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姚宏亮 《水产科学》2004,23(5):34-36
1 引言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等,学名为(1,4 )—2—乙酰胺—2—脱氧—β—D葡聚糖[1] ,它大量存在于节肢动物的甲壳中,也存在于低等植物的细胞壁中。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其学名是(1,4 )—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1]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农业、纺织、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用途[2 ] 。甲壳素/壳聚糖原料来源丰富,目前大多以虾、蟹壳为原料进行制备[3] 。南极磷虾生活在南大洋,属甲壳动物纲磷虾目,其成体虽个体小,但生物量庞大且具有很多的生物特性,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大蛋白资源,是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的[4 ] …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又称几丁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产物,化学名是聚(1,4苷)-2-胺基-2-脱氧-β-D-葡萄糖。壳聚糖是虾蟹等生长的养分,能调节脂肪代谢;适量的壳聚糖可明显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改善畜禽的品质。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Richardson)是一种野生的较大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黄河、黑龙江、珠江及东部沿海诸水系。三角鲂体大肉厚,肌间刺少,肉质嫩滑有香味,是淡水鱼类中的珍  相似文献   

3.
几丁质/壳聚糖的生物化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盛 《福建水产》1991,(4):48-52
几丁质(Chitin,CA登录号:1398—61—4)是一种氨基多糖,它的结构与纤维素十分相似,可以看成是纤维素的单糖残基中2位上的羟基(OH)被乙酰氨基(—NHCOCH+3)所取代的结果,即2—乙酰氨基—β—1.4—葡聚糖;壳聚糖是几丁质的脱乙酰基产物(Chitosan,CA登录号为:9012—76—4,国外商品名为Flonac N),即2—氨基—β—1.4—葡聚糖。它们的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4.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制备及副产物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蒋挺大 《水产科学》1997,16(5):31-33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制备及副产物的利用蒋挺大(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关键词:甲壳素壳聚糖制备副产物利用甲壳素(Chitin)是由N—乙酰—2—氨基_2—脱氧—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形式连接而成的均多糖,是自然界里存在量仅次于...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又称脱乙酰甲壳素聚氨基葡萄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后的产物,化学名称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其分子结构与纤维素相似,呈直链状,极性强,易结晶。经辐射降解脱乙酰化处理改性后的低分子量壳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被溶菌酶溶解,可生物降解,其代谢产物无毒,且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等独特的理化特性。为探索低分子量壳聚糖对提高河蟹抗病力和免疫机能等方面的作用效果,我们于2005年4~9月进行了低分子量壳聚糖在河蟹病害防治中的应用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2.1酵母细胞壁多糖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酵母细胞壁多糖主要成分为葡聚糖和甘露寡糖,其中的葡聚糖主要由葡萄糖分子以β-1,3键为主链相连,并结合有以β-1,6键相连的分支结构.与其他糖类不同,一般糖类单糖之间以β-1,4键相结合,而β-葡聚糖中的单糖以β-1,3键和β-1,6键相连,形成特殊的超微螺旋型分子结构,其构型很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接受,从而使其免疫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用乌贼内壳制备β-甲壳素和壳聚糖,结果乌贼内壳背楯提取甲壳素的最佳条件为:先用1.5 mol/L HCl浸24 h,再用1.5 mol/LNaOH于80℃浸3 h。产率为3.55%。从乌贼内壳周缘提取甲壳素的最佳条件为:先用1.5 mol/LHCl浸24 h,再用1 mol/L NaOH75℃浸3 h,产率为30%;产品用IR和XRD表征。实验结果还表明,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可提高β-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转录组数据库中比对筛选到内源性纤维素酶(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序列信息,通过克隆获得该纤维素酶(EsGH9-1)基因组DNA和cDNA序列。EsGH9-1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11 679 bp,包含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cDNA序列全长为2044 bp,编码580个氨基酸,具有糖基水解酶第9家族的典型催化功能域。RT-PCR结果显示,EsGH9-1主要分布在肝胰腺组织,在大眼幼体期和仔蟹早期高表达。不同饵料条件下,EsGH9-1相对表达量在植物性饵料组显著上调,与β-1,4内切葡聚糖酶活性趋势相一致,推测EsGH9-1参与纤维素的消化与分解。本研究证明中华绒螯蟹自身具有纤维素酶基因,为今后深入研究内源性纤维素酶在水生甲壳类的摄食与消化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壳聚糖(Chitosan)又称脱乙酰甲壳素、可溶性甲壳素、脱乙酰甲壳素、聚氨基葡萄糖,化学名称是(1,4苷)-2-胺基-2-脱氧-B-D葡萄糖,是由甲壳素(Chitin)脱乙酰基后的产物。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是N-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多糖,广泛存在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以及真菌的细胞壁中。在自然界中,甲壳素的年生物合成量巨大,  相似文献   

10.
