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肥料配施对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8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不同配比对冬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冬油菜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效果更显著。以施精鸡粪(干重)7 500 kg/hm~2、尿素1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 kg/hm~2、硫酸钾75 kg/hm~2处理的冬油菜越冬率为98.56%,较对照不施肥提高9.37%;折合产量为2 575.04 kg/hm~2,较不施肥对照提高550.00%;水分利用效率为5.80 kg/(hm~2·mm),较对照提高了504.17%。所有施有机肥的处理折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说明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配施是提高冬油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试验对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氮磷钾的不同配比施肥,对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找出最佳施肥配比。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及秸秆还田与施肥量互作对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影响不显著,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平均较不还田处理减产99.0、271.5、370.5 kg/hm~2。秸秆还田条件下获得全年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541.5 kg/hm~2,最高产量为18 698.7 kg/hm~2。秸秆不还田条件获得全年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613.5 kg/hm~2,最高产量为18 869.55 kg/hm~2。2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有极显著影响,随施氮量增加千粒重降低。秸秆还田条件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25 kg/hm~2,最高产量为8 614.5 kg/hm~2。秸秆不还田条件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49 kg/hm~2,最高产量为8 455.5 kg/hm~2。3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百千克籽粒消耗氮磷钾量分别较不还田减少0.05、0.06、0.06 kg,秸秆还田会导致氮、钾素当季利用率下降,磷素当季利用率提高。4最佳处理组合为N36P18K12,小麦、玉米及全年籽粒总产量平均分别为9 028.5、10 602.0、19 630.5 kg/hm~2。  相似文献   

3.
淮北地区夏玉米肥料配合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适宜淮北地区的夏玉米优质高产施肥技术。[方法]以淮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材,生长期间施肥设置氮磷钾肥不同用量的10个处理,研究氮磷钾肥运筹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玉米产量与施氮量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491.12+15.99X-0.30X~2(R=0.987 7~(**)),磷肥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在施磷量较大时,随施磷量的增加,磷肥对产量影响作用减弱,施钾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100 kg籽粒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平均分别为2.87、0.90、2.09 kg。10个施肥处理的氮、磷、钾利用率平均分别为39.68%、35.43%、50.01%。施肥对玉米株型结构、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氮磷钾含量及籽粒品质影响不大。[结论]淮北地区产量为10 500 kg/hm~2夏玉米的适宜施肥量为:N 300~375 kg/hm~2、P_2O_575~90 kg/hm~2、K_2O 75~90 kg/hm~2。  相似文献   

