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亮  苏畅  刘蒙蒙  魏兰  张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350-5351
[目的]制备丹参热敏型眼用凝胶。[方法]以Poloxamer 188和壳聚糖为热敏材料制备丹参热敏型眼用凝胶,考察胶凝温度,累积溶蚀量,凝胶的眼刺激性,采用荧光示踪法观察了眼部滞留时间。[结果]以Poloxamer 188和壳聚糖为凝胶基质提高了凝胶的胶凝温度,凝胶的累积溶蚀量和凝胶的眼部滞留时间增加,凝胶对兔眼无刺激。[结论]丹参热敏型眼用凝胶具有更适宜的胶凝温度,达到了滴入眼内形成凝胶并且延长滞留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丝胶在自然条件下能凝胶化,其过程可用波长400nm的紫外透光度的变化进行研究,可换算成凝胶化率进行观察.在pH6.0~7.0,温度20~40℃的范围内,各种浓度的丝胶溶液的凝胶化发生较快.同时,丝胶的强度也随着凝胶化的进展而增强.丝胶的凝胶化是由于丝胶分子结构转化成β构象,丝胶呈结晶状,分子间形成了网络结构所致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一种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研发的可行性,本研究向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中添加适量的原花色素,通过流变学、红外与拉曼检测、低场核磁和质构分析等方法,分析原花色素对凝胶形成时与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原花色素添加量为0.05~0.20 g/kg时,蛋白凝胶有更好的保水性,并可更长时间保存更多的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2)原花色素的添加提高了凝胶β折叠的浓度,使得凝胶具有更加稳定的二级结构;3)原花色素的添加提高了凝胶的粘弹性,使得凝胶具有紧实的质感,更大的密度和更致密的孔径;4)原花色素的添加提高了凝胶整体的抗氧化水平,使得凝胶在长时间存放中具有更稳定的生物学特性。综上,原花色素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生物稳定性,在储存时可更好的保护其生物活性,可对未来的食品添加剂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库拉索芦荟3种制品(芦荟凝胶原液、芦荟凝胶浓缩液、芦荟凝胶冷冻干燥粉)中主要活性成分蒽醌和多糖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发现这两种活性成分在加工和保存过程中其含量都有所降低,其中凝胶原液和浓缩液降低明显,而凝胶冻千粉保存效果较好,活性成分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从5月1日起,首个果冻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但已进入市场的“小果冻”从10月1日起全面退市。标准规定,杯形凝胶果冻的杯口内径或杯口内侧长度应大于等于3.5厘米,长杯形凝胶果冻和条形凝胶果冻内容物的长度应大于等于6厘米。异形凝胶果冻的净含量应大于等于30克。新标准还规定。凝胶果冻必须在包装正面的明显位置,用白底或黄底红字标出安全警示语和食用方法,且文字高度不小于3毫米。果汁型果冻应标出原果汁含量,果肉型果冻应标出果肉含量。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塑性脂肪食品氢化的加工工艺中常引入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由此出现了油脂类制品安全和营养等问题,大量研究已经确定多种油脂凝胶体系具有模仿传统塑性脂肪物理特性的功能,导致国际上对于油脂凝胶体系的研究越来越多且更加地深入。笔者综述了多糖凝胶的分类,并从结构形貌表征、流变行为、计算机模拟等角度探讨多糖的凝胶化机理及其在油脂固化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多糖凝胶稳定性、抗氧化性等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其在油脂类食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高值化利用鲢鱼鳞加工制备鱼鳞冻预制菜,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法研究熬煮温度、熬煮时间、卡拉胶用量、水鳞比4个变量对得率、凝胶强度的影响,优化鲢鱼鳞冻的熬煮加工工艺参数,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核磁成像和动态流变等方法研究鱼鳞冻的凝胶特性。结果显示,对鱼鳞冻得率和凝胶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水鳞比。随着水鳞比增加,鱼鳞冻的得率逐渐增加,而凝胶强度逐渐下降。针对得率及凝胶强度进行综合评分,得到优化后的熬煮工艺条件为:以水和鱼鳞的总质量为100%计,水鳞比3∶1,熬煮温度80℃,熬煮时间90 min,卡拉胶用量1%,经过验证试验,得到鱼鳞胶产品的得率3.62%,凝胶强度为206.59 g·mm,综合加权分为145.699。鱼鳞冻中自由水比例超过89%,融化温度为24~28℃。随着水鳞比的增加,自由水含量逐渐增加,移动性增强;弹性模量和热焓值逐渐下降。结果表明,鲢鱼鳞可用于新型凝胶类预制菜加工。  相似文献   

8.
