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为探明金钗石斛高产栽培的氮磷钾最佳配方,以金钗石斛幼苗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金钗石斛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金钗石斛幼苗生长效果不同,其中,以施用尿素10.87 kg/667m2+过磷酸钙31.25 kg/667m2+硫酸钾10.00 kg/667m2效果最好,其药用部位(茎)的生长量为1.74 g/株,较 CK 增加5.45%,微量元素铜、锌、铁和锰含量分别较 CK 增加46.24%、50.80%、69.35%和25.70%,药用成分茎多糖和石斛碱分别较 CK 增加42.36%和46.67%。合适的氮磷钾配比能够明显促进金钗石斛幼苗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比较分析了春石斛杂交种Dendrobium Second Love‘Tokimeki’与传统药用石斛金钗石斛活性成分,结果显示,D.Second Love‘Tokimeki’9月至翌年1月的茎多糖含量均值高于金钗石斛;多糖DHPP-Ⅰ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低于金钗石斛多糖DNPP-Ⅰ;两种石斛茎都含有所检测的19种氨基酸,金钗石斛所测的氨基酸总量高于D.Second Love ‘Tokimeki’,但D.Second Love ‘Tokimeki’的8种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金钗石斛;金钗石斛的Fe和B元素含量显著高于D.Second Love ‘Tokimeki’,而D.Second Love ‘Tokimeki’的Mn、Zn、Cu元素含量显著高于金钗石斛。通过两种石斛3种活性成分比较可知,D.Second Love ‘Tokimeki’多糖含量较高,但多糖DHPP-Ⅰ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低于金钗石斛多糖DNPP-Ⅰ;D.Second Love ‘Tokimeki’的氨基酸、矿质元素与金钗石斛组成相同,但含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将7个不同种质的金钗石斛苗分别在3个栽培基地进行多点栽培试验,测定多点栽培金钗石斛的外观性状、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并结合各栽培基地的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软件分析种质与环境对金钗石斛药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栽培基地中,不同种质金钗石斛外观性状、产量、活性成分含量均存在差异,根据联合方差分析可知金钗石斛茎长、茎直径、产量及石斛碱含量主要受种质因素影响,叶长、叶宽、多糖含量主要受种质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影响。影响金钗石斛的主要气候因子是相对湿度、1月均温、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温度;直径短边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生长在年平均温度较低的地区金钗石斛直径短边较粗壮;叶长与1月均温呈显著负相关,1月均温较低的地区适宜金钗石斛叶片长度的生长;叶宽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年平均温度较高的地区适宜金钗石斛叶片宽度的生长;多糖含量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年平均温度较低的地区适宜金钗石斛多糖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金钗石斛中石斛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刚  乙引  张习敏  郝丽丽  马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48-15249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金钗石斛茎的石斛碱含量。结果表明,贵州赤水产金钗石斛石斛碱含量最高(0.55%),罗甸产金钗石斛石斛碱含量最低(0.04%);石斛碱在0.01~0.0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5.
铁皮石斛专用叶面肥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白美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500-2500
[目的]为铁皮石斛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铁皮石斛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移栽后15 d开始对其喷施专用叶面肥(N∶P2O5∶K2O=25∶13∶13,N、P、K总含量51%,B、Fe、Zn、Cu、Mn、Mo总含量1%),每隔7 d喷施1次,共喷5次,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叶面肥对铁皮石斛单株鲜重、茎多糖含量、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喷施叶面肥可促进铁皮石斛茎叶伸长生长,茎节、直径加长加粗,平均单株鲜重(6.6 g)明显高于对照(4.45 g),但多糖含量(167.45 mg/g)较对照(172.4 mg/g)略低;喷施叶面肥后,铁皮石斛平均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35 cm^2和1.25 mg/g。[结论]长期喷施专用叶面肥可促进铁皮石斛茎叶伸长生长、提高其茎叶比和产量、增加叶面积。  相似文献   

6.
