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松树枯梢病发生的立地条件及其主要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江西等地227块松树枯梢病的林分病情标准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与林分及立地因子关系密切.由上杭、连城、永新和安福4县有代表性的49块样地推导出了松树枯梢病的病情指数与林龄、造林密度、郁闭度、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坡位、坡向的生态数学模型:y=41.38-16.56x11 5.08x21 18.62x31-3.78x41 19.94x51 7.32x61 4.27x62-4.06x71-10.56x72-13.88x73,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06 9、0.612 5、0.268 9、0.1789、0.681 1、0.279 0、0.473 7.该模型模内判别准确率为79.59%,其中病情指数与土壤湿度、郁闭度、林龄和坡位间关系紧密,在0.01水平上显著,它们是松树枯梢病在我国南方发生的主要诱导因子.提出以营林措施为主的生态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松树枯梢病发生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树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是我国南方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等树种的重要病害。文章综述了松树枯梢病的发生规律研究的进展情况,着重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寄主的感病性以及环境等与病害发生规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松树(Pinus spp.)是皖东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有马尾松、黑松、火炬挫、湿地松和赤松等。由于多为人工纯林,除马尾松外其余松树生长势差,抚育管理较粗放,致使松树病害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词查,“火炬松、湿地松、黑松发病较重,赤松次之,马尾松较为抗病。以松树萎蔫病、松枯梢病造成的损失重大,其它病害较轻。80年代较流行的松针褐斑病,近年流行趋缓,而松枯梢病、松树萎蔫病则成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4.
火炬松、湿地松梢枯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年以来,在湖北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了火炬松、湿地松梢枯病。主要分布在太子山林场管理局、京山、咸宁、崇阳、鄂州、阳新、红安、襄樊等县市。病害发生而积占各地火炬松和湿地松面积的20-50%,发病株率28. 6-100%,病梢率7. 7-96. 0%。轻病林分林木生长势下降,重病林分林木成片死亡或濒于死亡。乃我省发展国外松生产的主要障碍。病害症状表现主要有梢枯、溃疡、枯针等三种类型。梢枯为其典型症状。经多次采集病梢,反复镜检、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证实在我省导致火炬松和湿地松梢枯病的病原菌与有关文献报道的 DiplodiaPinea(Desm.)Kickx 类似。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梢和病针上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分生孢子大量散发,借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病害发生与降雨量成正比关系,在林木生长抽梢期的4-9月,降雨多的年份病害发生较重,在降雨少的年份,病害发生较轻。在石灰岩、流纹岩、片麻岩发育成的土壤上生长的林分发病较第四纪粘土上的林分重。火炬松发病普遍较湿地松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Disease based index,DBI)评价体系,定量评价与林分因子共同作用后,立地因子对赤松纯林中赤枯病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方法】在林龄相对一致(34±2)年的赤松纯林生态系统中设立临时样地,筛选影响赤松赤枯病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建立关键林分因子与赤枯病病情指数的函数关系,选取最优模型作为主曲线;将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赤枯病病基指数曲线群,其自下而上依次表示不同的病基指数,即立地对赤枯病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结果】1)基于森林病害发生的基本原理,提出病基指数的概念。2)确定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的定量方法,它包含样地的设立、病情指数的调查、林分因子的调查、关键林分因子的筛选、基准点的确定、备选主曲线模型的建立、主曲线模型的确定和评价、主曲线的绘制及曲线群的建立共9个步骤。3)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林分密度是影响赤松赤枯病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依据所提定量方法建立主曲线方程:Q=65. 61/(1+e-0. 001 5 x+2. 32),决定系数R2=0. 519 8,说明拟合方程较可靠,用该模型预估赤松赤枯病的病情指数时,平均预估误差是5. 35%。4)将赤枯病病基指数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曲线群,即建立定量评价体系。体系中的5条曲线自下而上分别表示为:Ⅰ为极轻病害发生,Ⅱ为轻度病害发生,Ⅲ为中度病害发生,Ⅳ为重度病害发生,Ⅴ为特重度病害发生。【结论】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主曲线模型和曲线群图可以定量评价赤松林的立地因子对赤枯病的潜在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可为赤松纯林合理、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将成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一、造成危害的主要外来有害生物1.毛竹枯梢病1991年传入我省,分布在汝城县热水镇和三江口镇。通过1995年至1997年3年的综合治理工程,消灭了严重危害区和中等危害区,同时加强了对发生区病竹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管工作,所以没有造成病害的扩散蔓延,对全省大面积毛竹危害的威胁目前不是很大。2.松针褐斑病1994年首次在江华县发现检疫对象。主要分布在江华、江永和靖州3县。主要寄主植物为湿地松。多发生在山区或山区与丘陵区的结合部。目前,全省主要流行区有12个县(市),偶然流行区有25个县(市),相对安全区有71个县(市)。3.猕猴桃溃疡病19…  相似文献   

