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富硒酵母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株经过DES(硫酸二乙酯)、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后的产朊假丝酵母进行富硒发酵条件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糖为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添加4%~5%时可得到最高生物量与硒含量;蛋白胨和尿素的复合氮源为最佳氮源.分别添加蛋白胨0.5%,尿素0.9%,辅助氮源酵母膏0.4%,硒 25 μg /mL,摇瓶(250 mL)装液量30 mL,转速200 r/min,培养温度 28 ℃,pH 5~6,培养时间40 h,此条件下酵母生物量达到7.942 g/L,总硒含量达到16 486.48 μg /L.  相似文献   

2.
对实验室规模的姬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姬菇液体菌种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甘露醇、酵母膏;最佳的培养条件为添加1%的玉米粉、初始pH值=6、培养温度26℃、装液量90mL、摇床转速150 r/min.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S12)产碱性纤维素酶的最适发酵条件,采用液体摇瓶的发酵方法,进行最适发酵条件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Bacillus pumilus S12菌株合成纤维素酶的最适碳源为CMC和麸皮,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有机氮比无机氮更有利于产酶;最适产酶条件为起始pH 8.5,培养温度32℃,装液量为250mL三角瓶装70mL培养液,接种量为3%,在此条件下发酵20h,酶活力可达367.9μg/mL。  相似文献   

4.
枯草芽孢杆菌B731是分离自番茄根际土壤的拮抗细菌,对番茄早疫病有较好的防效。其生长量受培养条件、碳源和氮源的有无及种类影响,在NA培养液中其最适生长条件为28℃、初始pH 7.0、装液量25 mL·L-1、在转速100~140r·min-1条件下培养48h。最适碳源、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分别为蔗糖、酵母膏和硝酸钾,尿素对其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经正交试验,其最佳营养配方为:40 mg·L-1蔗糖、10 mg·L-1蛋白胨、2 mg·L-1酵母膏、20mg·L-1玉米粉、1mg·L-1硝酸钾、0.6mg·L-1硫酸镁和0.4mg·L-1磷酸氢二钾。  相似文献   

5.
阿扎霉素B(azalomycin B)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水链霉菌NND 5 2 A13菌株经发酵产生阿扎霉素B (azalomycinB)。培养及产素最佳条件 :培养基组成 (g/L)为淀粉 2 0 ,葡萄糖 10 ,黄豆粉 2 0 ,蛋白胨 3 ,酵母膏 2 ,NaCl5 ,MgSO4 ·7H2 O 0 5 ,CaCO33 ,pH 7 5 ;最适生长温度 2 8℃ ;在 10L发酵罐中装液量 70 % ,接种量 5 % ,转速 2 30r/min ,通气量 8L/min ,发酵周期 80h ,阿扎霉素B产量达132 0mg/L。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孢杆菌CG24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草芽孢杆菌CG24是一株烟草野火病菌拮抗菌,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该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G24菌株在培养温度32℃初始pH 7.5装液量50mL/150mL和接种量4%的NA培养液中振荡培养28h,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作用最为显著。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影响菌株CG24生长的培养基主要因素为葡萄糖、酵母膏和氯化钙,对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最优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40g/L酵母膏7.55g/L氯化钙0.72g/L,抑菌圈直径比优化前提高了25.72%,为该菌株以后的扩大培养和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罗尔夫青霉(Penicillium rolfsii)HXL菌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探明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方法,对HXL摇瓶发酵条件进行统计学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菌株HXL优化发酵条件为麸皮3%+酵母膏4g/L+KH_2PO_4 0.2%+水杨苷0.05%,接种量6%,装液量75mL/250mL,起始pH 6.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144h。在此条件下,菌株HXL产β-葡萄糖苷酶量从原来的1.32U/mL增至21.68U/mL。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为60~70℃,最适反应pH 3.5~5.0;在60℃以下及pH 3.0~6.0均能保持稳定;Mn2+对酶有激活作用,而Cu2+对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木聚糖酶产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木聚糖酶产生菌克里布所类芽孢杆菌6hRe76产木聚糖酶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麸皮、酵母膏。然后利用PB试验筛选出影响木聚糖酶产量的主要因素为装液量、麸皮、K_2HPO_4,进一步利用Box-Behnken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并对试验数据处理得到响应模型。预测得到菌株6hRe76的最佳培养条件为:麸皮5.92%,K_2HPO_40.71%,酵母膏0.75%,MgSO_40.05%,CaCl_20.05%,吐温80 0.15%,装液量11mL/50mL三角瓶,接种量10%,种龄24h,34℃,初始pH9.0,培养时间36h。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菌株6hRe76产酶量达92.11U/mL,比原始水平57.15U/mL提高了61.17%。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菌株WS4006-7E-NUT-21 L-苏氨酸发酵的种子培养基进行优化,同时对影响种子生长的条件如种子培养时间、种子液初始pH值、种子装液量等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了L-苏氨酸发酵的最优种子培养条件。确定了种子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葡萄糖30 g/L、硫酸铵3 g/L、玉米浆40 g/L、酵母膏5 g/L;种子的最佳培养条件为250 mL的三角瓶中装液量25 mL,种子培养基的初始pH值7.0,培养时间16 h,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10.
从江苏省泗阳县杨树林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抑制杨木变色菌Hz91生长的细菌B37(Bacillus subtilis).通过测定其生长所需的最佳碳源、氮源、pH值、NaCl含量装液量,利用5因素3水平L18(35)的正交试验,确定其最适生长条件为:葡萄糖0.5 g/L,酵母浸出液0.5 g/L,NaCl 1~5g/L,装液量30 mL/150 mL,pH值7.0,培养温度35℃,180 r/min摇床培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对稻瘟病菌的生防效果,并对发酵配方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500 mL水中含麸皮10.0 g,玉米芯粉15.0 g,硫酸铵1.0 g,磷酸二氢钾1.0 g,氯化钙0.15 g,硫酸镁0.25 g。最适发酵条件:初始pH值5.5,每250 mL三角瓶加培养基60 mL,发酵温度29℃,发酵时间8 d。在此最适的发酵条件下,其相对抑菌率达75.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6种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海洋拮抗细菌TC-1在BPDB培养基发酵的无菌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抑菌活性最好。在BPDB培养基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成分及用量,得到最佳配方为马铃薯200 g,牛肉膏20 g,葡萄糖20 g,玉米粉7 g、蛋白胨7 g,蒸馏水1 000 mL,pH自然;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的装瓶量、培养温度、初始pH、发酵时间和转速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优发酵条件为:装瓶量20%,培养温度27℃,初始pH自然,发酵时间72 h,摇床转速200 r/min;在最佳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下,TC-1的无菌发酵液抑菌圈直径为24.3 mm,与优化前抑菌圈直径20.7 mm相比,抑菌活性提高了17.4%。  相似文献   