采用苯酚硫酸法、酸性染料比色法以及硝酸铝比色法分别测定并比较不同生长龄铁皮石斛茎与叶中总多糖、总生物碱及总黄酮的含量差异,为铁皮石斛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龄铁皮石斛茎与叶中总多糖、总生物碱、总黄酮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总多糖主要集中于茎,总生物碱和总黄酮主要集中于叶;总多糖含量以2年龄茎最高,为35.32%,总生物碱含量以1年龄叶最高,为0.036%,总黄酮含量以半年生叶最佳,为0.104%;总多糖含量随着生长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3年龄以内的总生物碱和总黄酮含量明显较高,且不同龄之间含量差异较小,而当植株生长至4、5年龄时,其总生物碱及总黄酮的含量明显较低.铁皮石斛茎与叶中各含有较高的不同有效成分,茎和叶均可作为药用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为获取最佳效益,综合考虑生长周期、生物量及药用成分含量等因素,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以3年龄内采收为宜,不宜栽种4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沼液作为有机肥在各种农作物上施用效果明显,本文通过金钗石斛施用沼液与农家肥对比试验,得出金钗石斛原生态种植喷施沼液,一是能提高产量,二能提高石斛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方法]通过对外观性状、多糖含量、石斛碱含量、水分含量、总灰分含量、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比较大棚栽培、附石栽培、附树栽培、盆栽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结果]外观性状数理统计结果表明,大棚栽培茎长最长,为(33.68±7.54)cm,附石栽培茎长最短,为(27.32±5.02)cm;附石栽培茎直径较粗壮,长边直径为(11.10±1.10)mm、短边直径为(8.19±0.84)mm,大棚栽培茎直径较细小,长边直径为(9.88±1.11)mm、短边直径为(6.27±0.75)mm。多糖含量以盆栽最高,为(17.76±0.95)%,石斛碱含量以附石栽培最高,为(0.73±0.01)%;浸出物含量为17.84%~21.48%。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水分含量为3.03%~3.92%,总灰分含量为2.19%~2.92%;以上5个质量控制指标主成分综合评分,附石栽培评分最高。[结论]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活性成分含量、常规检查均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对金钗石斛的质量要求,外观性状分析与综合评分结果表明附石栽培金钗石斛品质最佳,与...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色素万寿菊的幼苗质量,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生物菌肥对色素万寿菊幼苗生长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可促进色素万寿菊幼苗生长,其中生物菌肥Ⅰ和生物菌肥Ⅱ2种生物菌肥的效果均优于0.04%尿素,尤以喷施稀释150倍的生物菌肥Ⅰ(C150处理)的效果较好,能显著增加幼苗茎粗、一级分枝数、叶长、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冠幅和全株鲜重等指标值,分别为3.28 mm、2.33个、9.80 cm、53.60、17.50 cm和5.01 g;同时,各叶面肥处理的移栽成活率显著高于清水处理(CK1)。因此色素万寿菊苗期叶面喷施稀释150倍的生物菌肥Ⅰ有壮苗效果,并能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不同附生树种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方法]以贵州赤水仿野生3年苗为试验材料,不同树种继续附生生长1年,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不同附生树种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色谱柱:DB-1(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80℃,10℃/min升温至250℃,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250℃;FID检测器温度250℃。[结果]不同附生树种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杉木附生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最高,为0.932%,枇杷、杨梅、龙眼附生金钗石斛石斛碱含量分别为0.825%、0.790%和0.601%。[结论]不同附生树种的金钗石斛石斛碱含量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限量要求,该研究为确定适宜的附生树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寻找来源广、取材方便的烤烟有机育苗营养液,采用双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研究了营养液N质量浓度分别为50、150、250mg/L的育苗专用肥、沼液和鱼蛋白有机液肥对烟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肥源50 mg/L N处理的烟苗生长矮小,株高为3.99~11.34cm,150mg/L N处理的烟苗长势最好,株高为16.95~17.61cm。沼液150mg/L N处理烟苗地上部长势较好,株高为16.95cm,接近常规育苗肥效果,根鲜、干质量分别为0.79、0.07g/株,根系活力为307.36U/(g.h),高于常规育苗肥和鱼蛋白有机液肥处理;鱼蛋白有机液肥150mg/L N处理烟苗株高为17.61cm,但根系活力最弱,仅为163.70U/(g.h),烟苗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低于沼液处理。综合分析,沼液150mg/L N处理的烟苗生长最好,可考虑用于烟草有机育苗。  相似文献   

12.