七月份进入鱼病高发季节,生产中用药增多,现将常用药物的主要成份及用途作一介绍。一、抗菌类药物1.鱼康宝(1)主要成份:1-2基-6-氟—4氧代—1,4-二氧-7-(1-哌嗪基)-3-喹啉羧酸。(2)作用用途:治疗鱼类烂鳃、肠炎病及暴发性出血病及顽固性细菌性疾病。(3)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本品若配合环境消毒或水质改良剂,效果更佳。2.氟苯尼考(1)适应症:广谱抗生素,是防治鱼类出血病及虾蟹细菌性疾病的内服药。(2)注意事项:①必须与饲料混合均匀,粘合晾干后投喂。②忌与酸性药物同服。3.二溴海因(1)主要成份及化学名称为: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2)…  相似文献   

11.
植酸酶和NSP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NSP酶在蛋鸡日粮的应用研究进展 2.1 NSP的抗营养作用 谷物多糖从化学上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贮存多糖和结构多糖结构多糖常称为NSP,是植物组织中由多种单糖和糖醛酸经糖苷键连接而成、大多有分支的链状结构,常与无机离子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一般难于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所分解.Bailey(1973)根据结构特点把NSP分类成3个主要部分,即纤维素(β-1,4-葡萄糖的直链聚合物)、非纤维素(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糖、果胶多糖(明根@朝格图等,1996).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血清中17β-雌二醇放射免疫的测定方法,将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用于鱼类血清测定,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92.8±8.16%)、特异性(抗血清与雌酮、雌三醇的交叉反应分别为<3.20%、<2.99%)和灵敏度(2.36—2.50pg)作了检验。标准曲线的r=-0.998,s=0.023-0.051,检测范围为10—400pg/管。 团头鲂催产后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含量增高,为产卵前的17倍左右,而未产卵个体的GTH含量则为产卵个体产卵前的3—5倍。与草鱼和鲢鱼一样,当血清中GTH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实现产卵。 随着团头鲂卵巢的发育,血清中17β-雌二醇(17β-E_2)含量和成熟系数同步逐渐上升,至第Ⅳ期卵巢发育成熟阶段,血清中17β-E_2含量形成一个高峰,达到2004.11±1136.31pg/ml,可作为卵母细胞卵黄迅速积累的指标。过后,血清中的17β-E_2含量略有下降,催产前为1392.71±399.09和1219.29±420.51pg/ml,产卵后,血清中17β-E_2含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到346.71±129.51和324.28±228.00pg/ml。 雄鱼则与雌鱼相反,17β-E_2含量随精巢发育而逐渐下降,并一直维持在一个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是我国对虾养殖大省,对虾加工业比较发达,但是作为对虾加工剩余物的虾壳,其经济价值长期以来被人忽略。近几年来,以虾壳等为主要原料,制备提取壳聚糖正成为国内外开发利用的热门。壳聚糖(Chitosan)俗称甲壳胺,是由2-氨基-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鱼》2006,(6):80-80
本品是我公司与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经农业部渔用药品临床试验单位(上海水产大学)临床验证,本品对细菌的细胞生长起到明显的抑制或破坏作用,可作为鱼用抗生素的替代产品,同时可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免疫能力,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如韩国、日本已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业,本品为天然物质,无毒害无残留,是生产绿色水产品的最佳药物。【主要成份】(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性状】棕色、粘稠状液体。【适应症】①本品可有效防治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如鱼类的烂鳃病、肠炎、赤皮、竖鳞、败血溃疡综合症;虾类的红体、…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利用蚕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利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PTAC)对自制蚕蛹壳聚糖进行季铵盐化改性,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产物的取代度,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蚕蛹壳聚糖分子中的-NH2上的氢原子已经成功地被EPTAC取代,制备得到了蚕蛹壳聚糖季铵盐;蚕蛹壳聚糖季铵盐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效果,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对大肠杆菌的强。  相似文献   

16.
