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让断奶仔猪平稳度过断奶期并保持稳定的生长速度从而达到在保育期间,体重稳步增加且死亡率很低.断奶仔猪在断奶后的生长潜能较高,但许多因素会影响这种潜能的发挥,影响断奶仔猪性能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有:断奶日龄和体重,断奶后的营养,保育舍的环境以及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断奶后的仔猪由于各种不利条件的应激,其生长和成活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期间的管理目标是让断奶仔猪平稳度过困难的断奶期并保持稳定的生长速度.影响断奶仔猪在断奶后的生长潜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包括断奶日龄、断奶体重、日粮、环境卫生、饲养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俗语说:“养猪要赚钱,30奴之前是关键”。的确,断奶及保育期仔猪饲养成绩的好坏会使养猪利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出入。一方面,断奶仔猪应激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生长缓慢,这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另一方面,保育期的生长成绩会影响猪只日后的生长性能,从而影响养猪效益。有研究表明,60日龄的仔猪,体重每少1kg,则可推迟3~5d出售。因此,本文将分析保育期仔猪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如何将仔猪健康快速地养到30kg。  相似文献   

4.
仔猪在断奶后1周内出现体重负增长的现象称为仔猪断奶后全身消耗性消瘦综合症。该综合症对仔猪保育期的生长状况和成活率以及日后的生长发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笔者多年的养殖经验,将该病的主要预防措施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断奶至60~70日龄的猪称为仔猪,又称保育猪,它是继哺乳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阶段。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仔猪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应激,包括3种类型:断奶应激、心理应激、营养应激,在不当的饲养条件和营养条件下,应激可使刚断奶的仔猪生长停滞甚至倒退,因此,仔猪的培育目标是尽量减少断奶应激,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和死亡率,促进仔猪健康、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6.
断奶至60~70日龄的猪称为仔猪,又称保育猪,它是继哺乳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阶段.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仔猪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应激,包括3种类型:断奶应激、心理应激、营养应激,在不当的饲养条件和营养条件下,应激可使刚断奶的仔猪生长停滞甚至倒退,因此,仔猪的培育目标是尽量减少断奶应激,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和死亡率,促进仔猪健康、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7.
庄鲁  徐辉  刘小丰  邓国昌 《养猪》2019,(1):41-42
为研究仔猪的断奶重与其保育期生长性能的关系,试验从54窝母猪中选出21日龄断奶、平均体重(5.65±1.38)kg的美系仔猪300头,按断奶重分为3组,A组平均断奶重(4.36±1.13)kg,B组平均断奶重(5.92±1.10)kg,C组平均断奶重(6.59±1.01)kg,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饲养周期35 d。结果显示,不同断奶重的仔猪在保育期的日采食量不同,且这种差距呈越来越大的趋势。随着断奶重的提高,保育期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末重均显著增加,料重比显著降低;同时,断奶重越大,腹泻率越低,死亡率越低。断奶重与保育期日增重、末重和日采食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料重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断奶仔猪采食量的大小可直线影响其生长率的快慢。比如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试验已经证实 ,仔猪断奶后第一周内每天多吃 1 0 0克饲料 ,第四周末时体重就会增加 1 5千克。第一周内的高采食量不仅仅只是能促进仔猪保育期内的日增重和健康状况 ,而且还能促进整个生长期内的生长性能。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试验对于断奶后最初 7天内保持或减轻体重的仔猪进行了研究 ,发现这些仔猪与断奶后最初 7天内每天增重 2 5 0克的仔猪相比 ,推迟 1 0天达到上市体重。我们大家都知道 ,这是因为大多数断奶仔猪的采食量都不足 ,从而无法表现自身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仙人掌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240头断奶仔猪为试验动物进行为期45d的饲养试验.试验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仙人掌提取物.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体重、日增重、料重比均比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试验组的全群体重、成活率、保育达标率和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优势.因此,仙人掌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养猪场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设备的利用率,已逐步实行早期断奶。仔猪早期断奶,可减少疾病接触传播给仔猪的可能,然而断奶后仔猪生长滞缓的现象已成为现代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克服和缓解生长滞缓,是当前养猪业面临的重要问题。1 引起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滞缓的主要原因1.1 断奶时仔猪对各种应激源的不适应。断奶应激来自心理、营养和环境三个方面。心理应激主要是母猪与仔猪分开所引起的,仔猪失去了母猪的保护。环境应激是仔猪从分娩舍转至保育舍所引起的,环境、温度等发生了变化,尤其仔猪并窝后打架、争夺位次…  相似文献   

11.
断奶猪营养的首要目标是在断奶后的最初几周内保持其最佳的生长性能。随着许多猪场仔猪断奶日龄的提前(7~21天),造成断奶后仔猪发育迟缓如增重减慢、进食减少、疾病增加和死亡率上升等问题。环境、健康、管理经验和营养水平影响着断奶计划的成功。环境(温度、空气质量、畜舍和设施)是关键的因素。在合适的环境基础上,营养是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断奶仔猪腹泻的诱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因诸多应激因素的影响,断奶后保育仔猪腹泻的发病率高达20%~30%,病死率达15%~20%,病愈后仔猪生长迟缓,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断奶后保育仔猪的发病率,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就仔猪断奶后保育期间腹泻的发生原因和防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仔猪断奶期指的是仔猪从哺乳期转入保育期这段时间,通常是指断奶前2天到断奶后10天。饲养者为了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普遍采取提前断奶缩短母猪非生产间隔。但断奶越早,仔猪在营养、免疫、内分泌方面的发育就越不成熟,对采食、生长和健康的影响就越大。而且仔猪10周龄前的  相似文献   

