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研究及掌握竹弧蠹蛾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2年多的田间药物筛选试验及调查研究,总结出该虫的防治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虫的严重危害,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对揭东县麻竹笋主产区虫害进行调查与鉴定,结果表明:该产区主要虫害有竹织叶野螟、竹弧蠹蛾、沟金针虫、竹蚜虫和青脊竹蝗等5种;调查研究了主要害虫的危害症状和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木蠹蛾的观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害山茱萸木蠹蛾主要有芳香木蠹蛾(CossusCossus L)和咖啡木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两种,均属鳞翅目,芳香木蠹蛾为木蠹蛾科,咖啡木蠹蛾为豹蠹蛾科。在陕西省发生的主要为芳香木蠹蛾。该虫近年在陕西省丹凤、佛坪等地发生严重,据我们两年调查了解,受害山茱萸树达10万株,2002年8月在佛坪县栗子坝乡、长角坝乡山茱萸园调查,有虫株率达7%~13%。1 分布区域及寄主范围 山茱萸芳香木蠹蛾分布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等山茱萸产区,其中以河南、陕西主产区虫口密度最大。 主要寄主为山茱萸、杜仲、牡丹、芍药、花椒、丁香、白蜡、杨、柳、榆、槐、枫树、核桃、李、杏、苹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两种主要木蠹蛾(咖啡木蠹蛾和梨豹蠹蛾)在苏州地区对园林树木危害严重。为给相关单位开展防治提供借鉴,对这两种害虫进行了多年的田间调查和防治技术研究。结果发现,在苏州地区,咖啡木蠹蛾1年发生2代、梨豹蠹蛾1年发生1代,均以幼虫在被害枝蛀道内越冬。建议采取修剪虫枝、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灯光诱杀成虫和树冠喷药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咖啡木蠹蛾和梨豹蠹蛾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5.
<正>柳树是常见行道树种之一,该树种生长较快,树形优美,深受大家喜爱。但是柳树容易受到柳干木蠹蛾、柳天蛾、柳毒蛾等虫危害,现将柳干木蠹蛾、柳天蛾和柳毒蛾的防治总结如下,供种植者参考。1形态特征1.1柳干木蠹蛾。成虫体长25~40 mm,雄蛾翅展45~60 mm,雌蛾70~85 mm。体和前翅灰褐色,前翅外缘及中央淡灰色,翅面密布许多黑褐色条纹。雌虫体长25~40 mm,翅展87 mm;雄虫体长23~  相似文献   

6.
竹枝、杆、材害虫主要有竹后刺长蝽、卵圆蝽、竹釉盾蚧、半球竹链蚧、竹小蜂、竹长蠹虫、日本竹长蠹、竹红天牛、竹虎天牛等。  相似文献   

7.
西南桦木蠹蛾空间分布图式与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西南桦木蠹蛾空间分布图式与抽样技术,调查了广西百色市老山林场部分西南桦试验林,应用4种概率分布型频次比较、6种聚集度指标检测、3种回归分析研究了木蠹蛾空间分布图式。结果表明,西南桦木蠹蛾空间分布型符合奈曼分布、负二项分布,分布图式为聚集分布;以群聚均数λ分析了聚集原因,发现环境因素、昆虫本身聚集习性都可引起聚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虫的理论抽样公式为N=1/D2(1.8994/x軃+0.1629),序贯抽样决策限模式T'(n),T'(n)=3n±2.68姨n。西南桦树干木蠹蛾虫孔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木蠹蛾幼虫主要从西南桦整枝形成的节杈处侵入,应避免人工修枝减少木蠹蛾侵入的机会,提高自然界天敌对木蠹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木蠹蛾,也称蠹蛾,老熟的幼虫会在土里用丝液粘附土粒做成小布袋样,因此群众也叫做"布袋虫",属鳞翅目蠹蛾科。木蠹蛾的幼虫是一种啃食根、茎的害虫,初期咬破幼茎的茎皮,钻进嫩茎内部,蛀食茎髓,幼茎皮层遭到破坏后,水分、养分的疏导阻断,单株开始死亡;幼虫5~6月间开始危害,危害期长达5~6个月,入秋后天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大青山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林分类型、立地状况设置53块20 m×30 m的典型样地,调查了其立地和林分特征以及拟木蠹蛾(Arbela spp.)为害状况,揭示了西南桦人工林拟木蠹蛾为害的关键影响因子。偏相关分析表明:林分类型(r=-0.361,P=0.008)、林下植被盖度(r=-0.330,P=0.016)和高度(r=-0.471,P=0)以及坡位(r=-0.404,P=0.003)与西南桦林分感虫株率相关显著,是影响西南桦林分拟木蠹蛾为害的关键因子。方差分析显示:西南桦纯林和西南桦×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拟木蠹蛾为害最为严重,其感虫株率分别为49.35%和43.55%,显著高于西南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17.63%)和西南桦×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混交林(14.04%);林下植被茂盛的林分内拟木蠹蛾为害程度较轻;下坡林分感虫株率高达68%,显著高于上坡和中坡(20%以下),可能与下坡林地更靠近虫源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芦笋木蠹蛾、芦笋十四点负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防治技术,以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芦笋木蠹蛾(Isoceras sibirica)(Alpheraky),属鳞翅目,木蠹蛾科,眼木蠹蛾亚科。属地下蛀食性害虫,专蛀食芦笋根、茎,致使笋墩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减产。山东半岛地区均有发生,直接威胁着芦笋生产的发展。根据此虫的生活习性与特点,及芦笋禁用有毒农药的规定,1988~1989年试验采用  相似文献   

