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连翘适宜采收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连翘的适宜采收期。[方法]以太行山道地产区连翘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间采收的连翘进行鉴别和分析。[结果]随着采收时间的延后,连翘中浸出物、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但6月中旬到7月初采收的连翘的性状和理化鉴别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结论]综合考虑连翘药材的性状、理化鉴别、水分、总灰分、浸出物、连翘苷、连翘酯苷A等指标,确定连翘适宜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HPLC法和UV-Vis法测定了不同产地连翘中有效成分(连翘苷、连翘酯苷A和总黄酮)含量及其浸出物含量.结果表明,各产地老翘和青翘中的浸出物、连翘苷含量和连翘酯苷A含量均符合药典中的限量要求.青翘浸出物远高于老翘浸出物,老翘和青翘进行无梗处理后,山西陵川无梗老翘中的浸出物含量提高较明显,其余无梗老翘无明显变化.山西陵川无梗老翘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分别高达0.88%、0.69%,所有老翘和青翘样品所含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在去梗前后无明显变化.老翘和青翘的总黄酮含量在去梗后均出现降低趋势,而老翘总黄酮含量明显低于青翘总黄酮含量.说明连翘有梗与无梗对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的影响较小,连翘药材在加工炮制时不需要进行去梗操作.  相似文献   

3.
为制定陕西产辣蓼药材质量标准及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生药学研究方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薄层色谱法、挥发油测定法、比色法对陕西产辣蓼药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西产辣蓼药材水分含量7.42%~8.61%,总灰分含量8.06%~8.6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0.23%~0.7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19.86%~23.62%,挥发油含量0.13~0.17mL/g,总黄酮含量2.01%~4.59%.其中,洋县、柞水县辣蓼的醇溶性浸出物较高,略县、柞水县辣蓼的黄酮含量较高,蓝田县辣蓼的醇溶性浸出物和黄酮含量都最低,其他地区的辣蓼介于中间.陕西柞水辣蓼药材品质最好,而蓝田辣蓼的品质最差;建立了以性状描述、显微特征描述、指标有效成分芦丁的薄层定性鉴别及水分含量不得过于9%、总灰分含量不得过于9%、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于1%、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总黄酮含量不得少于2%为主要内容的陕西辣蓼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比8、9和10月份商洛连翘叶和果实中连翘苷及连翘酯苷A的含量,以探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在连翘成熟期中积累量的变化。研究显示,8-10月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在叶中的积累逐步增加,而果实中含量则变化不大;连翘同一部位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比例的动态变化显示,连翘果实中连翘酯苷A是连翘苷的13倍左右,而在连翘叶中则只有3倍左右。通过比较连翘叶和果实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变化,可以更加清楚了解主要有效成分的积累变化,为商洛地区连翘采收期选择及规范化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老翘的采收期及干燥方法,对山西长治连翘2个月内每隔10 d进行样品采摘,采用晒干、烘干、阴干的方法干燥,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测定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结果表明:10月底连翘果实成熟进入老翘期,老翘中连翘苷的含量均低于2010版《药典》标准,而连翘酯苷A的含量都高于2010版《药典》标准。11月开始是老翘的采收期,随着采收时间的延后,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产地直接干燥方法和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药材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合资丘木瓜的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与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的新鲜果实进行干燥加工,对加工后的药材进行折干率、水分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总灰分、酸度、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的测定比较。[结果]2种加工方法的药材,在外观性状上无明显差异;其折干率、总灰分、酸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含水量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传统方法加工的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之和高于药典加工方法,但2种加工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能源消耗和干燥效果考虑,资丘木瓜药材产地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对穿根藤(Psychotria serpens L.)药材进行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以车叶草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穿根藤进行性状鉴别;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方法对各产地药材进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根藤中车叶草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对穿根藤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且薄层色谱图中主斑点分离度好、清晰,鉴别特征稳定可靠;拟定穿根藤水分不得超过13%,总灰分不得超过8%,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0.9%,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1%;车叶草苷的质量分数不得少于0.10%。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制订的质量标准限度合理,可用于穿根藤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商洛连翘群落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连翘产量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确定不同地域连翘质量的差别,确定不同地域连翘质量差异性,明确商洛市连翘优质产区与主要群落分布区域。[方法]:对于商洛市范围及其周边地区的连翘群落进行系统调查,收集主要产区的气象资料,土壤样品,连翘药材样品,调查群落特征,绘制商洛市连翘分布图。在采收季节进行实际产量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要求检测连翘酯苷A的含量。[结果]:由于连翘群落多样性的存在,使不同产地的连翘产量和品质差异较大。[结论]:连翘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使不同产地的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必须在连翘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商洛翘优质种群的主要分布区域,为商洛连翘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不同采收期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为指标,综合比较4种活性成分含量以确定青翘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采自陕西省洛南县的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槲皮素的含量,并对这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月下旬至8月上旬青翘中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的含量较高,最高分别可达5.62,41.92,5.70 mg/g;这3种活性物质含量随采收时间的延长而波动较大。槲皮素含量以7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收青翘较高,最高达0.91 mg/g,且不同采收期青翘中槲皮素的含量变化较小。【结论】陕西省洛南县产青翘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最佳,此时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药材抱石莲的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为制定抱石莲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方法。[结果]对抱石莲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理化鉴别结果,抱石莲药材醇提取物与醋酐-浓硫酸、氯仿-浓硫酸、冰醋酸-乙酰氯等试剂反应均呈阳性。抱石莲药材水分的平均含量为11.98%;总灰分平均含量为7.83%,酸不溶性灰分的平均含量为0.27%;醇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为18.96%。[结论]根据抱石莲药材的显微特征能较好地将其与同属其他植物相区分。抱石莲药材中含有三萜皂苷化学成分。建议其质量标准分别控制为:水分含量≤14.00%;总灰分含量≤10.0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1.00%;乙醇浸提物浓度≥15.00%。  相似文献   

