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南缘文冠果物候与气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3年来春季气温发生了明显的异常变化,对文冠果的物候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2008年~2010年,连续3年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引进种植的文冠果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实地对文冠果的叶芽和花芽萌动期、盛花期、结果期、果实膨大期、果熟期、叶落期等主要物候期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这3年的春季,研究区分别经历了2008年早春倒春寒、2009年正常年和2010年春季持续低温3种不同的气候类型,2008年和2010年文冠果物候推后幅度明显大于2009年,2010年物候推后的幅度大于2008年;物候发生当月的平均气温对物候的影响大于物候发生春季的平均气温对物候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大于年平均气温的影响;种植区春季气温的异常变化,不仅是物候推后的直接原因,也是当地文冠果年产量波动较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物候观测网武汉观测站的物候和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武汉市25种木本植物春季展叶期、始花期和盛花期,秋季落叶期等4个关键物候期的变化趋势、对气候变化的阶段响应特点及气温、降水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63年以来,武汉地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季物候期的早晚主要受春季气温的影响,特别是春季物候期发生当月和上1月的平均气温对物候期的影响很大。秋季物候期受秋季气温的影响,特别是物候发生当月的温度。叶子的物候期与前1月的降水量有较为明显的关系,但是花的物候期和降水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研究气象因子对芳香植物始花期的影响情况,根据始花期的早迟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2003—2014年芳香植物的始花期与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芳香植物的始花期与温度关系最密切,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始花期的影响不太大。文中还以所测数据建立了芳香植物始花期的预测模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早春和冬季平均最高气温、冬末初春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每升高1℃,广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含笑和香樟的始花期分别推迟1.8、5.5、1.4、2.3和2.8 d;冬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阴香的始花期推迟4.5 d;开花前5周的平均最低气温每升高1℃,腊梅的始花期推迟2.2 d;晚春平均最低气温、开花前5周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及平均最低气温每升高1℃,二乔玉兰、女贞、含笑始花期分别提早5.0、3.3、1.0和2.0 d。  相似文献   

4.
2006~2010年对单性木兰开花物候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研究,分析其开花物候的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单性木兰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年度差异显著;(2)单性木兰开花物候与气温及前期积温呈显著负相关,当前1月、3月平均气温每升高1℃,其始花期就提前1.3~2.4天;(3)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对花期物候具有延缓作用;(4)始花期分别与开花数和座果数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对濒危植物单性木兰的就地与迁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北京地区6郊区县的侧柏生长量与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是对气象因子反应敏感的树种,气象因子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起作用的。影响侧柏胸径生长量的重要气象因子是年平均气温和上年3—5月份平均气温;影响侧柏树高生长量的重要气象因子是年降水量和上年6—8月份平均降水;影响侧柏材积生长量的重要气象因子是年降水量和上年12月—当年1月平均气温。由此可以综合得出对北京地区侧柏生长量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是气温和降水量。  相似文献   

