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活周期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其生理活动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盐胁迫就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子之一。种子萌发对盐分的响应反映了植物适应局地环境的生态机制,对于萌发特性的研究可揭示其生活史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镉胁迫下不同硅肥浓度下盐地碱蓬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测量法、分光光度法、考马斯亮蓝法等对盐地碱蓬的株高与根长、鲜重和与干重、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碱蓬对重金属镉的胁迫下,加入范围在0.975 g/m~2浓度以内的硅肥铭,植物表现出适应这种重金属镉胁迫的状态,相应的生理反应;当超过0.975 g/m~2的硅肥浓度时,碱蓬将表现出无法继续适应状态,严重的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对植物造成伤害。本研究将为盐生植物修复和监测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弱光胁迫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弱光胁迫下植物通过改变自身的植物学性状和生理生化特性等来适应弱光环境,并且保证其能够在弱光条件下正常生长.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弱光胁迫下环境生态因子的变化、植物对弱光逆境植物学性状的适应性、光合特性及其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盐生植物的盐渍适应性及利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成亮 《林业科技》2003,28(6):66-67
概述了盐生植物的概念、分类及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性,重点探讨了盐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及在盐碱地改良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西北-东南和东北-西南方向两条长25m×1km的样带和样带上布置的25m×25m的样方调查,研究了试验地引种植物沙枣在高海拔地区的生长势和生理抗旱机制。结果表明引种沙生植物沙枣的抗旱特性是对严酷环境形成的重要适应对策,对提高流动沙丘斑块的植被盖度,稳定流动沙丘土壤基质,增强景观抗风沙蚀积的能力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王殿Lin 《湖北林业科技》1991,(3):47-48,F003
<正> 一、保护好现有湖北森林植物类型适应环境变化(一)保护好湖北现有森林植物:湖北森林植物丰富、种类繁多,并且有许多是湖北所特有,它是在湖北特定环境条件下长期适应而生存下来的。随着气温变暖,有的森林植物逐渐由适生到不适生;有的通过变异与变暖的气候环境条件相适应,使其生态条件与环境条件达到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植物是生态景观设计中不可欠缺的要素之一,对周围的环境有着适应和改造的作用,依据植物的特性和适生原则进行该地区的植物种植,可以还原区域内原生态的自然风貌,构筑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可呼吸的生态空间。以晋江大桥至石狮蚶江段沿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植物的配置方法,阐述了生态植物的种植原则,提出了沿线道路绿化配植景观设计,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津滨海野生观赏盐生植物资源调查与园林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天津滨海野生盐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筛选出40多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盐生植物,并对其园林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形式进行深入分析,为滨海的景观建设奠定有利基础。  相似文献   

9.
滨海植物是城市绿化美化、海岸线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在滨海极端气候下生存,具备较强的耐盐能力。本文介绍了盐生植物的分类,又重点阐述了植物耐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机制,从植物形态特征变化、生理生化调节等方面总结了滨海植物的盐度适应性特征,为耐盐植物引种、驯化、培育和筛选提供依据,为恢复沿海生态系统,保护红树林、滩涂及海草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许多湿地植物适应于所生长的水环境而形成特殊的组织结构,例如有气腔、发达的通气组织,有的还有气囊,沉水植物叶表面缺乏角质层,一些沼生植物有呼吸根、或漂浮根;有些湿地盐生植物还有排盐结构等。  相似文献   

11.