11.
黄九林  魏春雁  李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209-5210,5284
[目的]测定连翘不同部位中连翘苷和总黄酮的含量,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并分析连翘苷和总黄酮含量与连翘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连翘提取液中连翘苷和总黄酮,采用HPLC法测定连翘苷的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DPPH.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连翘不同部位提取液中连翘苷含量大小顺序为新叶老叶花果实,总黄酮含量大小顺序为花新叶老叶果实;连翘不同部位提取液都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性大小顺序为花果实新叶老叶。[结论]连翘花、果实和叶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连翘花、叶提取物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是总黄酮;连翘果实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是总黄酮和连翘酯苷。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民族药维药小茴香根的质量标准.[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Ⅸ对中药材小茴香根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重金属进行测定,并按附录方法对中药材粉末进行显微鉴定,寻找小茴香根在显微镜下的最常见的特征性细胞.[结果]中药材小茴香根的质量标准含水量以不得超过9.00%为宜;总灰分不得高于10.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高于2.50%为宜;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以不得低于30.00%,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以不得低于45.00%为宜;冷浸法醇溶性浸出物量以不得低于13.00%,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量以不得低于20.00%为宜.[结论]该试验结果为建立维药小茴香根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3.
连翘不同部位连翘苷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综合利用连翘,现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连翘苷,HPLC法测定连翘苷,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抗氧化活性,对测定连翘不同部位提取液连翘苷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含量75%,提取30min,物料比为8∶1,提取次数为2次;连翘叶中连翘苷含量显著高于连翘花和果实;连翘花、果...  相似文献   

14.
李小聪  周媛  刘闯  张红艳  郭志勇  邹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89-12191
描述了苎麻叶的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特征,并测得苎麻叶药材水分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分别为7.47%、16.29%、1.71%、12.66%和0.05%。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连翘中连翘苷含量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尚永  顾樱花  杨俊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71-15972
[目的]对不同产地连翘中的主成分连翘苷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连翘中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连翘中连翘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从连翘中分离得到一种化合物,经鉴定为连翘苷,并测定到来自山西的连翘中连翘苷含量接近河南的2倍,来自云南的连翘中连翘苷含量略低于河南,说明不同产地的连翘中连翘苷含量有明显的差别。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连翘生产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的不同。[结论]试验结果对扩大连翘产区,保证连翘的质量和提高连翘临床应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原江锋  邱智军  何灵美  张志琪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289-12290,12302
[目的]探讨连翘叶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以黄酮类、木脂素类和三萜酸类提取率和含量为指标,考察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微波提取和超声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超声提取法对黄酮类和木脂素类的提取效果最佳;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对三萜酸的提取效果最佳。[结论]试验探讨了连翘叶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为工业生产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金银花产地加工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通过不同方法(阴干、烘干、蒸干、杀青)加工处理的金银花的外观、灰分、浸出物、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及收干率等指标,选择出较好的金银花产地加工方法。实验结果显示:杀青法在产品的外观、绿原酸、总黄酮的含量上,占有很强优势,且总灰分较低,是金银花较佳的产地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定符合国家及生产企业中药检验要求的细叶百合花药材质量标准。[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用检测方法分别测定了细叶百合花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含量。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了细叶百合花醇溶性提取物的吸光度。[结果]依据中药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及相关检测方法,确定细叶百合花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00%,总灰分不得超过9.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0%;醇溶性提取物吸光度在(472±2)nm波长处,不得低于0.50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40.00%。[结论]该试验所制定的细叶百合花质量标准符合国家有关中药材质量标准制定要求,能够对细叶百合花的质量进行控制,同时可以用于其他百合花类药材质量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