4.
在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运用"3414"田间试验,研究N、P、K混合施用对当地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6为最佳施肥水平,即施纯N、P_2O_5、K_2O的混合比为10∶2∶5;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与N、P、K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玉米最大施肥量是施纯N 586.5 kg/hm~2、P_2O_5301.5 kg/hm~2、K_2O 165 kg/hm~2,最大产量为11 011.5 kg/hm~2,玉米最佳施肥量是施纯N312 kg/hm~2、P_2O_5147 kg/hm~2、K_2O 121.5 kg/hm~2,最高产量为9 960 kg/hm~2。本研究可为建立当地玉米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晋西北风沙源区玉米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在晋西北风沙源区推广的玉米种植模式,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及覆膜模式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出配方施肥处理传统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的趋势,但配方施肥只是单纯地提高了产量,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出渗水地膜处理普通地膜处理不施肥处理的趋势,同时渗水地膜的经济效益也最佳。综合比较,配方施肥渗水地膜覆盖方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为7 584.3 kg/hm~2和2.44 kg/m~3;传统施肥渗水地膜覆盖方式经济效益最高,纯利润达到7 817.2元/hm~2。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配施对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农大8号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从而选出最佳的氮磷钾配比,试验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正交设计,设置16个不同的施肥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的农艺性状、光合参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农大8号的影响大小次序为NKP,施肥组合为N225 kg/hm~2,P_2O_550 kg/hm~2,K_2O 60 kg/hm~2时谷子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处理,株高、茎粗、叶面积、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且差异显著。经过正交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谷子农大8号的生产中,理论施肥量为N225 kg/hm~2,P_2O_5100 kg/hm~2,K_2O 60 kg/hm~2时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指标最优、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设置5个处理,探究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甘蔗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_3处理(尿素900 kg/hm~2、钙镁磷肥900 kg/hm~2、氯化钾393 kg/hm~2)的施肥量对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具有一定作用,其蔗茎产量达100 099.95 kg/hm~2,蔗糖产量达14 324.25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T_1处理农艺性状、蔗茎产量及蔗糖产量最低;T_2、T_4、T_5处理蔗茎产量及蔗糖产量高于T_1处理,但比T_3处理蔗茎产量及蔗糖产量低,因此T_3处理施肥量为最佳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8.
2015年和2016年在滨海盐碱区旱作玉米上,研究了3种生物有机肥(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阳牌)不同施肥量(600、900和1 200 kg/hm~2)和施肥方式(撒施、沟施)对玉米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撒施和沟施生物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滨海盐碱旱作玉米的籽粒产量,其中,沟施效果优于撒施。采用撒施方式施肥时,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和阳牌生物有机肥的适宜用量分别为900、1 200和900 kg/hm~2,其中,施用施利康牌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或和阳牌生物有机肥90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明显较高。采用沟施方式施肥时,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和阳牌生物有机肥的适宜用量分别为900、1 200和1 200 kg/hm~2,其中,施用和阳牌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用微力高牌生物有机肥900 kg/hm~2、施利康牌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或和阳牌生物有机肥90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较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增加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沟施效果优于撒施。降水对旱作玉米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影响均较大,相同施肥条件下,平水年各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贫水年。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杂交种沈农T19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一次性施肥(对照)、分次施肥及测土配方施肥对不同种植密度下沈农T19产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干物质转移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与分次施肥产量均高于一次性施肥,其中测土配方施肥玉米产量最高,在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其产量可达10 524.85 kg/hm~2,较对照显著提高10.84%,经济效益达6 578.58元/hm~2;测土配方施肥与分次施肥的干物质转移量和转移效率较一次性施肥处理显著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也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一施肥方式下,沈农T19的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产量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措施对盐渍土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分别于轻、中度盐渍土条件下开展,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施肥(T1,尿素分次施用,N 25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一次性基施(T2,18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微生物肥(T3,18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有机肥(T4,轻、中度盐碱土的施氮量分别为162 kg/hm~2和144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秸秆腐熟剂(T5,180 kg/hm~2)、有机无机复合肥一次性基施(T6,162 kg/hm~2),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盐渍土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盐渍土条件下,与T1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氮肥偏生产力(PFPN)、不同土层钠吸附比(SAR)和电导率(EC值)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提高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在中度盐渍土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其中T4和T5处理产量表现最好;与T1相比,T4处理的PFPN显著提高16.6 kg/kg;不同施肥措施有降低0~20 cm土层SAR和EC值的趋势,其中T4处理表现最好。此外,T4处理可以显著增加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综合认为,在中度盐渍土条件下,包膜增效尿素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玉米产量提高和缓解土壤盐渍化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宁乡市晚稻配方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宁乡市晚稻产量、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常规施肥还是配方施肥,对晚稻产量影响最明显的是氮肥,其次是钾肥,磷肥的影响最小。配方施肥籽粒产量最高为7 008 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424.5 kg/hm~2,增幅6.4%。晚稻100 kg经济产量氮养分吸收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配方施肥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99、0.62和1.15 kg。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57.70%、32.63%和49.70%,分别比常规施肥高25.16、2.03和3.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春玉米“3414+1”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最佳经济产量时的施肥方案,采用"3414+1(锌)"试验设计方案建立肥料效应函数,分析不同施肥水平及锌肥对玉米产量、土壤供氮磷钾养分能力、土壤氮磷钾养分校正系数、植株对养分吸收量和当季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并对最佳施肥方案进行验证与大田示范。结果表明:(1)产量限制因子的强弱依次为:氮钾磷;(2)最佳施肥量为N 190.1 kg/hm~2,P_2O_5 44.9 kg/hm~2,K_2O 135.1 kg/hm~2;(3)施用30 kg/hm~2七水硫酸锌玉米可增产3.22%;(4)该类型土壤N、P_2O_5、K_2O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0.44、0.24、0.53,N、P_2O_5、K_2O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9.6%、1.83%、26.4%。试验所获得的最佳施肥方案是可行的,可在与试验地地域环境相似且地力相近的地块作春玉米栽培时推广实施。此外,玉米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增产效果好,建议每3 a施用1次。  相似文献   