6.
影响角倍产量的主导气象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法对角倍产量与它前期气象因子的关系作了主导气象因子的筛选,指出影响角倍产量的主要时期及主导气象因子是越冬若蚜速生期的极端气温;翅蚜出现期的平均气温;性蚜生育期的降雨量或湿度;干母生育期的平均气温。本文还提出,用主导气象因子建立的回归模式建行角倍产量预报和产地气候区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油松无性系开花物候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对46个无性系结实初期和结实盛期开花物候作了观测,结果表明,一般雌球花可授期比授期比雄球花散粉期来得早,持续时间长,散粉期含在可授期内,散粉期和可授期同步性较好;在不同年份开花始期前后相差2-3d,开花始期早晚与当年≥10℃的活动积温有关,由于受花期温度和降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年份花期长短可相差10d左右,但不存在花期不遇,不同无性系在开花物候上存在很大差异,但在不同年份各无性系在始花时间上序次则相对稳定,无性系内分株间开花物候仅有1-2d的差异,位于树冠北向的雌雄球花各日期在开花频率上与其它3个方位有较大差异。始花期推后1d左右,此外,还研究了开花物候对同步指数的影响,以及不同物候类型授粉效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市绿化树种的物候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物候期变化的因子主要有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后者对物候期影响更显著,其中,气温、光照和水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目前,对物候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探讨物候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文章主要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选择的几种主要绿化树种进行物候观察,总结了同种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物候期的差别以及气温与植物物候期的关系,使植物物候期观察为城市园林绿化中进行树种选择、搭配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1987~2014年的科尔沁沙地榆树物候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近28年来,科尔沁沙地的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榆树花芽开放期呈提前趋势,展叶期和开花期较常年变化不显著,叶全变色期和落叶末期均显著推迟,生长季呈现延长趋势。平均气温是影响榆树物候期变化的主要因子,与花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开花始期和开花盛期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叶全变色期、落叶末期和间隔日数呈正相关关系。日照时数主要对叶全变色期影响显著,呈负相关关系。降水量对榆树物候期变化影响不显著,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苹果开花期年际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对苹果花期的影响,证明初春温度是影响苹果开花期早晚的主要气象因子。3月至4月上旬≥0℃积温每增加或减少10℃,开花期提早或推迟1 d;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平均最高气温每偏高或偏低0.5℃,开花期提早或推迟1 d;根据初春气象条件,准确预报苹果开花期,为做好果园田间管理,有效防御霜冻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长春市建植小叶女贞庭院绿篱为研究材料,观测群体花期、单株花期、单花序与单花花期,收集5月份有关气温数据,分析其对花期性状表现是否构成影响及程度。结果表明:2014—2016年小叶女贞开花时间为6月2日至25日之间,3 a群体花期平均为21.3 d,各年度相差在1 d之内,盛花期为12~13 d;单株开花时间最短植株为16 d,最长者为19 d,平均为17.5 d;单花序为8~12 d,单花为4~5 d。小叶女贞为夏初开花树种,此时气温等气象因子稳定,花期基本不受天气微小变化影响,开花时间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2.
壶瓶枣果实生长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枣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以10年生密植壶瓶枣为试材,利用DD-S植物生长动态仪测定了果实的纵横径,对果园内各气象因子进行了同步检测,并分析了果实的生长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枣果实生长期内其纵横径与果形指数日均值的变化密切相关,两者均呈波浪形变化;果实膨大期枣果纵横径日变化曲线呈"N"型,成熟期枣果纵横径日变化曲线呈"V"型;果实生长期枣果受到的不同气象因子的影响都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地理种源的麻竹笋-幼竹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漳州与永安开展麻竹地理种源试验,分析地理种源出笋物候期、秆高生长、枝叶生长的变异规律,及高生长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漳州点以中带种源适应能力最强,笋期长,笋量分散,成竹率高.永安点则北带种源笋期长,以飞鸾种源尤为突出.各种源幼竹高生长呈"S"型曲线,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较高.种源枝叶生长的变异以北带种源南移种植后,上抽时间提早,生长期延长.影响秆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旬平均气温>旬最低气温>旬降雨量.中带种源在漳州点受气象因子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物候现象是日照、温度、降水、蒸发等综合气象条件对生物体的影响的反映。温度在诸多气象因子中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更为重要,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植物分布区对树木物候的影响尤为突出。并且温度与日照关系密切、同步发生。因此本文重点讨论温度与樟子松物候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建阳区森林火灾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阳区历年来3次最大典型森林火灾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小、风速偏大时,火灾发生概率较大,且空气温度为最主要气象因子。根据3次森林火灾气象要素的日变化规律看,下午14时左右是森林火灾发生的重要时段。且火灾与其发生的前3 d气象要素相关,即前3 d气温越高、空气相对湿度越小、风速越大,火灾越容易发生,各F值均大于F0.01(F0.01=7.5910),达到极显著。风速不仅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还直接影响其蔓延。  相似文献   

16.
长白落叶松苗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白落叶松2年生苗在一个生长季节内高生长进行定期测量,分析苗高生长速率与同期气象因子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苗高生长速率与气温和露点变化趋势表现为较明显的一致;通过统计分析检验,在试验测定的气象因子中,大气温度和露点对苗高生长速率变化影响极显著,其它气象因子对高生长速率的直接影响均不显著;相关检验证明,苗高生长速率与大气温度和露点变化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10个杨树品种的物候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个杨树品种的8个物候期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靖远,各品种物候期有很大差异,叶黄始期最为明显,极差达46d;其次为叶黄盛期和落叶始期,极差为45d;差异最小的为展叶期,极差仅为8dc不同品种杨树生长期长短不一,影响杨树生长期长短的物候因素主要是后期的叶黄始期、叶黄盛期、落叶始期、落叶盛期等4项的差异程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物候期分为三类:前生长因子、后生长因子、落叶因子。这三类因子分别以芽萌动期、封顶期、叶黄盛期为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8.
气象因素对毛竹秆形生长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我国毛竹中心产区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毛竹的秆形生长同气象因素关系密切 ,在毛竹生长期内不同的具体生理过程 ,各种气象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其中的某一或几个因子为主导性或限制性因子并同时综合作用于毛竹的生长发育。但是出笋成竹期和孕笋期的气候因子对毛竹的秆形生长量起决定作用 ,而其中降水因素的作用大于温度因素。此外 ,无论从不同产区 ,还是同一产区内不同地点的毛竹秆形生长变异同气象因子之间相关分析 ,均可知生长地有利的基本温、湿条件(常年的温、湿度条件 )是毛竹生长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杜鹃落叶松林不同生长期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地温日变化特征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杜鹃落叶松林不同生长期气温日变化趋势为早晨气温最低,午后气温最高,受森林环境的影响,最高值滞后于太阳辐射2h;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中,林内气温日变化幅度为生长中期生长后期生长前期停滞期;空气日变化幅度为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停滞期生长前期;土壤日温度变化幅度为生长中期生长后期生长前期停滞期。  相似文献   

20.
榛子开花物候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榛子产量,对山东省泰安市内3大类榛子开花物候期的观测,运用统计、制图等方法对榛子的物候期进行研究。主要就不同品种榛子雌雄花的开花时间、花期长度进行观测,结合试验地的温湿度条件,得出榛子不同品种的雌雄花萌动温度,花期长度及榛子品种间差异,榛子开花的最适温度和榛子的雄花冻害易发生温度,不同种类对温度要求的差异,同种榛子的雌雄花开放条件的异同。以此对榛子开花的物候期有进一步精确的了解,便于应用到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