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刺微割技术是应用在巴西橡胶树采胶生产上的一项新技术,核心是乙烯气体高效刺激技术,刺激强度为每周期施用30 mL乙烯,每月3个周期,进行高部位树皮短割线采胶。连续10 a的试验结果表明,气刺微割使得割胶效率大大提高,胶乳干胶含量保持正常水平,树皮产胶解剖结构、功能正常。长流胶是气刺微割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气刺微割是一种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橡胶树采胶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排胶特性的巴西橡胶树 PR107 和 CATAS 8-79 无性系的成龄树为材料,研究强割处理对胶乳中橡胶生 物合成相关生理参数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割处理的 PR107 和 CATAS 8-79 品系的胶乳中,HblMYC1 基因 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模式,且在强割第 3~4 刀时达最大值,后期的 HblMYC1 基因表达量低于初始水平。胶乳 干胶含量的变化趋势与 HblMYC1 基因表达量的趋势一致,而排胶时间、胶乳产量和干胶产量这 3 个生理参数也呈现先 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但在强割的第 5~6 刀时达才到最大值,后期恢复到初始水平。对强割处理胶乳中的各项生理参数 及 HblMYC1 基因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 PR107 品系的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与干胶产量三者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干胶含量与 HblMYC1 基因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CATAS 8-79 品系的排胶时间与胶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排胶时间、 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三者与干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割条件下的胶乳生理参数和 HblMYC1 基因 表达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且能够更快速反映出橡胶树品系的橡胶生物合成特性,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指导制定适宜 的橡胶树割胶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PR107、红星1号、南华1号3个品种橡胶树为材料进行的气刺微割试验。结果表明,气刺微割可提高产量5.7%~12.0%,割胶再度提高2倍,节约树皮75%,而干胶含量明显下降。气刺微割技术在耐刺激品种方面是一个有效的增产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橡胶树割面涂施不同浓度硫酸铜,分析其对胶乳产量及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割面涂施硫酸铜对干胶含量、无机磷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胶乳的蔗糖含量、硫醇含量和蔗糖转化酶活性,降低镁离子含量和黄色体破裂指数,提高橡胶树的干胶产量。  相似文献   

5.
以常规的乙烯利刺激割胶(S/2d4)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乙烯气刺条件下不同割线长度(S/8Ud4、S/4Ud4、S/2Ud4、3S/4Ud4)割胶对干胶产量以及与产排胶相关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刺割胶可获得比常规的乙烯利刺激割胶更好的产量效应;气刺条件下采用3S/4Ud4割制初期产量增幅明显,但第2年时产胶潜力下降,对于高产稳产胶树采用S/8Ud4割制不仅可获得持续高产且生理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观察结果表明:20龄以上PR107采用气刺微割后,提高了产量和割胶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干胶含量和总固形物含量,胶乳生理代谢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橡胶树割面进行钼磷配施试验,研究了割面施用钼磷营养对胶乳产量和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钼磷配施能够有效影响蔗糖含量、硫醇含量、无机磷含量、镁离子含量、黄色体破裂指数和蔗糖转换酶活性,提高橡胶树的干胶产量。相关分析表明,硫醇含量、蔗糖转化酶活性与干胶产量显著正相关,蔗糖含量与干胶产量为中等程度正相关,无机磷含量、镁离子含量、黄色体破裂指数与干胶产量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4 a的LIT气刺微割试验发现:产量和干胶含量下降;树围和树皮再生情况,处理略低于对照;死皮副反应较少;经济效益减少;社会效益提高。最后,对LIT气刺微割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4年的气刺微割试验结果表明,气刺微割能明显提高产量和割胶劳动生产率,降低干胶含量,而死皮等副作用不明显。采用气刺微割后,必须控制增产幅度,以保持胶树的长期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树干注射法在老龄RRIM600橡胶树上进行不同浓度不同剂量的乙烯利刺激试验,结合不同割面位置的乙烯利刺激增产效应进行研究后初步得出:树干注射0.05%的乙烯利2 mL以上即可获得和常规割面涂药法相当的产胶量,注射乙烯利浓度在1%以上其产胶量即可超过常规涂药法,且注药孔与割面的距离在50 cm以内能获得更高的干胶产量。而采用3%的乙烯利注射2 mL的方式可以获得比常规涂药法更高的产胶量,与不使用乙烯利刺激的胶树相比,其净增产率达到123%,是较为适宜的橡胶树树干注射乙烯利的使用浓度和使用量。  相似文献   