13.
通过缓控释玉米专用掺混肥与常规施肥的对比试验,研究其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均有不同影响。从百粒重、穗粒重、子粒率上看,缓控释玉米专用掺混肥处理都要优于常规施肥处理。缓控释玉米专用掺混肥处理600kg/hm~2(处理2)比常规施肥公顷增加产量601.5kg,增产率4.8%,公顷增加效益666元。缓控释玉米专用掺混肥处理525kg/hm~2(处理3)比常规施肥公顷增加产量178.5kg,增产率1.4%,公顷节约成本27元,公顷增加效益278元。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玉米磷肥的适宜用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在一定氮、钾条件下,不同水平的磷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增产率、磷肥农学效率以及配方施肥磷产投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纯N 300kg/hm~2、P_2O_5 60kg/hm~2、K_2O54kg/hm~2,玉米的产量、增产率和经济效益均最高,分别为8982kg/hm~2、65.35%和4636元/hm~2,与农民习惯施相比,分别提高4.39%、11.92%和19.83%;过量施用磷肥不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相对低的磷肥用量反而能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为简化高效配方施肥,以芝麻(Sesamum indicum Linn.)品种鄂芝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其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芝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不同氮肥处理的影响最大。14个处理中以施尿素292.5 kg/hm~2、过磷酸钙249.0 kg/hm~2、氯化钾150.0 kg/hm~2的处理(N3P2K2)产量最高,为1 751.0 kg/hm~2;施尿素195.0kg/hm~2、过磷酸钙124.5 kg/hm~2、氯化钾150.0 kg/hm~2的处理(N_2P_1K_2)产量次之,为1 682.0 kg/hm~2;不施氮、磷、钾肥的处理(N_0P_0K_0)产量最低,为1 302.0 kg/hm~2。N、P、K最佳配施比例为10∶2∶7。  相似文献   

16.
不同减肥增效施肥模式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氮磷钾施肥量的基础上,调整施肥结构,增施生物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减少氮、磷肥施用量,集成减肥增效施肥模式,最终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结果表明,各处理单产16 381.77~21 923.17 kg/hm~2,处理3单产最高达到21 923.17 kg/hm~2,比处理1(CK)增产3861.66 kg/hm~2,增长21.38%;处理2单产位居第二为19 135.16 kg/hm~2,比处理1(CK)增产1073.65 kg/hm~2,增长5.94%;其他处理均比处理1(CK)减产。建议在鲜食玉米生产上大力推广氮磷钾推荐配方减氮10%、减磷10%和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减肥增效施肥模式,示范推广氮磷钾推荐配方、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田鲜食玉米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常规氮磷钾T1、生物炭+氮磷钾T2、有机肥+氮磷钾T3)对黔中黄壤地区鲜食玉米的肥料利用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下鲜食玉米产量最高为22976kg/hm2,其次为T3处理;氮积累量表现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磷积累量表现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钾积累量表现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3种施肥模式处理下,鲜食玉米中总糖含量呈现出差异性显著,T2处理的总糖含量最高,为16.29g/kg。综上表明,氮磷钾与生物炭配施有助于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河北省丰宁县小窝铺大栅子村玉米种植基地土壤基础肥力及玉米目标产量,确定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量为基肥施二铵450 kg/hm~2、尿素112.5 kg/hm~2、硫酸锌22.5 kg/hm~2,追肥秆肥施尿素112.5 kg/hm~2、穗肥施尿素112.5 kg/hm~2;当地农民常规施肥量为基肥施二铵600 kg/hm~2,追肥施尿素750 kg/hm~2。研究了2种施肥方式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2种施肥情景下,测土配方施肥的玉米产量、穗粒数、穗粒重、秃尖率均高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但差异不显著;测土配方施肥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19.
在粘壤土上开展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和氮磷钾配比对蓖麻品种淄蓖7号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氮磷钾配比以及两者互作对蓖麻的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随着施氮量从225.0 kg/hm~2到375.0 kg/hm~2、氮磷钾配比从1∶0∶0提高到1∶0.9∶1.5,蓖麻的株高、叶干重、茎干重、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均显著增加;籽粒产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每株穗数的增加和百粒重的提高;施氮量375 kg/hm~2、氮磷钾配比1∶0.9∶1.5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达2163.6 kg/hm~2。  相似文献   

20.
刘林  张良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31-17932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生长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T1,有机无机复混肥750 kg/hm~2;T2,有机无机复混肥375 kg/hm~2+牛粪7 500 kg/hm~2;T3,有机无机复混肥150kg/hm~2+牛粪15 000 kg/hm~2;T4,牛粪30 t/hm~2。3次重复,随机排列。2008年秋季采用挖坑施肥方法施肥,所有处理均将肥料一次性施入并与土混合均匀,草莓生长期间田间管理一致。[结果]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草莓的生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其中,单株叶片数、单株结果数、单位面积产量以T2最高;叶绿素含量、单果重以T3最高。[结论]综合比较,认为有机无机复混肥150 kg/hm~2+牛粪15 000 kg/hm~2处理的总体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