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正>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完成后,黄河山东段有十几万亩黄河淤背区土地需要绿化。生态林树种的选择,既要符合生态造林原则,也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力求平衡生态与经济间的"双效益"。黄河淤背区不适合杨树生长按照施工设计,黄河山东段淤背区营造覆盖了杨树生态林。但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黄河淤背区营建杨树生态林并不符合造林学上适地适树的原则,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黄河淤背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具有代表性的日、韩砂梨为样本,在黄河淤背区4处果园进行了试验,首先对试点果园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肥料科学配伍、加入有益微生物菌群和高分子缓释剂、压柱成型四项技术,补充中微量元素,确立氮磷钾比例为1∶0.4~0.6∶1.1~1.3,建立科学的施肥制度,使肥料吸收率提高到38%~40%,节约肥料成本达33.5%,可实现利润增长2.42倍,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黄河淤背区土地开发探索出了一条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1 土壤管理   1.1 土壤改良   丘陵山地枣园采用整修梯田、鱼鳞坑和挖水平沟等工程措施,积蓄雨水、减少径流量,并结合种草、营造防护林等生物措施防止水土流失,蓄水保肥,改良枣园内土壤状况.沙荒地及土层瘠薄的枣园,分别采用广种绿肥、深翻施肥和引洪积淤、掺沙、扩穴、客土等措施,以加厚土层,改良土壤通气状况,提高土壤肥力,改良根系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4.
小麦氮肥效应曲线及有关生理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于探讨沂沭河冲积淤土的氮肥效应,根据不同氮处理与小麦有关生理效应及产量之间的关系,确立小麦栽培生理和供氮的指标.材料与方法供试土壤为沂沭河冲积淤土,土层0~25厘米,质地中壤,pH7.4.1981~1982与1982~1983两个年度内,有机质分别为1.32%,1.37%;全氮为0.097%,0.07%;速效氮为1.10,1.01毫克/100克土;速效磷为5.3,8.9ppm;速效钾均为131ppm;碳酸钙均为0.15%.随机区组排列,重复四次.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宁夏枸杞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空间分布特征,对3个土壤类型枸杞根际土壤微生物在不同土层深度、枸杞根际不同远近距离间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枸杞园0~20 cm土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高于20~40cm土层土壤。土壤细菌数量在不同亚类土壤之间表现为灌淤土(ZN)淡灰钙土(YLC)盐碱土(PL),表土层灌淤土细菌数量在枸杞根际橫向距离上表现为W1W2W3。灌淤土表土层土壤真菌数量显著高于淡灰钙土和盐碱土,淡灰钙土真菌数量在枸杞根际橫向距离上变化明显,即W2W1W3;亚表土层土壤灌淤土和淡灰钙土真菌数量在横向距离上表现不同,灌淤土为W1W3W2,淡灰钙土为W3W2W1。表土层放线菌数量在3个不同亚类土壤之间变化明显,在亚表土层W1和W2处,盐碱土和淡灰钙土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灌淤土。盐碱土、淡灰钙土、灌淤土不同亚类土壤微生物总数在表土层表现为W1W2W3,亚表土层盐碱土和灌淤土微生物总数表现为W1W3W2。枸杞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在不同类型之间差异显著,在枸杞根际垂向和横向之间均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土层地温对烟草根茎类病害发生的影响,采用河南烟区19个代表县市(区)2011—2020年的地温数据(包括0、5、10、20 cm土层),分析了三大生态烟区的地温年际变化特点,并以襄城为例分析了地温与烟草根茎类病害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的同一土层,地温均表现为豫南烟区>豫中烟区>豫西烟区;不同生育期的地温对根茎类病害的影响,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不同土层地温中,一般20 cm>5 cm、10 cm>0 cm,而5、10 cm土层地温对根茎类病害的影响差异不明显,这与烟株根系在各土层分布的数量多少有关。并提出了适当调整移栽期、覆膜、揭膜、灌水等根茎类病害生态调控措施,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新桥遗址在浙江桐乡市崇福镇西南近郊,东西长led米,南北宽约lbo米,总面积lop平方米,遗址地处运河南岸,新桥南堍东侧,因桥阻水,急流直冲遗址的中心部位,文化层成片塌方。1982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开10X2米探沟两条。现将试掘情况报告如下:(一)地层新桥遗址的地层,自上而下可分表土层、文化层、生土层。表土层130厘米左右,下部是铁锰胶结的硬土层,局部地方有较纯粹的淤土层,淤土层以下即是文化层。第一文化层厚2O--30厘米,板结坚硬,夹带铁锰结块,呈褐色。这种高介的铁锰结块的形成,与地下水位升降有关,在长期的潜育…  相似文献   

8.
