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随水稻栽培技术改革和品种更换,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成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1997~1999年全市恶苗病发生面积逐年递增,尤其是今年粳稻"95-16"品种的推广,恶苗病发生更严重,重病田病株率高达15%左右,损失产量1~2成.作者于1999~2001年在通州市金沙镇马北村7组进行了多种药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的药效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苗期常发性病害主要有水稻恶苗病、水稻立枯病和水稻青枯病,其中水稻恶苗病不仅能在苗期侵染,水稻插秧后,本田也有发生。一、水稻恶苗病1、发病规律水稻恶苗病俗称公稻子,从苗期至水稻抽穗期都能发生。恶苗病的病原菌主要是附着在水稻种子的表皮内越冬,因此,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恶苗病发生的严重度与品种、温度以及栽培管理关系比较密切。水稻不同的品种对恶苗病的抗性不同,但没有绝对免疫的品种;苗床土  相似文献   

3.
随着粳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水稻恶苗病已上升为主要病害,近年来水稻恶苗病在我市稻区乡镇均有发生,特别是未浸种及浸种效果差的田块,平均病穴率为6.4%、病株率为1.3%,严重田病穴率达40%~45%、病株率达9%~10.6%,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水稻品种间抗恶苗病差异很大,一般是粳稻抗病优于籼稻,但粳稻品种间差异也较大.据大田调查,抗病的粳稻品种有盐粳538,病株率为0.1%;9516,病株率为0.3%.易感病品种有024,病株率为10.6%;早丰9号病株率为9.2%.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现登记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农药品种有86个,其中以咪鲜胺为主要成分的药剂74个,占恶苗病防治登记药剂的86%。长期单一采用咪鲜胺类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造成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病菌的选择压力大大增强,致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不断增加,防效逐年下降。近年,江苏省多个水稻品种恶苗病发生严重,与水稻恶苗病病菌对咪鲜胺抗  相似文献   

5.
水稻恶苗病俗称徒长病、公稻子,属真菌中子囊菌亚门的病原物引起的病害。恶苗病在我省各稻区均有发生。据我所调查,我县现有的当家水稻品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恶苗病发生,其中以粳稻品种较为严重,部分田块病株率达20%以上,给水稻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我所从1981年开始进行恶苗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其防治方法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效果显著。 一、恶苗病的识别 水稻恶苗病主要发生在秧田期到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其典型症状为徒长型。秧田期病秧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由种子传播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干尖线虫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水稻肥床旱育技术的应用和单一防治恶苗病药剂的推广,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的发生呈上升态势,一般年份对水稻产量的损失达10%~30%,严重田块高达50%。采用复合药剂浸种,可有效防治种传病害,且高效、无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2.5%咪鲜·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防治水稻苗期病害的适宜剂量,以水稻品种龙粳26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进行了2.5%咪鲜.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水稻立枯病和恶苗病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2.5%咪鲜.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25g.kg-1能有效防治恶苗病的发生,苗床和本田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100%和99.3%,对水稻立枯病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病情指数防效分别达到了72.1%和79.4%,对水稻出苗及正常生长安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水稻苗期病害药剂。  相似文献   

