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在害虫控制中的生态功能与机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生态学的有害生物治(EBPM)或生态管理(EPM)是新世纪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新对策。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改变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进行害虫生态控制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调节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对天敌和害虫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的机制及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利用前景4个方面,论述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在害虫控制中的生态功能与机理。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害管理与生物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病害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病害管理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会对生物安全产生积极或消极作用。本文论述了植物检疫、转基因抗病植物、转基因生防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与生物安全的关系及在病害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病害风险评估和转基因生物风险分析对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物多样性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流行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包括形态的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及互作的多样性,互作物质的多样性和互作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互作结果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品种之间,作物之间、作物与非作物之间的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来促进植物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是有效控制农林有害生物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该领域近年来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的主要进展,同时提出以后研究的建议和方向,即应用宏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后基因组学及植物生理生化等综合技术,系统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直接和间接互作机制的基础,根据不同的防控对象及环境条件确定多样性的结构和模式,通过大数据进行管控,才能实现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的背景下,使用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调控害虫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农业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和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现状,归纳了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害虫生态调控科学原理或学说,从非农生境对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其对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出发,在农田内、农田边界以及农田景观格局三个层次分析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调控作物害虫的方法及具体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调控作物害虫的发展方向,为有效开展害虫生态调控提供知识原理和方法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该著作在系统分析生物多样性概念、测度,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和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上,全面地阐述了水分胁迫、营养胁迫、二氧化碳、温室效应、臭氧衰减、紫外辐射增强、二氧化硫、酸雨、重金属、农药等生态环境因子与作物生产的关系、机理及调控,从生态学和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与农田资源合理利用、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业景观与害虫种群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达汉 《植物保护》2009,35(3):12-15
20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和农业设施化的快速发展,造成农业景观的急剧变化以及农田生境的破碎化。国内外十分重视这种景观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害虫种群控制的影响。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农业景观变化和生境破碎化对昆虫与天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种群序列变化的影响研究进行系统论述,着重介绍农业景观变化对害虫种群控制的原理和作用机理,分析景观结构与农田生物多样性,及寄主—寄生物、猎物—捕食者、植物—害虫—天敌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关系的景观因子作用力的模拟,旨在揭示农业景观变化对害虫种群动态的潜在影响,提示了今后害虫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未来农作物病害发生趋势分析及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生物进化、生物间的动态平衡、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及市场经济等方面对未来农作物病害发生为害趋势和加重发生原因进行的系统分析,认为从总体上看,未来农作物病害的发生为害仍有加重的趋势。进而从宏观上对未来农作物病害的控制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低丘红壤高产茶园病虫无害化防治进行研究,提出以健身栽培为导向,搞好各项农业防治措施,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实行生态防治,严格植物检疫,实行物理机械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搞好合理的化学防治等无害化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的生态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田作物的单一性种植,植食性昆虫暴发、物种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化学农药大量应用于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更加剧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稳定性.因此,从生物多样性-农田生态系统-植食性昆虫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在农业有害生物防控上的应用,回归农田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生态调控举措,成为可持续发展农业领域中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生态影响的重要性及其生态功能,进一步阐述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低丘红壤高产茶园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体系,采取"以健身栽培为导向、搞好各项农业防治措施、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严格植物检疫、实行生态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搞好合理的化学防治技术"的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真菌病毒是在真菌体内复制和增殖的病毒,在真菌中广泛存在。农业生产中70%~80%的植物病害由病原真菌侵染导致,真菌病毒能够减弱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性,还可以将其转换为内生真菌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抗病,因此真菌病毒是一类重要的生防资源。