊和种群中的沙门氏杆菌污染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禽沙门氏杆菌病,又称禽副伤寒,是一种较为普遍、而且常常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有关鸡、火鸡和鸭等家禽沙门氏杆菌病的研究报告极多。鸽的沙门氏杆菌病,国外虽亦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其发病机理仍未充分阐明。在国内,则尚未见有关鸽沙门氏杆菌病的研究报道。我们在对广东地区鸽沙门氏杆菌病的调查及对其病原特性研究的基  相似文献   

11.
沙门氏杆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食用被沙门氏杆菌污染的家禽产品是人类感染沙门氏杆菌的主要原因。研究家禽抗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对控制沙门氏杆菌在家禽和食物链中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感染早期,机体利用固有免疫系统抵抗沙门氏杆菌的感染,然而其在体内的完全清除依赖于适应性免疫应答,其中CD_4~+、CD_8~+、γδT细胞和B细胞等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家禽抗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重点阐述了T细胞和B细胞的作用,以期为家禽沙门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前在1958—1967年和1968—1974年的两次调查中,绵羊沙门氏杆菌病的发病率,是以英格兰和威尔士农渔粮食部的实验室已公布的月报表为依据的。在第一次调查的十年间,报道了绵羊沙门氏杆菌感染768例,其中62.8%是由绵羊流产沙门氏杆菌所致,26.4%是由都柏林沙门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第二次调查 (1968-1974) 已表明,部柏林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于1969年达到峰值,发病率为60.4%。这种增加与在牛的类似升高相一致。到此期  相似文献   

13.
王岩 《水禽世界》2022,(3):19-21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一种或几种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包括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伤寒,以鼠伤寒沙门氏杆菌为主的多种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副伤寒.其中鸡白痢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大.沙门氏菌属有 2000 多种血清型,在我国就发现200多个血清型,许多血清型可使人感染后发生食物...  相似文献   

14.
家禽和人的沙门氏杆菌病凌育(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广州市石井510430)鸟类是沙门氏杆菌的最大储存宿主,沙门氏杆菌病是家禽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自80年代初以来,与家禽有关的人沙门氏杆菌病(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两者...  相似文献   

15.
Carter,M.E.等在《新西兰兽医杂志》(31∶10~12,1983)报道由于产犊时的紧张(Stress)可以从沙门氏杆菌情况促成临床的病症。一农场20头母牛及10新生犊,继发热、泌乳及反刍停止、和下痢带血及粘膜之后突然死亡,自其粪便、子宫排出物、胎体液体的排出液与拭子检样中分离出病牛沙门氏杆菌(Salmonclla bovismor ficans)。在其它农场的土壤、下水、粉料及长靴上则分离到鼠伤寒沙门氏杆菌:自一农场1头死亡的乳牛及两周内发病的16头乳牛中;从第二个农场有临床征候但无一死亡的40头乳牛,并在橡皮车轮也分离到;在第三个农场那里有5头母牛死亡,有30  相似文献   

16.
沙门氏杆菌造成饲料污染,一直是畜禽饲养业长期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最近,美国一家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出了一种具有抗抄门氏杆菌作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商品名为Sal-Zap).此种添加剂是在多种有机酸混合的基础上精制而成的,能有效地控制沙门氏杆菌的污染.经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4%的此种添加剂,就可将饲料中的沙门氏杆菌减少到10%以下,这种添加剂对畜禽及设备均无害.  相似文献   

17.
沙门氏杆菌问题赵公舜(美国AA公司助理副总裁、家禽保健部主任、兽医学博士沙门氏杆菌这一名称是为纪念美国已故兽医师—丹尼尔·伊·沙门而命名的,沙门氏杆菌属是庞大的肠杆菌科的一个成员。它和大肠杆菌一样,分布极广,有时在健康的鸡体、其他动物、甚至人体内都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描述火鸡较常见的或相当重要的几种疾病。一、亚利桑那杆菌病(Arizonosis)1.流行病学亚利桑那杆菌属是一类能运动的细菌,属于肠道杆菌科,沙门氏杆菌群。在家禽中,由各个血清型的亚利桑那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在临诊上与沙门氏杆菌病有区别。这种细菌在很多国家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美国。其宿主是非特异性的。在文献中,此菌的命名很混乱。《Bergey 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八版将其列为亚利桑那沙门氏杆菌。然而,鉴于 W.R.Hinshaw 的开创性工作,而将亚利桑那杆菌火鸡株命名为 Hinshaw 亚利桑那  相似文献   

19.
猪副伤寒是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及猪副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也称猪沙门氏杆菌病.本病主要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特别是1-4月龄的断奶仔猪易发.初生仔猪由于体内有母源抗体,一般较少发病.6月龄以内的猪很少出现原发性副伤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多雨的潮湿季节多发. 1 发病原因 导致猪副伤寒的病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健康猪的肠道内及其粪便中常含有这些病原菌.当猪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病菌就在体内大量繁殖并引起发病.猪营养不良、管理不善、受凉、患其他传染病(如猪瘟等)时都可诱发本病.带菌者的普遍存在,成为本病在猪群中流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从实验用家兔中分离到的10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菌体和脂多糖(LPS)进行了化学和血清学分析。这些分离物中大多数的 LPS 与明尼苏达沙门氏杆菌(S.minnesota)9700中的 LPS 相比,前者具有更强的致热原性,尽管它们的的 ketodeoxyoctonate 含量仅为沙门氏杆菌的18%。用福尔马林——生理盐水溶液提取的菌体抗原作凝胶扩散沉淀试验,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