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制一种新的微生态制剂,试验利用分离得到的瘤胃厌氧菌Actinomyces ruminicola(命名为NY2)与痤疮丙酸杆菌混合制成微生态制剂进行体外发酵,研究微生态制剂的体外发酵特性及产挥发性脂肪酸的能力,确定微生态制剂中Actinomyces ruminicola与痤疮丙酸杆菌的最佳混合比例。结果表明:当微生态制剂中Actinomyces ruminicola与痤疮丙酸杆菌混合比为1∶1时,培养瓶中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最高值分别达到91.07,41.12,27.58,169.19 mmol/L。该比例微生态制剂可保持瘤胃内容物pH值在6.0左右波动,有利于瘤胃微生物发酵,并能促进乙酸、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费氏丙酸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嗜常温、耐氧、呈多形态杆状,是以丙酸为发酵终产物的安全菌株。费氏丙酸杆菌通常被用作瑞士奶酪生产的发酵剂,使奶酪形成独特的风味和气孔,还能发酵产生维生素B12和丙酸等人和动物机体需要的物质,具有促进双歧杆菌生长和抗炎症等益生特性。作者介绍了费氏丙酸杆菌的安全性、独特代谢途径及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其在奶酪中香气形成、对人类的益生特性及食品和饲料保护剂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奶酪中香气形成机制,并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产生共轭亚油酸、益生代谢活性、免疫调节作用和幽门螺旋杆菌颉颃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其益生特性,为充分利用费氏丙酸杆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费氏丙酸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嗜常温、耐氧、呈多形态杆状,是以丙酸为发酵终产物的安全菌株。费氏丙酸杆菌通常被用作瑞士奶酪生产的发酵剂,使奶酪形成独特的风味和气孔,还能发酵产生维生素B12和丙酸等人和动物机体需要的物质,具有促进双歧杆菌生长和抗炎症等益生特性。作者介绍了费氏丙酸杆菌的安全性、独特代谢途径及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其在奶酪中香气形成、对人类的益生特性及食品和饲料保护剂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奶酪中香气形成机制,并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产生共轭亚油酸、益生代谢活性、免疫调节作用和幽门螺旋杆菌颉颃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其益生特性,为充分利用费氏丙酸杆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痤疮丙酸杆菌(PA)对小鼠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影响,从人的面部皮肤分离得到革兰氏阳性短杆菌,通过培养性状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证实7株菌为PA.经ELISA检测发现PA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存在免疫交叉反应.以PA免疫小鼠15 d后用10倍LD50的APP攻毒,观察1周,最高保护率为60%;将制备的抗PA高免血清注射小鼠,分别用10倍LD50的APP血清1型、APP血清5型感染小鼠,保护率均为100%.结果表明,PA对APP血清1型,APP血清5型感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痤疮蜂针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子俊  朱万云 《中国蜂业》2009,60(12):42-43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皮肤病。因为新生丘疹疙瘩为刺,并能破出白色粉汁,故又名粉刺、肺风粉刺和肺风酒刺。由于好发于青年人,它还有个俗名叫“青春痘”。  相似文献   

6.
蜂毒生产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毒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蜜蜂产品。蜂毒主要应用于各种炎症,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方面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更显著。此外,蜂毒还具有抗辐射、抗癌、脱敏等作用。蜂毒生产可以不影响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主要产品的生产。本文将系统地介绍蜂毒生产的原理方法以及有关的基础知识。一、蜂毒的理化性质蜂毒是由工蜂毒腺和碱腺分泌并贮藏于毒囊中的挥发性液体,在蜜蜂螫刺行为中由螫针排出体外。天然蜂毒是一种半透明、黄色、微苦、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比重1.1313、pH 值5.5,常温下很快挥  相似文献   

7.
蜂毒是蜜蜂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的透明液体,蜂毒素是蜂毒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高血压、抗菌、抗炎作用。总结蜂毒素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发现蜂毒素能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诱导瘤细胞凋亡,也可直接杀伤瘤细胞,还能增加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同时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物质,但其来源十分有限.微生物合成是其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发现,丙酸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微生物能产生共轭亚油酸,其中植物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产量最高.研究还发现,这些菌体细胞中都含有能将亚油酸转化成共轭亚油酸的亚油酸异构酶.文章仅就生物法合成共轭亚油酸的菌种、亚油酸异构酶分离纯化和酶学特...  相似文献   

9.
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物质,但其来源十分有限。微生物合成是其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发现,丙酸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微生物能产生共轭亚油酸,其中植物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产量最高。研究还发现,这些菌体细胞中都含有能将亚油酸转化成共轭亚油酸的亚油酸异构酶。文章仅就生物法合成共轭亚油酸的菌种、亚油酸异构酶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红蓝光治疗仪与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4例面部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面部痤疮患者均给予痤疮灵治疗,对照组42例面部痤疮患者在此基础上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研究组42例面部痤疮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红蓝光治疗仪与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面部痤疮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42例面部痤疮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蓝光治疗仪与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体外法探讨丙酸杆菌不同添加剂量对瘤胃发酵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5个添加水平(0、3.0×104、3×105、3×106、3.0×107cfu/mL)分别添加到1.5 g(干物质)日粮(玉米秸秆50%+混合精料50%)中,在体外混合荷斯坦奶牛瘤胃液和磷酸缓冲液(1∶2)共90 mL,在39℃厌氧培养24 h。结果表明:丙酸杆菌对瘤胃pH、瘤胃氨态氮浓度、体外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消化率影响不显著,但有降低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的趋势;3×105、3×106cfu/mL有降低产气量的趋势;显著提高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量、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并显著降低乙酸∶丙酸值。结果显示奶牛日粮中添加丙酸杆菌能提高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量,降低乙酸∶丙酸比值,但有降低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的趋势,因此丙酸杆菌在转变奶牛瘤胃发酵向丙酸型发酵上具有良好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蜂毒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 ,除含有 80 %~ 89%的水分外 ,还含有蜂毒肽、活性酶、生物胺和其它酸类物质 ,具有较高的药理学和生物学效应 ,在临床上医治某些顽症有独特疗效。1 蜂毒的药理研究进展1 1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蜂毒是向神经性的 ,在大脑网状组织中具有阻滞作用和溶胆碱活性 ,并能改变皮质的生物电活性 ,具有明显的神经节阻滞活性。蜂毒能抑制周围神经冲动传导 ,对神经节阻断。蜂毒对突触前后膜均有作用 ,突触传递受阻 ,神经节后电位延长[1,2 ] 。1 2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在离体动物心肌 ,蜂毒肽具有很强心肌毒性作用。注射蜂…  相似文献   

