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为选择适宜黑龙江省克山地区育苗移栽的玉米品种,选用5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合玉17号玉米产量最高,比白单9号增产12.6%。,可作为本地区玉米育苗移栽的适宜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陕单11号和掖单12号在籽粒产量形成上有很大差异。陕单11号单株产量潜力大,适于在3000-4000株/亩的中等密度下通过提高单株产量获得高产,高密度下空秆多是限制该品种高密栽培的主要原因。掖单12号单株产量比陕单11号稍低,耐密性好,可在5000-6000株/亩的高密度下取得高产。高密栽培应与品种特性及生产水平相适应,在无产量差异范围内,低密度种植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14种不同品种青贮玉米为材料,采用机械全膜双垄沟播方式,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1)生育期长的玉米品种植株高大茎秆粗壮,产量更高;(2)紧凑株型品种较非紧凑株型单株鲜重和产量高;(3)株高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且两者与单株鲜重和干物质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茎秆粗壮高大的植株产量更高;(4)单株鲜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所试品种最适于该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饲用玉米是沁单712、中北410(包衣)、中北410(不包衣)、秦龙9号。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皖单4号、掖单2号在皖南广德红黄壤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产量较高。在玉米生育后期雨水较少情况下,氮素水平可减少60kg/hm 2,皖单4号、掖单2号产量达6 700kg/hm 2。  相似文献   

5.
<正> 夏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抓住玉米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就能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使产量大幅度提高。根据多年大田生产实践,要获得夏玉米高产、在栽培上应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选用良种 优良品种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可增产10%~20%。在近年来,掖单11号,掖单12号、掖单13号等品种的综合性状和生产潜力都明显好于掖单2号,是目前夏玉米高产栽培较理想的品种。掖单11号为中晚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个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杂交种掖单19号混种,利用高油玉米为掖单19号授粉,研究高油玉米对掖单19号的花粉直感效应.结果表明高油玉米对普通玉米掖单19号的花粉直感效果显著,使掖单19号子粒含油量提高40.5%~65.3%,改变了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混种的花粉直感效应并未降低子粒产量,而且起到了稳产作用;混种模式栽培无论子粒收获后的秆叶产量或青贮利用产量,均比普通玉米提高30%以上;筛选出了花粉直感效应的最佳组合为掖单19号×高油115.  相似文献   

7.
6个玉米品种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条件下,对6个玉米品种细胞膜透性,细胞水分、光合能力等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抗旱能力进行灰色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抗旱性强弱依次为成单11号,成单13号、川单9号,成单14号,农大65和掖单13号。  相似文献   

8.
何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98-16800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果穗维管束结构的差异。[方法]选用不同株型和穗型的3个玉米高产杂交种掖单4号、掖单13和沈单7号,利用徒手切片技术观察测定穗柄和穗轴内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比较不同类型品种间果穗维管束的结构差异。[结果]在穗柄(轴)大维管束数、总维管束数、单个大维管束的平均面积、大维管束总面积、维管束总面积上,大穗型品种掖单13和沈单7号显著优于小穗型品种掖单4号;在维管束密度及维管束相对面积上,紧凑型品种掖单4号和掖单13大于平展型品种沈单7号;在维管束的输送效率上,掖单13略占优势,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为今后玉米的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掖单13玉米在黔东地区的栽培措施与产量(简报)杨安贵王季春沈福成杨萌(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重庆400716)邵章成方门良龙卫华韩志军陈正平(石阡县农业局,贵州555100)采用三元一次回归正交设计试验,探索“掖单13号”在西南地区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选育适宜云南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可以改善云南省青贮饲料不足、品种单一的状况。通过综合评价13个青贮玉米品种(组合,含2个对照)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与果穗性状,筛选出优于曲辰9号(CK1)、雅玉04889(CK2)的青贮玉米品种(组合)。结果显示,V12(组合801×752)、V11(组合800×752)的全株生物产量、秸秆生物产量、农艺形状显著高于雅玉04889(CK2),适合做粮饲通用型青贮玉米,可开展进一步试验和小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11.
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两年以当地主栽品种半紧凑型玉米Sc-704为对照,对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籽粒灌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掖单12号具有籽粒体积大、灌浆时间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其生育期比Sc-704长6—8天。同时,籽粒体积、籽粒灌浆速率和含水量关系极为密切;灌浆速率和气温变化也表现一定的相关性。籽粒生理成熟后,在不影响后作的前提下,适当推迟收获期,能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生态因素对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影响及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播期、覆膜调控,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试验结果如下: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生育期表现较大差异,温度是影响玉米生育期的主要生态因子;覆膜对生育期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影响作用 主要在玉米生育前期,开花期玉米根系数量和最大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都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同播期条件下,掖单13号开花期根系数量和最大LAI大于登海1号品种,适宜生态条件下,玉米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小,果穗发育整齐一致,掖单13穗长较大,易于形成大果穗,高产潜力大,但高温弱光条件下,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大,空秆率高,果穗不整齐,产量低。  相似文献   

