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目前国内的布鲁氏菌猪二号苗和羊五号苗接种山羊后,机体产生了抗感染免疫,但同时也产生常规血清学诊断抗体,特别是多次用苗后此种抗体长期不消失,使得常规  相似文献   

2.
十余年来内蒙地区应用猪种布鲁氏菌二号苗每年疫区牛群口服免疫,收到明显的防病效果,但每年全群服苗,花费大,须改进,鉴于本苗对牛的免疫期长达三年半以上,我们改变猪二号苗对牛的免疫程序,每年仅给当年出生的犊牛服苗一次,成年牛不服苗,仍同群放牧,经过若干年后,待老龄牛自然淘汰干净,牛群为服过苗的青年牛所替换,看布病是否会自行停息,若能成功,每年可以节省大量菌苗、人力和物力。此  相似文献   

3.
<正> 应用目前国内的布鲁氏菌猪二号苗和羊五号苗接种山羊后,机体虽能产生抗感染免疫,但同时也产生常规血清学诊断抗体。特别是多次用苗后其血清抗体长期不消失,使得常规血清学诊断方法不能区分畜群中的自然感染与菌苗接种羊,由此给布鲁氏菌病的检疫、淘汰病畜等造成困难。中国兽药监察所等单位于1982年开始研制  相似文献   

4.
以猪布氏菌二号苗给牛喂服,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服苗后四个月,在怀孕期间攻毒时,在15头对照牛全部流产排菌的情况下,19头服苗牛只有6头流产排菌,而7头注射19号苗的牛则有4头流产排菌。可见口服猪二号苗的效力,不低于皮下注射19号菌苗。服苗后经过13个月,免疫力虽有降低,但仍保持一定水平。在奶牛群中,服苗牛与病牛长期接触(14个日),不出现血清学反应。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我国将该病规定为二类动物疫病。根据其病原性、生化特性等不同,可分为6个种20个生物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3个型、牛种布鲁氏菌9个型、猪种布鲁氏菌5个型,还有犬种布鲁氏菌、绵羊附罩种布鲁氏菌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猪种布鲁氏菌主要感染猪,也能感染人和鹿、牛、羊。  相似文献   

6.
猪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 (brucella)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 ,母畜发生流产和不孕 ,公畜可引起睾丸炎。对人则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本病分布广泛 ,可严重损害人、畜的健康。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体有6个生物种 ,即羊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沙林鼠布鲁氏菌和绵羊布鲁氏菌 ,其形态相同 ,均为球杆状小杆菌 ,呈革兰氏染色阴性 ,但各生物种的毒力和致病力是有区别的。猪布鲁氏菌主要感染猪 ,也能感染人和鹿、牛、羊。猪感染布鲁氏菌后 ,可发生全身性感染 ,并引起繁殖障…  相似文献   

7.
在运输检疫中,对进行过口服布氏杆菌猪型二号菌苗免疫过的羊群检出的布病阳性羊,在检疫现场难以判定是喂苗免疫的结果还是感染过布病。为了使运输检疫不漏检,防止疫病传播,又不因健康羊喂苗误.判成病羊而遭受经济损失,经与河北省国营御道口牧场协商,决定在御道口牧场对口,服布病猪型二号菌苗后绵羊的布病凝集反应阳性消长  相似文献   

8.
于新友  李天芝 《猪业科学》2019,36(12):92-94
猪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仔猪和老龄猪对该病具有一定抵抗力,症状表现不明显,性成熟期猪易感性增高,母猪表现为流产、死胎、不孕等,公猪表现为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等。文章主要从猪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免疫程序对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免疫程序对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河南省8个猪场,每个猪场受试猪随机分为2组,采用2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2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1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2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等4种免疫程序进行试验,母猪于产仔当天收集初乳样本942份,采用ELISA法检测猪流行性腹泻(PED) IgA抗体。结果显示,2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的免疫效果最好,但成本相对较高,其次是2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和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1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最后是2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结果表明,猪腹泻三联活疫苗单独或与猪腹泻二联灭活苗组合使用效果优于猪腹泻二联灭活苗。  相似文献   

10.
李天芝  于新友 《养猪》2020,(1):107-110
猪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仔猪和老龄猪对该病具有一定抵抗力,症状表现不明显,性成熟期猪易感性增高,母猪表现为流产、产死胎、不孕等,公猪表现为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等。文章主要从猪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布氏猪型二号菌苗(下称二号苗)对奶牛的免疫工作,在国内有些单位业已进行,但对服苗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在我省二号苗免疫奶牛的工作迄今尚未广泛开展。其原因主要是对服苗安全性及免疫效果尚欠确切了解,为此我们于1982年12月至1983年4月在青岛畜牧公司某场进行了二号苗免疫奶牛的试验。其中对免疫效果的检测已有专题报道,现仅将安全性观察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对狗感染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只限于狗食了感染布鲁氏菌的牛、羊和猪的流产胎儿,而造成狗感染牛种、羊种和猪种布鲁氏菌病。自1966年Carmichael等在美国的200例流产Beagle狗中分离到犬种布鲁氏菌后,相继在日本、德国、墨西哥、秘鲁和阿根廷等国都有犬种布鲁氏菌病流行  相似文献   

