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父母本花期相遇是杂交水稻制种的关键问题。笔者从20多年制种实践中,总结分析影响父母本播抽天数的因素,提出采用确定父母本播差期和调节花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确保花期相遇。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金玉甜1号高产制种的父母本最佳播期差以及母本最佳载培密度,研究了甜玉米金玉甜1号制种父母本的花期相遇以及栽培密度对其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玉甜1号春季制种父本比母本迟播18~20 d,父母本花期达到最佳相遇。在父母本花期正常相遇的前提下,金玉甜1号制种母本的最适栽培密度为4.76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父母本花期不遇的现象经常出现,造成制种产量降低,甚至颗粒不收.只有经常不断地进行花期预测,正确分析花期不遇原因,及时采取调控和补救措施,才是解决玉米制种父母本花期不遇问题,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父母本花期很好地相遇是夺取高产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制种时常因为父母本花期相遇不好,会造成产量下降,甚至无产量。一、花期不遇的原因(一)父母本花期相差太大父母本花期相同或母本花期比父本早2天左右,可同期播种。但有些组合父母本花期相差5天以上,在一般情况下,就要进行父母本错期播种,把花期长的先播,花期短的后播。但错期天数不等于花期相差天数,掌握不好确切的错期时间,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首要前提是父母本花期理想相遇。但由于受气候、日照、秧苗素质、肥水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花期不遇或不能全遇影响制种产量。为确保父母本花期全遇,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杂交玉米制种的生产过程中,父母本花期相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花期是否相遇决定制种的产量和品质。父母本花期是否相遇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首先取决于父母本的播期。无论父母本哪一个偏晚,如不能及时预测花期,发现不调不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都将造成严重的损失。这就需要在玉米种子田的生长过程中及时预测花期和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杂交玉米父母本播种技术是关系到花期是否相遇的关键,也是影响制种产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制种过程中,要根据父母本特征特性、天气、播种方式方法、墒情等确定播期、播量等,为后期花期相遇打下基础。杂交玉米父母本播期根据父母本生育期长短,  相似文献   

8.
摘苔在杂交油菜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父母本具有不同化期的三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为材料,从摘苔对杂交制种的花期相遇性、制种产量与制种纯度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摘苔深度能有效地调节花期相遇性,父母小初花期相差7d左右,以摘苔10cm为最佳;父母本同步开花的杂交组合通过摘苔处理,也能有效地提高制种纯度.  相似文献   

9.
玉米杂交制种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决定制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因素,因而及时、准确地进行花期预测和科学、合理地进行花期调节是确保花期相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工调节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育系的花时特性如始花期迟、同穗颖花间开花分散度大、闭颖率高等不利于异交的特性,是制约制种产量的核心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水稻开颖机理和不育系花时的人工调控进行了探索,在水稻穗部的形态结构、生理与颖花开放的关系,温度与CO2等外因促进颖花开放的效果,人工喷施"920"、茉莉酸甲脂、赶露水和外施肥料调节不育系花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尤为明显.未来研究的重点应放在茉莉酸甲脂调花的机理及其与其他调花技术的关系、调花技术的实用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蔡海华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2):149-150,168
对晚3、协青早A等7个主要亲本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和开花习性观察,研究,总结了这些亲本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有效积温在杂交稻春季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杂交稻亲本的生育天数,主茎叶片数,播种至始穗的有效积温等,在不同或同一年份春季制种中播植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用有效积温确定制种亲本播差期及花期预测的准确,快速,简易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制种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杂交水稻制种遇到亲本倒伏、花期不遇、两系稻转育的三大技术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泸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近11年水稻制种过程中发育期、产量结构等与其对应期间的气象条件分析表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播栽差期的相隔的时间、亩有效穗的多少、父母本能否正常开花授粉、品质好坏和产量的高低受天气的影响大,尤其是低温阴雨不仅影响杂交水稻的发育进程,还制约着杂交水稻父母本花期相遇和授精授粉、结实率等。分类统计阶段性低温阴雨发生情况,剖析其对杂交稻制种的利弊影响,提出趋利避害应对策略,以期为杂交水稻制种户及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杂交中籼Ⅱ优 83 8高产制种技术的研究 ,总结出 6条主要技术措施 :确定父、母本播差期 ;改进育秧方式 ,提高秧苗素质 ;本田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花期预测 ,喷施“九二○”和人工辅助授粉 ;去杂保纯  相似文献   

17.
张启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47-3848,3943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能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和相应的由其所控制的生理效应.将多年的试验结果和眉山水稻种子生产实际结合,探讨多效唑在水稻苗期、生长发育转化期、花期(生殖生长初期)、生殖生长中后期的应用,及对穗萌的影响,以期阐明在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上怎样应用多效唑.  相似文献   

18.
1988年在我国南方十二省杂交稻制繁种区计4.8万亩面积上进行了“九二○”增效剂的应用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增效剂能提高“九二○”的功效。使“九二○”用量减少50%,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这种增效剂还可以提早不育系花时0.5~1.0小时,提高不育系柱头外露率,有利于异交结实,使制繁种产量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19.
2种茉莉酸类物质对杂交水稻两系不育系的调花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茉莉酸甲酯和其类似物二氢茉莉酸丙酯在水稻两系不育系制种中的调花作用。[方法]2007年在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试验场,采用不同剂量茉莉酸甲酯和二氢茉莉酸丙酯对开花期两系不育系广占63S进行处理,测定其当日午前开花率和结实率。[结果]不同剂量的茉莉酸甲酯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当日午前开花数,其当日有效花率比对照(不施药)提高15.83%~40.74%,并最终使父母本异交结实率提高12.15%~16.16%,使用剂量以30mg/m2最佳。茉莉酸甲酯不同剂量处理的结实率与对照均呈极显著差异,但3个剂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剂量30mg/m2的二氢茉莉酸丙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日午前开花率,且使异交结实率显著提高(达5.18%),但其效果弱于茉莉酸甲酯。[结论]2种茉莉酸类物质均具有提高两系不育系制种产量的潜力,且茉莉酸甲酯的调花效果比二氢茉莉酸丙酯更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