14.
保育猪又称断奶仔猪;加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整个商品猪的健康状况,提高成活率的重要环节。由于仔猪断奶使仔猪生活上发生大的转变,由主要依赖母猪体获取营养而转变为独立采食,身体易因生活的变化易发生各种不良应激。因此加强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加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可提高保育猪的期末体重,进而提高出栏体重,缩短饲养周期,增加经济效益,让断奶仔猪平稳度过困难的断奶期并保持稳定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面包粉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及断奶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1:选取体重接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待产前1周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5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哺乳母猪饲粮,试验组饲喂用12%的面包粉代替对照组饲粮中部分玉米和豆油的饲粮,饲养试验至仔猪断奶后结束。试验2:选取体重[(7.00±0.71) kg]相近的351头“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3头仔猪。对照组饲喂断奶仔猪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用10%和20%面包粉代替对照组饲粮中部分玉米、豆粕和豆油的饲粮,饲养试验持续10 d。试验3:选取体重[(13.43±0.87) kg]相近的72头“杜×长×大”保育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对照组饲喂保育仔猪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用6%和12%面包粉代替对照组饲粮中部分玉米、豆粕和豆油的饲粮,饲养试验持续30 d。试验4:选取体重[(32.60±0.78) kg]接近的252头“杜×长×大”生长肥育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4个重复,每4个重复21头猪。对照组饲...  相似文献   

16.
研究断奶仔猪个体重与保育期生长性能、腹泻率和死亡率的关系。试验选取300只二元杂交仔猪,断奶日龄为21 d,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并根据仔猪断奶重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的平均断奶重为(4.26±0.22)kg,Ⅱ组的平均断奶重为(5.31±0.26)kg,Ⅲ组的平均断奶重为(6.45±0.56)kg,试验周期为35 d,其中预饲期为7 d,正试期为28 d。结果显示:Ⅲ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Ⅱ组和Ⅰ组(P0.001),Ⅱ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01);Ⅱ组和Ⅲ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Ⅰ组(P=0.023),Ⅱ组和Ⅲ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仔猪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01),Ⅱ组仔猪的断奶重显著高于Ⅲ组(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断奶重与保育期仔猪日增重呈极显著正相关([ρ]=0.854,P0.001);与末重([ρ]=0.792,P=0.011)和日采食量([ρ]=0.587,P0.038)呈显著正相关;与料重比([ρ]=-0.862,P=0.008)、腹泻率([ρ]=-0.882,P0.001)和死亡率([ρ]=-0.870,P0.001)呈极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断奶仔猪个体重越大,生产性能越高,且仔猪断奶重与腹泻率和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应激反应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奶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群。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由于诸多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仔猪断奶后2周腹泻的发病率高达30%。为了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特将断奶后诸多应激因素对仔猪腹泻的影响与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应激反应1.1仔猪断奶后离开母猪的精神应激。1.2仔猪由舒适的产房,特别是由保育箱迁到保育舍;由依  相似文献   

18.
李朝春 《四川畜牧兽医》2007,34(5):39-40,42
根据哺乳期仔猪的特点,要减少仔猪在哺乳期的死亡率,提高仔猪断奶体重,就必须抓好两个重要技术环节,一是养好哺乳母猪,使仔猪吃到充足的母乳;二是加强仔猪养育,使仔猪健康生长,才能达到提高仔猪断奶体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评估一些出生后测量的生理变量对仔猪在出生第一周的存活率和断奶前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612头来自3~5胎龄母猪所产的仔猪,监测氧饱和度、心率、血糖浓度、出生后0和24h直肠温度,同时记录遗传谱系、是否助产、出生顺序、性别、肤色、脐带的完整性以及出生后到第一次站立的时间。分别在仔猪出生时、7、14和21d对仔猪称重,评估仔猪产后发育情况。出生后第3、7和21天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3.3%、5.4%和8.7%。出生时直肠体温对仔猪的生存和生长性能无影响(P>0.05)。与正常肤色仔猪和站立时间在1min前的仔猪相比,青紫肤色的仔猪和站立时间在5min以上的仔猪死亡率更高(P<0.05)。脐带断裂的仔猪在出生后3d内死亡率较高(P<0.05)。仔猪在出生后3或7d较高的死亡率发生在出生顺序>9,出生体重<1275g,血糖浓度24~30mg/dL和45~162mg/dL以及出生后24h直肠温度<38.1℃。体重<1545g、出生后24h直肠温度<38.6℃的仔猪在断奶时体重较轻的概率较高(P<0.05)。在研究因素中,皮肤发紫、站立迟缓、脐带断裂、出生顺序高、体重低、出生后24h直肠温度低、血糖浓度低均是导致仔猪出生后第一周存活力较低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仔猪的生长受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中枢的控制,其中下丘脑-垂体-肝脏轴(简称生长轴)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目前国内外关于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生长影响的报道较多,结果不尽一致,较为统一的结果显示,断奶日龄显著影响仔猪早期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相对生长速率等生长指标,且断奶日龄越早,这些指标于断奶后下降的幅度越大。至42日龄以后,不同断奶日龄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体重以及相对生长速率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然而,不同断奶日龄影响仔猪早期生长的分子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开展相关研究对指导不同断奶日龄仔猪确定合理的营养对策、科学确定仔猪断奶时间等均有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