鲤鱼血清中促性腺激素、17β雌二醇含量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雌、雄鲤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和17β-雌二醇(17β-E_2)的含量进行周年测定。GTH的常年分泌量,雌鲤平均为8.94±5.94ng/ml(12月份含量最低,峰值在1月份);雄鲤常年平均为8.72±5.20ng/ml(10月份含量最低,峰值在11月份)。17β-E_2的含量,雌鲤1-4月份较高,平均为2019.48±754.49pg/ml(全年峰值在2月份)。产卵季节后,卵巢开始退化,17β-E_2含量下降。5—8月平均为454.58pg/ml,产卵前后差异性显著。这表明性腺的发育和成熟与血清中17β-E_2含量变化的密切相关性以及雌二醇对GTH分泌的反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几种常用的甲壳素脱乙酰度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曾名勇 《水产科学》1992,11(4):19-21
甲壳素是一种含氮多糖物,在自然界中贮量居第二位,甲壳素经脱乙酰基后可得壳聚糖,又称可溶性甲壳质。与甲壳素相比,壳聚糖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应用范围更广泛。实践证明,甲壳素以及由甲壳素制成的其它产品的性能与其分子量和—NH_2含量密切相关。为此,任何有关甲壳素及其提取物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虹鳟排卵前后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浓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维信 《水产学报》1987,11(3):205-213
对虹鳟(Salmo gairdneri)排卵前后血清17β-雌二醇(17β-E_2),睾酮(T)和17α-羟-20β-双氢孕酮(17α20βP)的含量进行了测定。17β-E_2从排卵前15天的18.1ng/ml急骤下降到排卵前3—6天的2ng/ml,并继续下降,至排卵时仅为0.9ng/ml。睾酮在虹鳟雌鱼血清中的含量很高,血清浓度从排卵前9天的峰值水平143.3ng/ml缓慢下降,排卵时为24.3ng/ml。17α20βP的血清浓度变化明显,排卵前15天,该激素浓度接近于基线水平或甚至低得不能被检测,排卵前9天开始迅速上升,到排卵前3天达到峰值350.6ng/ml,排卵时为302.2ng/ml。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17α20βP在鲑鳟鱼类卵母细胞最后成熟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是一种诱发卵母细胞成熟的类固醇激素。临排卵前,血清17β-E_2浓度的下降,可能调节了17α20βP大量分泌的时间;17α20βP的大量分泌是卵母细胞达到最后成熟和排卵不可缺少的一环。注射合成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s-GnRH)及其类似物(s-GnRH-A),诱发虹鳟血清类固醇激素17β-E_2,睾酮和17α20βP的变化趋势与自然排卵时的变化相类似。经注射药物诱发排卵的鱼,较对照组提早一周排卵,而且排卵较同步和集中。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壳聚糖酶的水解活性,实验进行了解淀粉芽孢杆菌HZ-1510壳聚糖酶基因编码序列的克隆,并构建了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壳聚糖酶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提取、纯化得到重组蛋白,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该蛋白的信号肽、三维结构等进行了分析,最后以胶态壳聚糖溶液为底物研究了该重组壳聚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该壳聚糖酶基因的ORF长为837 bp,编码27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1.45 ku。在其氨基末端具有信号肽,切割点位于36和37位氨基酸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壳聚糖酶属于GH46家族糖苷水解酶。酶的水解活性最适温度约为55°C,最适pH为5.5。而金属离子Fe3+、Ag+、Cu~(2+)、Ba~(2+)和K+对其水解活性都起抑制作用,但是Mn~(2+)、Ca~(2+)和Mg~(2+)对其活性起增强作用。0.1 mmol/L的Zn~(2+)对壳聚糖酶的活性起增强作用,2.0 mmol/L的Zn~(2+)对壳聚糖酶的活性起抑制作用。本实验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HZ-1510壳聚糖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活性,为壳聚糖酶的工业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明胶包埋交联法、壳聚糖吸附交联法制备固定化海洋芽孢杆菌酯酶ETM-b,并对其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壳聚糖制备的固定化酶效果最好,壳聚糖2%、戊二醛浓度1%、小球与酶液4∶3(g/ml)时制备的固定化酶的活性回收最高,达到66%。壳聚糖制备的固定化酶使用10次,相对活性保留70%,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固定化酶在非水介质中具有转化α-乙酸萘酯(α-Naphthyl acetate)的能力,在异辛烷、正辛烷、正己烷中活性表现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