从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地理地形指标、土壤指标和植物群落指标出发,对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和植被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偏碱性,随着土层的加深,草土比减小,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为松沙土,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主要养分在垂直方向上都表现出上层高于下层的规律;调查的样方内共出现高等植物23种,分属于11科21属,样方内藏嵩草的重要值为36.87%,禾本科重要值为10.53%,莎草科的重要值为27.23%,杂草的重要值为17.42%,毒草的重要值最低,为7.95%。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植物措施对沙漠光伏电站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电站内羊草、甘草、油蒿、花棒及沙障样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样地土壤粒度、容重、孔隙度及养分指标。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细沙、中沙、极细沙3种主要粒级含量达90%以上,其中羊草措施<0.25 mm组分含量最高。0—30 cm土层土壤容重为1.47~1.67 g·cm-3,毛管孔隙度为14.53%~31.52%,均以沙障措施的土壤结构性最优。0—30 cm土层羊草措施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最高,甘草措施有机质含量最高,花棒措施速效磷含量最高。研究可为沙漠光伏电站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年降蒸差和干旱季节0~50cm 土层贮水量等指标,运用均值聚类方法将宁夏划分出4个土壤水分区,并对各区进行了评述。试用结构函数确定测站布局。对川区和山区土壤湿度观测时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疏浚底泥投放对投放土壤的影响。[方法]以蔬菜(苋菜和空心菜)、牧草(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粮食作物(大豆和玉米)为投放对象,研究秦淮河南京市区段疏浚底泥不同比例投放对投放土壤的影响。[结果]牧草植物土培后土壤中全氮含量比其他2类植物高。3类植物土培后土壤中氨氮含量的最大值为3.1~11.7 mg/kg。粮食作物土培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比其他2类植物低的多。植物栽培后,土壤中全磷含量的最大值均大于751.5 mg/kg,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均随着底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最大值为18.2~25.0 g/kg。[结论]该研究为筛选合适的疏浚底泥投放对象和研究疏浚底泥土地投放的生态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碱渣、海湾泥和粉煤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利用本地储量很大的碱渣、海底淤泥和粉煤灰做为园林绿化种植基质的可行性。比较分析海湾泥、粉煤灰和碱渣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海湾泥具备滨海海涂地的土壤特征,粘粒含量高,含盐量高,钠、氯离子占离子总量的绝对优势,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全氮;粉煤灰呈碱性,全盐含量较低,含有一定量的N、P、K和锰、铁、锌等微量元素;碱渣含有丰富的活性钙离子、多种植物所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和13%以上全盐含量。通过对3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矿物组成以及物理性质分析可知,它们单独存在时,均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组合使用则可降低海湾泥容重,改善质地,有利于海湾泥脱盐,防止其脱盐碱化和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具有“优势互补”的效应。3种物质中,Cd、Cr、Hg、Pb等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而As在海湾泥和粉煤灰中的含量较高,但按照适宜比例掺拌后的基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渗滤水的重金属含量也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植物年生长周期内还原糖、淀粉、蔗糖以及总碳水化合物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介质对植物生理代谢没有特殊的影响,可以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是一种适宜于植物生长的新型种植基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初步探讨了污泥对花生产质量、土壤肥力以及花生与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污泥7500 ̄30000kg比不施花生产量增加6.3% ̄15.8%,且随着污泥用量的增加花生产量增加。污泥对改善花生品质,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作用。施用污泥处理花生和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与不施污泥的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施用污泥不会产生重金属元素对作物和土壤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对龙山县不同海拔植烟土壤的主要肥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区的土壤养分总体适宜优质烟叶生产,不同海拔植烟土壤肥力特征有较大的差异,高海拔植烟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低海拔,中海拔各养分含量适中,低海拔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低;各海拔pH值在弱酸性至中性范围之内.因此,龙山县植烟土壤在施肥管理上应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平衡施肥技术以平衡不同海拔区域植烟土壤的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滇西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以陇川县为例,参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对耕地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营养元素含量及重金属元素铅、镉、汞、砷、铬、铜总量进行测定分析。