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青海省大通县马铃薯生产的耕、种、植保环节已经实现机械化,但是收获一直采用“机械挖掘+人工捡拾”的收获方式,收获时每台挖掘机后面要跟进20-30个劳动力进行捡拾,每亩收获的人工成本在150元以上。4UFL-1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马铃薯挖掘、薯块与土壤秸秆残膜分离、薯块收集、提升装运等作业,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一、设计说明1.4UFL-1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主要参数。4UFL-100型马铃薯联系收获机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机研究院设计了两种新型马铃薯收获机,一种是背负式联合收获机,一种是拖拉机后悬挂式挖掘机。联合收获机型与上海50拖拉机配套,采用前置挖掘台、三级振动输送和摘薯、排茎等机构,可一次完成垄作、平作马铃薯的挖掘、分土、摘薯、排茎、集薯、堆放等联合收获作业,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黏性土壤种植的马铃薯,存在机械收获泥土分离不净、薯秧分离不净、病薯伤薯分离不彻底的问题,根据收获拣选农业技术要求,研制开发出一款分离、输送等为一体的马铃薯田间分选机,适用于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田间配合作业。该分选线主要由集成分选机、接收料斗、装车机构成,集成分选机主要由分离输送装置、秧薯分离装置、传动系统、机架及地轮等各部分组成。该分选机额定电压为380 V,额定处理能力20~80 t/h,可以完成土薯、茎秆、杂草和病薯的分离,以及薯块输送等作业,大幅度减少用工,缩短收获周期。田间收获分选试验表明:该分选线在田间地头与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配合作业效果好,减少沃土的流失,土薯分离、分级及茎秆分离良好,除秧率和除净率分别高于90%和99%,伤薯率低于1.23%。适用于机械化清选黏性土壤种植的马铃薯,对已收获的马铃薯进行二次分离清选作业。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段分离工艺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马铃薯分段收获人工捡拾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收获效率低等问题,在适应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段分离工艺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该机可同时完成双垄双行马铃薯的挖掘、薯土分离、清土除杂和集薯输送等任务。收获机在拖拉机的牵引作用下进行收获作业,其关键零部件包括松土限深调控装置、切土切蔓装置、挖掘装置、摆抖式薯土分离装置、过渡分离装置、清土除杂装置和集薯输送装置等。该收获机采用多段分离工艺,可有效提高薯土分离效率,显著降低含杂率,降低劳动强度。田间试验表明:作业速度分别为3. 17 km/h和4. 16 km/h时,样机的损失率分别为1. 64%和1. 59%,伤薯率分别为1. 72%和1. 48%,破皮率分别为2. 31%和1. 92%,生产率分别为0. 41 hm2/h和0. 54 hm2/h,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作业标准。基于碰撞检测技术获取了收获过程中薯块的动态碰撞信息,在对碰撞特征和薯土混合物运动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联合收获机易产生较大碰撞加速度的关键位置为:分离筛Ⅰ与分离筛Ⅱ交接处及集薯输送装置的落料端,降低分离筛Ⅰ和分离筛Ⅱ之间的高度差、改善集薯装置末端的缓冲效果,是降低伤薯率和破皮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木薯分段收获仍需大量人工作业的问题,基于木薯宽窄双行起垄种植农艺要求,确定木薯联合收获机工作原理与总体结构,并对振动挖掘装置、薯土分离装置、木薯收集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讨论与分析,设计4UMZ-1400型后收集式木薯联合收获机,该机一次作业能够完成木薯块根的挖掘松土、木薯土壤分离输送提升、木薯收集装箱及自卸装车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小型薯类联合收获机设计与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马铃薯机械化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我国仍然主要以挖掘机为主,机械化程度低。国外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高,但多数体积庞大,仅适合于大地块,而我国薯类种植区多为中小地块,特别是丘陵山地,地块较小,薯类联合收获机难以应用。为了满足我国丘陵山地薯类机械化收获的需要,设计开发出了一种自走式小型化的薯类联合收获机,可一次完成挖掘、输送、分离、捡拾和装箱作业。田间试验表明,该机的平均损失率为0.6%,平均破皮率为2.8%,平均伤薯率0.1%,作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正>洪珠170B马铃薯收获机采用三点式悬挂结构,与配置液压及后动力输出的轮式拖拉机配套进行作业。该收获机集多年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研发经验,结合世界先进的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理论及我国农艺要求研制而成。该收获机主要优点:(1)采用自主研发的S型链条,黏、沙性土层都可达到很好的抖土和薯土分离效果,伤薯率控制在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侧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收获过程中破损率大、收获效率低等问题,对设计的侧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输送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创新地增加了导向辊;同时,对马铃薯在输送装置上的速度、能量变化及破损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伤薯率的关键因素,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与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优参数组合下,即导向辊直径为111.29mm、导向辊与横向传送装置的夹角为43.4°、横向传送装置线速度为1.52m/s时,导向辊造成薯块的等效应变最小,伤薯率为1.2%,明显低于未经参数优化的侧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机收损伤情况,符合马铃薯收获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尤其是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以后,马铃薯已成为一种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此,针对人工收获马铃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收获成本高等问题,综合考虑新疆马铃薯种植特点及现有马铃薯收获技术,设计研制了一种马铃薯收获机。该机主要由挖掘装置、输送分离装置、集条装置及传动机构等组成,能够一次完成马铃薯的挖掘、输送分离、集条等作业,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等特点。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速度2.8~4.5km/h,生产率0.25~0.6hm2/h,明薯率≥9 5%,挖净率≥9 8%,破损率3%。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以下2种新型马铃薯收获机。(1)4UL—1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为背负式联合收获机。该机与上海—50型拖拉机配套,采用前置挖掘铲、三级振动输送和摘薯、排茎等机构,可一次完成垄作、平作马铃薯的挖掘、分土、摘薯、排  相似文献   

11.