β-乳球蛋白加压凝胶的生成及其物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在30℃ 、800 MPa压力的作用下, 不同加压时间(5~120 min)和不同浓度N-乙基马来酰亚胺 (NEM,1~10 mmol·L-1)对14%(w/v)的β-乳球蛋白(β-Lg)溶液在pH 7.20条件下形成凝胶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加压时间未对凝胶的硬度和破断应力造成影响。凝胶呈现出类似蜂窝状的多孔网状结构。随加压时间延长,蜂窝状多孔的孔径变大,但其网状结构未受到破坏。在加压时间延长的条件下凝胶保持着高持水力,说明在加压过程中,凝胶内部蛋白质和水的相互作用未产生明显变化。随加压时间延长,用Tris-glycine-EDTA缓冲溶液或含有0.5% SDS和8 mol·L-1尿素的缓冲液溶解凝胶,发现凝胶中蛋白溶解度降低。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在2-巯基乙醇不存在的条件下,除了β-Lg单体以外,还检出二聚物、三聚物、四聚物以及高分子聚合体的染色带。相反,在2-巯基乙醇存在的条件下,只检出了单体。此外,在800 MPa条件下添加10 mmol·L-1的N-乙基马来酰亚胺未导致凝胶的生成。表明在pH中性范围内,加压 β-Lg凝胶,主要是通过SH基的氧化和SH/S-S内部交换反应形成的内部分子间架桥而形成。  相似文献   

9.
超高压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研究对象,对超高压处理和加热处理得到的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物性进行了测定,对凝胶样品进行了感官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得到的凝胶强度随着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的增大、温度及处理压力的增高而增高。超高压处理得到的凝胶强度比加热处理得到的高,且外观更加平滑、细致。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鲢鱼糜加工中臭氧的氧化作用对鱼糜凝胶品质的改善效果,以臭氧氧化的鲢肌球蛋白为原料,采用流变仪并结合Ostwald-de Waele方程、Burgers方程拟合,研究臭氧氧化鲢肌球蛋白的流变特性,并分析其凝胶化过程中凝胶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肌球蛋白溶液储能模量G''始终大于损耗模量G'',臭氧氧化45 s时,肌球蛋白溶液G''G''最大,对频率依赖性最弱;臭氧氧化使肌球蛋白溶液黏性系数k值下降;不同臭氧氧化时长的肌球蛋白凝胶化趋势相似,但臭氧氧化作用使肌球蛋白G''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减小、峰值增加;在蠕变-恢复扫描测试中,臭氧氧化作用使肌球蛋白弛豫时间减少,弹性响应变快,臭氧氧化45 s时形变量ε最小。结果表明,肌球蛋白溶液属于弱凝胶及假塑性流体,一定程度的臭氧作用可使肌球蛋白在热诱导凝胶化中加速形成凝胶且凝胶特性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相似文献   

11.
双向电泳中4种常用染色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比较分析了双向电泳中常用4种染色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常规银染法灵敏度低;改进的双胺硝酸银银染法与质谱分析不兼容;考染方法-银染复合染色法的灵敏度稍低于双胺硝酸银银染法,但它的质谱兼容性最高;改进后的银染方法灵敏度高、背景清晰、与质谱兼容。因此后两种方法较广泛适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凝胶电泳蛋白质染色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蛋白质条带染色是蛋白质凝胶电泳中一个重要的步骤。目前的方法主要有考马斯亮兰染色、银染、荧光染色、负染等。将考马斯亮兰与BBR相结合进行染色,可以减少染色/脱色的次数,能够提高考马斯亮兰在蛋白质条带上的染色效果。Gallyas Intensifying方法与银染相结合,能提高用银染已经检测到的蛋白质条带的亮度,使蛋白质点之间及其与背景之间更容易区分。将银染与考马斯亮兰结合起来进行染色可以提高同一块胶上微量蛋白质检测灵敏度。目前,对染色方法改进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蛋白质染色的灵敏度,操作方便与否,费用是否昂贵等方面。如何在保持银染方法高灵敏度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降低染色背景,用无毒的化学物质去替换现在凝胶电泳中常用的有毒物质,克服荧光染色使蛋白质化学性质改变的缺点,在保持负染不修饰蛋白质条带化学性质优势的同时,对蛋白质条带染色结果加以改善等,可能代表了蛋白质条带染色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双向电泳中4种常用染色方法的灵敏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比较分析双向电泳常用4种染色方法的灵敏度,以筛选适合蛋白质组学研究所使用的染色方法。结果表明:银染GE法的灵敏度在5 ng的水平,对于BSA为0.5 ng;银染Blum法的灵敏度在10 ng的水平,对于BSA为0.1 ng;银染Schevchenko法的灵敏度在50 ng级的水平,对于BSA为5 ng;普通考染法的灵敏度在0.25μg的水平,对于BSA为0.025μg。根据结果比较,提出适合一般蛋白质组研究分析的快速灵敏的蛋白质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一种便于操作、低背景的蛋白质SDS-PAGE凝胶电泳银染色方法,对银染色过程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并结合DNA银染方法对蛋白质银染方法加以改进,将凝胶固定在长玻璃板上进行染色,避免凝胶在染色过程中破碎。