12.
修枝高度对西南桦拟木蠹蛾为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西百色5年生西南桦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系列修枝高度开展西南桦修枝试验,调查修枝前以及修枝后3年内西南桦林分的拟木蠹蛾(Arbela spp.)为害状况,揭示修枝高度对拟木蠹蛾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前以及修枝后3年内不同处理间西南桦林分总体感虫株率和受害单株虫口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修枝后修枝段的感虫率和虫口数均低于对照(未修枝)相应区段,其中6m和7m修枝高度处理中修枝段感虫率与对照组相应区段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而且使拟木蠹蛾在树干上的集中分布段提升1.5m以上;说明合理修枝能够显著减轻修枝段的拟木蠹蛾危害,从而提高修枝段的木材质量,为西南桦优质大径材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 staudinger)是为害沙柳(Salix psammophila)根部的一种钻蛀性害虫。通过对沙柳木蠹蛾羽化行为、性比和寿命的调查,对各日龄雌蛾求偶和交尾发生时间的统计分析,明确了沙柳木蠹蛾性行为的动态节律。结果表明:沙柳木蠹蛾在19:00~21:00羽化最为集中;雌雄性比平均为0.66∶1;成虫平均寿命4.8±2.2d,其中雌蛾的寿命稍高于雄蛾。雌蛾在进入暗期1~2h内求偶行为明显,最大求偶百分率出现在羽化后的第二晚。1日龄成虫的交配高峰在暗周期的前2h,而2~4日龄成虫的交配高峰是在暗期的1h内;交配持续的平均时间为38.41±11.42min。随着蛾龄的增大,雌虫的求偶和交配行为发生的时间提前。沙柳木蠹蛾的性活动高峰出现在羽化后连续3个暗周期的前半段,可作为利用性信息素防治沙柳木蠹蛾最佳时段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咖啡豹蠹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调查了对杜仲的危害情况,并对该虫的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区榛树的主要病虫害是榛实象鼻虫、介壳虫、木蠹蛾、金龟子、白粉病等,分别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广西澳洲坚果木蠹蛾类害虫主要种类及其年生活史和习性,为澳洲坚果木蠹蛾类害虫的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广西澳洲坚果主产区果园设置定点标准地对木蠹蛾类害虫进行调查,并于每年3月上旬~4月上旬在澳洲坚果树上采集越冬代幼虫作为第1代虫源,在实验室内对第1代虫源进行饲养,以获得第2、第3代害虫,观察各虫态生活习性,结合野外调查,绘制年生活史.[结果]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Swinboe)和相思拟木蠹蛾(A.baibarana Matsumura)在广西一年发生1代,前者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15~25 d,成虫见于4月初~6月初,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孵化;后者以大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4月上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约20 d,成虫出现在4月下旬~6月下旬,幼虫5月上旬开始孵化.咖啡豹蠹蛾(Zeuzers coffeae Niether)在广西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大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15~20 d,第1代成虫出现于4月上旬~6月上旬,第2代成虫出现于8月中旬~10月上旬,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孵化,第2代幼虫于8月底开始孵化.[结论]荔枝拟木蠹蛾、相思拟木蠹蛾和咖啡豹蠹蛾是广西澳洲坚果树的主要蛀干类害虫,其以幼虫蛀人枝干为害,防治难度较大,生产中可采取剪除虫枝、药剂涂刷树干或灌注孔洞、诱杀成虫及利用天敌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石榴园木蠹蛾科害虫主要有豹纹木蠹蛾、咖啡木蠹蛾、小木蠹蛾及六星黑点蠹蛾等,属鳞翅目。本文作者从各种害虫的形态特征、分布与寄主、为害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制定油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标准样地调查法对不同树龄油茶树的病虫害进行了逐月调查。【内容】调查广西油茶主要产区金秀县桐木镇、三角乡等3个乡镇油茶种植园油茶膏药病及相思拟木蠹蛾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结果】为害广西油茶树主要病虫害有油茶膏药病、相思拟木蠹蛾,这两种病虫发生和危害程度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油茶膏药病的发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木蠹蛾幼虫为隐蔽为害的虫态,受外界干扰不大。  相似文献   

19.
沙柳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柳木蠹蛾是危害沙棘林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我县5 a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该虫的发生率与沙棘林龄成正比,林龄越大,感虫株率越高。因此加强沙棘林抚育管理,是防治该虫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Cossus cossus orientalisGaede的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幼虫侵入孔和活虫数的分布都是聚集分布,与其生物学特性相吻合,我们还研究了在不同虫孔密度和误差允许范围内的抽样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