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调查研究吉林市江南公园草食动物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以公园草食动物(麋鹿、梅花鹿、黇鹿、马鹿、盘羊、矮马、牦牛、骆驼)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采集这些草食动物新鲜未被污染的粪便样本,采用直接涂片法、尼龙筛淘洗法、漂浮法和沉淀法对采集的粪便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煤油浸泡法、皮屑溶解法对草食动物体表寄生虫进行检查,统计分析这些草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并对每种草食动物寄生虫流行情况进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黇鹿蛔虫感染较为严重,骆驼感染有莫尼茨绦虫,骆驼捻转血矛线虫、矮马双腔吸虫及盘羊鞭虫的感染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于2019年7~10月对吉林市江南公园圈养的棕熊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采用直接涂片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离心沉淀法和锦纶筛兜淘洗法对棕熊的粪便进行检查,对检出的虫卵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检测出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EPG);采用煤油浸泡法、皮屑溶解法对棕熊的脱落皮屑进行检查。通过试验,共检出4种寄生虫,分别为棕熊圆线虫、棕熊蛔虫、棕熊蛲虫和棕熊球虫,其中以棕熊圆线虫感染较为严重,感染率为50%;其次为棕熊蛲虫,感染率为31.25%;棕熊蛔虫的感染率为25%;棕熊球虫的感染率为18.75%。建议公园管理人员根据棕熊体内的寄生虫种类进行用药,加大驱虫力度,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动物园半散养和圈养肉食目动物寄生虫的感染状况,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对虎、狮、熊、狼等116头肉食动物粪便进行了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1.55%,半散养的肉食目动物寄生虫的感染率为74%(74/100),圈养的感染率为56.3%(9/16)。半散养的线虫平均感染强度(EPG)为10158,其中EPG值最高的达23 400;吸虫平均感染强度(EPG)为6 008,其中EPG值最高的达33 600;球虫平均感染强度(EPG)为142。圈养的线虫平均感染强度(EPG)为350,其中EPG值最高的达600;球虫平均感染强度(EPG)为120,其中EPG值最高的达600;吸虫的平均感染强度(EPG)为0。  相似文献   

4.
羊养殖中,消化道寄生虫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羊采食被病羊或带虫羊粪便污染的饮水、牧草等而感染。羊只感染寄生虫表现为机体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情严重的羊只死亡。常见的消化道寄生虫疾病主要有线虫病、绦虫病、吸虫病,严重阻碍了羊只健康发育,对养殖户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驱虫、提供充足营养物质来避免消化道寄生虫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掌握当地实际寄生虫流行状况及羊群病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达到预防效果。本文从羊常见的消化道寄生虫疾病病因、种类、危害、预防和治疗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羊消化道寄生虫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奶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暴发严重影响和威胁奶牛饲养业的发展。为此,于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对通化市周边5个规模化奶牛场的奶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以为通化市奶牛寄生虫病的防治及奶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郑州市动物园草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和采取有效的寄生虫防治措施,采用饱和糖水或饱和盐水漂浮法,分别于2003年、2006年两次对郑州市动物园草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2003年,郑州市动物园15种草食动物寄生虫阳性率高达52.5%(21/40),但感染强度较小,主要寄生虫为线虫、球虫;金丝猴鞭虫感染严重。2006年,调查21种草食动物和14种灵长类动物,寄生虫总阳性率为32.58%,其中球虫、毛首线虫、绦虫、蛔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5.66%、13.25%、4.82%、1.2%;用甲苯咪唑、害获灭、地克珠利等药物对分别对阳性动物进行驱虫试验。结果表明,除金丝猴毛尾线虫外,其余寄生虫病驱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褐马鸡为我国特有珍稀鸟类,是地栖生活的大型森林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圈养环境的原因,活动范围小,感染或交叉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很多。肠道寄生虫病是褐马鸡的常见疾病,常对褐马鸡造成极大危害,可导致动物消瘦,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和防御机能下降,甚至造成死亡。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对太原动物园内有腹泻症状的褐马鸡新鲜粪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造成圈养褐马鸡腹泻症状的原因是感染了球虫寄生虫,通过用球虫净(尼卡巴嗪)等药物治疗5 d后,症状消失,粪便球虫阳性率大幅下降。圈养褐马鸡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应加强褐马鸡寄生虫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查及摸清公园观赏动物的寄生虫感染情况,我们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至一九七九年六月为止,对延吉市公园三个目十科二十种七十八只哺乳动物和十二只鸟类进行了寄生虫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用几种药物混合进行了驱虫试验,现将其调查、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皮屑溶解法和煤油浸泡法对吉林市江南公园非洲狮进行了体外寄生虫的检查;运用直接涂片法、硫酸钠溶液漂浮法、离心沉淀法和尼龙筛淘洗法对采取的粪便进行体内寄生虫检查,结果检查出非洲狮体内寄生虫有2种,分别为狮弓蛔虫和等孢球虫,感染率分别为25%和25%,并未发现体外寄生虫感染。  相似文献   