11.
干旱会导致巴西橡胶树生长迟缓、落叶和死皮率增加。本研究对比分析巴西橡胶树RRIM600不同旱害级别开割树和未开割树胶乳产量、形态、土壤含水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旱害级别的升高,开割树胶乳干胶含量和总固形物维持在较高水平,不适于割胶。未开割树和开割树生理响应规律一致,均表现叶片面积呈现逐渐显著减小,叶片中的色素含量逐渐减少,但Chla/Chlb的值没有明显变化。叶片中PRO、SS、SOD和POD对干旱有保护作用的规律。说明干旱条件下橡胶树表现出的特性是叶面积减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增加。本研究为建立橡胶树新干旱分级标准和筛选抗旱诊断指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试验在18割年的GT1品系上进行。从产量、干胶含量、树皮消耗、割胶速度、死皮率等性状综合分析气刺微割技术在GT1品系应用上的优越性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合适的采胶强度对于橡胶树持续高产稳产至关重要。最近的大田试验表明,阻断乳管伤口堵塞物积累的一种新型排胶调节剂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以橡胶树无性系热研8-79为材料,通过分析胶乳的几个生理参数,评价该增产效应的采胶强度。结果表明,在8月和10月,新型排胶调节剂处理的第一刀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在测定的几个胶乳生理指标中,胶乳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硫醇、蔗糖和无机磷含量以及10月的干胶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8月的干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表明其增产效应主要与胶乳产量增加有关。与0.5%乙烯利相比,施用新型排胶调节剂的不同刀次胶乳生理参数的变化更接近对照,表明采胶强度小于乙烯利。  相似文献   

14.
热研8-333是一个早熟高产、干胶含量较高,并有一定抗寒力的橡胶树优良品种。在高比区,其干胶产量在第3割年就高达5.82kg/株和2627kg/hm^2,第1~7割年平均年产干胶4.99kg/株和2172kg/hm^2,分别比对照RRIM600增产57.9%和72.2%。在海南农垦1998年橡胶树优良品种汇评中被评为中规模推广级,可在海南中西部中风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128个开割的魏克汉种质橡胶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年均刀次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以及胶乳中蔗糖、无机磷、硫醇、总固形物等生理参数,结合2017年底橡胶树胸径围数据进行群体变异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蔗糖含量变幅为3.14~35.50 mmol/L,变异系数最大(53.2%);年均刀次胶乳产量变幅为24.2~475.0 mL,变异系数为51.5%;蔗糖含量与干胶含量和年均刀次胶乳产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对年均刀次胶乳产量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128份无性系分为3个类型,第I类约占10%,年均刀次胶乳产量最高(351.0 mL),胸径围均值最大(59.5 cm),第4刀胶乳产量最高(196.2 mL),但蔗糖含量平均值最低(7.83 mmol/L),其他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9个GTI品种橡胶树树位11年割胶技术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割胶深度与死皮病发病率、停割率呈极显著的高度正相关(r=0.963:r=0.906),而与干胶产量呈极显著的中度相关;耗皮量与产量、死皮病停割率、发病率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常规割胶(1/2阳线割胶)为对照,比较分析了气刺割胶条件下不同刺激位置对干胶产量,胶乳中干胶、蔗糖、硫醇、无机磷、镁离子含量以及黄色体破裂指数等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在阳线上方进行刺激的处理外,其它处理的产量以及蔗糖、硫醇、无机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干胶含量、镁离子含量和黄色体破裂指数均低于对照;其中在阴线上方刺激的处理产量最高,生理状况良好,显示出了良好的产胶潜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3年“RRIMFLOW”气刺微割技术试验,观察结果表明:该技术使产胶效率提高了2.5 %,干胶含量下降1.6%,树围减少1 cm,死皮发病率较对照高0.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提高。对“RRIMFLOW”气刺微割技术的优缺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死皮植株在施用死皮康复营养剂,复割后的产胶情况,以评价死皮康复营养剂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死皮恢复植株在复割后的3 a中,干胶含量变化不大;2014~2016年,死皮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5.33、24.55和33.07,而年平均单株干胶产量则呈下降趋势,分别为55.67、44.22和35.53 g/(株·刀),二者变化趋势相反。从恢复植株和正常树月平均单株干胶产量的比较结果来看,除2015年7月外,其余各月恢复植株平均单株干胶产量均高于正常树,而年平均单株干胶产量二者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恢复植株干胶产量均高于同年份的正常树,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正常树平均单株干胶产量分别为37.71、32.27和26.75 g/(株·刀),分别低于恢复植株约18、12和9 g/(株·刀);恢复植株各月和各年份平均单株干胶含量均高于正常树。这些结果说明,死皮康复营养剂对橡胶树死皮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具有一定的生产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橡胶无性系PR107胶乳生理参数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结果表明,橡胶无性系PR107的胶乳干胶含量、每株割次干胶产量、胶乳蔗糖含量、总酸性磷酸酶活性、胶乳硫酸、无机磷、镁含量和乳管堵塞指数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PR107经过冬季休割后重新割胶初期,胶乳干胶含量、镁含量下降,而干胶产量、胶乳蔗糖含量、总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堵塞指数逐渐上升。在5月份有一个产胶小高峰。第2次抽叶对胶乳的干胶含量影响不大,但此期胶乳的镁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乳管堵塞指数最高,橡胶产量降至峰谷。抽叶后橡胶树的乳管堵塞指数下降,产胶量上升,至10月达到全年最高峰。到冬季胶乳干含、产胶量及总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下降,而胶乳硫酸和无机磷含量显著上升,其它生理参数保持在较低值。胶乳蔗糖含量保持上升趋势至11月份,胶乳硫酸和无机磷含量与气温变化里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