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红菇深层培养营养因子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健  甘耀坤 《食用菌》2007,29(2):21-22
采用摇床方式培养,对红菇进行了深层培养基础培养基的筛选和营养因子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红菇深层培养的最适基础培养基配方是马铃薯200g/L,蔗糖20g/L,蛋白胨5g/L,KH2PO43g/L,MgSO41.5g/L;深层培养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无机盐为ZnSO4;维生素为VB2。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平菇进行组织块分离,用胡萝卜、香菇根培养基进行对比培养,选择出适合于平菇母种分离和保存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胡萝卜培养基适合于平菇的母种分离,综合胡萝卜培养基适合于杏鲍菇的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3.
王桂芹  王秀艳 《食用菌》2001,23(5):19-20
采用反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适合于生料制备平菇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生料制备栽培种的关键因素是培养基配方,良好的培养基配方完全可以取代熟料制种。  相似文献   

4.
对采自云南楚雄的1种野生红菇属真菌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的菌丝体经纯化培养后进行液体培养,培养的菌丝体用于ITS鉴定。结果表明:改良的PDA培养基对红菇分离效果最佳,红菇菌丝白色、菌落较小,长势极慢;液体培养菌丝体生长缓慢,培养时间较长;菌丝球经过分子鉴定后确定为绒紫红菇(Russula mariae)。  相似文献   

5.
设计五种大白菇母种的培养基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粉综合培养基比较适合于大白菇的母种培养,CPDA比较适合于大白菇的菌种保藏。  相似文献   

6.
裂褶菌的驯化栽培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勇 《食用菌》2004,26(5):10-10
本文对采集的野生裂褶菌进行菇木菌丝分离,选育出试管种,然后采用不同培养基配方进行母种、原种的培养观察。并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和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栽培出菇试验。试验结果,选育出的裂褶菌1号,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容易人工栽培,效益好。  相似文献   

7.
红菇的组织分离实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菇是名贵的野生食用菌。近些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减少,价格暴涨。为了探索红菇的人工栽培,笔大曾在1974年7月做过红菇母种分离,后因原种培养基不适而失败。1994年7月又进行了野生红菇的组织分离,获得优质红菇母种。现将实验结果初报于下: (一)培养基质 用马铃薯250g提取液800ml;红菇地腐殖土300g加水400ml,煮沸20分钟,冷却取澄清液200ml。糖25g,VB_12片,琼脂23g,制成培养基装入试管180支,高压灭菌后制成斜面试管180支。  相似文献   

8.
<正>秀珍菇是平菇类的一种,深受市场青睐,栽培效益较高。本试验以秀珍菇P21为供试菌株,进行添加不同比例猪场废弃料的5种配方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的添加配方,以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秀珍菇菌株P21由莆田市农科所提供,供试垫料由莆田优利可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成分为木屑、米糠和谷壳等。1.2培养料配方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配方为  相似文献   

9.
将中药渣与传统食用菌栽培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设计不同的配方,并与青岛市常用制作平菇栽培种培养料进行比较,试验揭示中药渣可以部分替代棉籽壳用于平菇栽培种的制作,从而大幅度降低平菇制种成本。采用中药渣60%、玉米芯34%、麸皮6%配方培养基培养平菇栽培种,发菌速度、菌丝长势等均好于棉籽壳94%、麸皮6%的常用配方。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桑枝屑不同配方栽培金针菇的产量,进行了本项试验。试验采用3个添加不同比例桑枝屑的培养基配方和常规配方进行金针菇出菇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桑枝屑最佳配方,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用不同配比香蕉茎叶进行平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及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4或配方3,平菇菌丝体生长最好,栽培以A配方较适合平菇生长。  相似文献   

12.
用朝天椒秸秆按不同比例组配成7种培养基,进行栽培平菇试验,观察比较不同培养基上平菇菌丝体的生长势及子实体的产量和品质,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区使用的培养料配方。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置不同碳源、氮源,以常规PDA液体培养基为对照,使用6种不同的液体培养基对白肉灵芝液体菌种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Y3配方(麦麸2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 g)和Y5配方(马铃薯200 g,麦芽糖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 g)培养的菌液中菌球均匀且数量多,菌球不易自溶,培养周期短。  相似文献   

14.
灵芝是灵芝属真菌的总称,具有很好的综合药用与观赏价值,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发展潜力较大。本试验对8种不同灵芝配方进行栽培试验,观察比较了同种灵芝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产量、发菌情况、出芝早晚以及子实体的农艺性状等,从而筛选出最适宜的灵芝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5.
利用桑枝屑、棉籽壳为主料,辅料中的玉米粉、麸皮、米糠作为3个因素,划定8%,10%两个水平,按L8(27)设计3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糖1%、石灰1%,共设计出8种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通过3种氛源不同配比组合的培养基对杏鲍菇528生长影响的比较,筛选出最适合栽培的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6(桑枝屑60%、棉籽壳10%、玉米粉10%、麸皮8%、米糠10%、石灰1%、糖1%)为最佳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杏鲍菇一级种和二级种培养基配方 ,试验表明杏鲍菇一级种培养基以配方三最好 ,菌丝干重是配方七 (对照 )的 3 5倍 ,差异极显著 ;杏鲍菇二级种培养基以配方四最好 ,菌丝生长势最强 ,与供试各培养基配方相比较 ,差异均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工厂化栽培北虫草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北虫草栽培中最常用的两种培养基主料、蛹粉含量和营养液添加量进行了对比试验。根据出草时间、北虫草产量、质量以及生长周期各项指标对不同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最适宜工厂化栽培北虫草的培养基为:每盘300g麦粒培养基,蛹粉15%和料液比为1:1.7。营养液配方: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用自来水配制。  相似文献   

18.
对吉林长岭地区采集的一个野生油蘑标本进行组织分离,比较其试管菌种在不同配方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PDA+玉米粉配方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为最适合油蘑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对姬松茸菌种进行液体培养基配方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试验,选出较佳的液体培养基配方组成为马铃薯20g/100mL,酵母提取物0.3g/100mL,葡萄糖2g/100mL;液体培养的最适温度25℃,理想瓶转速是120r/min。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广东封开的一种野生可食性红菇―美红菇(RussulapuellarisPr.)[1]摇瓶发酵培养条件对菌丝体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红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8℃,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7.0,最适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最适摇床转速为180rpm,接种量在(4~10)mL/100mL的范围内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不显著,最适培养时间为8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