本文综述了真菌病毒减弱寄主致病性机理及其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真菌病毒用于生物防治的前景和面临的问题,为植物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植物病原菌监测方法和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病原菌的监测对病害的预测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介绍了植物病原菌监测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在病原菌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链格孢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农作物生产并危及农产品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真菌是一类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的真菌,该属的一些种可引起多种重要农作物病害发生,严重危害农作物生产并造成巨大损失。另外,这些链格孢产生的毒素还积聚在农产品中,危及农产品食用安全。为此有必要加强有关链格孢病害的研究和治理。本文介绍了有关链格孢分类研究进展,近些年来链格孢危害农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危害情况,以及世界范围内链格孢毒素所引发的农产品食用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也综述了链格孢病害的主要防控策略和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几种常用植物病原细菌分子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病原细菌(phytobacteria)是植物上一类重要的病原菌,这些细菌能引起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花卉、树木及牧草上的病害。它的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治、预测预报及植物检疫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其中,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使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更快速、灵敏和可靠。本文对近年来植物病原细菌分子检测技术进行介绍,尤其是应用广泛的ITS-PCR(intergenictranscribedspace-PCR)、ARDRA(amplifiedribosomalDNArestric-tionanalysis-PCR)、rep-PCR(repetitiveDNA-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PCR)技术,旨在促进我国植物病原细菌研究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管理和利用植物保护系统的各种病虫资料信息,应用网络脚本语言PHP、网络服务器Apache及MySQL数据库构建了一套基于网络的病虫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模式,组建了用户管理模块、动态树型菜单模块、在线建表模块、数据表管理模块、日程提醒模块、资料统计对比模块、图形显示模块等。用户可根据自己需要在线建立数据表;系统将动态树型菜单与在线建表模块相互结合,实现了对各种表格的管理,包括表格的创建、数据的查询、汇总、比较及图形化显示等功能,用户通过Internet在系统的帮助下,可建立适合本地实际、满足自己需要的病虫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In plant disease management, surfactants are generally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pesticides to facilitate delivery of the pesticide chemicals to the target sites in plants, vectors, or pathogens. Their intended use is rarely for direct effect on plant pathogens. However, trends in recent studies have revealed an appreciable increase in their use for direct management of plant diseases. In this paper, we briefly review the progress made in the use of surfactants for disease management, as adjuvants and when applied for direct effect. We carried out experiment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elected synthetic surfactants (Cohere, Kinetic, Silwet-77, and Induce) on powdery mildew in squash and bacterial spot in tomato.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surfactants on these pathogens is dependent on the type of plant pathogen or disease. All tested surfactants exhibited in vitro bacte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Xanthomonas perforans, a causal pathogen of bacterial spot of tomato. In the greenhouse, Coh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disease severity of powdery mildew in squash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control. Cohere also showed promise in field trials against bacterial spot of tomato, but the other surfactants tested promoted this disease. Our studie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evaluating surfactants for their use in management of plant diseases both for direct effect and as adjuvants in tank mix.  相似文献   

17.
植物病虫害的综合管理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系统,针对这一特点,本文全面阐述了灰色系统模型的建立与预测方泫,建立了植物病虫害测报中的GM(1,1)模型,测报准确性较高,模型模拟检验精度达到Ⅰ级水平,发展系数小于0.3,可用于该地区植物病虫害作中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物理和化学药剂防治等调控措施已不能满足农业植物病害防控需求,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技术和措施。近年来,纳米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为纳米技术成为现代化农业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工具奠定了基础。为深入了解纳米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实践应用,主要从2个层面综述了纳米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包括无机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材料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性研究,利用纳米农药和纳米载体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纳米技术在病害防控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展望了纳米技术在未来农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地位,为利用新兴纳米技术高效、绿色防治植物病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19.
植物病害监测预警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病害监测预警对病害防治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3S"技术、孢子捕捉技术、轨迹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在植物病害监测预警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了本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2017年调查福建福清地区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情况,以明确该地区马铃薯主要病毒病原。共采集了46份疑似感染病毒的马铃薯植株,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福清地区危害马铃薯的病毒有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 roll virus(PLRV)、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检出率分别为56.52%、17.39%和10.87%,以PVY检出率最高,说明PVY是危害该地区马铃薯样品的主要病毒病原。通过病毒复合侵染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存在病毒复合侵染马铃薯现象。研究结果可为福清地区马铃薯种薯的引进和病毒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