13.
蜂毒的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毒是一种天然药物,由于蜂毒含有药理学活性很高的物质,在医学上有广泛的用途,且经济价值十分昂贵,因此,对蜂毒的研究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对蜂毒的研究和临床实验亦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我国是一个养蜂大国,有十分丰富的蜂毒资源,但蜂毒的开发利用尚未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重视,诸如:蜂毒的采集、收购、验收、质量标准、价格等问题尚未落实。近来,本刊纷纷收到许多读者来信,迫切要求了解有关蜂毒的生产和收购情况;同时,国内一些报刊也先后登载了“取蜂毒致富”的信息;多起来信要求本刊代为刊登高价“出售生产蜂毒资料”的广告,鉴于有关问题不落实,本刊均未予受理。对于目前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些“蜂毒新闻”,我们希望广大读者和养蜂户能慎重对待。为飨读者,本期特发表胡元强等同志的来稿,以供参考。随后,我们还将陆续地报道蜂毒有关资料和信息;更盼读者加强和本刊的联系(本刊1983年第2期曾报道过《电刺激采蜂毒》一文)。  相似文献   

14.
唐恒德 《畜牧市场》2006,(10):58-59
猪肺疫:又叫猪巴氏杆菌病,俗称为锁喉瘟或肿脖子瘟。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特征小,特定血清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主要存在于猪的肺脏。胸膜的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及咽喉周围组织急性炎症肿胀。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革兰氏染色阴性,两极浓染,不形成芽孢,但是能形成芽膜,并有许多种血清  相似文献   

15.
痤疮丙酸杆菌(PA)是人类皮肤和自然环境中的常见微生物,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可激活多种免疫相关细胞,具有诱生干扰素、提高体液免疫水平、上调细胞TLR-2和TLR-4的表达等多种生物学活性。PA具有显著的活化抗原递呈细胞的作用,常被用于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PA制剂可提高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FN-γ和自然杀伤细胞裂解酶水平及上调抗菌肽的表达,提高动物对病原细菌的抵抗力,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PA具有交叉免疫保护反应,在开发相关疫苗过程中具有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枯草芽孢杆菌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外发酵技术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日粮营养物消化率的影响.将6个水平的枯草芽孢杆菌(0、0.75亿、3.75亿、7.5亿、11.25亿和15亿CFU/mL)分别添加到日粮(玉米秸秆50%+混合精料50%)中,将荷斯坦奶牛瘤胃液和磷酸缓冲液,以1:2的比例在体外混合90 mL,在39℃厌氧培养24 h.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各添加水平不影响瘤胃pH,会不同程度提高瘤胃氨态氮,显著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及丁酸含量,能显著降低乙酸:丙酸,显著提高产气量及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3.75亿、7.5亿和11.25亿CFU/mL组能显著提高纤维素的消化率;各组对粗蛋白质及半纤维素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促使瘤胃发酵类型向丙酸型转变,提高日粮利用率,促进瘤胃纤维降解.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ns L.)为原料,设置对照(CK)、青宝Ⅱ号(FS)、植物乳杆菌(LP)、布氏乳杆菌(LB)、丙酸(PAT)、青宝Ⅱ号+丙酸(FS+PAT)、植物乳杆菌+丙酸(LP+PAT)、布氏乳杆菌+丙酸(LB+PAT)等8个处理探讨乳酸菌和丙酸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和丙酸单独处理能够降低青贮饲料pH值和AN/TN比值,增加乳酸含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FS+PAT处理能够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营养成分,LP+PAT处理和LB+PAT处理能够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8.
奶牛微生态制剂中几种益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试验对益生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丙酸丙酸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几种益生菌可以用于研制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19.
张晓斌 《中国饲料》2001,1(6):24-25
目前广泛使用的三大防腐剂苯甲酸、丙酸、山梨酸中,丙酸被公认为是最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的食用性防腐剂,它可以有效抑制霉菌、嗜氧芽孢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且对人畜基本无害,因而被广泛应用在谷物、饲料和食品的防腐保鲜中。另外还可以用来合成塑料、农药、香料及除草剂等产品。以丙酸为原料可制得DL-丙氨酸,进而生产维生素B6。我国是维生素B6生产大国,目前国内DL-丙氨酸是用丙酸化学合成,我国每年仅此项用途所需进口丙酸即达6000~8000 t。传统的防霉剂,大多数是以硝酸盐、亚硝酸盐及苯甲酸钠为主的有机防霉剂。这些产品大多因…  相似文献   

20.
巴氏杆菌致鸡呼吸道炎症诊治漆君,徐庚全,赵永中,寇明霞(甘肃省武威地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笔者多次发现专业养鸡户育成鸡群暴发以呼吸道炎症为主,兼有消化道炎、关节炎的传染性疾病。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学检查、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鸡巴氏杆菌所致的传染病。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