7.
松枯梢病病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树枯梢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寄主范围广,危害重,严重威胁林业生产及生态安全.该病病原菌组成多样,存在基因型的分化.该文对松枯梢病的病原菌多样性、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藉以为我国松枯梢病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枯梢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湿地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近年来陕西省安康、汉中、西安等地、市的一些县广为引种,长势很好,但自1983年以来,在安康县境内引种的5年生湿地松上,发生了一种危险性的传染病一湿地松枯梢病,造成幼树大量枯梢,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有碍于引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松枯梢病[Diplodia.pinea(Desm.)kickx.]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国外对该病的研究较多,国内只对樟子松枯梢病有较系统的研究。湿地松枯梢病未见有报道。为此,于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松树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叶建仁教授主持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林业项目我国南方松树枯梢病 (Sphaeropsissapinea (Fr.)Dyko&Sutton)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已于 2 0 0 0年 10月通过成果鉴定 ,并被列为“十五”推广项目。本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我国南方国外松的进一步发展与栽植 ,防治松树枯梢病的发生与流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广应用前景。1 主要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在病害侵染规律方面 ,确定了松树枯梢病菌普遍存在着潜伏侵染现象 ,病菌在有病松林的植株体内 ,潜伏带菌率2 0 %~ 90 %之间…  相似文献   

10.
对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与立地条件和林分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表明,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和雪压与松树枯梢病的发病率显著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雪压;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和造林质量与病害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造林质量。各因子与发病率的复相关系数为0.8382098,与病害严重程度的复相关系数为0.8687435。对此病害,宜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陈守常  肖育贵 《林业科学》1990,26(3):219-226
油桐根腐病是桐区历史性、毁灭性的病害,危害甚烈。病株须根和侧根皮层腐烂,生长停止,终致死亡。桐林年均病株率16.7%,年均株死亡率7.4—7.5%,3—5年将导致桐林毁败。各级病株同工酶谱较健株减少2—6条,活性减弱,反映出病株内部“生化症状”与外部衰亡程度的相关规律。桐林周年发病时期分为初期、初峰期、高峰期和末期。病情与桐区气候因素关系密切,通径植分析,其顺序地温>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经偏回归求算,建立的预测模式为: (?)=0.623+0.457x_1-0.391x_2-0.02x_3+0.005_4 X~2检验,X~2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NeedleblightofPinussylvcsIrisvarmongolicaisoneofthemaindiseaseonPinus3:VlvesIrlAvar.mongolicawhichisanativesPeciesinthearcabetWecnHulunbcirgrasslandandforest.Thisdiscaseisnotcdforscriousinfestation,fastspreadanddifficulttobecontrolled.Inthepas…  相似文献   

13.
Fixed quadrates were established in different stands. In continued six years, the occurring period, occurring amount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epidemic diseas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spraying laws of spores and accounting measures of disease ranking. The occuring peak period of the disease was from the last ten days of May to the second ten days of June. The epidemic period was from the last ten days of June to the second ten days of July and the initial decease period was from the last ten days of July to the beginning of September. The change of the disease depended on air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precipitation.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computer, which can predict the disease index(Y) of 10 days later, with more than 95% reliability (Responsible Editor: Chai Ruihai)  相似文献   

