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面强化模具在锻压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模具表面层与基体材料的机械性能有明显的差异,忽略表面层进行的模具强度分析将产生不可忽视的误差。但是,如果考虑表面层,常规有限元法由于结构平衡方程病态而导致数值上的困难。本文提出的相对位移有限元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文中对表面强化的挤压凹模进行了应力分析,三维光弹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精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提高模具寿命的新工艺新材料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预测,模具成型将有逐渐替代传统的切削加工的趋势。到2000年,机器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将由模具成型来完成。而我国模具的寿命一般仅为国外的1/5。因此,研究模具表面强化技术,提高模具寿命就显得十...  相似文献   

3.
通过秸秆压块机的工作原理,对压块模具的磨损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目前压块模具磨损问题的现状,从局部强化的角度提出可行的强化工艺,并通过实际装机对比分析,总结提出切实有效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4.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有关PVD型化学保护涂层技术在模具工件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拓展开来.在实施模具工件的表面涂层环节中务必要把控好其具体的作业条件、模具器件的结构材料、热处置加工工艺等诸多项操作过程.结合模具涂层作业环节中的实际经验,模具工件在实施化学表面涂层处置前后,其本身的结构强度品质保持恒定不变是其技术运用的根本所在,文章对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宋斌 《河北农机》2019,(7):46-46
本文分析了现代模具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研究了现代模具表面处理的技术现状及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模具表面处理技术在模具制造中尤为重要,因此表面处理技术还需进一步发展,引入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模具制造,冷冲压模具具有韧性好、耐磨性高等特点,模具制造的最终阶段是热处理,其不仅能增强模具材料内部或表面的组织结构,而且能控制模具的性能。文章主要分析了冷冲压模具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并就热处理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柳鹏 《河北农机》2016,(10):60-61
以游戏机手柄模具型腔加工编程为例,针对复杂曲面模具型腔的结构特点,利用UG软件的CAM编程模块,通过选用合理的加工类型、优化加工参数对模具型腔进行数控编程以及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最终提高了模具型腔的表面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模具产品的质量、尺寸精度以及表面粗糙程度和使用寿命向来都是模具领域中关键性的问题。伴随着国内模具用材领域的扩展,模具材料的发展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文章对模具材料的表面改性和组织性能分析,采用实验法对几种合金处理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未经过表面工艺强化的低强度汽车前桥和经过表面工艺强化的高强度汽车变速箱齿轮为对象.对汽车零件经过疲劳极限以下小载荷强化前后,表面硬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微观原因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小载荷强化后,低强度前桥的表面硬度随着其强度的提高而提高;高强度变速箱齿轮的表面硬度随着其强度的提高而降低;小载荷强化所引起的结构微观组织变化是其表面硬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对于汽车零件表面硬度的变化而言,强化和损伤的作用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0.
磨粉机磨辊等离子体表面淬火改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淬火工艺,对磨粉机磨辊辊齿进行强化处理,通过实验得出各因素对硬化层深度、表面硬度以及沿硬化层深度方向显微硬度分布状况的影响规律,并对其组织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磨辊硬度和耐磨性可以通过等离子体表面强化处理技术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较多,涉及面广文章仅从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两个方面探讨提高模具寿命的措施。模具设计环节是指模具的结构设计、成形模腔设计和确定模具钢种、模具硬度等。模具制造环节是指制模工艺、热处理规范和表面处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外覆盖件的A级表面,设计并制造了4种不同试验模具,在试验模具中包含了在汽车外覆盖件容易产生破裂的典型的反拉延特征.通过冲压试验,观察到表面破裂缺陷的产生,并搜集产生表面破裂缺陷处的应变及位移的历程及在破裂区域的接触压力的数据.同时,以自主开发的商品化冲压成形CAE软件KMAS/UFT模块为平台,针对冲压过程中破裂缺陷进行精确预示,并以CAE数值模拟软件LS-DYNA3D对比,模拟计算结果与冲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依据广义成形理论,提出针对破裂控制方案的实施建议,为进一步修正冲压模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用模具加工成型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约材料、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 ,应用范围及其广泛。热作模具是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的 ,随着服役时间的延长其组织将发生变化 ,性能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热作模具的强韧性、冷热疲劳性能及高温热稳定性对其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与其合金元素种类及含量、其合金强化机制紧密相关。目前热作模具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高温磨损局部堆塌和冷热疲劳失效。如何从热作模具钢中的合金元素、碳化物等途径来提高其综合性能将是研究热作模具材料工作者主要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热作模具钢中合金元素、碳化物…  相似文献   

14.
王勤  赵宝林 《农业工程》2011,1(4):77-78
模具型腔表面的精整加工,直接影响模具质量的好坏。该文以电化学、磁研磨和机器人3种非传统抛光技术为例,概述了其工作原理和应用状况,对超声、离子束和激光3种超精密加工技术作了简要介绍,提出应以自动化技术引领工艺进步,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零件的质量特别是凸凹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模具的质量,控制好凸凹模的精加工直接关系到整幅模具的质量,通过在热处理、磨削加工、电加工、表面处理4个方面对凸凹模精加工过程进行控制,可以使凸凹模获得较高的硬度和一定的韧性,还可以去除凸凹模的内应力,减小凸凹模变形,保证尺寸的稳定性,进而对热处理、磨削加工、电加工、表面处理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具行业对模具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模具专业在人才的培养存在先理论,后实践;教学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学生毕业后还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岗位技能再培训。为加强模具专业的生产实践教学,探讨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需不断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为使物料中的木质素成分在生物质育苗盘制备过程中发挥粘结作用,以现有玉米生物质育苗盘冷压模具结构为基础,通过传热学及模具加热冷却领域的相关理论公式设计了加热冷却装置,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育苗盘加热空间分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经加热冷却后压制的育苗盘成型率为80%,破坏荷载均值为150.569N,干燥后膨胀率均值为15.8%;加热压制后表面较常温压制表面更光滑,表面滴水角为61.325°;加热冷却装置使物料中的木质素在压制后发挥了粘结作用,增加了育苗盘的强度和疏水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是生物质能源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但其关键部件的快速磨损制约了技术应用的发展。提出通过以表面强化手段来延长关键部件的使用周期,进而阐述其在此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引起金属零部件失效的原因往往来自于零部件表面,表现形式多为磨损与断裂,因此强化零部件表面对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综述现阶段较为重要的两类表面改性技术,并针对其各自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和技术特点等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找到在实际应用中评价表面强化层的力学性能的量化计算依据,通过B-C r-RE共渗技术处理后的45钢试样的力学性能试验,测得了表面破损时所对应的压力,利用文中提出的模型,得出了渗层破损时,基体处于屈服阶段的结论,求出了渗层的抗压极限。并可利用将表面强化层与基体联合起来考虑处理的方法,分析其他表面强化层的不同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