13.
1998-2002年对深圳市属猪场布鲁氏菌病、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蓝耳病等4种猪病进行监测,结果布鲁氏菌病的平均合格率97.94%;猪瘟的平均合格率79.88%;猪伪狂犬病的平均合格率80.01%;猪蓝耳病的平均合格率67.78%。对上述4种猪病每年的平均合格率进行均数差异显著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说明4种猪病变化平稳,免疫效果较稳定,表明上述猪场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免疫程序对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抗原、抗体双阴的怀孕母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25头,分别给予2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2次猪腹泻二联活苗、1次猪腹泻二联活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2次猪腹泻二联活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和疫苗稀释液(对照组)免疫。母猪产仔当天收集初乳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PEDV的IgA抗体,筛出优秀免疫组,同时进行母源抗体持续时间检测。结果显示:2次猪腹泻二联活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免疫后抗体整齐度最好,乳汁中IgA抗体阳性率为97.5%,IgA抗体持续时间达12d以上;2次猪腹泻二联活苗免疫后乳汁中IgA抗体阳性率为93.75%,效果优于1次猪腹泻二联活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免疫;2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免疫后乳汁中IgA抗体阳性率为38.13%,抗体水平最差。结果表明,猪腹泻二联活苗单独2次免疫或与猪腹泻二联灭活苗组合使用效果优于猪腹泻二联灭活苗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5.
布氏菌猪二号苗,对猪抗布氏菌感染的免疫效力经过实验室试验和培育健康猪群试验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见广西兽医科技通讯1978年2月3日)。但是,用口服布氏菌猪二号苗来控制和根除已经暴发流行猪场的布氏菌病至今还未见有人报道。1978年我们应用布氏菌猪二号苗对布氏菌病流行比较严重的高鹤横江良种场和广州  相似文献   

16.
一、布鲁氏菌的种类 1.8个陆地物种的布鲁氏菌:十牛种一牛,*羊种一小型反刍动物,*猪种一猪,*犬种一狗,绵羊副皋种一羊,沙林鼠种一沙漠沙林鼠,另外还有新发现的感染田鼠的布鲁氏菌和在人工移植的乳腺当中发现的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以引起动物流产、不孕等生殖障碍性疾病为主要特点.布鲁氏菌依感染动物种类不同分为6个不同的种,猪种布鲁氏菌是其中之一,主要引起猪的布鲁氏菌病.1991年我省猪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率为0.87%,1997年血清学阳性率则上升为2 8%.因此,为摸清我省种猪群中猪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制定我省猪布鲁氏菌病的有效防治措施,1997~2000年,我站对我省22家种猪场饲养的16 510头种猪进行了血清学抽样检疫.于2000年底对22家种猪场5 850头种猪检疫,布鲁氏菌病检验结果均为阴性.现将监测及净化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堪培拉国立布鲁氏杆菌病参考中心和国立生物学标准实验室,对1981-1985年接收的布鲁氏菌分离物进行鉴定的结果,指出了该菌的种和生物型在各州和各种宿主情况的分布。在澳大利亚分离的培养物,被鉴定为流产布鲁氏菌1、2、3型和19号菌株;猪布鲁氏菌1型和绵羊布鲁氏菌。马尔他布鲁氏菌3型是从地中海地区感染的人分离的。最常见的分离物为流产布鲁氏菌1型。从牛分离的非典型培养物有猪布鲁氏菌1型和利用赤藓醇的19号菌株变异型,讨论了它们在影响国家根除布鲁氏菌病运动中的流行病学意义。本文记载了1981—1985年期间提交给国立布鲁氏菌病参考中心(NBRC)的所有布鲁氏菌(以下简称布氏菌)培养物的特性,它们来自除塔斯马尼亚外的各州和各地区,多数是由各州兽医实验室提供的,少数来自医院和开业者的病理材料。联邦血清实验室(CSL)1965—1976年的研究结果已在以前作过报导。  相似文献   

19.
1病原 布鲁氏菌属有6个种,即马耳他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林鼠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和狗布鲁氏菌。各个种与生物型菌株之间,形态及染色特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别。布鲁氏菌的抵抗力和其他不能产生芽孢的细菌相似。例如,  相似文献   

20.
多重PCR方法鉴别牛、羊、猪种布鲁氏菌株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eri作为布鲁氏菌属特异性基因,以IS711基因拷贝数差异作为布鲁氏菌种间特异性标志,建立了鉴别牛、羊、猪种布鲁氏菌株的多重PCR方法。结果:牛种布鲁氏菌2308株扩增出大小为494 bp和178 bp的两条带,羊种布鲁氏菌M28株扩增出大小为733 bp和178 bp的两条带,猪种布鲁氏菌S1330株扩增出大小为285 bp和178 bp的两条带,均与预期吻合;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流产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大肠杆菌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硫化氢和血清学试验结果也符合相应种布鲁氏菌的特点。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多重PCR方法可用于牛、羊、猪种布鲁氏菌株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