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突出以白但菌为主的生物防治,以及改善林分结构为特点的综合治理马尾松毛虫技术推广项目,经过五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3月2日该项目通过了鉴定。马尾松毛虫对森林的危害,在鹿寨县曾严重发生过。据1981年至1990年10年统计,全县成灾面积达4474公顷,损失木材约1.2万立方米,折价36O万元。松毛虫危害已成为林业生产的一大障碍。为了找到一条有效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技术,从1991年起,鹿寨县林业部门承担了柳州地区林业局下达的“马尾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推广项目”。几年来,林业部门针对松毛虫防治中的难点,推广综合防治技术:以…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松毛虫综合治理中关于综合治理的原则、几种常用防治措施的实施,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以及虫情监测和防治指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由自治区林业厅下达的“八五”重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马尾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的推广.经过5年的实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各项读术经济指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于日前通过了由区内外专家经成的鉴定委员会的验收。鉴定委员会认为,由广西区森防站、区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西林科院共同主持的”马尾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的推广”项目,密切联系林业生产,立题正确,指导思想明确,设计合理,投术路线可行,治理工程全面贯彻实施难度大,资料翔实可信,所采取的综合治理技术、管理措施,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强;项目实施中坚持…  相似文献   

4.
根据辽西20多年防治松毛虫的实践,从1988年开始,在防治工作中采取了分类施策的综合治理措施。即把现有松林根据立地条件,林分生长量,植物群落,土壤质地,分布状况,人为干扰等因子,划分为常灾区,偶灾区,自控区,因地制宜地贯彻实施综合治理理论,以森林生态系为基础,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抑制作用,科学地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增强生态系的稳定性和天然抑制力,逐步控制松毛虫为害,在综合治理过程中,要围绕促进生态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陇南市成县油松毛虫2001-2004年发生危害情况调查和防治措施分析,提出了油松毛虫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毛虫食物链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松毛虫为主体的食物链及其在防治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基本查清试验林区松毛虫天敌和中间寄主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新天敌标本87种,天敌中间寄主52种;保护中间寄主,利用天敌,实施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松毛虫工程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22个县(林场)106.41万hm^2松林中松毛虫灾害实施的工程治理,以封山育林、林分改造、抚育间伐等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病毒、灭幼脲-Ⅲ、米螨等生物和仿生技术防治措施为主导,逐步改变松毛虫发生条件,实现持续控灾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油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毛虫作为石家庄市西部山区森林的第一害虫,多年来不断发生,危害日益严重,给飞播油松林造成很大损失。为了逐步控制松毛虫大发生,保护生态环境,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根据石家庄市的具体情况和危害特点,结合松毛虫防治工程治理工作,我们将近年来较成熟的防治技术综合运用到工程治理区,通过对松毛虫实行综合治理,科学规划管理,分区施策,突出重点,有效遏制松毛虫的暴发成灾。通过各种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结构,建立了具有抗御病虫害能力的生态环境,对保护造林成果,促进山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应用@李瑞龙¥广西玉林地区森防检疫站马屐松毛虫,综合防治马尾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应用李瑞龙(广西玉林地区森防检疫站玉林537000)关键词马屐松毛虫综合防治马尾松毛虫是玉林地区最主要的森林害虫,年发生3~4代,每隔2~3年为一个...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分析辽宁省松毛虫灾害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从监测预报、划区施策、营林措施、生物防治、仿生药剂及化学农药等方面论述了适合本地区的松毛虫防治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多年的松毛虫防治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樟子松、油松、云杉等针叶树的一种毁灭性食叶害虫,蔓延速度快,治理难度大,经济、有效、持续防治和控制落叶松毛虫危害,保护森林资源是森防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乌兰察布市通过3 a多的综合治理,为乌兰察布地区落叶松毛虫防治工作积累了科学的防治经验。文章根据当地落叶松毛虫发生状况,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毛虫是游山林区松类树种历史性大害虫,为了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发生、发展和危害,1985年以来该地区从营林技术措施入手,采取积极引进天敌,招引益鸟,建立完整的虫情测报和档案制度,应用打点保面的防治技术,以及开展联防联治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已连续6年有虫无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第七项“主要用材树种速生丰产技术”的第四个课题“主要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是从1985年底至1986年邀请有关专家对其可行性研究方案,专题分解和专题合同等进行了反复论证,最后确定了松毛虫综合治理、预测预  相似文献   

15.
<正>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Butler)在我省沿海及燕山油松林区,每年发生面积达几十万亩,历年来多采用化学农药喷雾进行防治。由于化学防治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害虫产生耐药性等弊端,近年来,国内开始探讨综合治理的措施控制害虫为害。为了制订一套适合我省燕山林区的赤松毛虫综合治理措施,有必要详细了解自然界中天敌对赤松毛虫种群的控制作用。我们于1984、1985两年在抚宁县,对不同类型林分中天敌对赤松毛虫的寄生和捕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每月要闻     
国家林业局发布主要森林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为加强对森林食叶害虫的有效监控和防治,实现“十五”期间森林害虫发生率和成灾面积双下降的目标。国家林业局正式发布松毛虫、美国白蛾及杨树食叶害虫等三类主要森林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方案对三类主要森林食叶虫的虫情监测、防治方法、技术措施及防治质量、效果评价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方案强调,各级林业部门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做好食叶害虫的监测预报工作,大力推行无公害化防治技术,全面推进工程治理,努力实现标本兼治,有效控制森林食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并且…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治理松毛虫的系统工程中,营林技术措施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环节。其中培育混交林对提高林分的生态防治功能,减少和控制松毛虫的发生蔓延有着显著的作用。笔者等1986—1990年在全州(含灵田)采用纯林和混交林对比方法,试验观察了松杂混交  相似文献   

18.
云南松毛虫在芒市思茅松林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松毛虫是松类树种的重要食叶害虫。芒市为云南省松毛虫偶发区。阐述云南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分析云南松毛虫的发生与气象因子、地貌环境、立地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监测、生物和化学防治、物理和人工防治、营林技术防治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松毛虫是彰武县松林的主要害虫,严重威胁松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彰武县通过毒绳、化学喷雾、仿生药剂防治等10个方法对松毛虫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相似地区开展松毛虫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考察南安市马尾松松毛虫发生存在的主要原因,了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成虫、卵、幼虫、茧的生活史和重要生活习性,分析环境因素对虫害的影响.根据马尾松毛虫在不同时期的危害性,做好测报工作,提出防治措施,采用生物药物防治等综合治理,使马尾松松毛虫灾害能及时控制,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