13.
陈宏伟  朱蕴兰  邵颖  周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93-8194
以蛹虫草为材料,在温度为22℃,摇瓶转速为120r/min条件下,研究了锌浓度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通过锌浓度、培养时间、pH值、培养基等4因素正交试验组合,研究了菌丝体生长量、菌体产胞内外多糖量、有机锌转化率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锌可以促进虫草菌丝体生长,而高浓度的锌则抑制菌丝体生长,虫草菌丝体生长的最适锌浓度为100~150μg/ml;虫草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条件组合为锌浓度100μg/ml,培养6d,pH值7,培养基选用麸皮培养基;产胞外糖最佳条件组合为锌浓度100μg/ml,培养4d,pH值8,培养基选用马铃薯培养基;产胞内糖及锌转化率最佳条件组合为锌浓度100μg/ml,培养时间为6d,pH值7,培养基选用马铃薯培养基,该条件下产胞内糖达24.264mg/100ml,有机锌率转化最高为18.4%。  相似文献   

14.
一株产碱性蛋白酶的酵母菌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株产碱性蛋白酶假丝酵母菌(Candidasp.N921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各种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产酶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酵母膏20g/L,蛋白胨15g/L,干酪素20g/L,硫酸亚铁0.01g/L。优化后蛋白酶活性提高了27倍(由1.55U/mL提高到41.85U/mL)。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10.0,接种量1%,发酵温度35℃,最佳培养时间为15h。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美洲大蠊肠道筛选获得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株,明确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优化其发酵条件及测定其对烟草黑胫病的室内防治效果,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以美洲大蠊肠道为材料,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及平板对峙法筛选对烟草黑胫病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16S rDNA和...  相似文献   

16.
红曲菌氨肽酶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滨  刘芳  杨利昆  徐丹 《北京农业》2011,(36):13-15
通过单因子筛选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红曲菌产氨肽酶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为90.0g/L蛋白胨、25.0g/L可溶性淀粉、0.5g/L硫酸镁。稳定性试验验证证明,以最佳培养基发酵,氨肽酶酶活力高,平均酶活力为376.9U/mL。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发酵条件对诺丽内生真菌M2抑菌性的影响,笔者采用传统方法和ITS rDNA测序方法相结合,将本实验室筛选出的抑菌效果突出的诺丽内生真菌M2初步鉴定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在NCBI数据库中登录号为MK56019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对内生真菌M2进行发酵优化,筛选出最优发酵条件:(1)内生真菌M2优化后的培养基方案为200 g土豆煮沸30 min浸出液、葡萄糖20 g、硝酸钠5 g、磷酸二氢钾0.2 g、七水合硫酸镁0.2 g、1 000 mL双蒸水;(2)发酵条件为150 mL锥形瓶装液50 mL、温度25 ℃、培养基初始pH8、转速170 r·min?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雪白弯颈霉(Tolypocladium inflatum)产环孢菌素的最适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时间、培养基种类、装瓶量、菌种接种量(以菌片计)对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素的影响。[结果]在培养时间为4 d,发酵培养基为马铃薯200.00 g、甘露醇40.00 g、蛋白胨6.00 g,装瓶量为100 m L,菌片投放为9片时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素的发酵条件为最优。[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的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1039,B-17和637大白菜自交系为试材,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pH和琼脂糖质量浓度对胚状体诱导的效应。结果表明,当pH值为6.0~6.2,琼脂糖质量浓度为8~9 g/mL时,可以诱导"1039"大白菜试材产生胚状体,其诱导频率约1.0%;当pH值为5.7~5.8,琼脂糖质量浓度为8~10 g/mL时,3个大白菜试材中均有不定芽产生,并且随着琼脂糖浓度的增加,不定芽的数量增加。不同的大白菜试材间诱导频率没有明显差异,均为3.0%。  相似文献   

20.
 试验对烟碱降解能力强的节杆菌K15发酵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涂平板计数的方法得到节杆菌K15的最适发酵条件:淀粉、牛肉膏和硫酸镁分别作为节杆菌K15的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优化的培养基配方为6%的淀粉、2%的牛肉膏和0.2%的硫酸镁;最适pH值为7.5,最适温度为25℃,300mL瓶中加80mL的培养液的通气条件最佳,培养32h至48h为最适的菌种收获期。该研究结果为该菌株扩大培养以及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