8.
药剂浸种是防治水稻恶苗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为筛选出高效的水稻种子处理药剂,从而更好地控制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于2015年5月进行了不同药剂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药量的前提下,以25%劲护·氰烯菌酯悬浮剂2500倍液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恶苗病是水稻感染赤霉菌后出现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植株疯长、结实率降低,明显影响水稻产量,严重者可降低50%以上。恶苗病在全球稻区均有可能发生,田间发病率在50%以上。为减少恶苗病的发生,尽可能降低该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世界各国农业科学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恶苗病防治上探索了许多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就恶苗病发病特征、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伊川县常年种植水稻面积为866.67hm2,主要种植在伊河两岸。1998年,在伊川县城关镇窑湾村首次发现水稻恶苗病,零星发病,发病面积1334m2。2004年,在城关镇罗村有5块田发病,病株率为3%~5%,发病面积2668m2。2006年,彭婆镇彭婆村有3.33hm2稻田恶苗病发生严重,病株率为50%,成片稻株枯死,减产50%。2009年,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普查,该病发生面积33.33hm2,所有水稻种植乡镇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11.
伊川县常年种植水稻面积为866.67hm2,主要种植在伊河两岸。1998年,在伊川县城关镇窑湾村首次发现水稻恶苗病,零星发病,发病面积1334m2。2004年,在城关镇罗村有5块田发病,病株率为3%~5%,发病面积2668m2。2006年,彭婆镇彭婆村有3.33hm2稻田恶苗病发生严重,病株率为50%,成片稻株枯死,减产50%。2009年,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普查,该病发生面积33.33hm2,所有水稻种植乡镇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12.
药剂浸种是控制水稻恶苗病发生最有效途径,我镇在1998、1999年进行了不同药剂种子处理防治水稻恶苗病的试验.2000年全面推广应用25%施保克乳油进行水稻种子处理,推广面积达98%以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机插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机插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本试验以早熟晚粳南粳46为供试品种,以浸种药剂浓度、浸种时间及暗室处理时间为试验因素,研究机插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原因和控制恶苗病发生的方法。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浸种浓度高、浸种时间长的恶苗病发生几率低;本试验最适宜的浸种浓度是1∶200,最适宜的浸种时间是75 h,最适宜的暗化处理时间0 d。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布局的改变,粳稻面积的大力推广,特别是农业轻型栽培技术的大面积实施,肥床旱育稀植技术的全面推广,水稻恶苗病、线虫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极大地限制了水稻的产量及品质的提高.为筛选经济有效的药剂品种,进行了18%辉丰咪丹悬浮剂浸种比较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恶苗病、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的效果,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水稻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粳稻面积的扩大和肥床旱育技术的推广,水稻恶苗病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上发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尤其是一些对恶苗病较为感病的品种,如种子未经处理或技术不当,减产达二成以上。为此,我们对水稻恶苗病的浸种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恶苗病是水稻生产上的常见病、多发病,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由于缺乏高效的防治药剂,在大理州的水稻生产上发生危害很严重;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咪鲜胺类(开始主要是25%施保克乳油)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由于该类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有特效,水稻恶  相似文献   

17.
应用种衣剂、浸种剂对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是水稻感染赤霉菌后出现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植株疯长、结实率降低,明显影响水稻产量,严重者可降低50%以上。引起恶苗病的主要原因有品种抗性、种子药剂处理和秧田肥水管理等因素。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关键~([1])。近几年来水稻恶苗病有逐年加重趋势,为探究有效控制该病的多种方式,验证种衣剂、浸种剂对水稻恶苗病预防及促进生长的效果,以期为大田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3])。  相似文献   

18.
水稻恶苗病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旱育秧技术的推广促进了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也使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水稻稳产、高产构成威胁。水稻恶苗病是水稻苗期至穗期主要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植株徒长、枯死苗、枯白穗等症状,致使水稻成穗率大大降低,可导致水稻减产10%~20%,发病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应引起广大种植户及科技人员足够的重视并加强防治。1水稻恶苗病的主要症状水稻恶苗病又名徒长病、白秆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在水稻  相似文献   

19.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迹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水稻育秧和种植形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改变也影响着水稻苗期恶苗病的发生发展。以药剂浸种和不同育秧方式为变量,分析其对水稻苗期恶苗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浸种能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自然状态下大田旱育秧最有利于恶苗病的发生,其次是育秧工厂硬盘育秧,传统水育秧最不利于苗期恶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水稻恶苗病又称为水稻徒长病,俗称"标茅"、"禾公",是常见的水稻病害,水稻的恶苗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在苗期和成株期都会发病,造成大田死苗,对水稻危害极其严重,为了摸清恶苗病的发生规律,有效加以防治,现就恶苗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