植物光合特性对水淹胁迫的响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淹环境造成的低氧和低光照条件使植物的形态、生理和代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植物通过这些变化改变自身生长特性, 以适应水淹环境。光合作用是植物重要生理特性之一, 它在胁迫环境下的响应变化已成为反应植物耐胁迫能力的有效指标。文中总结了水淹过程中植物形成的一系列光合适应性机制, 主要包括光合作用进程调控、光呼吸能耗调节和抗氧化系统保护。这些机制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光合作用进程, 保护了光合器官, 从而维持了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秦皇岛滨海地区野生药用盐生植物园林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颖  彭红丽  徐迎碧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117-120,126
以秦皇岛滨海地区野生药用盐生植物资源调查为基础,对其中23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的植物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野生药用盐生植物构建多层次稳定的植物景观,探讨了特色景观建设的几种模式,可为滨海特色景观建设和实现景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潮汐系统下半红树植物玉蕊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选取2年生玉蕊幼苗,采用人工模拟半日潮,在温室分别以8个不同水体盐度对玉蕊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研究盐胁迫对玉蕊外观形态、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以获得玉蕊适生的盐度范围,为玉蕊抗盐育种、栽植区域及人工造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14‰的水体盐度处理并未影响玉蕊的生长发育进程,各处理后幼苗株高和地径均有所增长,叶片数目有升有降,处理21 d后全为绿叶株,存活率100%。随着水体盐度的增高,株高总增量受到极显著影响(P 0.01),但不同盐度对地径和叶片数影响不显著。叶片SOD活性无显著变化,POD活性变化与丙二醛、脯氨酸变化一致,均随着盐度的增高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 0.01)。另外,幼苗株高与不同盐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叶片脯氨酸含量与不同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丙二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 0.05)。综合分析可见脯氨酸、POD是玉蕊响应盐胁迫的重要指标;玉蕊的适生盐度范围是0‰~8‰,适生的临界盐浓度是10‰,盐度10‰~14‰范围表现出较好抗盐性,表明玉蕊对0‰~14‰浓度的盐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和适应性,在构建红树林湿地景观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地理环境差异和自然选择使植物种内产生了广泛的遗传变异,并丰富了遗传多样性。植物为适应逆境环境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而同一植物的不同地理种源其生理表现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为筛选优良种源提供了基础。文中综述了在盐胁迫、水分胁迫、温度胁迫和低磷胁迫下不同植物地理种源间生理变化的差异,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和科学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岛植被修复的适生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岛的脆弱性与人为的干扰造成海岛植被生态逐年恶化,亟需开展修复工作。文中介绍了中国海岛植被修复现状、海岛适生植物筛选与引种,认为开展海岛植被的优势种调查将是海岛植被修复树种筛选的重点,可为植被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借鉴。文中将中国海岛划分为庙岛群岛组、浙江海岛组、闽粤岛屿组、台湾岛组和海南岛组5组,综述了海岛地带性植被、砂生生态类群、盐生湿地生态类群、基岩生态类群、海岸林生态类群的优势种,列出了可应用于中国海岛修复的适生植物种类,并对我国筛选及开发利用具有海岛植被恢复特色的植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秦皇岛市野生药用盐生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秦皇岛市的野生药用盐生植物资源,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市现有野生药用盐生植物108种,隶属38科、80属,其中双子叶植物占优势,有31科、69属、98种,分别占各自植物总数的81.58%、88.46%、90.74%,单子叶植物有7科、9属、10种,分别占各自植物总数的18.42%、11.54%、9.26%;该市野生药用盐生植物的优势科是菊科,其所含种数有16种,占总种数的14.81%;在秦皇岛市的108种野生药用盐生植物中,草本植物共有99种,占总种数的91.7%;灌木及半灌木有9种,占总种数的8.3%。文中还对该市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和濒临灭绝的野生药用盐生植物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及药用价值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就此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海拔和光温水对植物叶片生理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密切相关,当植物生长的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即植物对生长环境表现出表型可塑性。综述了环境改变对植物叶片生理的影响,总结了叶片气孔大小和密度、叶片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对海拔、光照、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分析了一些变化的原因,并进行了研究展望,为植物叶片生理对环境的表型可塑性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植物适应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干旱、土地盐碱化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胁迫因子。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对逆境适应能力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探索如何将逆境胁迫对植物的伤害降到最低以及如何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已成为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盐性机理,提高其耐受性,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别综述了低温胁迫、干旱胁迫、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植物耐寒性、耐旱性、耐盐性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及提高植物耐寒性、耐旱性、耐盐性的途径,展望了植物适应逆境胁迫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抗逆性植物种质的筛选和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博落回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博落回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效益。大量研究表明,博落回根、茎萌发能力强,覆盖度高,具有适生性强、喜钙、旱生和岩生等特性,可提高山地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促进土壤和植被恢复,是集生态价值与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20.
盐胁迫是一种常见的逆境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地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植物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获取养分,植物分泌物可以为微生物提供养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为更好地了解并应用微生物,深入探究盐胁迫下植物根系形态特征和根系微生物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植物耐盐性,改善盐碱地土壤环境。文中就盐胁迫下植物根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植物不同种类及不同根系生态位对微生物的影响,以及耐盐菌种的筛选鉴定和开发进行总结分析,综述植物抗盐机制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探讨盐碱环境下共生微生物在盐碱土壤改良及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以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