14.
阳传和  杨旺 《林业科学》1992,28(2):122-127
根据杨树溃疡病的发生规律,在测报期间内,病情指数(Dis)与相应时期的菌量(F_1、F_2、F_3)、积温(CT)、温湿比(TH)、温雨比(TR)及湿雨比(HR)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Dis=19.0-2.8(F_3)~(1/2)+0.1F_1+0.0015(F_2)~3+4.15TH-0.042(CT)~(1/2)-0.4HR+3.5TR,可以预测一个月后的发病情况,模型经实际病情验证,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松针内含物与马尾松毛虫生存发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邹运鼎  程扶玖 《林业科学》1990,26(2):142-148
本文用不同松树松针饲养马尾松毛虫,其结果与松针内含物的关系,经计算得出累计死亡率、化蛹率、羽化率、每个雌虫平均产卵率、周限增长率以及硬脂酸、油酸等14种。同时得出:维生素B_6(x_(13))对马尾松毛虫的化蛹、羽化和周限增长率的影响是第一位的重要因素,低沸点物质(x_8)包括萜烯类物质是影响马尾松毛虫化蛹、羽化的第二因子,苏氨酸(x_(21))是第三个因子。异亮氨酸(x_(22))是影响马尾松毛虫产卵量的第一重要因子,蛋氨酸(x_(20))是第二重要因子,维生素B_6是第三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杨树黑斑病测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郊区黑杨林地内设置固定样地,进行杨树黑斑病Marssonina brunnea病原菌孢子捕捉和病情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I系统分析了病情指数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平均气温20~28℃、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降雨量为60 mm以上时,杨树黑斑病的病情发展迅速。同时建立了杨树黑斑病的数量化测报模型:^yi=-5.236 1x(1,1)+7.388 4x(1,2)-3.045 7x(1,3)-6.231 5x(2,1)-4.540 9x(2,2)+6.261 8x(2,3)+20.496 3x(2,4)+1.146 6x(3,1)+3.613 4x(3,2)+7.025 7x(3,3)+19.680 2x(3,4)。对测报模型检验的预测精度在88.49%~96.43%之间。  相似文献   

17.
潜在温室气体CO气体通量相关研究很少,多集中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作为我国北方寒温带最大的天然林,研究该森林土壤CO变化特征具有典型性与创新性。于2020年6—9月采用加拿大LGR-N 2O CO分析仪持续测定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CO气体通量及土壤温湿度,分析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气体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测定期内,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CO呈现明显的单峰日变化特征,日峰值出现正午12∶00左右;CO气体通量月变化规律呈现由高到低的下降趋势。土壤温度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变化特征,峰值呈现时间段为12∶00—15∶00之间。土壤温度日、月变化规律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月变化受降雨影响无显著规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气体通量随着土壤温度升高而增大,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为:Y=7.2479 T 10-98.208(R 2=0.127,P<0.01);与土壤湿度无明显相关性,同气象因子有明显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18.
气候要素对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典范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气候要素对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气象因子对松材线虫病的影响大小不同,并且在不同的松材线虫病侵染阶段也有差异。年平均风速以及与其相关的年蒸发量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定海区松材线虫病发病面积的最主要因素;年平均气温是影响定海区松材线虫病发病密度最主要的因素;冬春季降水过多会导致松材线虫病疫情严重,而6月份降水量越大,松材线虫病疫情越轻;相对湿度也是松材线虫病疫情的一个较重要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3-5月份,与疫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松树枯梢病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吴小芹 《林业科学》2000,36(1):47-52
将来自我国13省16种松树和其它2种针叶树上的55个Sphaeropsis sapinea菌株在PDA平四上进行配对生长试验,结果绝大多数菌株间产生墨绿色色素隔离带,少数菌株以及同一菌株不同菌落间不产生此色素带。  相似文献   

20.
对齐齐哈尔(沙壤土区)、杜蒙(风沙土区)、青冈(黑土区)等3个代表黑龙江省半干旱区典型地点防护林区内7、8、9月主要气象因子(气温、气湿、风速、降雨量等)及土壤入渗率情况进行了定期观测,结果表明:3个月份平均气温杜蒙>齐齐哈尔>青冈,气湿为青冈>齐齐哈尔>杜蒙,风速为杜蒙>齐齐哈尔>青冈,土壤入渗率为杜蒙>齐齐哈尔>青冈,揭示了黑龙江省半干旱区防护林内不同土壤类型之间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及规律,为半干旱区防护林功能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