13.
夏玉米直播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朱崇民王振吉葛成涛潘玉民一、选用中早熟高产紧凑型品种夏玉米直播,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有效积温不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障碍。因此,选用中早熟紧凑型高产品种,主要是西玉三号、掖单二号、掖单22、掖单13。这几个品种的生育期90天~...  相似文献   

14.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1999-2001年,我们在宝坻,武清选用掖单22号,鲁单50,农大108等品种进行栽培试验,探索研究出了一套适合我市夏玉米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667m^2产量可达到750-800kg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玉米综合增产技术本世纪末我国粮食需增产500亿公斤,其中玉米增产任务165亿公斤,总产达到1192亿公斤,为完成这一战略任务,重点推广玉米综合增产技术如下:1.推广掖单2、4号、丹玉13、中单2号、掖单13、12号及沈单7号等高产抗病新品种(组合)杂...  相似文献   

16.
不同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饲用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及燎原青贮玉米2号以及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可消化总养分及粗蛋白产量,饲用营养价值最高,其中又以雅玉8号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高水肥地块紧凑型玉米掖单13号的高产量超出普通型玉米长单32号8.57%,而干旱丘陵地块的掖单13号最高产量比长单32号降低12.69%,表明在水肥条件下一的地块,应根据地力选择合适株型的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加大,影响玉米群体产量高低的构成因素主要是穗粒数。叶夹角与叶向值都会随密度加大而调节自身受光角度,调节幅度大小为穗下部叶下于穗上部叶,紧凑型大于普通型玉米。  相似文献   

18.
掖单12号是山东省莱州市玉米研究所于1987年育成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为478×515。1989年我们从莱州玉米研究所引进该品种进行小面积高产栽培试验,获得783.2千克/亩的较高产量。1990年我们进行了掖单12号密度和肥料试验,以测试该品种的适宜施肥量和最佳种植密度。1991年继续进行小面积高产试验和不同追肥方式试验。  相似文献   

19.
苏玉9号生长发育特性及千亩连片亩产650kg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苏北地区玉米品种布局老化,产量徘徊不前的严峻形势,经多年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在高产,优质,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明显优于目前当家品种掖单2号的玉米新品种苏玉9号,并就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摸清了其品种特性,高产群体结构,适宜肥料用量和运筹方式及其它一系列的配套技术,并将该系列配套技术应用于高产栽培实施2,取得了千亩连片平均亩产650kg的高产典型。  相似文献   

20.
选择引种的6个参试玉米品种,即中原单32号、青贮1010、佳禾2号、木兰1号、金穗2036和酒单3号,随机区组排列,进行引种观察与优化评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青贮饲料,中原单32号和青贮1010在本次试验中表现较为突出,增产幅度比酒单3号(ck)分别高94.21%和83.69%(P〈0.01)。中原单32号应列为环六盘山区种植青贮饲料玉米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