10.
由于肉牛采食粗饲料、牧草等而经常接触地面,因此,消化道内易感染各种线虫,体外也易感染虱、螨、蜱、蝇蛆等寄生虫。牛的机体轻度到中度感染寄生虫后,饲料的转化率受到影响,主要是食欲降低和吸收的蛋白质及能量利用率降低,胴体的质量和增重效果也有下降,进而影响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此,肉牛在育肥前的预饲期内必须进行驱虫。  相似文献   

11.
为了摸清青海省门源县西滩乡养殖户饲养动物的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2008年随机对该乡的6种461头(只)的不同动物进行了以肠道寄生虫为主的(不包括体外寄生虫)调查,基本查清了感染情况,对临床治疗、动物管理和养殖人员防护将起到了参考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动物园于1985年10月正式建成,园内兽禽基本上是由郑州市碧沙岗公园、人民公园及紫金山公园的兽禽为基础又新增加一些珍禽异兽而达到目前的规模。为了做到各园动物安全迁移,及不扩散寄生虫病原,在动物迁入郑州市动物园以前对各园内兽禽33种284只兽禽的粪便进行寄生虫粪检,然后驱虫,通过粪检,摸清了园内饲养野生兽禽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并探索了丙硫苯咪唑对野生兽禽的驱虫剂量及效果。 1、材料及方法 1.1园内兽禽粪用泡和盐水漂浮法。因禽类多数群栖,故以禽舍或个体为单位,若首片查到1—5个虫卵或卵囊者记为“ ”  相似文献   

13.
黄鳝体内寄生虫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明寄生虫对黄鳝的危害,对黄鳝消化道内三大类寄生虫棘头虫门、复殖吸虫纲和毛细线虫属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随季节的变化及其与寄生虫感染强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寄生虫生态位宽度与其感染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各类寄生虫的生态位宽度大小具有季节性更替现象.寄生虫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也与各类寄生虫的种群密度有关,但只有当各寄生虫种群密度均达到一定阈值,寄生虫间的生态位重叠值才与感染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发现,各类寄生虫在黄鳝消化道内寄生的部位具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消化道线虫疾病是羊养殖中一种常见寄生虫疾病,患病羊会出现机体营养不良、生产性能显著下降、生长发育迟缓、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等情况,严重影响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制约羊养殖产业的发展。本文对羊养殖中消化道线虫疾病主要病原,疾病发生特点,疾病临床症状及相关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羊养殖中消化道寄生虫疾病的科学防治及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寄生虫疾病是毛皮动物常见的消耗性疫病,严重时可引起毛皮动物死亡。毛皮动物的寄生虫比较多,根据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和血液寄生虫。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消化道寄生虫,如蛔虫、绦虫、鞭虫、球虫等,寄生于肺的肺丝虫及寄生于眼的眼线虫等;体外寄生虫主要为癣虫、螨虫、体虱、跳蚤和蜱等;血液寄生虫有焦虫、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体内寄生虫是寄生  相似文献   

16.
<正>寄生虫疾病是毛皮动物常见的消耗性疫病,可引起死亡。毛皮动物寄生虫比较多,根据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和血液寄生虫。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消化道寄生虫如蛔虫、绦虫、鞭虫、球虫等,寄生于肺的肺丝虫病及寄生于眼的眼线虫等,体外寄生虫主要为癣虫、螨虫、体虱、跳蚤和蜱等,血液寄生虫有焦虫、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体内寄  相似文献   

17.
对湘西北地区110只南江黄羊采用粪便虫卵检查法,进行消化道内主要寄生虫感染规律调查,为消化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检测出寄生虫15种,其中线虫7种、吸虫3种、球虫3种、绦虫2种.结果表明:优势虫种卵为奥斯特线虫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在55.2%~100%之间;绦虫为贝氏莫尼茨绦虫,感染率是44.8%;吸虫为殖盘吸虫,感染率在48.2%~92.9%之间;球虫为阿撒他艾美耳球虫,感染率在82.0%~96.2%之间.  相似文献   

18.
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14种和濮阳市动物园34种圈养野生动物共85份粪便样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7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6.5%,其中球虫、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圆线虫、蛔虫、鞭虫和毛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21.2%、18.8%...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佳木斯水源山公园、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和鸡西动物园观赏肉食动物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于2015年3~6月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对四家动物园的5科94只观赏肉食动物的粪便进行了虫卵检查,结果有18只动物检出虫卵,阳性率为19.2%(18/94),蛔虫卵为常见虫种。本调查为四家动物园肉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60多年来,消化道寄生线虫感染季节动态研究成果,在我国各地羊,特别是绵羊寄生虫的调查上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文献表明:在同一生态环境条件下,羊体内各科、属、种的消化道线虫,是一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群体,其虫种构成、雌雄比例、幼成虫比例、数量消长等均有规律可循;北方绵羊表现为幼虫"冬季高潮"、成虫"春季高潮",羊只"春乏死亡",气温是主要制约条件;南方绵羊无幼虫"冬季高潮",为成虫"夏季高潮",羊只"盛夏死亡",降雨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山羊在此研究上是一薄弱环节,但已显示与绵羊有明显差异。该项研究已向动物寄生虫各领域发展,为综合分析寄生虫、宿主、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饲养方式等多因素相互关系,建立寄生虫病预测预报理论和模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