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不仅使染色操作容易进行,背景容易控制,而且还使得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准确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39份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的SSR扩增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分别用银染、溴化乙锭(EB)染色并统计清晰特征条带。实验结果表明银染分辨率高,但检测到较多的杂带,EB染色的灵敏度虽比银染差,仍能获得高质量的目的条带;理论计算的SSR目的条带的质量范围是147.5~226.7 ng,都超过了2种染色方法需要的最小理论质量。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同时表明2种染色方法皆可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群体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地区25个禽源性大肠杆菌O_1、O_2和O_(78)分离株的外膜蛋白型(OMP型)进行测定。用N-十二烷酰肌氨酸(Sarkosyl)提取其外膜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分别以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和银染法测定其外膜蛋白型。8个O_1分离株、9个O_2分离株分属2个OMP型,其中的1个为二者所共有,而8个O_(78)分离株的OMP型亦与该型用同;两种染色法对OMP型的测定结果一致。与银染法相比,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具有简便和背景清晰的优点,因此,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是禽源性大肠杆菌分离株OMP型测定的更为理想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DPI染法显示黄姑鱼NOR的条件,并比较了DPI染法与银染法差别显示的位置、数目和直径.综合研究结果,DPI染法显示黄姑鱼NOR的程序可以归纳为:制片在60℃恒温箱中老化3~6h,接着在体积分数为80%的甲酰胺/2×SSC中65℃处理4min后,再用系列乙醇脱水,放在60℃下烘片5~10 min,然后滴加含有1μg/mL碘化丙啶(PI)的封片剂,盖上盖玻片,用指甲油封片.其中,热甲酰胺处理和PI染色是必须步骤;制片的老化和烘片虽非必须步骤,但可以提高差别显示的对比度.由DPI染法和银染法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差别显示区域的位置一致,数目分布相当,直径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见,DPI染法可以替代银染法用于显示黄姑鱼间期核和中期染色体的NOR.由数目比较试验结果显示,DPI染法组仅个别间期核(0.81%)观察到3个NOR,而银染组观察到3个以上的间期核达3.51%.这表明,DPI染法比银染法有更高的特异性,更适合黄姑鱼群体NOR多态性研究.此外,DPI染法还可与FISH联用,同时定位NOR和其他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银染法mRNA差异显示,并与放射自显影法进行比较。方法:以大蒜提取物大蒜素处理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分别进行银染法和放射自显影法的mRNA差异显示,对两种方法所得差异片段进行反向Northern杂交,比较结果。结果:由两种方法得到的片段,杂交后结果基本相符。结论:对高丰度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银染法与放射自显影法mRNA差异显示相比更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9.
大豆SSR标记PAGE银染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比较改进后的两种最常用的银染方法Bassam和Sanguinetti,建立了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简便快捷的应用于大豆SSR标记的PAGE银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麦基因组DNA快速提取及SSR标记PAGE的银染检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提高SSR-PCR速率,降低试验成本,以8份抗条锈小麦幼苗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两种DNA提取方法(CTAB法和SDS法)以及两种SSR标记PAGE银染法(Sanguinetti银染法和Bassam银染法).结果表明:用CTAB法和SDS法均可获得质量较好的DNA,但CTAB法花费的时间较长,提取效率低(在相同条件下SDS法提取速度约为CTAB法的2倍);Sanguinetti银染法染色背景较浅、条带清晰、分辨率高、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检出率,并且在速度上优于Bassam法,仅需30多min,而Bassam银染法染色步骤烦琐,对试剂质量和水质要求均较高,且未能染色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