振动筛式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种植国,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比重只有l%。由于马铃薯收获的工作量很大,所以需要用机械收获。为此,对原有的收获机械进行了改进。该收获机是由拖拉机带动的,具有除茎、挖掘、清土和摆放等功能。实现马铃薯收获机械化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收获损失,增加农民收入,对提高我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  杨珍  薛建  陈清宇  李存旭  郑智旗  李卫 《农机化研究》2022,44(5):259-263,268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实现马铃薯收获的机械化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促进马铃薯产业的稳定发展.为此,通过对近年来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文献资料的分析,从牵引式和自走式两方面综述了国内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的研究进展,分析阐述了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世界种植面积约2200万hm 2[1]。我国现阶段的马铃薯联合收获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存在着操作复杂,电气化程度低,人工投入大等问题,为此研制出适应我国北方规模化种植区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操作简便,机电液仪结合自动化程度高,减少雇工、降低劳动强度,改善我国马铃薯收获的机械化状况,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以德沃集团设计的4UML-180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为基础,为其设计了一套收获机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收获机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铃薯为地下产物,且是块茎繁殖,其收获方式以挖掘为主。目前,我国马铃薯大多是以人工挖掘或半机械化收获。为了促进马铃薯收获机械化,从分析我国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过程入手,阐述了我国马铃薯收获机的主要类型和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指出了应用马铃薯收获机可以大大提高收获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产增收,减少损失,为我国马铃薯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薏苡是贵州地区重要的作物,研发适合贵州地区农业现状的薏苡收获机械,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薏苡收获效率及提高我国农民的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该文分析了我国薏苡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薏苡种植模式,探讨现有薏苡收获机械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了薏苡收获机向大型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收获发展的趋势,为提高薏苡收获机械化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葵花子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及食品加工原料。研发适合我国农业现状的葵花收获机械,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葵花收获效率和提高我国农民的经济实力有重要的意义。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实现葵花收获机械化,葵花收获机向大型化、通用化、专业化、人性化和智能化发展。我国葵花收获机械研制起步较晚,虽有产品生产,但技术都不太成熟,葵花收获机械化水平较低。分析了国内外葵花收获技术研究现状,结合我国葵花油葵、食葵和种植行距不统一的现状,探讨我国葵花联合收获机的市场需求及收获机的种类及优缺点,同时提出了我国葵花收获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丘陵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有所提升,但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率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收获是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中用工量最大的环节,造成了马铃薯生产过程人工成本逐渐提高,种植户效益下降。分析了目前我国丘陵山区马铃薯收获技术概况及制约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发展瓶颈问题,提出了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对策和展望,为从事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小型大蒜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艺  张华  张志起  周进  崔中凯 《农机化研究》2016,(11):186-189,203
针对大蒜收获难、劳动强度高、各地种植模式不统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中小地块的小型大蒜联合收获机,并阐述了该机的总体配置及主要部件的结构。该机主要由行走底盘、传动系统、扶禾装置、挖掘装置、夹持装置、蒜秧定位装置、切割装置、横向输送装置、集蒜箱及液压系统等组成,可一次完成大蒜挖掘、夹持输送、切茎、蒜头收集和蒜秧抛送等工作。田间试验表明:收净率达到98.4%,损伤率0.65%,总损失率2.25%,生产率为0.035hm2/h;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损伤率小等特点,为提高大蒜机械化收获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蒜收获劳动强度大和成本高,结合目前我国大蒜收获的机械化和全自动化程度低的现状,设计了一款大蒜全自动联合收获机,可实现大蒜挖掘、夹持输送、变排传输、根茎切除和蒜头自动装袋全自动一体化收获。首先,阐述了大蒜全自动联合收获机的整体设计结构和各部分工作原理,并对仿形定位料杯和浮动柔性弹簧切根刀具等关键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其次,通过三维建模分析收获机整体结构尺寸的合理性;最后,制作样机进行多指标正交试验,并综合分析收获机重要部件的作业参数。田间试验计算收获效率为0.04 hm2/h,相较于人工收获效率提高87.5%。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花生秸秆大多采用摘果后就地铺放的形式,待晾晒干燥后再进行运输集垛,这种方法生产率低、运输不方便,且占用较多的贮藏空间。基于4HB-2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加装花生秸秆打捆装置,设计出一种能够在花生收获的同时,对花生秸秆进行收集打捆的打捆机,改变花生机械化收获发展不全面的状态,有效减少劳动力的需求量,提高花生秸秆的收集效率和收集质量,降低花生秸秆运输和贮藏成本,从而方便后续的收集、运输、贮藏和加工作业。田间性能试验表明,秧蔓回收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