人工种植地胆草主要施肥技术是在定植1个月后撤施一定量的复合肥。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人工栽培地胆草生长的影响,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比较分析了施用沼液肥、复合肥、有机肥几种处理下地胆草主要的生长及产量指标。试验结果:施肥可有效提高地胆草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长宽、根长、全草产量、根头产量、根冠比等生长与产量指标,3个施肥处理的全草产量、根头产量均比不施肥处理的高1倍以上,从各个生长指标综合来看,地胆草生长高峰期主要出现在5~8月份。结果表明施肥是促进地胆草生长及产量提高的直接而有效的办法,施肥重点时期在5~8月份。施用沼液肥处理的整体表现优于复合肥处理和有机肥,说明在同等条件下,施用沼液肥更有利于人工栽培地胆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产业化育苗提供最佳施肥方案。[方法]以"粉冠军"组培苗为试材,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3种类型肥料的7种不同施肥方案对红掌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全营养的营养液配方肥(A、B肥)叶面喷施配合控释颗粒肥根部施肥。进行产业化育苗生产成本较低,成活率最高,植株生长量最大;栽种5个月后统计,成活率达96.5%,平均株高达8.12 cm,叶片面积达10.9 cm2,SPAD平均值达66.5。[结论]全营养的营养液配方肥(A、B肥)叶面喷施配合控释颗粒肥根部施肥最有利于红掌组培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品种腾达为试材,研究了沼气肥在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的最佳施用技术与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沼气肥(沼渣和沼液)后,黄瓜病虫害发生减轻,增产效果明显,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其中以基施沼渣和高钾三元复合肥、追施沼液和叶面喷施沼液使用效果最佳,黄瓜生长势增强,瓜条美观,平均单瓜重(311.7±3.78)g,折666.7m2产量为(21 930.3±111.2)kg,比对照增产19%。  相似文献   

15.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一种重要的补益中草药。由于野生甘草面临过度采撷和资源耗竭,人工种植甘草规模日益扩大,发展低耗高效的甘草种植技术成为迫切需要。通过盆栽试验考查了不同沼液添加水平(沼液/去离子水体积比:10/0、9/1、5/5、1/9及0/10)下,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对甘草生长及重金属累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M真菌能够对甘草根系形成良好侵染,菌根侵染率在25.0%~48.4%之间。AM真菌对甘草表现出显著促生作用,接种处理使植株生物量、磷浓度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71%~271%、64%~143%和98%~127%。施用沼液显著提高了植株磷浓度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磷的同时,也增加了植物及土壤铬、铜和铅浓度。在沼液稀释比为10/0和9/1水平下,植物铬、铜和铅浓度超标,而接种AM真菌显著降低了植株重金属浓度至安全阈值以内。施用沼液同时接种AM真菌可在促进甘草生长的同时保障甘草品质,因而在甘草人工种植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白桦、落叶松根、枝、叶浸提液对1年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落叶松(Larixgmelini)苗木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05g/mL的落叶松枝浸提液处理,使白桦苗木总生物量提高24.0% (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白桦苗木根、叶的生物量积累、根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改善设施农业条件下土壤肥力状况,提高设施农业产量。[方法]在银川市贺兰地区开展田间试验,分析沼液复合微生物菌肥、灭菌沼液肥、常规施肥对设施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对照处理,在番茄初花期沼液复合微生物菌肥,使得株高、茎粗、叶片数的增幅为32.2%~50.7%,在初果期增幅则为23.3%~46.1%;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提高了56.9%,全氮和全磷含量也稳步增加;而常规施肥相对于沼液复合微生物菌肥,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大量增加(增幅分别为203.0%和50.0%),容易造成土壤养分的淋失。沼液复合微生物菌肥条件下,番茄生长指标与土壤碱解氮、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而常规施肥条件下番茄生长指标与土壤养分间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设施种植条件下,沼液复合微生物菌肥相对于其他肥料类型更有助于番茄植株生长和土壤肥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沼液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其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沼气发酵残余液(沼液)是一种典型的优质有机物料,目前我国每年产生2亿多吨的沼液,农业生产中寻求沼液的资源化利用,对避免环境二次污染和实现畜禽养殖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以粳稻'亚优红一号'(Oryza saliva L)为试材,就沼液作为肥源代替化学肥料施用对其营养生长、稻谷产量及稻米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沼液作基肥,追肥施复合肥获得的水稻产量最高,达55.9 g·plant~(-1).虽然与当地习惯施肥(基肥和追肥施复合肥)相比稻谷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基肥用沼液代替化学肥料,显著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同时,沼液作基肥,追施复合肥明显促进了水稻分蘖和生长,虽然稻米中Cu、Cd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强化了稻米Fe、Zn营养,显著降低了Pb含量,明显提升了稻米营养品质.可是,试验结果也显示,沼液完全代替化学肥料施用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形成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9.
以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de Lindl.)原球茎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进行金钗石斛组培快繁的研究。通过优化浸没频率、接种量和培养基蔗糖浓度,获得最佳的培养条件为:浸没频率5 min/8 h、接种量10 g·L-1、蔗糖浓度20 g·L-1,并与传统的固体培养比较,反应器培养在组培苗的生长形态、增殖倍数和有效成分上都明显优于固体培养。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进行金钗石斛种苗培养,为金钗石斛种苗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