采用标准对比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介于3.49~7.45之间,均值为5.05,土壤偏酸;各营养元素平均值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为优良,速效钾含量为中等,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有64.17%、59.34%、75.33%、71.66%的耕地面积达到生产绿色食品土壤肥力要求,分别有35.83%、40.66%、24.67%、28.34%的面积土壤肥力不足;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评价,砷、铬、铜处于清洁状态;有20.27%、2.03%、4.73%的样本铅、镉、汞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所代表的面积受到铅、镉、汞轻度污染,镉有1.35%样本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2,所代表的面积受到镉中度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评价,4.79%样本达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湖南省丘岗地区7种类型水稻土的肥力状况,并选取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缓效K、有效Si、有效Zn含量和土壤pH共11项肥力指标,采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湖南水稻土的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上,全K、碱解N含量较高,全N、全P含量一般,有效P、速效K、有效Si和有效Zn含量较低,有效S含量较丰富.供试水稻土土壤肥力质量高低不等:祁阳的灰泥田土壤肥力质量水平较高,达二级;宁乡的红黄泥和河沙泥、祁东的紫砂泥、醴陵的麻沙泥和湘潭的紫泥田水稻土壤肥力质量水平中等,为三级;株洲的黄泥田土壤肥力质量最低,仅为四级.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泥、垃圾复混肥对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研制的粒状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油菜产量、品质以及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和垃圾复混肥料后,油菜产量、叶绿素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有明显提高,其中以复混肥W1和L1的肥效最好,均达显著水平。土壤中铜含量高于对照,达显著水平,但在安全范围之内;镉、铅差异不显著。这与垃圾、污泥本身有机质含量较高和试材中铜含量高相符合。施用污泥、垃圾复混肥可显著提高油菜的产量,提高土壤肥力,合理施用不会造成土壤或产品污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肥力指标的纬度特征及其关系,探究黑土地核心地带肥力调控的问题,为黑土地耕地质量调控和国家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支撑。【方法】2018年秋收后,在研究区按纬度梯度采样,测定土壤有机质、酸碱度、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容重、大微团聚体质量比等肥力指标和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等环境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冗余分析和相关分析,明确研究区内各指标纬度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肥力指标具有明显的纬度分异特征,除容重属于弱变异外,其他肥力指标均属于中等变异。土壤有机质是该区域影响土壤肥力的核心指标,随纬度升高而增加,与大微团聚体质量比、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钾、全磷和酸碱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容重呈负相关。纬度在46.07°—49.18°之间土壤容重变化对土壤肥力影响较大,纬度在42.99°—45.59°之间的土壤肥力受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等共同作用。【结论】在46.07°—49.18°范围内,可通过改善土壤容重方法调控土壤肥力指标,而在42.99°—45.59°范围内需要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对作物所需的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对整个研究区而言,调控土壤有机质仍是当前培肥土壤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广西蔗区土壤肥力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评价广西甘蔗种植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为甘蔗科学合理种植及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完善广西蔗地土壤肥力评价体系.[方法]对采自广西甘蔗种植区3 006个样点的耕层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定,并采用改进的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该基地土壤的肥力特征.[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广西蔗区土壤质地粘重,绝大多数土壤偏酸性,平均值为4.94;土壤有效硼缺乏,平均含量为0.24 mg/kg;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偏低,平均值为62.34 mg/kg;有机质含量一般,碱解N、速效P、速效K、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钙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呈现养分区域不平衡现象与高产土壤条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改进的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蔗地土壤肥力为Ⅲ级,即低肥力水平,综合肥力指数为0.56.单项肥力指数有效铜,有效锌,交换性镁,速效,有效锰,碱解氮处于贫瘠水平,其他指标处于一般肥力水平或较高肥力水平.[结论]广西甘蔗种植区土壤肥力总体属于较低水平;采用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可提高土壤肥力评价的定量化水平和科学性,从而可减少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政和县耕地土壤检测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处于中等水平,速效钾、有效锌含量丰富,有效硼处于缺乏水平,微酸性土壤面积有所增加,耕地土壤的保肥供肥性总体较差,耕地总体质量中等,以中产耕地占多数.并提出相应的耕地改良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